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十篇.docx
- 文档编号:11938181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95KB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十篇.docx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十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十篇
(一)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与心得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
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
梁启超说:
“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我觉得这句话用于新课程改革本身很适合。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对语文教材编写、教学指导、语文评估与考试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规定。
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
很难想象,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
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的学习制订的。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
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
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学语文,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在课堂外学语文。
第三,要转变观念。
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即使是制订了再完美的新课程标准,也执行不了。
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认为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但我个人认为:
新课程标准除了肯定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观念。
在转变观念时,有些教师认为应该彻底否定原来的教学观念,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强调要转变观念,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扬弃。
第四,要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强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陪伴者和参与者。
学生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这样,教师要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三备”,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教法(包括教具)。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比较科学的教案,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需,解学生所难。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我认为,在进行语文新课程的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不必把每一篇课文都变成剧本来让学生去表演。
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
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教法和教具的选用应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
看看能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现在的课程改革可谓热火朝天,但是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反思,比如有些人的认识有误区:
认为课改是赶时髦,是走形式,是要让课堂热热闹闹,对学生不能批评不能惩罚…其实不然,那些并不是新课程的核心,教育改革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今后,对于自己的教学我还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学习——实践——反思——调整,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真正适应新课标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成熟,不断地产生积累灵感。
正如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我只相信一条:
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
……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
“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共同携手并进,创造明天的辉煌吧!
(二)新课标之如何讲与学
目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
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
这段时间,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教学研修,学习了一些关于教改的内容,也积攒下了一些经验。
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第四部分:
附录。
这个标准,是九年一贯的,把小学到初中毕业的九年分成了四个学段。
第一部分:
前言。
前言的总论部分,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这也就是语文教学所要承担的责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总论部分还论述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
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前言部分第一节,论述了语文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
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
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再谈一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议问题。
“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的科学观为基础的。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界对此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
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国外两大思潮的论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议,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总论部分第二节,论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
共四个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是“全面提高”,一个是“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就是《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
另外,要全面发展,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不能偏废。
语文素养:
这些年来总是谈“语文能力”,这里提“语文素养”是什么用意?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
“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也就是说,“素养”属于个人“修养”问题。
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
”《辞海》的解释为:
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
从上述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
《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
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语文能力”包含在其中。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教育有以下三点特点应该引起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把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内容中,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
人们对于语文材料的理解,应该有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同时要注意,开卷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
即使是“有益”的作品,其“含金量”也有差异。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指向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读写听说的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
当然,语文教育是有理论的支撑的,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不是只要求实践操作,它会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知识,也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
但是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不能用例子来图解原理。
3、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
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在方法上是应该有所不同的。
学生学习外语,在起始阶段,缺乏这种语言的语感基础,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
因此,少不了要学习语音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要对词句结构和语言材料进行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解释,要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进行大量的练习。
学生在学校学习母语,在学前就已经具有了母语的语感基础,学习母语的主要任务,是从口语转向书面语,培养书面语的语感。
而且,学习母语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都非常丰富。
所以,学习母语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从学习语音和语法知识入手,围绕这些知识进行反复操练,用大量机械性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
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
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丰富的。
各地学校教学设备方面的条件可能不一致,但是具有的课程资源可能都是丰富的,只是特点不同而已。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胆识、智慧和辛劳,也需要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语文课程改革要加强现代意识,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新技术新方法在开始阶段可能是幼稚的,但是如果没有初级阶段的幼稚,就不会有将来的成熟。
(三)新课标学习体会之口语交际
一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可以该生的语文学习状况。
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又可促进学生语文的整体学习。
一个人的语文成绩再好,还是必须通过人与人的口头交流反映出来,否则将不会被别人公认。
因而,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尤为重要。
《新课标》中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
我认为这八个方面的要求确实是针对我们的初中生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这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在农村中学,学生的文明习惯确实有待加强训练。
在上学期我班举行的一次“探索月球奥秘”知识竞赛中,活动主持人连在开场白中向大家问好这一日常文明用语就没有说,这并不是说这两个主持人不懂得文明,而是我们的平时训练提醒不少,否则就不会出现如此现象。
《新课标》要求学生“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这是一个人与人交谈的最起码的要求。
可是我们的学生往往在别人回答问题或师生、生生对话时,不能“耐心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而是窃窃私语,东张西望,这是对别人不尊重的表现。
此时,我往往要点名复述一下别人所论及观点,他们却不能完整表达。
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此上要求是学生走进社会必备的要求,我们不得马虎对待。
《新课标》要求学生“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讲述见闻时总是干瘪瘪的,甚至不完整,更谈不上语言的生动性,我们必须训练学生在讲述见闻时怎么说,从哪些方面说,怎样把握主题说,怎么具体生动地说。
总之,我们农村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确实存在很大问题,我们必须针对《新课标》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四)
新课标新教法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
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
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
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
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另外,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
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将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五)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之朗读教学
朗读是一门艺术,在初中语文的新课标中指出:
初中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而且,把它放在“阅读”的首要位置,可见它的重要性,也能看出现在初中生的朗读确实应该加强,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所传达的感情倾向也会不同。
正确与流利,这两点,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
关键是要做到有感情,就不容易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先介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后,我会穿插一段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导语,而且,要用文章的感情来导入,使学生提前感受作者的感情,老师的范读随之开始。
我认为,教师范读录音范读效果要好,这并不是指教师的朗读水平,而是指对于学生的感受,他们对教师充满了敬意,这个特殊的身份给教师套上了一个光环,加之漂亮的朗读更让学生觉得这位教师不错。
因此,在学习之前,我都会拿出时间给学生生做朗读示范。
不是说“师者,范也”。
如我在教学《古代诗歌五首之观沧海》时,认真给学生做了配乐朗诵示范,朗诵完毕学生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在此之前,也曾用过录音范读,可从未收到如此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力量总是无穷的。
亲自示范之后,学生们也想学学如此精彩的朗读,按照平时的朗读训练来说,停顿、重音、语速的训练和指导是必不可分的。
我觉得这只做了一半,因为声情并茂,只做了前者,更重要的是情。
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重音在“观”上,“沧海”语速要慢。
这样不足以读出本句的意味。
要想让别人体会出感情,必须先设想自己现在就站在碣石山,看到了苍茫的大海,此时一种博大的气势必会涌现无疑,就像演员演戏时所说的“入戏”,“情”之“声”更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做一位知识传授者,还要做一个演员。
语文,离不开“读”,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我每个星期都会安排学生诵读一些经典的古诗文篇目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饮酒》《春望》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寻找学习语文的乐趣,我想,只要学生读了,必定会有收获。
让我们在共同的探讨中,心灵相通,让我们在不同的朗读中,各领风骚。
(六)
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
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
新课程改革针对此积弊,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
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
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
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
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
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
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
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
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
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
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
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
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
“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以后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
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的功劳?
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会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愿全体语文教师着眼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七)
新课标,新希望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开始了,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希望,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神精。
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
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即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即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即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升华。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每位执教者要细心把握体会,认真实施。
其次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论把学习能力大致分为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的形式:
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和修辞、关联等相关知识。
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
最里面是核心层,它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现在学者所研究的“知学、乐学、善学”思想。
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就是要深入挖掘核心层,因为它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我们在进行活动中要坚持不懈地实践、实践、再实践,以期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第三,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等等。
但同时又要求,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
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街道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新课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