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1902678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53.79KB
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高效节水优质红枣基地示范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
某市林业局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某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全额拨款的林业事业单位,成立于1986年,下设林业技术推广站、林木种苗站、森防站、林业勘察设计队,担负着全市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林木良种培育等职能工作。
中心现有职工54名,其中正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8名,工程师15名。
在资源培育、林业科研、林业产业、林业调查规划等方面均有专长人员。
先后承担国家和部、省、市级项目30余项,多项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先后获国家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科技进步一等级3项,二等奖多项。
项目法人代表:
富远年
1.1.4项目建设地点:
甘肃省某市民勤县三雷镇下雷滩
1.1.5项目性质:
新建
1.1.6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建立高效节水优质红枣示范基地1000亩。
产品规模:
对引进试验成功的和田玉枣、若羌大枣、哈蜜大枣通过矮化密植、高效节水建立栽培示范基地1000亩。
盛果期年产优质红枣55万公斤。
主要建设内容: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耐旱抗寒栽培示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示范。
1.1.7建设期限:
1年。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05.28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85万元,无形资产98.7万元,流动资金9.4万元,其它资金13.08万元(可研、调查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监理招标费、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和竣工验收费)。
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05.2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3.5万元,占总投资的45.5%;建设单位自筹111.78万元,占总投资的54.5%。
1.1.9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盛产期可年产鲜枣55万公斤,年销售收入440万元,以15年为一个生产经营期进行效益分析,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845.1万元,内部收益率28.38%,投资回收期5.75年,经济效益显著。
(2)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对优质高效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3)生态效益:
枣树是一个生态、经济兼用树种,项目的实施,可增加项目区森林面积,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具有显著的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绿化、美化等生态功能,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生态效益显著。
1.1.10科技支撑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1.1.11编制单位:
某市林业勘察设计队
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第29号文);
(3)《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花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99);
(7)甘肃省林业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主要技术规范汇编》;
(8)有关的调查资料。
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3.1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某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全额拨款的林业事业单位,成立于1986年,下设林业技术推广站、林木种苗站、森防站、林业勘察设计队,担负着全市林业科学研究、林业技术示范推广、林木良种培育等职能工作。
中心现有职工54名,其中正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8名,工程师15名。
在资源培育、林业科研、林业产业、林业调查规划等方面均有专业人员。
先后承担国家和部、省、市级项目30余项,多项成果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先后获国家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科技进步一等级3项,二等奖多项。
1.3.2建设单位财务状况
某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独立核算单位,目前无资产负债,每年从事林业科研、技术示范推广、林木良种培育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收入在30万左右。
2010年资金流动量约90万元。
1.3.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代表富远年,大学本科,林业高级工程师,现任某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曾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下达的科技项目8项,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1.3.4单位或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多年来,项目承担单位某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一直将红枣作为科研重点,先后引进国内外红枣品种216个,建立了品种园,在红枣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栽培模式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红枣方面的学术论文10余篇。
通过多年的坚持不懈和科学实践,锻炼和培养了一支基础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团结协作精神的红枣科研和推广团队。
项目建设单位和甘肃省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并长期聘请红枣方面的专家王嘉长等作为项目的技术顾问,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单 价
1
建园整地
元/亩
300
2
苗木
元/株
5
3
地膜费
元/亩
30
4
农药费
元/亩
25
5
灌溉费
元/亩
88
6
栽植费
元/亩
35
7
肥料费
元/亩
500
8
抚育费
元/亩
280
9
管护费
元/亩
20
10
设计费
按财政资金的3%计取
11
工程建设监理及招标费
按财政资金的3%计取
12
科技推广费
按财政资金的6%计取
13
竣工验收费
按财政资金的2%计取
1.5综合评价
(1)项目符合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木本粮油经济林示范基地的政策导向,符合甘肃省林果业产业规划,建设以新疆大枣为主体的示范基地,能促进某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区属于红枣的适宜栽培区之一。
光热充足,水、电、土地及人力资源丰富,有良好的外部协作条件和科技依托,建设条件十分优越。
(3)项目经济效益高,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经济可行。
枣树属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种植红枣可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具有改善生态的作用,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4)项目区基础设施齐全配套,项目单位技术力量雄厚,技术先进实用、成熟,组织保障有力。
(5)本项目产业关联性强,示范带动作用大,项目可带动运销、包装、加工等相关行业,增加农民收入。
(6)项目对建设高效节水林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综上所述,项目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具有环境改善的作用。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甘肃省发展林果产业的有关政策,符合石羊河流域退耕地植被修复和某市发展百万亩林果药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发展机遇良好。
项目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建议有关部门尽早批复,以利项目早日实施。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新疆大枣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B2。
鲜枣VC含量为215.5毫克/百克,是苹果的43倍;干枣VC含量为18.54毫克/百克,是苹果的3.7倍,是香蕉的3倍,而且普遍比内地红枣品种的维生素含量高出5~7倍。
经权威科研部门测定分析,新疆大枣富含有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铁、锌、钯、镉、铬等营养物质和稀有元素。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关键。
发展特色林业是促进农村结构调整的好办法。
当前,特色林业发展首先要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基地示范,使林业生产走上生态、绿色、效益、现代之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枣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消费者的青睐。
发展红枣产业对于发展某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发展酿酒原料、林果等特色优势农业。
某民勤是红枣产业发展的适生区,已发展红枣林8万亩。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粗放、红枣品种低劣等原因,红枣林单产较低、效益低下,红枣产业化程度很低。
为使红枣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品牌产业,在“沙区办绿色银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和谐创业、兴县富民的目标,某提出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资源培育为基础,科技进步为支撑,在民勤大力推进红枣产业化经营模式,力争到2015年全县新发展红枣面积2万亩,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红枣示范基地,研究利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形成红枣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提高红枣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建立红枣示范基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大力发展经济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
名优经济林产业在林业产业中具有很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发展红枣产业,必将推进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石羊河中下游盆地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160天,加上沙漠绿洲较大的日温差,造就了精品红枣之乡。
但由于品种混杂退化,经营管理水平较粗放,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农民收入一直得不到提高。
通过实施本项目,大力推广示范红枣优良新品种及密植滴灌丰产技术,建立基地,可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土资源,营建高标准、高质量的示范林,提高林地产出,促进某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某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2建立红枣示范基地,是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林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新农村的综合表现和主目标之一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也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发展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林业潜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某是农业大市,脱贫致富首先要从农民着手。
民勤自然条件适合红枣生长,拥有发展红枣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
红枣具有培育周期短,收益期长的特点。
与其它森林资源相比,经营成本较低,而且只要品种优良、科学经营、集约经营,可以在长时间内维持高产,其经济效益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发展红枣产业将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2.2.3建立红枣示范基地,是培育绿色食品、人们追求生活高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符合人们追求健康长寿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世界潮流,代表了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
红枣因其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中,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奇效,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城乡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货缺价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某市目前红枣经营现状总体质量不高、品种单一、经营手段落后、单产低,严重制约了红枣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因此,实施高产红枣示范林基地建设项目,是推动红枣产业,生产绿色食品,追求生活高质量的需要。
2.2.4建立红枣示范基地,是典型示范引路,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红枣示范基地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工作,是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生产作出贡献的直接反映。
新疆大枣是在和田、若羌、哈密以及石羊河中下游的民勤栽植,由于具有独特的沙漠气候,表现出比原产地更优良的特性:
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干而不皱,维生素C含量丰富,糖分含量高,成为全国的极品大枣,采用集约经营措施,建设一定面积的新疆大枣示范基地,使科研与生产单位密切结合,有力地促进红枣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石羊河中下游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起着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2.2.5建立红枣示范基地,是石羊河流域治理的需要
改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防治荒漠化,必须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全社会节水,综合治理。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沙区高效节水、集约经营的特色红枣产业,既是生态建设、荒漠化防治的一部分,也是自然资源能持续利用和农业长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具体措施。
第3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某民勤县境内,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界于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之间,东、西、北三面环沙,南临某市,西南与金昌市毗连,东北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左、右旗相接,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是深居沙漠腹地的一块绿洲。
全县最低海拔1298米,最高海拔1936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地貌组成。
3.1.2自然资源概况
(1)气候
项目区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干燥少雨,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特征表现为春秋多风,夏季酷热,秋季干旱,冬季寒冷。
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数达3028小时,≥10℃有效积温3256℃,日较差15.2℃,极端高温39.5℃,极端低温-27.3℃,无霜期160天,年降水量110mm,蒸发量2600mm以上,干燥度大于4,适宜于枣树等喜光耐旱林果生长。
(2)水文
项目区处于石羊河下游,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贯穿某、民勤两盆地的石羊河,现状地表水入境量2.51亿立方米(包括民调工程)。
同时,民勤县是石羊河下游的冲积─湖积盆地,地下水主要贮存于厚达200─300米的新四纪上中更新通─且更新通的砂、砂砾含水层系中,含水层厚达100米左右。
就总体而言,本项目属于原有耕地面积上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仅可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并且能节约水资源,缓解缺水压力。
(3)土壤
项目建设地民勤县总耕地面积92万亩。
耕作土壤主要由灰棕漠土、草甸土及经长期灌耕淋溶、耕作施肥等人为成土作用演变形成的绿洲灌淤土、盐化灌淤土、沙化灌淤土等,土壤质地轻,少氮缺磷富钾,耕作层有机质平均含量0.898%,速效磷14.5PPm,含钾含量2.5%,速效钾含量202.5ppm,土质疏松,通透性较好。
(4)大气环境
项目区内大气环境良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一级标准,负离子含量达到50000个/m3,空气细菌含量1000个/m3以下。
空气清新,大气无污染,空气细菌含量少。
(5)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势平坦,由南向北稍有倾斜,平均海拔1200~1500米。
按其形态和地表物可分为沙漠戈壁地貌、湖盆地貌和平原地貌三大类。
平原地貌主要系农田绿洲,分布于绿洲腹地及石羊河冲积扇北部边缘。
3.1.3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项目区行政区属某市辖区,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
南依某市凉州区,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
总面积16016平方千米。
下辖18个乡镇,244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02085人。
项目区民勤县三雷镇地处民勤县中心地带,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和7个社区居委会,共有51685人、15237户,其中城镇人口37422人、农业人口14263人。
总面积6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597亩,人口密度1036.02人/平方公里。
15个农业村紧守县城西、南、北三个城门。
(2)交通运输
项目区交通运输便利,公路网四通八达,贯通周边省区。
公路全长2234.99公里,其中油路1135.48公里,占50.8%;民武、民湖、民西三条干线公路均经项目区三雷镇境,交通便利。
(3)供电及通讯
项目区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移动、联通通讯网络覆盖全县。
固定电话用户拥有量22186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5566户。
电话普及率56.43部/百人,微机上网户4074户。
3.1.4林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项目区天然植被有白刺、沙米、苦豆子、沙蒿、沙生针茅等。
项目区外围有沙枣、花棒、白榆、梭梭、毛(柠)条等人工固沙林,以及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树种二白杨、新疆杨、苹果、梨、枣、葡萄等。
枣树集中栽培区充分发挥生产优势,打破了过去农田林网以杨为主,单一防护的格局,出现了如薛百、三雷等红枣生产乡、村、专业户,使林木覆盖率不断提高,实现了农林的良性发展,初步发挥了改善农业小气候的作用。
年产红枣2982.1吨,葡萄15471.4吨,森林覆盖率11.21%。
3.1.5本项目产业及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项目区民勤红枣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有一定发展规模。
红枣基地建设推动了运销、包装、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红枣深加工企业、红枣收购企业、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已有较快发展,为红枣示范基地建设及全县林果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保障。
3.2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选在某市民勤县三雷镇下雷滩。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3.3.1有利条件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
项目区有效积温高,生长季节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有机营养积累,所产红枣含糖量高,品质优,是比较理想的红枣生产适宜区,可作为优质红枣生产基地。
二是红枣在某栽培历史悠久。
项目区红枣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红枣基地8万亩。
群众经营管理经验十分丰富,积极性高。
三是项目单位科技支撑能力强。
某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一直将红枣作为科研重点,先后引进国内外红枣品种216个,建立了品种园,在红枣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栽培模式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多年的坚持不懈和科学实践,锻炼和培养了一支基础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团结协作精神的红枣科研和推广团队。
再加项目建设单位和甘肃省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并长期聘请红枣方面的专家王嘉长等作为项目的技术顾问,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项目区基础设施完善。
项目已完成铺设滴灌管道7公里,铺设道路3.5公里,架设高压线路2公里,交通便利,通讯设施齐全配套。
五是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
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通过关井压田,使项目区有足量的闲置耕地,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3.3.2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项目区发展红枣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在极端低温年份天气条件下,一年生枝条有轻微抽稍现象。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①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近期气象状况,做到早预知、早防范;②夏、秋季节,注意掌握土壤水分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枝条成熟;冬季,采取覆盖、树干涂白等保护措施,预防冻害抽稍。
第4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市场调查
枣原产中国,栽培历史达三千多年。
在中国历史上,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五果”。
世界各国栽培的枣均引自我国。
目前我国的枣现已传播到世界上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除韩国、美国、哈萨克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有少量栽培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均无经济栽培,迄今为止,除韩国已形成规模的商品栽培外,其他国家仅限于庭院栽培或作为种质保存。
枣是中国的特有果树,也是世界上枣的最大生产国和枣产品唯一出口国。
世界上虽然有20多个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了枣树,但大多数都没有发展起来。
韩国有商品规模生产,但单产低、品质差,一直自给不足,常年需要进口供市。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仍然保持最大的枣生产国和唯一出口国的地位,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我国枣虽然年产100万吨。
世界市场上90%以上枣靠我国供应。
出口区域遍及西欧、北美、非洲的20多个国家地区。
4.1.2市场预测
红枣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是大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枣价格增长约3倍,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积压,售价稳中有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和做法正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枣是药食同源的绝佳食品。
枣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大力研究开发适宜于鲜食、初加工、深加工等不同用途的品种,无疑将丰富人们的膳食种类,给枣类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红枣的需求量年均增长8%,2007年红枣的需求量为266万吨、2008年为288万吨、2009年为311万吨、2010年将达到340万吨。
而目前我国红枣年产量仅为100万吨,缺口很大,再加国外由于没有枣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红枣产品几无任何竞争的威胁。
红枣除了传统的干枣产品外,还有两个产品市场:
一是鲜食市场,二是红枣深加工产品市场。
大果型鲜食枣是世界性未开发的高档名贵保健型果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消费者没看过、没吃过、没听说过中国鲜枣。
目前,鲜枣在北京、大连零售价每公斤30-40元、在香港每公斤364元,在美国一个红枣1美元。
因此,鲜食红枣市场的开发前景,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销售前景都非常广阔。
专家预测,大果型鲜食枣的世界市场开发有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时间,所以大果型鲜食枣的发展还远远不存在市场过剩的问题。
4.2市场营销
4.2.1营销策略
(1)开发红枣新产品:
消费者对奇形异彩农产品需求,使一个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倾向。
大力研究开发适宜于鲜食、初加工、深加工等不同用途的特色品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不仅市场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高,给枣类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2)品牌化策略:
创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高附加值的基础。
(3)农产品促销策略:
灵活运用促销策略,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4)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农产品是否能及时销售出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渠道是否畅通。
建立农产品营销渠道,保证产品及时到达目标市场。
(5)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绿色农产品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改善生存环境。
当今世界,人们对绿色农产品越来越青睐。
世纪之初,我国己全面启动“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的“三绿工程”。
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奏响绿色主旋律,大力发展无公害红枣产品,发展农产品的绿色营销。
4.2.2营销方案
创新经营观念,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指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推销与促销等手段来实现扩大销售。
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则通过协调市场营销即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并加以优化组合。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探查”、“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4组合。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探查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
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第二,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组合。
由于四大策略各自包含若干个具体策略,形成各自的亚组合。
如产品策略中就包括诸如产品组合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包装策略、品牌策略以及产品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节水 优质 红枣 基地 示范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