现代文阅读与答题技巧小学.docx
- 文档编号:1195176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35KB
现代文阅读与答题技巧小学.docx
《现代文阅读与答题技巧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与答题技巧小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与答题技巧小学
现代文阅读各文体特征及阅读答题技巧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读标题;2、速读,把握大意;3、审读问题;4、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细读文本;5、思考、做答。
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方法):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
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问
描写的方法: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性格)、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
如果是小说,则要主语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
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
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改变阅读能力差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和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篇打交道来获取知识。
有的同学阅读能力差,原因是没有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
词表达的是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句子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用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
对句子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
由此可见,阅读水平低,往往是从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开始的。
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就要从认真学好语文开始做起。
二、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不懂,就会给阅读带来种种困难。
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遗传工程"、"基因"、等等科学专用名词,不少人就看不懂,识字而不明白意思,这就要涉及到科学知识了。
因此,要想在未来社会里具有较高的再学习能力,就要努力在中学阶段打下雄厚的科学基础知识。
三、要会用工具书:
语文基础好,科学基础知识好的同学也难免有些字词不会,或一时想不起来。
因此,阅读的时候要准备好基本的工具书,起码手头上应当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并能熟练地掌握查找方法。
有时候,为了加快阅读的效率,还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准备一些相应的书籍,如看数学时,可以准备一本数学手册等。
在阅读中,如果有意识地注意上述三点,那么阅读能力必将在阅读中不断地得到提高
怎样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呢?
1、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
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
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
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
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要从文中寻找相关的句子,其次画出问题中的关键字词,对于特殊的问题比如说感想,关键字解析,句子的作用,修辞手法都可以套用公式,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体现了……的特点。
而问你句子有什么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升华主题,首尾呼应……反正看着办,但最重要的是(问题)从文中来,(答案)到文中去。
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作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24、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动词: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1、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4、归纳主题的几种方法:
①要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②抓住文中议论抒情句
③掌握常用句式:
通过写……歌颂(批判、揭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5、文章线索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人物及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以实物为线索,如《麦琪的礼物》
③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以事件为线索
⑤以时间或地点的转移为线索
6、怎样找文章的线索
①看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
③议论抒情的语句
7、线索的作用:
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层次更清晰
8、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便于叙述故事、增强文章真实性、 读起来更亲切。
9、怎样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A、抓住主要事件:
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B、找出塑造人物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
正面描写: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描写(作用是直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形象)
侧面描写:
人物烘托、环境烘托(作用是:
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心情)
10、分析文中关键句子或段落的作用(结构+内容)
(1)结构上:
a、开头:
设置悬念、总领全文、点题、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b、中间: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c、结尾:
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扣题、总结全文。
(2)内容上:
开头常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待背景;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常为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11、题目的作用: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充当文章线索、揭示文章中心、新颖,吸引读者。
12、常用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作用:
议论、抒情:
多为抒发作者的情感、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记叙: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描写:
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13、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社会环境:
交待时代背景、烘托作品主题、为主人公出场作铺垫
自然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暗示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形象
14、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用景物烘托所歌咏的对象、为后文作铺垫、交待生长环境、表现所歌咏对象的精神品质。
15、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
形象生动的表现了……
拟人:
把……人格化了,表现了作者的……的感情,把……写活了
反问:
起警策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
设问:
引发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引起下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 阅读 答题 技巧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