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docx
- 文档编号:11903476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634.23KB
高三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docx
《高三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专题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高考真题汇编
1、(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7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0-11题。
图7
10.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答案】C
【解析】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
第10题,遥感技术只能显示瞬时交通状况、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做到对事故地点的准确定位,二者属于数据的采集系统,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事故次数的统计也只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范畴了,故选C。
11.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忠信商务区所在地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答案】D
【解析】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致呈环状分布,可初步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
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
2、(2011年高考山东卷)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完成1-2题。
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B
【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所以,对病虫害灾情的实时监测运用的是R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所以,对获取的灾情资料进行分析后准确的预报就得需要GIS了。
3、(2011年高考浙江卷)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
流1km范围内。
图3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
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
完成7—8题。
7.图4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3中的信息资料,结合材料中所列举的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地形平坦和距河流1km范围内,综合判断图
(2)是正确的评估值图。
8.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图5
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丙
【答案】A
【解析】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5中的甲和乙是最适合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4、(2011上海卷1)(四)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9.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
【答案】:
D
【解析】考查板块周界型及板块空间分布记忆。
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亚欧板块与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四个板块交界。
10.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
【答案】:
C
【解析】考查我们地震带省区分布。
台湾和云南距离世界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和亚欧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最近
11.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答案】:
A
【解析】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和地震相关概念理解。
全球定位在与动态捕捉地表目标物的空间位置。
地震现象发生在地壳内部,是由地震震源能力所确定。
5、(2011 天津卷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题。
1. 图1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答案】:
A
【解析】:
考查遥感卫星影像图判读。
图中最亮的两个地区为天津市和北京市,亮的地区为城市区域,反映了城市空间形态;图中反映了两个城市的道路格局都是环行放射式。
6、(2010年江苏卷12)
1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答案】12a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12题,该题主要要了解三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领域。
要想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馆的人流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到正确的方法。
7、(2010山东文综7)
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7~8题。
7.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卫星遥感、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1989年时,河流入海口在东南方向,而2009年时,该河流入海口则改道向东北入海,选项A错误。
由图片可以看出,河流改道后,河流故道南部海岸因缺少泥沙淤积,其面积几乎没有变化,选项B错误。
从两幅图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变化不大,这说明该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绿化工作较好,水土流失减少,选项C错误。
显然选项D正确。
8、(2010年福建文综10)
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完成9—10题。
10.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D.各行政区的面积
【答案】A
解析:
10.考查GI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由于图乙为2000年的人口增长率图,所以需要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量,数才可以计算出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所以选A。
(2010重庆文综11)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图5中将某个
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
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
地利用状况。
根据图5、表1,回答11题。
1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
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
【答案】11D
【解析】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区河流的海拔高于两岸,为地上"悬河",因此可以判断此地位于黄河下游。
9、(2010浙江文综9、10)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
(1)河道;
(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5。
读图5、6,完成9~10题。
9.图6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解析:
通过阅读三个图层的地理资料,然后进行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判别河流流向。
根据坡度分布图来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河流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河流的位置,结合河流上下游支流与河流流向等基本知识就可以判断出。
10.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自然灾害防治的题目,通过图层判读及运用泥石流成因原理不难判出答案,要求思维非常清晰,有严密的逻辑性。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10、(2010上海高考)
.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jRS技术和GPS技术的应用。
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泄漏量无法通过GPS或RS技术监测,污染海区生物种类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通过GPS或RS技术监测。
11、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还能输入 9999 字
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
参考资料:
提交回答取消
(2009广东8)
8.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森林火灾面积B.土地干旱程度C.洪峰流量D.植物病虫害程度
【答案】C
【解析】遥感(RS)主要功能是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要获得洪峰流量信息一般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而RS一般无法得出,故第8题选C。
12、(2009安徽文综23、24)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
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
完成23~24题。
23.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24.表1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表1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其他用地
①
57.80
37.32
0.76
3.59
0.53
②
40.96
25.68
0.16
11.60
21.60
③
30.71
31.15
0.37
31.86
5.91
④
20.16
50.95
0.56
7.61
20.72
A.①B.②C.③D.④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图的判读、估算推理能力。
【关联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
【解题思路】:
快捷高效获取地理信息的手段的选取,要把握好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与特点:
遥感---信息采集;GPS---定位导航;GIS---分析、管理;DE---管理。
判读表格,分析各类用地在四项中的比重关系,对比安徽省各类土地比重,明确:
平原宜耕,山地丘陵宜林宜草,估算、推理。
【答案】:
23.A24.B【区分度】:
中
13、(2009年江苏27)
27.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3S技术的应用。
(4)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
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
【答案】: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
14、(2008年山东卷)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
回答问题。
1.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
此题看似容易,但学生答的不好,很多都错选为D。
究其原因一是不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二是对“地球形状”审题不清,三是看见“精确”二字错误联系全球定位系统。
正确理解应该是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在于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地球的具体影象后,再用地理信息技术处理后获得的。
答案A
15、(2008年广东卷)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图5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①——第30天B.②——第75天
C.③——第100天D.④——第130天
解析:
此题对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遥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物的不同状况和不同的地物辐射的波长范围不同。
该题的解题关键在于从图中读出甲、乙两类植物在波长1、波长2上的差异,找出最明显的差异。
答案A
16、(2008年江苏卷)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
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是三维坐标。
答案:
B
(2008海南,15~16)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⑴~⑵题。
⑴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⑵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⑴A ⑵D
解析:
此组题考查的是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第⑴题,图中提供的图层有地形、土壤、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其中土壤影响最明理信息系统图层涉及到土壤、水系、地形、土地利用及居民点分布,该专题研究可能是耕地分显的产业应是农业。
第⑵题,如果对深埋垃圾场选址,首先考虑水文地质、土壤、地下水等条件,因为深埋垃圾场如果选址不好,则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而对大气污染不明显,所以应增加水文地质、区域规划等图层。
地类和评价。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等与自然因素关系不大。
17、(2007山东卷)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1—2题。
1.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
先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行驶中的火车的位置,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得其他有关信息(例如这辆车与前面或者后面车辆的距离远近),故应选D。
2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
A.D21 B.D201 C.D584 D.D776
答案:
⑴D ⑵D
解析:
第⑴题,铁路提速,需要随时知道奔驰的列车在哪里,如何有效地调度,以充分利用时间和距离。
遥感只能是静态的图像或数据,所以不能给铁路提速提供帮助。
第⑵题,根据列车到站的时间,以及各车站的经度和纬度,可以进行判断。
长春位于北京以东,比北京时间要早,D21到达时已经是北京时间13点多了,当地看太阳就更偏西了;长沙的经度113°E,比北京时间要晚28分钟,D201到达时,北京时间才11:
15,当地看太阳偏东不少;西安108°E,地方时比北京晚48分钟。
D584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2:
23,当地地方时11点35,比较接近正南了;广州经度113°E,比北京时间晚28分钟,D776到达时北京时间为12点28,相当于广州地方时的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18、(2007广东,10)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
A.指南针 B.GPS设备 C.遥感图像 D.地形图
答案:
B
解析:
GPS接收机能自动显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海拔等信息,而且精度高,使用方便。
本题采用最优选项法,遥感图、地形图虽然具备定位功能,但误差较大,不能自动显示,动态显示;而指南针只能指示方向,不能用于定位。
19、(2007北京文综,)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
9、GIS技术的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解析与答案】GIS是地理信息系统,是进行地理数据录入、处理、表达的系统,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其关键装置是计算机及辅助设备,其表达的方式有文字、数据、表格、图片等。
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已经反映了数据模型的表达方式之一——图层。
图层就是通过点、线、面的方式来表达的。
图层是数据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数据处理后的结果。
数据按照一定的模型要求,产生相应的图层。
因而数据不是图层的集合。
空间定位是GPS技术。
B
10、图中城市
A、①位于规划区 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 D、④位于原矿区
【解析与答案】把上下两个图层进行叠加,就会发现城市和原矿区分布基本一致。
这里需要看清楚城市的图例及分布,原矿区、现矿区和非矿区的分布。
D
11、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 B、消费地
C、水资源 D、交通线
【解析与答案】采矿业 一定要分布在有矿产的地方,规划矿井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这是因为原矿井即将因资源枯竭而废弃。
A
20、(2005上海,52~55)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⑴—⑷题。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⑵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
⑶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⑷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答案:
⑴D 12、 13、 14、
⑵农业 建筑(非农业用地)
⑶运动
⑷ABD
解析:
遥感技术(RS)是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地理信息系统则是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第⑴题,查询出租车位置信息,即需要GIS进行定位,也需要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
第⑵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经济发展快,外环线周围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因此可以判断红色块状区域为农田,而蓝灰色区域是非农业用地。
第⑶题,若对物体进行静止定位,三颗卫星就可以测定出来。
但对运动的物体,特别是高速运动的物体,用四颗卫星可迅速获得其所在位置,并且还可提高精确度。
第⑷题,3S技术的应用。
21、(2004广东地理,28—30)(双选)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⑴~⑶题。
⑴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红外线 B.X光 C.可见光 D.紫外线
⑵根据该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A.划分植物类型 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⑶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 )
A.判断水体污染 B.判断人口分布
C.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D.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答案:
⑴AC ⑵CD ⑶A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判断地理统计资料图的能力,具体考查遥感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即遥感技术对“地物不同状况”(如植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功能。
第⑴题,从纵坐标(反射率)和横坐标(应为反射波长,原图所注的植物的反射波率有误)可以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大约在0.58微米—0.81微米,因此答案是红外线和可见光。
第⑵题,可从题干中得到启示,即“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得出C和D。
第⑶题,从材料可知,遥感技术获取的是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因此可以判断水体污染和分析城市大气污染,而无法判断人口分布和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22、(2004全国文综,5—6)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⑴~⑵题。
⑴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⑵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答案:
⑴A ⑵C
解析:
本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与应用。
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
地物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各项数据的结合,构成某一主体图层。
第⑴题,题干提供的是“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四个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复习 地理信息 技术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