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 文档编号:11944086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32.02KB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备课日期:
年月日
第六册学期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课本是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本共分六个单元,包含的内容有歌曲、欣赏、读谱知识、综合训练等部分,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
同时,由于各单元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因此容易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但歌唱技能、表演能力和读谱知识方面还是空白,因此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和加强学生的音乐常规训练。
教学内容:
一、课本中共设计了九首歌曲,这些歌曲充分体现了儿童天性,富有童趣,很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欣赏
括感受和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
指导思想是:
1.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体现基础教育观念,打破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
1.
2.除对原有教学内容(唱歌、欣赏、器乐、识谱)进行整合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措施:
本学期在教师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寓音乐于童趣之中,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音乐的快乐。
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童趣3周四课时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2周四课时
第三单元:
农家孩子的个歌3周四课时
期中复习:
1周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3周五课时
第五单元:
小乐队3周四课时
第六单元:
歌声中的回忆4周四课时
第七单元:
五十六朵花2周3课时
第八单元:
七彩的生活2周3课时
总复习:
2周
第一单元童趣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音乐表现《快乐宝贝》
第二课时:
欣赏《鸟店》
第三课时:
唱歌《打秋千》
第四课时:
音乐表现《打秋千》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2.学习合唱歌曲,并与同学协作,完成《打秋千》的合唱。
3.通过欣赏《鸟店》,掌握乐曲的情绪,模唱主题并能随着乐曲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
听辨乐曲的情绪、记忆乐曲的主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尽情享受童年生活的乐趣,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热爱美好的生活。
难点:
学习二声部歌曲《打秋千》。
教学用具:
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们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过程:
1.律动。
教师教学生作与歌曲有关的律动。
2.教师范唱歌曲。
师:
同学门的动作真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唱一遍歌曲。
师:
这一遍,我想请同学们配合我一下,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
3.学唱歌曲
师:
请同学们看看歌片,跟着录音带自己学唱歌曲。
4.教师指导纠正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鸟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旋乐曲,教育学生
爱护鸟类,为建设我们绿色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绪欣赏。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再这首乐曲中,表现了这样几种,表现了这样几种情绪:
紧张、安详、欢优美、,请同学们在欣赏第一遍后,根据乐曲的顺序,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生:
一边听一边排序。
师:
谁来说一说你排序的结果
生:
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第四有是欢快、优美。
师: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
X|k|B||O|m
2.编故事欣赏。
3.分段欣赏。
4.表演欣赏。
学生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部“飞出”教室。
结束本课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打秋千》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过程
1.合唱训练:
用柯尔文手势长准下面的音。
2.范唱(录音)。
提问:
歌曲《打秋千》是一首合唱歌曲,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检验一下自己的耳朵,看能否听出两个声部,如果听出来了,就请告诉我们第二声部唱的什么。
师:
播放录音范唱。
3.学生学唱高声部。
学生以模唱形式学唱高声部。
师指导纠正。
4.学唱低声部。
教师指导纠正。
5.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纠正。
(1)两声部要互相倾听别的声部的演唱。
(2)低声部为伴唱,音量要恰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打秋千〉
教学目标:
巩固歌曲〈打秋千〉,帮助学生唱好两声部的音准。
教学过程:
1.复习。
(1)分声部复习歌曲〈打秋千〉。
(2)两声部合唱。
2.学唱歌谱。
(1)视唱高声部歌谱。
(2)视唱低声部歌谱。
(3)两声部和唱歌谱。
3.口风琴练习。
(1)教师范奏,讲解指法。
(2)分声部练习。
(3)两声部合奏。
4.复习。
(1)两声部合唱歌曲。
(2)请两名同学二重唱。
新-课-标--一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音乐表现《小船》
第二课时:
欣赏《内依巴河》
第三课时:
歌曲《可爱的家》
第四课时:
欣赏〈布娃娃〉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演唱〈小船〉。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3.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的欣赏和演唱感受和体会爸爸妈妈的爱、家庭的温暖,讲讲自己可爱的家,发自内心地演唱〈小船〉〈可爱的家〉。
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多关爱别人。
难点:
1.歌曲〈小船〉的演唱中,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演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2.准确地演唱歌曲〈可爱的家〉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演唱歌曲。
知道学生声断气连地演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教学过程:
1.导入。
X|k|B||O|m
听歌曲〈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a.提问:
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
b.复习4/3拍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c.再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作律动。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a.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b.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
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c.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4)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4.教师提问:
你还会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5.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内衣巴河〉
教学目的:
欣赏〈内衣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衣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音乐游戏:
我来唱——“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
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
3.欣赏歌曲《内衣巴河》。
(1)初听歌曲《内衣巴河》,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
提问:
歌曲是几拍子的表现的什么情绪
(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师生朗诵歌词。
(5)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6)编配打击乐伴奏。
学生分小组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断。
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1.音乐游戏:
七色迷宫
(1)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2)音乐游戏:
节奏、视唱。
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衣巴河》。
歌曲《小船》和〈内衣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
3.学习歌曲〈可爱的家〉。
(1)学习曲谱。
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第三至六乐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辅助演唱。
(2)学习歌词。
1.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
听录音范唱。
提问:
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2.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
提问:
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谁来帮助他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
3.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
4.演唱整首歌曲。
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新-课-标--一-网
5.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布娃娃〉
教学目标:
欣赏〈布娃娃〉,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合唱的演唱形式,同时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得人。
教学过程:
1.复习演唱、演奏歌曲〈可爱的家〉。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
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2.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歌曲。
(2)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听录音范唱,学生心里默唱。
提问:
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是什么速度的以怎样的声音表现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提问:
为什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可以用其他速度延长吗
为什么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可不可以变化
师生变化演唱速度和声音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决定作用。
(5)欣赏歌曲、学生演唱歌曲。
(6)分小组进行表演。
3课后发散思考:
4.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5.课后小结。
提问: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使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单元农家孩子的歌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小瓜棚〉。
第二课时:
欣赏〈森林水车〉和〈打枣〉分组演唱〈小瓜棚〉。
第三课时: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第四课时:
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瓜棚〉和〈冬瓜和南瓜〉。
2.能自行设计动作,表演〈冬瓜和南瓜〉。
3.在欣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的情绪,在乐曲主要的旋律再次出现时能够听辨。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表现歌曲,能发挥各自的创造性为《冬瓜和南瓜》设计歌表演的动作。
本单元的难点是歌曲《小瓜棚》的演唱,要唱得流利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较为不易,应多听录音通过模仿逐步掌握。
教学用具:
电子琴、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瓜棚》
教学目标:
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
看瓜是很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
歌曲中有大量的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应予解释。
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打枣》。
教学目标:
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初步记住并能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旋律。
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唢呐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管旋乐合奏《森林水车》。
(1)这首乐曲与《在钟表点里》和《森林里的铁匠》被称为世界三大最大最具描绘性的标题鲜明的乐曲,我们要静静地听赏,并争取记住他的音乐,今后再次听到时能够辨认出来。
(2)学习歌曲旋律。
(随伴奏学习歌曲旋律)
1.朗读歌词。
2.学唱歌词。
3.表现歌曲。
二.欣赏《牧歌》
1.先听一遍《牧歌》录音,感受内蒙民歌的音调,讲授无伴奏合唱知识:
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队伴奏的合唱形式。
2.多次反复聆听,除从音色上感受外,再从力度、和声的变化上去体会其美感,教师在每遍听前可作适当的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想象。
3.发表想象。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教学目标: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丛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
2.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请学生阅读或朗读歌词后提问:
这首歌曲中的两为位主人公的一种什么精神
(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八分休止符。
(3)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和“7”这两个音。
3.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较为熟练地演唱《小瓜棚》并为之配上背景音响,欣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小瓜棚》的背景音乐和配合歌声运用这些背景音乐,培育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欣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民族音调,并对小姑娘的性格产生同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歌曲《小瓜棚》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乐观自信、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热爱劳动的农村小男孩的生动形象,本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描绘性格的小女孩生动形象的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1)初听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后感到哪几句给你的印象最深
(2)复听歌曲。
进一步领会歌曲的说唱风格和激发学生欢乐的情绪。
小结:
我们应向主人公学习什么
2.复习歌曲《小瓜棚》,可穿插领唱、独唱等形式,要求唱的较为熟练。
3.加入背景音响,丰富演唱效果。
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将这些音响加进去,要求加得巧妙,例如在唱到“听见鸟儿鸣”时,加入鸟鸣声等,不必将同一音响从头至尾都加进去。
如学生带来这些音响的录音带,录音机可由学生来操纵。
第四单元绿色的梦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
第二课时:
歌曲:
〈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第三课时:
演唱歌曲〈小松树〉
第四课时:
歌曲〈不得了〉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大自然的美,学习为音乐分段。
2.初步了解苗族的苗族的风土、人情。
3.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4.了解作曲家的创作历程,鼓励学生学习前人用于创造的精神。
5.分角色表演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难点:
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陈刚及愈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4.创作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辨音色。
设问: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学生:
猜测。
2.初步欣赏。
教师:
播放音乐。
学生:
完整地欣赏切注意音乐出现了几种情绪。
设问:
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学生:
说出自己的答案。
3.分段欣赏。
第一乐段:
播放教师第一乐段,设问:
引子部分想要把人们的思绪带到哪里
学生答案:
竹楼、山寨
第二乐段:
教师播放第二乐段,设问:
请你选择第二乐段与
第一乐段的关系。
。
教师设问:
你为什么这样选
学生问答:
旋律、节奏及情绪上发生的变化。
第三乐段:
教师播放音乐,设问:
这段音乐听过吗
4.创作表演:
分组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2.导入新课。
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
可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怎么办
学生:
回答问题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3)学习歌谱:
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4)学习歌词。
4.创编歌曲的律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X|k|B||O|m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五次变奏。
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
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听全曲:
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吗
3.介绍主奏乐器:
木琴。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木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
4.分段欣赏。
(1)引子:
感受木琴音色特点。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主题欣赏:
出示主题谱例,旋律记忆。
(3)再听全曲:
这个旋律总共出现了几次他们都是用木琴演奏的吗
(4)再听全曲:
当听到木琴演奏的乐段举手表示。
他们和第一次出现的旋律有变化吗有什么不同
(5)再听全曲:
还有几个乐段不是用木琴演奏的他们使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4.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
5.学唱歌曲:
出示歌片,演唱歌词。
6.分小组讨论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乐曲。
7.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的情节。
2.用沮散、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及表现力。
3.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
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
出示生长茂密的图片并给大家介绍。
教师:
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
作为人类应怎样作呢
学生:
种树造林。
教师:
就像歌曲《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中唱的那样,用我们的力量贡献给祖国的绿化事业,让城市、乡村、田野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那该多好呀!
2.出示本单元中的五张图片。
教师:
这五张图连在一起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学生: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教师:
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也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劫难。
一会儿我们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看哪个组同学最成功。
3.学唱歌曲部分。
教师:
在演出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
出示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4.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
5.各组展示。
6.小结。
第五单元小乐队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唱歌《法国号》
第二课时:
欣赏、演唱《紫竹调》的主题。
第三课时:
分声部视唱歌曲〈小乐队〉的旋律。
第四课时:
复习歌曲〈法国号〉的演唱。
用自制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自己动手或在大人的监督、帮助下制作1-2件乐器。
2.饶有兴趣地正确演唱〈法国号〉这首歌曲。
3.能够准确地做出三拍子的律动及比较协调的简单舞蹈动作。
4.能够听辩出〈紫竹调〉中三件领奏乐器的音色,并按领奏顺序排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生开始关注不同器形的乐器会有不同的音色变化。
2.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四三拍的律动变化。
3.学生用自制的乐器为听赏、演唱的歌曲伴奏。
难点:
学生自行创作时教师所给予的情绪调动、有效指导和全局把握能力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法国号〉。
2.音乐知识:
法国号、四三拍
教学目的: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一、简介圆号
1.学生听一段圆号吹奏的音乐片断。
2.请学生从〈小乐队〉中唱到的五种乐器的图片中试着找出所听的乐器。
3.教师简介圆号也称法国号,导入歌曲〈法国号〉。
二、学唱歌曲〈法国号〉
1.听〈法国号〉的范唱录音。
2.学唱歌曲,并让学生寻找歌曲创作的规律。
3.启发、提示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的“我”。
4.待歌曲演唱熟练后,加入教材25页所示范的律动,边唱边拍。
三、进一步掌握四三的节奏律动。
1.请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声势,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2.以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律动形式加入到自己的演唱中。
四、教师就学生自制小乐器进行提示,并提出要求。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紫竹调》。
教学目标:
X|k|B||O|m
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辩,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紫竹调》这首乐曲。
教学过程:
一、你认识吗
1.教师出示三件民乐器的图片,请学生试着说出乐器的名称。
如回答不上来,再出示三个名称供学生选择。
2.请学生听《紫竹调》中三件乐器的独奏乐段,请学生试着说出是哪件乐器的演奏。
并在教师的提示下模仿出该乐器的演奏姿态。
3.请学生听一段西洋管旋乐队合作片断及《紫竹调》的合奏部分及正确区分他们即可。
二、介绍、欣赏《紫竹调》
1.教师简介有关《紫竹调》的相关知识。
2.听演唱版的《竹调》,可尝试模唱前两句,以感受地方风格。
3.听赏全曲,纪录出演奏的顺序。
4.再听全曲,学生分别代表三个乐器,模仿进入演奏的顺序。
5.学生分组用不同材质的打击乐器,随音乐的感觉分别为一种乐器的领奏段落做即兴伴奏。
比比看哪组同学的演奏与乐曲配合的最贴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合唱曲<小乐队>.
2.认识并初步熟悉<小乐队>中唱到的除圆号以外的四件乐器的外形及音色.
教学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