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1947375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45.61KB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历史试题
定远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卷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成为领先部门的除纺织业外,还有()
A.冶金业B.化学工业C.铁路业D.航运事业
2.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他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3.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推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
”这句话旨在()
A.肯定工业革命对英国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B.反思英国在世界范围殖民体系形成中的侵略性
C.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
D.强调英国资产阶级主导帝国的发展而非殖民军队
6.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
%),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圈地运动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发展D.殖民扩张的加剧
7.据古代文献记载:
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D.耕牛的极度缺少
8.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
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9.北宋时,官员陈靖主张“计丁分配田地,上田每丁授田百亩”,得到了太宗皇帝的欢心;南宋时的学者林勋写《本政书》十三篇,主张“宜仿古井田之制”,获得不少学者喝彩。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中央集权,政治腐败B.均田制破坏,赋税征收困难
C.土地私有制发展,兼并频繁D.商品经济发达,商税超农税
10.2014年4月25日,在洪湖发现一明代古墓,在该古墓中最有可能发现的殉葬品是()
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B.精美华丽的丝绸
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D.图案丰富的彩瓷
11.乾隆四十年(1755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
“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
”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B.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C.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
12.张履祥在《补农书。
总论》中说: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
”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13.有学者说:
“一个西迁的民族成了西亚的主人,战争和杀戮使他们控制了广大的土地,东西方交流从此中断,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这个“西迁的民族”是()
A.阿拉伯人B.粟特人C.蒙古人D.土耳其人
14.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
这反映了()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15.“不应该得出结论,殖民扩张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
其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
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
”对材料中关于殖民扩张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否定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B.殖民扩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C.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
D.殖民扩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
16.“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
”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7.《史记•货殖列传》中强调:
“网疏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亊,若水之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
这里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因势利导,适当放任
C.发展经济,农商并重D.因地制宜发展商业
18.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D.贫富差距拉大
19.“工之子恒为工。
”《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唐六典》这种古代手工业传承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A.保护手工业发展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需要B.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导致
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D.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20.唐朝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秦始皇统一全国B.丝绸之路的繁荣
C.佛教的迅速传播D.北魏孝文帝改革
21.恩格斯指出:
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22.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3.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24.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扬气”的出现()
A.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B.促使奢雄靡之风成为社会主流
C.推动扬州成为商业中心D.有利于盐商经济地位的提高
25.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计40多枚。
这些金币跨越两个世纪(408~610年),其中新疆出土5枚、宁夏4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1枚、陕西8枚。
这说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B.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
C.黄金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D.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个机构的不同属性,并分析说明两个机构在19世纪中期消亡的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运用大历史观分析美第奇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
(大历史观:
从历史的纵横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
)
27.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告诫地方官吏说: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
——《明太祖洪武实录》
(明)太祖谕户部臣曰: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
———《明太祖宝训》
材料二据《天工开物》载,明朝中叶“(棉花)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贵皆赖之”;纺织业中出现的“花楼机”能在绫绢上提织各种花纹;《元明事类钞》载:
明中叶后“北土广树艺(种植农作物)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衿(衣料)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
“(明朝中期)田人佃手,其狡黠者,逋(拖欠)负租税,莫可谁何!
业经转手,佃乃虎距,故有久佃成业之谣”
——记载明朝中后期有关史实的资料
材料三“(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
”“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策?
分析此政策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及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壮大的因素有哪些?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
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
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
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北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此的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
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虚、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廉价粮食竞争的严重威胁,但英国农业仍然获得了发展。
资本主义大农场逐步建立起来,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北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种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
1850—1870年间,英国农北产量增加一倍。
——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
——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
材料三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
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
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杰克逊·李尔斯(美)《丰裕的寓言:
美国广告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
(3)据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
1.C
【解析】A不对,冶金业是传统工业部门,BD不对,化学工业、航运事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兴工业;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铁路业逐渐发展起来,因此选C。
2.C
【解析】材料表达的信息主要是世界各地的物产或资本都可以在英国市场上流通,表明世界经济通过英国联系成一个整体。
A、B表述错误;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故选C。
3.B
【解析】3.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明清之际江南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手工业发展迅速,妇女地位提高。
A项说法错误,古代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较少。
C项说法错误,明清之际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
D项说法错误,没有史实体现。
故选B。
明代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了民众同行的衣料。
4.B
【解析】4.“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②③④都符合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规模小,十分脆弱,农民徭役沉重,生活贫困,容易失去土地、破产流亡。
故①不符合史实,选B。
5.A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这说明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的发展繁荣,有利于其建立殖民霸权,因此本题选A。
6.C
【解析】AB不对,新航路的开辟、圈地运动的推行在14、15世纪已经开始;D不对,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已经开始殖民扩张;C符合题意,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工业化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因此选C。
7.C
【解析】冶铁技术的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的联系,故A项错误;铁犁牛耕技术更加有利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得占用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而锸、锄适应了小农生产需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故C项正确;耕牛的极度缺少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牛耕的推广,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8.A
【解析】商人因为偷税被捉,经官府裁决被没收货物,并且官府对捉拿偷税人的县民给予赏钱,这个主题反映了宋朝时期政府对商税征收的重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杭州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关于婺州也只是说明商人的货物来自当地,并没有说明婺州丝织业的生产与经销情况,无法判断两地丝织业孰高孰低,故B项错误;据材料,只反映了个别商人因偷税的违法行为被官府惩罚的正常行为,不能表明普遍的经商环境恶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的信息,不能表现农本商末观念,故D项错误。
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计丁分配田地,上田每丁授田百亩”和“宜仿古井田之制”可以看出主要是针对土地的分配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土地兼并,导致阶级矛盾,故题干所述现象得到好评,故本题答案选C项。
A项不是经济现象;B项错误,北宋没有均田制;D项与材料无关。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工艺精湛的青铜鼎是商周时期的代表;精美华丽的丝绸是西汉时期的代表;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是明清时期的代表;图案丰富的彩瓷是元代时期的代表。
11.B
【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和清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判断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关键要看是否出现雇佣关系,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从种稻和种棉的比例可以看出,作为经济作物的棉花的种植占主导,说明更多的劳动力从事棉花的种植,棉花属于农作物中的经济作物,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卖到市场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土地兼并问题,故C项错误;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属于材料的表面信息,没有体现主旨,故D项错误。
12.C
【解析】材料大意:
一方面,勤于耕作、生产效率高的农民只能治田十亩,所以田多的人就把田地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另一方面,人多,可开垦的荒地几乎开完,所以少田的人只能耕作别人的田地;说明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收其租”现象;古代农民的人身依附性是越来越弱。
租佃制在战国时期产生,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在明朝中后期产生,封建社会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利用手中少量的生产资料进行相对独立的个体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劳动,农民除了家庭中的简单协作外,很少存在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经营和生产。
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所以由资本家报供厂房、机器等设备,进行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的集体协作劳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识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需要学生正确区分选项中概念。
还可以考查租佃制的形成发展过程等。
1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使“东西方交流从此中断,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故本题应选D项。
14.C
【解析】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兴修的水利工程增多,这反映出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C项正确;A项中的“连年暴雨”、B项中“水利政绩”、D项中“人口大量增加”材料都没有涉及,故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1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影响的认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其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材料主旨体现出肯定殖民扩张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B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背离,排除;C项仅仅提及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不够全面,排除;题干主旨不是在强调“破坏性”,排除D。
故选B。
16.D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可知,限制机户规模的扩大,这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所以本题选D。
A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
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
17.B
【解析】根据材料的“网疏而民富”“各劝其业、乐其事”“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等句可以得出,政府应对黎民百姓的经营活动少一些限制。
B符合题意。
材料的核心思想并不是重视农业,排除A,也没有涉及“农工商”孰轻孰重的问题,排除C;至于D项中的“因地制宜”更没有体现出来。
18.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以来形成的世界体系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表现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对亚非拉国家的政治奴役和经济掠夺,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东方从属于西方,东西方贫富差距拉大,即所谓的“全球分裂”。
19.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手工业父子相传,家族传承,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具有封闭性和狭隘性的特点,故C选项正确;手工业父子相传,家族传承不利于手工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故A选项错误;我国古代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没有市场导向,但民营手工业有市场,故B选项错误;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属于主管目的,不是根本原因,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0.B
【解析】.根据题干秦始皇统一全国并没有与印度等国家联系,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文明交流,B项正确;佛教的传播与饮食文化无关,C项错误;孝文帝改革是民族融合,没有促进中西交流,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2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材料“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这种经济思想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
所以答案选D。
2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对于工业革命,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首先它对于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就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了世界的联系。
这也有利于近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重农不抑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而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仍然是在强调抑商,所以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只能是B选项,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B。
24.A
【解析】材料中“以致富者群慕效之”“尽事奢华也”体现出奢靡的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故A项正确;B中主流思想不符合事实,只是扬州一个地区体现;材料中体现是扬州生活风气,并不是商业中心,故C错误;传统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依然很低,故D错误。
25.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上来看,中国与东罗马帝国的交往很频繁,且时间跨度很大。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双方的优劣势;
B选项正确,408~610年无论是中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有很多战乱出现,但是并没有影响双方的交流;
C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
D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确定。
故答案为B。
26.
(1)属性:
前者是清政府设立的外贸垄断组织;后者是资本主义早期殖民机构。
原因: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被迫改变闭关锁国政策,开放五口通商,取消十三行贸易特权。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倡导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盛行;东印度公司政府保护、商业垄断、拥有特权、暴力掠夺等特点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被取消。
(2)经济:
美第奇家族通过手工工场、银行业为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投资铁路、钢铁、石油等,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金融业空前繁荣。
文化:
通过资助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美第奇家族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进一步发展,罗斯柴尔德家族推动了欧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
政治:
美第奇家族使意大利的权力中心不再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滁州市 定远县 中学 学年 一月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