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钢搬迁工程路基排水管网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7.docx
- 文档编号:11902765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17.30KB
青钢搬迁工程路基排水管网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7.docx
《青钢搬迁工程路基排水管网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钢搬迁工程路基排水管网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7.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钢搬迁工程路基排水管网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7
青岛钢铁搬迁项目厂区新建道路、排水沟及冶金配套直埋管线工程三标段
排水沟及管道专项施工方案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
二O一四年六月
1工程概况
1.1简介
本工程为青岛钢铁有限公司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厂区新建道路、排水沟及冶金配套直埋管线工程三标段,工程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董家口经济区临港产业园区青钢新建厂区。
建设单位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质量要求为合格,计划工期18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5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4年11月30日,实际开工日期以发包人发出的开工令所载明的日期为准。
排水沟及管道分别沿道路一侧布置,一般开挖深度为3-4m。
1.2地质
根据钻探揭露地层情况,该勘察区域地层可分为6个大层,共14个小层,第1大层,素填土;第2大层,海相沉积层,粉细砂、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土层、淤泥质中细砂;第3大层,湖相沉积的粉质粘土层;第4大层,陆相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粉质粘土和中粗砂;第5、6大层为风化基岩,主要岩性为粗粒花岗岩并穿插有煌斑岩及细粒正长花岗岩岩脉。
第①层(Q4ml):
素填土(青岛标准层第①层)
黄褐色、褐黄色,松散-稍密,稍湿-饱和,局部表层含碎石、块石较多,下部混粘性土及砂,土质极不均匀,块石最大粒径30-40cm,一般粒径20cm左右,回填时间小于10年。
该层广泛分布勘察场地,层厚1.00~5.80m,平均厚度2.92m;层顶标高2.51~4.25m;层顶埋深1.70~4.60m。
块石较多的地段分布见“素填土中块石分布较多的勘探点分布图”(图号pmt04)。
第②层(Q4m):
粉细砂(青岛标准层第②层)
深灰-灰色,松散,饱和,为滨海沉积层,土质不均匀,以粉细砂为主,局部混粉土或粉质粘土,含少量贝壳碎屑,磨圆一般、分选较好,灵敏度较高,触变特征明显。
该层广泛分布于勘察场地,层厚0.80~5.20m,平均厚度2.72m;层顶标高-2.65~3.87m;层顶埋深1.00~5.80m。
第②1层(Q4m):
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土(青岛标准层第④层)
浅灰-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状态,为滨海沉积层,土质不均匀,局部夹有淤泥质粉土或粉细砂透镜体,断面稍有光滑,韧性与干强度均较低。
该层广泛分布于勘察场地,层厚2.00~10.20m,平均厚度6.87m;层顶标高-5.74~0.42m;层顶埋深3.00~9.30m。
第②2层(Q4m):
淤泥质砂土(青岛标准层第④层)
灰黑色,饱和,松散,不均匀,含贝壳碎屑,该层与淤泥质土交错沉积,局部含淤泥质粉质粘土夹层(在场区烧结系统所在地段,有淤泥质砂夹有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现象)。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区东侧(烧结系统区域)勘察场地,层厚0.40~5.90m,平均厚度1.77m;层顶标高-11.02~-5.46m;层顶埋深8.60~14.20m。
第③层(Q4h):
粉质粘土(青岛标准层第⑩层)
灰黑色-灰褐色,受上覆淤泥质土侵染及渗透影响表层为灰黑色,呈软塑状态;下部为灰褐色,稍湿,呈软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韧性与干强度均较高,该层为湖湘沉积地层。
该层广泛分布于勘察场地,不连续,局部有缺失。
层厚0.40~4.50m,平均厚度1.22m;层顶标高-11.64~-6.08m;层顶埋深9.50~15.00m。
第④层(Q3al+pl):
粉质粘土(青岛标准层第⑾层)
黄褐色,湿,可塑-硬可塑,土质均匀性一般,混砂或角砾成分,高岭土化条带发育,具铁染及锰染;无摇振反应,略有光泽,韧性与干强度高。
该层广泛分布于勘察场地西侧,不连续,局部有缺失。
自西向东逐渐缺失,层厚0.40~3.30m,平均厚度1.44m;层顶标高-12.30~-10.28m;层顶埋深11.70~15.80m。
第④1层(Q3al+pl):
中粗砂(青岛标准层第⑾层)
灰褐色-黄褐色,湿-饱和,中密-密实,以中粗砂为主,多混粘性土,局部相变为粘质粗砂,岩芯呈砂团状及柱状;下部多含棱角状砾石,分选及磨圆差。
该层广泛分布于勘察场地,层厚0.40~5.10m,平均厚度2.02m;层顶标高-14.25~-7.63m;层顶埋深11.20~17.80m。
第④2层(Q3al+pl):
砾质粘性土(青岛标准层第⑿层)
黄褐色,饱和,密实,土质不均匀,以砾石为主,混粘性土及粉细砂,砾石呈棱角状,最大粒径3cm,一般1-2cm。
该层仅6个钻孔钻遇,层厚1.00~2.10m,平均厚度1.57m;层顶标高-13.31~-11.51m;层顶埋深14.70~16.60m。
第⑤层(Υ53),全风化花岗岩(青岛标准层第⒂层)
黄褐色,岩石风化成砂状、土状,见原岩结构,大部分矿物风化呈土状,局部残留石英颗粒。
该层分布局限,少部分钻孔揭露。
主要分布在场区东侧(烧结系统)。
层厚0.60~6.50m,平均厚度2.37m;层顶标高-14.49~-10.07m;层顶埋深13.80~17.80m。
第⑤1层(Υ53),强风化花岗岩(青岛标准层第⒃层)
黄褐色,肉红色,稍湿,粗粒结构,碎粒状构造,风化强烈,岩芯呈碎粒状,以石英、长石矿物为主,少含角闪石和黑云母,部分长石已高岭土化,手捻即碎,合金钻头较易钻进。
该层广泛分布,大部分钻孔揭露,局部钻孔未揭穿。
揭露层厚0.30~12.20m,平均厚度2.80m;层顶标高-20.08~-10.51m;层顶埋深14.00~23.30m。
第⑤2层强风化煌斑岩(青岛标准层第⒃层)
褐黄色,稍湿,煌斑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以长石为主,风化强烈,岩芯呈土块状,岩质均匀,手捻即成粉土状,该层遇水软化,强度降低。
该层城岩脉状分布花岗岩岩体中。
少部分钻孔钻遇。
该层呈脉状产出,分布局限,共17个钻孔揭露。
揭露层厚0.70~4.10m,平均厚度2.02m;层顶标高-14.01~-12.51m;层顶埋深16.00~17.70m。
第⑥1层(Υ53),中风化花岗岩(青岛标准层第⒄层)
黄褐色,肉红色,稍湿-干,致密,粗粒结构,块状构造,风化中等,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粒状-碎块状,以石英、长石矿物为主,少含角闪石和黑云母,手不易捻碎,合金钻头钻进较慢。
该层分布广泛,共有450个钻孔钻遇该层,未揭穿该层。
揭露层厚0.50~7.20m,平均厚度2.81m;层顶标高-25.56~-10.83m;层顶埋深14.70~29.00m。
第⑥2层中风化煌斑岩(青岛标准层第⒄层)
褐黄色,稍湿,煌斑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以长石为主,风化中等,裂隙发育中等,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含黑色角闪石。
该层呈脉状产出,分布局限,共21个钻孔揭露,揭露层厚1.00~5.30m,平均厚度2.70m;层顶标高-17.41~-12.38m;层顶埋深15.80~21.10m。
第⑥3层中风化细粒正长花岗岩(青岛标准层第⒄层)
肉红色,细粒结构,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较发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组,坚硬,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
该层部分钻孔钻遇,呈脉状,分布没有规律,均未揭穿,揭露层厚0.70~5.20m,平均厚度2.74m;层顶标高-23.56~-10.88m;层顶埋深14.30~26.90m。
勘察仅有2个钻孔钻遇第⑦1层微风化花岗岩,此处不做详细描述。
岩体质量等级及可开挖性一览表表3
岩土名称
坚硬
程度
完整
程度
岩体质量等级
岩土的开挖
第①层人工填土
/
/
/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②0层粉砂
/
/
/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②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土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②2层淤泥质中粗砂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③层粉质粘土
/
/
/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④0层粉质粘土
/
/
/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④1层中粗砂
/
/
/
一般机械或人工
第⑤0层全风化花岗岩
极软岩
极破碎
V
一般机械
第⑤1层强风化花岗岩
软岩
破碎
V
机械挖部分爆破
第⑤2层强风化煌斑岩
极软岩
破碎
V
机械挖
第⑥1层中风化花岗岩
较软岩
较破碎
IV
爆破法
第⑥2层中风化煌斑岩
软岩
破碎
V
机械挖
第⑥1层中风化细粒正长花岗岩
较硬岩
较破碎
IV
爆破法
1.3水文
场区原为滨海滩涂盐田,地表水体发育,后经人工回填,使大部分地表水体消失,场区内勘察先期有两条海沟,分布在一标段炼铁区域西侧,一条海沟东西走向,一条南北走向,两海沟相通,海沟宽约25米,海沟水与海水相通,地表水受潮汐影响明显,勘察后期,海沟局部回填。
在场地东侧,有一河流,距离场地较远,场地不受该河流影响。
另场区东侧烧结系统勘察期间,地面有较多的积水。
本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和砂性土层中,第
层素填土,第
层粉砂及第
2层淤泥质砂土及第④1层中粗砂中,属于潜水,局部有弱承压性质,弱承压水头一般小于1米。
勘察期间(8月份,属于丰水季节),实测稳定水位埋深0.1~2.6m;稳定水位标高3.69~1.02m,平均标高2.70m。
本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其次是地下水的侧向补给,该场区地下水仅在海沟两侧30米左右受潮汐影响,但影响强度不大,其它地段地下水基本不受潮汐影响。
其排泄方式以向下游径流排泄为主,其次为潜水蒸发。
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并结合区域地下水动态资料,地下水位呈周期性变化,水位动态年变幅为1.0~1.5m左右。
勘察期间(8月份)属丰水期,此间地下水位为年度偏高值。
2编制目的、依据
2.1编制目的
为保证工程安全快速施工,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制定深基坑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本方案重点控制监督施工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施工机具的不安全状态,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避免安全事故伤害,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2.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4、《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一2001)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1、《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
2.3适用范围
本方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为依据编制,适用于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城市钢厂环保搬迁项目排水沟开挖及防护施工。
3施工计划
3.1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主要设备计划见(表3.1-1)
表3.1-1主要设备计划
机械名称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4台
CAT320
装载机
2台
电焊机
2台
抽水机
4台
4kw
翻斗车
10台
发电机
1台
50KW
3.2主要材料计划
深基坑开挖主要材料计划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重量
总量
备注
拉森钢板桩
拉IV9m
1000榀
76.1kg/m
684.9t
工字钢
18#
1000m
23kg/m
23t
钢管
400*6mm
400m
58.3kg/m
23.32t
跳板
2000m2
安全网
3000m2
3.3各类人员配备表
各类人员配备见(表3.3-1)
表3.3-1各类人员配备表
工作人员
人数
备注
项目经理
1
技术人员
4
工长
2
电工
2
电焊工
4
杂工
140
合计
153
3.4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合同工期要求,排水沟施工时间为2014年5月31日至2014年10月15日。
3.5道路施工顺序
纬三路排水沟、直埋管线施工→纬二路直埋管线施工→无名路直埋管线施工→经七路排水沟施工→经六路排水沟施工→中间穿插纬二路排水沟、经七路直埋管线施工→纬四路排水沟、直埋管线施工
3.6管道施工顺序
污水管道、排水管道施工→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管道施工→焦化浓液水管道施工、水处理站浓盐供水管道施工→高炉煤气柜区排水管道施工
4排水沟具体施工工艺
4.1准备工作
1.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规划道路范围内原有地下管线如电力、给水等所有地下管线,对现况地下管线逐条进行坑探,并与各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召开现场配合会,核对现况地下管线位置和高程,绘制详细的地下管线分布图,开槽时在现况管线位置立标志牌,警示有关施工人员。
2.根据地下管线的调查资料与新建排水沟进行配图,以便明确其位置、高程是否有冲突,如发现问题应及早向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反映,以便及早解决。
3.在排水沟开槽施工中,暴露于排水沟的现况管线需采取吊装、支撑等保护措施,并保证其安全运行。
4.2测量放线
1.测量之前先对甲方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要求的等级误差范围内方可使用。
2.在测量过程中,沿排水沟线路应设临时控制点,并与固定点相闭合,闭合差控制在相应的误差范围内。
3.定线测量过程应做好准确记录,并标明全部控制点位和连接线。
4.将水准控制点引测进入施工区域内,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同时所有控制点必须经过平差、校核并经过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和监理复核签字后方可使用。
5.严格按施工图定出排水沟平面位置。
定线完毕后,经有关部门校核后方可使用。
4.3基坑开挖支护类型确定
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大部分排水沟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填土和淤泥,地质条件差,同时排水沟基坑深度较大,且不同地段排水沟基坑底的地质条件不同,原设计采用槽钢支护的方案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需根据现场开挖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支护方式。
本工程根据土质地下水的实际情况结合基坑开挖深度,排水沟地基处理方式等条件,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支护方式。
基坑开挖支护类型一:
工字钢加木板支护
在地下水位标高高于基坑底标高,上部为回填土层、基底土层为淤泥、沟槽开挖较浅的情况下,采用工字钢加木板支护的方式。
为使工字钢能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沟槽上部应适当放坡,支撑长度不大于2.5M,锚固长度不小于3.5M。
施工时分段进行,每段不大于10M,边开挖边支护,每段开挖到基底标高后用挖掘机压入工字钢、工字钢沿沟槽方向间距1.5M布置,然后沿工字钢高度方向满设60厚的松木挡土板,板后随时填土,支撑完成后及时进行沟槽内的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支护类型二:
钢板桩支护
开挖深度3m 钢板桩支设时,利用专用压板机连续压入钢板,要先支护后开挖,分段进行,支护一段、开挖一段、施工一段。 图4.3-2基坑开挖支护类型二 基坑开挖支护类型三: 对电线杆的支护,采用工字钢密排(或采用钢板桩)的支护方式。 使用30cm工字钢在沟槽施工面方向距电线杆不小于1.5M处连续密排工字钢,上口用一道18号槽钢水平设置龙骨,在另一侧打二至三根固定桩,并用钢丝强绳或钢筋与固定桩拉结牢固。 工字钢长6M,用挖掘机压入土层,沿沟槽支护长度6M,锚固桩设置二到三根。 4.4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 4.4.1基坑开挖支护类型一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面排水沟施工→开挖一段土方到基底标高→压入工字钢→设置松木板→板后填土→分层夯填碎石土→进入一下施工段 2、施工准备 1)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规划道路范围内原有地下管线如电力、给水等所有地下管线,对现况排水沟逐条进行坑探,并与各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召开现场配合会,核对现况地下管线位置和高程,绘制详细的地下管线分布图,开槽时在现况管线位置立标志牌,警示有关施工人员。 2)在距开挖面坡顶2m位置用安全防护栏杆进行封闭,并挂设安全警示标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土方开挖及支护 2)深度为3m~4m,采用一次开挖到位。 基坑地质土层为淤泥,沟槽采用打工字钢支护。 施工时分段进行,每段不大于10M,边开挖边支护,每段开挖到基底标高后用挖掘机压入工字钢、工字钢沿沟槽方向间距1.5M布置,工字钢长度为6米,锚固深度不小于3.5米,支撑高度不大于2.5米,沿工字钢高度方向满设60厚的松木挡土板,板后随时填土,支撑完成后及时进行沟槽内的垫层施工。 3)沟槽开挖完成后,采用人工对边坡松散部分进行清理,防止掉落。 4)将基坑底部四周排水沟同步挖设,在基坑最低点位置挖设1m*1m*1m集水坑汇集基坑内渗水,并用污水泵及时将积水排至施工区域外侧沟渠中。 4.4.2基坑开挖支护类型二施工 4.4.2.1、简介 本项目施工区域部分地下水位较高,开挖深度超过1m即出现流砂现象,无法进行放坡开挖,须采用9m长拉森IV止水型钢板桩进行支护后开挖。 4.4.2.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原地面截水沟施工→钢板桩插打→基坑开挖及止水→人工清底及找平→沟底排水沟施工→管道安装及回填→钢板桩拔出 4.4.2.3、施工准备 1)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对地下管线等进行探挖,对施工范围5m内的管线进行迁移。 2)在距开基坑顶外侧2m位置用安全防护栏杆进行封闭,并挂设安全警示标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在钢板桩堆放场地对钢板桩进行分类、整理,选用同种型号的板桩,进行弯曲整形、修正、切割、焊接,整理出施工需要的型号钢板桩。 4)钢板桩进场前需要检查整理,发现缺陷随时调整,整理后在运输和堆放时尽量不使其弯曲变形,避免碰撞,尤其不能将连接锁口碰坏。 5)钢板桩平面不直的,应尽量使其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顺利将钢板桩插打入地下。 4.4.2.4、场地平整 1)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将施工范围10m场地内杂物清理干净,不得有多余荷载。 2)在距基坑顶外侧1m处挖设0.3m*0.3m截水沟,将地面积水引至施工区域外沟渠中。 3)在基坑顶水沟外侧修筑一条宽4m左右便道,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通行。 4.4.2.5、钢板桩支护施工 1、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 1)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 (1)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不小于80cm宽施工作业面。 (2)基坑护壁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2)、板桩施工的顺序 钢板桩准备→钢板桩打设→偏差纠正→基坑内结构物施工→拔桩。 3)、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1)板桩的检验 对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 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 (2)板桩吊运 装卸板桩宜采用两点吊。 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 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 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3)板桩堆放: 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 堆放时应注意: ①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②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 一般为3-4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米。 4)导架的安装 在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亦称“施工围檩”。 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米,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导梁和围檩均采用钢板桩进行。 安装导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 (2)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 (3)导梁不能随着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4)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板桩碰撞。 5)、板桩施打 (1)板桩用长臂挖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2)打桩前,对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普通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3)打桩前,在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5)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 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实现封闭合拢。 施工时,将10~20根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 通常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或1/2板桩高度打入。 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 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线方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及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 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 其选择原则是: 当屏风墙两端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当板桩墙长度很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 板桩打设的公差标准如下表所示。 项目 允许偏差 板桩轴线偏差 ±10cm 桩顶标高 ±10cm 板桩垂直度 1% (6)密扣且保证开挖后入土不小于2米,保证板桩顺利合拢;特别是工作井的四个角要使用转角板桩。 (7)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 6)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人工配合形式进行。 施工时先挖机挖至基底设计标高+20cm位置后采用人清底,挖设基底排水沟。 在施工过程要及时对钢板桩接缝渗水部位进行堵漏处理。 基坑开挖的土方应运输至距基坑10m以外堆放,严禁就地堆码影响基坑坑壁安全。 7)板桩的拔除 基坑内结构物施工完成,基坑回填后,要拔除板桩,以便重复使用。 拔除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 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 (1)拔桩方法 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 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 (2)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①拔桩起点和顺序: 对封闭式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根以上。 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 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②振打与振拔: 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 对较难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钢搬迁工程路基排水管网深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搬迁 工程 路基 排水 管网 基坑 施工 专项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