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192910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78.53KB
管理学答案解析.docx
《管理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答案解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答案解析
管理学学习指南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C4、C5、B6、C7、C8、B9、C10、C
11、B1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E2、ABC3、BD4、BDE5、AB
三、名词解释
1、管理:
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概念技能:
指对负责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人际技能:
指管理者在于人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人们的热情和信心面的技能。
四、简答题
1、简述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营利性的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社会基本经济组织。
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2)企业是社会基本经济组织。
(3)企业是从事营利性经济活动的组织。
(4)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2、试述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组织是指由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
组织的特征:
每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组织都是由人所组成的;组织都存在着一种系统性结构,用以规、调节和限制组织成员的行为。
3、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法论。
2)管理是一门艺术,是指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的技能和诀窍。
3)有效的管理艺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因此二者之间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是有机的结合。
五、论述题
1、什么是管理职能?
管理有哪些主要职能?
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在履行职能时有异同?
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
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
计划职能就是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或法。
组织职能就是对组织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就是运用各种适当的法,对组织的成员施加影响,努力营造出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气氛或氛围。
控制职能包括监督、比较以及对工作执行过程进行纠偏。
不论是哪个层次的管理者,其工作的性质和容都不外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面。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工作上的差别,不是职能本身不同,而是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程度和重点不同。
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人员的多些,而基层管理人员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人员的多些。
即便是就同一管理职能来说,不同层次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涵也不完全相同。
如,就计划工作而言,高层管理人员关心的是组织整体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层管理人员偏重的是中期、部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人员则更侧重于短期的业务和作业计划。
2、管理者有哪些技能要求?
它们与管理者所处的层次有关系?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对于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业务面的技能。
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在与人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人们热情和信心面的技能。
。
概念技能指对复杂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这几种管理技能的相对重要性随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而言,技术技能最为重要,人际技能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概念技能的要求则相对较低。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而言,技术技能的重要性有所现将,人际技能的要求变化不大,但概念技能的重要性有所上升。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最为重要,技术技能的要求则相对较低。
3、试论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现实意义。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一面,管理是由于有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二重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总结我国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重性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掌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
(2)有利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法。
二重性原理是我们正确分解资本主义管理和社会主义管理的共性与个性,大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理论依据。
(3)、有利于结合国情、企情学习、运用及探索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由于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学习外国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国情、企情,兼收积蓄,为我所用,自成一家。
六、案例分析
案例1管理工作的特性
二人都有责任,A的主要责任是用人不善;B的责任是负直接领导责任,是一种失职行为.
案例2、升任总裁后的思考
1、变化趋势:
一开始担任基层管理者,主要起到带领员工完成既定任务,起模带头作用;继而担任中层管理者,即装配部经理,首先应该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然后按照自己的工作办法和工作思路去带领基层管理者及员工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担任副总裁、总裁,要能给中层以及基层和员工们带来一个发展的思路,保证企业平稳的前进。
随着他职位的升迁,管理职责在不断扩大,从管理一个团队到一个部门,从部门之间的协作到整个企业的进步,反映了三个层次之间关注目标的差别。
2、对于总裁而言,首先要有战略发展眼光,能判断出企业今后将要遇到的问题,以及如解决,其次要有良好的财务素养,最后要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用人能力。
目前来看,财务面比较欠缺,战略规划面略有基础,用人能力根据现有材料难以评论,但其沟通能力应该足够,不然很难做到总裁这个位置。
3关注财务、市场以及战略发展。
另外就是寻觅合适的人才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B4.B5.B6.B7.A8.A9.C10.C11.A
二、多项选择题
1、ABE2.BCD3.ADE4.ABCDE5.ACD
三、简答题
1、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
(1)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的工作法。
(2)合理地选择工人,做到人适其事。
(3)教育、培训、强化工人以使他们按照科学法来工作。
(4)管理当局与工人精诚合作,共担工作和责任。
2、简述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主要容?
答:
(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2)管理的五项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14条管理原则:
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3、简述理想行政组织理论的特点。
答: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正规化的人员任用;(4)职业管理人员;(5)遵守规则和纪律;(6)非个人的人员关系。
4、简述霍桑试验的结论。
答: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收入的“经济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人们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4)存在着“霍桑效应”。
四、论述题
1.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试论述其主要观点。
1.答案要点:
(1)管理过程学派。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
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是德克和戴尔。
他们主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法,称为“案例教学”。
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3)系统管理学派。
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
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西蒙。
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主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
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理论和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第三章计划职能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A5.A6.C7.D8.D9.C10.C11.D12.D13.D14.D15.C16.C17.D18.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2.ABCDE3.CD4.ACDE5.ABDE6.BD
三、名词解释
1.计划工作:
制定计划,即通过一定的科学法,确定组织的目标和为了达到决策目标而提出实现目标的安排。
2.政策:
主管人员决策的指南,它规定了行动的向和界限,使各级主管人员在决策时有一个明确的思考围。
3.规划:
是一种综合性计划,它包括了为实施既定案所必需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委派、资源安排以及其他因素。
4.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法。
5.愿景:
愿景是组织对于“我要到哪里去?
”这一问题的思考。
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的远大的目标或追求,是需要花五年甚至十几年来实现的目标。
四、简答题
1.简述目标的作用。
答:
(1)为管理工作指明向;
(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目标是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2.简述计划工作中的政策与程序及规则有什么关系。
答:
规则不同于程序。
其一,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其二,可以把程序看做是一系列的规则,但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
本质都是抑制思考。
规则也不同于政策。
政策的目的是指导行动,并给执行人员留有酌情处理的余地;而规则虽然也起指导行动的作用,但是在运用规则时,执行人员没有自行处理之权。
3.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步骤。
答: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4)确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案;(5)评价备选案;(6)选择案;(7)拟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
4.计划有哪些具体作用?
答:
(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4)为控制奠定基础。
5.简述目标管理的特征。
答: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2)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
五、论述题
1.试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从以下四个面阐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4)为控制奠定基础。
2.试论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及其优缺点。
答案要点: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应监控员工完成目标的进展程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目标既定,主管人员就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