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经典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1926633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41KB
故都的秋 经典教案.docx
《故都的秋 经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 经典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都的秋经典教案
2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案A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梳理文脉,了解作者缘情写景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方法目标
探讨、鉴赏、领悟、揣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文意,感受文章借秋寄意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要慢吟轻咏: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秋天是“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悲伤,还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
今天我们就来品味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什么颜色的。
二、文本解析
1.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学习关于秋天的诗句
悲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
乐秋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白居易《忆江南》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咏秋的诗句有乐秋和悲秋之说,而历史上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我们学习的这篇《故都的秋》,也是一篇悲秋之作。
4.自读感知
(1)掌握字音
混沌(hùndùn):
无知无觉状。
一椽(chuán):
一栋。
椽,椽子。
落寞:
寂寞、冷落。
歧(qí)韵:
不相符合的读音。
颓废:
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萧索:
缺乏生机;不热闹。
秋士:
指到了晚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廿(niàn):
二十。
(2)文章结构
①(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②(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③(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作业:
思考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故都之秋的自然景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主观感受的统一体。
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味蕴涵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景与情
1.体验标题:
“故都的秋”是不是可以换成“北平的秋”?
为什么?
明确:
结合诗句“落日故人情”、“故国不堪回首明明中”、“故垒萧萧芦荻秋”体会标题的含义。
这个标题表明文章中所描写的秋色是故都北京特有的景色。
“故都”一词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深深地眷恋之情。
2.故都的秋色,在作者眼中有什么样的特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却特别的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3.文中哪些话表达了他对故都之秋的眷爱?
明确: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4.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
主要集中在3到11自然段。
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概括出来就是五幅画面:
旧院秋赏、落蕊秋扫、残蝉秋鸣、闲话秋凉、佳果秋盛。
5.重点鉴赏这几幅图画,看看它们如何表现景与情的融合的。
明确:
(1)写秋院:
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丝丝日光,是人的静处,也是心的悲凉。
而牵牛的朝荣潜藏了作者的落寞。
(2)写秋槐:
脚踏落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感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是境的静谧,更是心的沉静。
扫街的条条扫帚丝纹,便平添了心的悲凉。
(3)写秋蝉:
嘶叫的秋蝉,是景的衰飒。
还有蟋蟀、耗子,它们都是家家户户的家养,这使居所有了沧桑感,是境遇的悲凉。
(4)写秋雨:
雨声息列索落、都市闲人穿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有境的冷清,也有心的悲凉。
念“一阵”错如“一层”,更使凉意彼此传递。
(5)写秋果:
枣子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国的秋的基色。
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最是北国清秋全盛将尽,清静中果子颜色渐浓,终至西北风起,也不无凉意。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无处不在。
小结:
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6.作者为什么写故都旧院的秋最详细?
明确:
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审美情趣。
他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对象,散文常表现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气息浓郁。
《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正是他写作风格的体现。
普通的旧院落,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再配合这故都秋意,其色彩就格外浓烈起来。
写北国旧院落还可说明秋意无处不在,也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7.联系课文,联系作者身世,联系时代背景,探讨文章主题。
(1)传达一种悲凉的心境。
郁达夫一生清苦,生性敏感,心灵上常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感。
在他的自传中,他把自己的降世说成是“悲剧的出生”,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的,真真实在的只有凄切的孤单,天性中自由一种落寞颓唐的情调。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作者早已饱受人间的忧愁与辛酸,清、静、悲凉乃是故都的秋味与作者个人生活感受的交融,故都的衰颓,更让他深感人生幻灭的孤寂。
忧郁,孤独,落寞这是特定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心头的投影。
(2)独特的平民意识。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不写皇城人海,不写寺庙公园,只写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贫瘠的院落,普通的人们,平平常常的槐树,秋蝉,房前屋后的枣树,都成了他笔下诗情画意的主角。
对普通人普通生活的关照,折射出作者强烈的平民意识。
(3)深沉的忧国情怀。
郁达夫一生爱国,当然,他对这种感情的表白每每流于放浪形骸的颓废方式,就像《沉沦》,古怪的外表之下,是一种火热的爱国衷肠,这也是他独特的文风。
本文中,表面上他醉心于清、静、悲凉的秋,其实,他是为故都的沧桑与颓唐而忧伤。
国运不济,山河破碎,辉煌一时的华夏文明已经衰落;身世飘零,作为一个弱小的子民,只有病态的感伤。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此文作后三年,北平就沦陷了。
敏感的作者,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
第三课时
一、内容探究
1.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但是在第2和13自然段也提到了江南的秋,作用是什么?
结构安排上为什么要一前一后?
明确:
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2.阅读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3.文中有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文人悲秋的例子,以佐证大家的感悟,大家朗读这段文字,思考:
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段文字有拓宽题材、深化主题的作用。
4.咏秋诗词涉及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多书悲凉之感,一如郁达夫所说的清、静、悲凉,这的确是古代文人共有的一种心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
比如:
李清照《一剪梅》:
秋天了,荷花散了残香,芦席上透着秋凉,这是让人渴望温情的季节。
心绪不宁,去湖中划船,孤单单的。
循着空中的雁叫,抬起头,只见雁群摆成“人”字向南飞。
然而,心上人却没有回来。
夜晚登上绣楼,眺望你的方向,圆圆的大月亮,清辉洒满我身。
花在落,水在流,就像年华,就像青春。
思念你的情思,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种种景物,都是象征,荷花、满月象征着团圆,雁阵象征亲人的音讯,落花流水象征红颜逝去;种种景物都蕴含深情,诉说着词人的寂寞孤单,对亲情温暖的期盼,美景多反衬,处处逗人相思,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5.《故都的秋》是怎样开篇和结尾的?
明确:
作者用赞颂的笔触和落寞的感受来写秋,于“清、静、悲凉”中悟到北国的秋的独特韵味。
文章开篇就点明了北国的秋的这种不同韵味,并将这种“清、静、悲凉”作为情感线,使贯穿全文。
开篇和结尾都采用了对比手法,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
同为秋,北国胜江南。
末了,回扣开篇,作者热爱北国的秋的情感得到强化。
6.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
一是以情驭景,色彩独特。
作者所处的时代给他在心理上投下忧郁冷寂的阴影,他想追求“清净”的生活,内心又有无从摆脱的“悲凉”,因此在他的笔下,北国的秋带有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写景也以冷色为主。
二是随感取材,布局巧妙。
作者从北平名胜写起,逐一展开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风物的描写,主观上的读秋、尝秋的意味非常浓烈。
行文兼顾“故都”“秋”的两个元素,自然、人文气息并重,且收放自如。
二、课文小结
文章通过对北平秋天风物的描写,由衷地赞美了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种种。
真情流露之下,深藏着一种淡远的忧思。
社会风云、个人遭际在作者的心里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故都是一种文化,秋是一个季节。
将两者结合而成文题,行文就有了自然风物与人文精神相融的味道。
三、布置作业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教案B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明艳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陆游还是会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杨万里会发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赞叹。
那么,秋天呢?
秋天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结合描写“秋”的诗文,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谈得很好!
有感受有例证。
而我要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读到的秋景不同,内心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美学家说: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内心世界。
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的篇章数不胜数,他们或描写悲秋的萧瑟凄凉,或刻画金秋的绚丽斑斓。
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笔下,秋景又如何呢,秋味又如何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去领略他的故都的秋。
二、新授
1.作者介绍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烈士作家)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922年郁达夫日本留学归来,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郁达夫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大多带有感伤色彩。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
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4.题解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5.整体把握
本文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
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展开,酣畅淋漓。
三、作业
教材第9页“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
总起(第1、2自然段)
北国之秋感受:
“清”、“静”、“悲凉”。
向往:
“想饱尝一尝”。
南国之秋感受:
“慢”、“润”、“淡”。
向往: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小结:
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问题:
(1)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
用一个字来概括。
(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
(提示:
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第二部分:
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问题:
(1)作者在课文中写了哪些色彩?
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①主要写了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等秋色。
②冷色
(2)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不写火辣辣的香山红叶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挑选了五种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作者当时的心情:
苦闷、落寞、悲凉。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4)作者选用了哪些独特的秋景?
秋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的奇味、秋果的奇景。
(5)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①秋花的蓝朵(颜色)作者为什么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为佳”?
冷色调,更适合表现“悲凉”。
作者不是还喜欢枣树吗?
枣子到了秋天不是红的吗?
作者喜欢的是“淡绿微黄”的枣子,仍以冷色为主。
②秋槐的落蕊(感觉)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来写秋槐?
有何效果?
视、听、触、嗅。
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
③秋蝉的残声(声音)
④秋雨的奇味(过程、言行)
⑤秋果的奇景(形、色)
(6) 第7段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
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7)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不可,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8)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反衬了故都的静,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9)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
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
第3自然段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第4自然段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第7自然段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3.第三部分:
总括(第13、14自然段)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第一,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对比呼应)第二,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
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孤独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孤独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 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
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
(1)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2)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3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域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3)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
“神”是什么?
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这种追求是否意味着消极和颓废?
(1)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不。
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
第12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
四、作业
教材第9页“研讨与练习”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经典教案 故都 经典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