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上岗辨析题.docx
- 文档编号:11900818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06KB
竞争上岗辨析题.docx
《竞争上岗辨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争上岗辨析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竞争上岗辨析题
辨析题
一、领导就是管理,领导科学就是管理科学。
这道题的说法是错的。
理由:
1、所谓领导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其为首或牵头者为了实现预定的整体目标,运用其法定的职权和自身的影响了,采取一定的形势和方法,率领、引导、组织、协调、控制其下属,为完成预定的总任务—主要是解决和发展生产力,增强事业发展的实力,促进整体事业发展的自上而下的活动过程就叫领导。
2、领导与管理都自古有之,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领导与管理分离出来。
3、二者共同之处是:
无论是领导还是管理,都是一种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或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组织指挥活动,而且有千丝万缕的内在内联系。
4、领导主要任务是进行重大决策,决定全局的目标方向。
而管理主要任务是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或环节上,负责决策的贯彻实施,更需要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二者是上下两个相关的不同层次的工作,领导的决策离不开管理的执行。
领导决策是管理执行的基础,而管理执行则是领导决策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而不能混为一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领导科学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该观点是正确的。
答: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各级各类领导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每个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必须保持其指导地位。
但是如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它,就不需要学习和研究领导科学,就不对了。
所以马克思主义可以指导而不能代替任何科学。
他们二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这是两个不同层次和两门不同类型的学科,他们不仅学科性质和层次不同,研究的对象、范畴等也不同。
但是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领导科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指导我们的各种科学理论健康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
学习研究领导科学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可能走上弯路、邪路甚至迷失方向。
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深刻的思维分析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创造性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
三、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的客观基础。
该观点是正确的。
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领导活动是依据履行决策、指挥、监督等职能,率领、引导、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就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他们共同作用的群体目标,即改造自然和社会。
在改造自然的群体目标中,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基本的前提,如果没有把握规律,不是按规律办事,主观指导就会失误,从而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在实际改造社会的群体目标时,涉及到经济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时,往往直接触及一部分人的权力和利益,不可避免的产生种种矛盾。
因此,要充分估计变革的条件,时机是否成熟,要考虑到社会的、心里的承受能力等等。
我国建国以来的种种曲折,常常跟领导者主观指导与社会实际发生某种程度的背离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决策上的某种失误。
因此说,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的客观基础。
四、“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讲的是用人之道。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典出【郭知章知海州江公著通判陈州】敕某等:
天下之士,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人才为什么要举荐?
因为人才也是人,不是神,其外观并无与众不同的特征,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显示其才华,平时无人举荐难以一眼识别出来,就可能被淹没。
而要鉴别出一个人才是否优秀,也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在所考察的方面给予其锻炼和发挥的机会,然后再看他究竟干得怎么样,唯有如此,才能考察的精当。
所以,一要“举”,“举”才使其有机会;二要“试”,“试”才能看出其能力。
明智的领导,要爱才,识才,求才,荐才,用才,护才。
五、权力是实施领导的工具、手段和保证,权力就是权威。
该观点错误。
领导者的权力又称职权或领导权,是由其所在组织或上级,根据其所任职务授予的。
即任什么职授什么权,此权随其职务的开始而开始,终止而终止,具有法定性质,受法律保护,尤其对下属被领导者具有强制性。
而所谓“权威”就是权力加威信的意思,是两者有机结合或统一的产物,其中既有权力又有威信的成分,既有别于单纯的权力,又有别于单纯的威信。
权力与权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权力的基础是与权力相联系的职位以及其相应的对于人、财、物的控制力,是领导者履行其领导职能的基本条件保证,权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职位的高低;权力的主要特性在于其具有强制性,是必须被服从。
2、权威的基础是领导者的个人知识水平、能力、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甚至其人格魅力;权威的形成没有强制性,对权威的服从是出自被领导者的自愿。
3、权力与权威的联系。
有权力未必有权威,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具有真正由权力和威信融为一体的权威。
优秀的掌权者,应当注重自身权威的树立。
六、我国的组织与领导制度,主要是采用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
该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制,是我国党和国家机关的根本组织制度和根本领导制度。
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制度,一般主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这是一种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制度。
七、领导就是服务。
该观点是错误的。
改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就是服务。
1、从我国的国家性质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是同志式分工合作的关系,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2、从领导权力来源看:
我们党唯一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党的干部,领导的权力来自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负责,同时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因此,领导只能把权力运用于为群众服务,而不能用于其他方面。
3、从领导权力的目标指向来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归根结底当官就是为民,人民群众的事业和利益,就是领导者的事业和利益,领导者一切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
4、从哲学角度看:
领导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
八、科学授权是领导者有目的的培养下属接班人(或助手),掌握和运用权力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是领导者摆脱繁琐事务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
该观点是正确的。
1、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领导者如果总是忙于日常事务,不仅必然导致疏于领导职守降低领导效能,而且很难抽出时间去学习进修总结提高,有的甚至长年累月顾不上家。
2、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领导者如果仅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和经验,用传统的绸缎和方法去处理新时代的新问题,即使三头六臂也难成大业。
3、领导科学授权,把自己从琐碎的事务中超脱出来,可以把更多更主要的经历和时间用在抓在大事上,才是一个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领导者的成熟表现。
九、领导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该观点是正确的。
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工作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所谓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智慧和才能的基础上,在其履行领导职能或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用特殊的手段或方法,创造性、卓有成效地解决某些特殊疑难问题或取得某些超常效果,这种特殊、巧妙、高明和更高层次的领导方法,或领导方法的巧妙运用,就叫领导艺术。
1、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的基础,领导科学是一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能力般规律和特点的学问,而领导方法则是领导者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2、领导艺术又是领导科学的发展,领导艺术永远都是领导者水平与能力的重要体现。
3、领导艺术、领导经验与领导科学密不可分,从领导经验上升为领导艺术,又从领导艺术上升为领导科学,再运用领导科学指导领导实践,而产生新的领导经验。
我们说领导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是有规律可循;而说它是一门艺术,则是因为有的领导方法有时可以超越一般规律创造性地加以发挥和运用。
所以说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十、领导决策,就是领导对本单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拍板”。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领导决策,就是领导者以本单位整体作面临的问题为决策对象确定解决方案。
从狭义角度讲,领导决策是领导对决策方案的选择过程,即“拍板定案”,但从广义角度讲,领导决策还应包括决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全过程。
包括作出决策以前的准备活动和在作出决策以后的实施活动。
领导决策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但如果把领导决策仅仅看作是领导者的"拍板"那显然就失之偏狭了。
因为这种观点忽略了决策的完整过程。
如果没有决断之前的调查研究,可行性方案的选定就会成为主观武断的行为;如果没有决断之后的实施活动,也就不能检验决策的正确与否,决策就会落空。
领导者在决策中的职能不仅仅是"拍板",而是决策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要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以保证决策的正确与实施。
领导决策的过程,是动员群众参与单位工作的过程,是领导班子集中群众正确意见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教育、统一思想的过程。
十一、领导者(尤其是第一把手)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始终处于运筹帷幄的主导和核心地位。
该观点正确。
领导者(尤其第一把手)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始终处于运筹帷幄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发挥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基本方向的作用。
这就是它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如果他离开情报信息和参谋咨询人员的集体智慧,全凭自身个人力量便很难产生科学、合理、高明的领导决策。
所以,一个现代领导者要想演好这个角色,在领导决策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学会善于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正确对待有待专家;第二,妥善选择决策方案;第三,领导者的决策知识与修养。
)
十二、领导活动就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获得追随者的活动。
该观点不完全正确。
领导活动作为履行决策、指挥、监督等职能,率领、引导、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就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他们共同作用的群体目标。
领导活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群体目标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有效的领导应该是这三要素的有机结合。
但是领导活动不能仅仅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获得追随者的活动,还应包括追随者对领导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的反作用和影响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领导者更应该懂得是被领导者决定了自己存在的道理。
十三、领导者职责权三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是实施有效领导,发挥最佳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保证。
该观点正确。
领导者的职务是由其所在组织(单位)按其任务与职能所处的法定地位所决定(赋予)的,也是他作为领导者的身份标志;权力是为保证其行使领导职能所赋予的强制性支配力量;责任则是为规范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制约其活动必须按其法定职务和职权性质和层次展开,并对其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所以这三方面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是实现有效领导,发挥最佳领导效能的必要条件保证。
如果这三者出现不协调或不适应,而是相互分离,诸如出现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有职无权、有权无职、有责无职、有职无责等等,都必将大大削弱领导效能的正常发挥。
1、领导者的职、权、责相互对应
任何人只要他担任某一领导职务,他就同时拥有一定的权力,并且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权力的范围和责任的大小必须与其职务相对应;换言之,是取决于领导职务的高低和领导工作的性质,有什么职务就应当有什么权力和责任;职务不同,其权力和责任也随之不同。
2、领导者的职、权、责相辅相成
如同构成一个稳定均衡的等边三角形一样,领导者的职、权、责对其领导活动有着相互支撑、同等重要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不可分离。
一个领导者不能有职无权,不能有职无责;也不能有责无权,有责无职;更不能有权无责,有权无职。
如果领导者只看重权力而不能尽到应有的责任,那么就意味着他的渎职、失职,国家的法律、法规就应该追究他的相应责任。
3、领导者的职、权、责相互制约
如前所述,我们已经强调了以职定权、以职定责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要着重阐述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1)责权统一观。
领导者的责任和权力应相互统一,同等重要,同样重视,既不可厚此薄彼,也不可重权轻责,更不可权责分离。
离开责任的权力只能成为领导者谋私的工具。
(2)以责御权观。
领导者应该以自己的责任来统御手中的权力,二者之间,责任处于主要地位,权力处于从属地位,应该且必须把权力看成是领导者履行职责的必要的工作条件。
(3)以责制权观。
领导者应该时刻强化责任意识,以责任来约束权力,用权力服务于责任。
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党的各级干部要“守士有责”,作为领导者应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官一任,负责一方。
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前提是要能够正确地处理和把握职、权、责之间的关系;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检验领导者是否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权力观的唯一标准。
十四、领导者具有三重身份:
当权者、负责人、服务员。
该观点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领导的实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邓小平曾经讲过领导就是服务。
社会主义领导是责任、权力、义务的统一,领导者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的组织者、指挥者,他一经产生就意味着肩负一定的社会职责;同时人民又赋予他们实施领导、履行义务的法定职权,要求他们正确地运用权力、出色地履行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在这里权力本身就包含着职责,应用权力承担责任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的过程。
所以社会主义领导是责任、权力、义务的辩证统一题,既是当权者,又是负责人、服务员。
十五、对领导者而言,权力影响力比非权力影响力更为重要。
观点一:
该观点是错误的。
对领导而言,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同等重要。
领导者都必须有一定的权威,才能更顺利地履行其职责。
威信如同一种“特效添加剂”,可以使权力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如果只有威信而没有权力也办不成事,因为权力毕竟是领导者履行其领导职能的基本条件保证,完全离开这个基本条件保证,领导者就难以履行其领导职能。
所以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具有真正有权力和威信融为一体的权威。
观点二:
该观点是错误的。
在领导者的影响力中,非权力影响力中起着主导作用。
非权力影响力是由个人素质决定的,因而它是建立在世人心悦诚服的基础上的。
一领导的作风正派、品德高尚、言行一致就能得到群众的信赖,在群众中形成威信,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其次,非权力影响力是形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基础。
尽管领导者所拥有的法定权利是由其职位决定的,但事实上法定权利影响力的实施是建立在非权力影响力的基础上的。
第三,非权力影响力是提高领导效能的关键。
领导效能高低取决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领导的非权力影响力越大,领导效能就越高,工作效果就越好,反之效能九月低。
第四,非权力影响力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
综合思考题
一、你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几句话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什么?
中心主题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以身作则,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阎王审知县的故事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要有真才实学,要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三、“手表定律”给我们管理带来非常直观的启示
1、对一个组织或个人,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标准,否则将使这个组织和个人无所适从。
2、一个组织或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3、一个组织或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指挥者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组织管理要统一思想、统一规则、统一目标、统一步调,工作才能做好。
四、权力、能力、魅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权力是象征,能力是关键,魅力是手段。
1、权力、能力、魅力都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时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这是它们最基本的共同点。
2、三者含义和性质各不相同。
它们之间是一种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链条关系。
这根链条起始于素养和能力,而终结于权力。
从理论上讲,权力是作用的边界;能力是权力运行得以顺畅的支撑;魅力可以看作是能力的一部分,是领导者领导艺术的外在表现和个人素质的自然流露。
一定能力和素养产生对等的魅力和威信,魅力和威信又使人获得相应的职务,得到相应的权力。
所以,没有能力和魅力就不可能获得职务和权力,能力和魅力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五、有人说得好:
“推动帆船前进的不是帆,而是看不见的风”,请你用领导科学的有关理论,说明领导者个人影响力的作用。
1、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帆船前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即风的力量和帆的角度相配合,船才能乘风破浪。
做为推动团队前进的力量,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力这种无形的力量决定着领导水平和执行效果,即“个人影响力”影响着船的前进。
这种个人影响力既来自职位或职务的赋予,也来自个人魅力的带动,由于领导者具有良好的品质、作风,卓越的领导能力,受到下属对领导者的认可和信任,敬佩和赞誉,愿意模仿和服从他,从而激发下属的忠诚和极大的工作热忱,使成员产生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工作要求,成为团队或组织这只帆船前进的力量。
因此,团队的前进需要领导者职权与魅力相统一的个人影响力。
2、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领导者为组织确
定目标、宗旨和方向,并提供恰当的环境予以保障,在团队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六、对“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的理解。
1、 该观点谈的是干部的德才关系,明确地告诉我们德与才之间的辩证关系。
才是德的基础,德是才的灵魂,二者密切联系,但德是第一位的。
品德对一个的成长成才起统帅作用,要成才就必须加强道德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德才兼备是我国现阶段选拔与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重德轻才”和“重才轻德”都是片面的,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科学人才观。
2、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德才并重,既修德,又重才。
既要重视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又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具备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不断创造为民造福的新业绩。
七、我国有句谚语:
“墙内开花墙外香”。
比喻有些人的工作成绩不为本单位认可,而在外单位却颇有名气,这是很不正常的。
正常的情况应是“墙内开花墙内更香”或“满院香”。
联系实际,试分析这种不正常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个慧眼识才的问题。
产生这种不正常情况的原因按照内外因区分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外因,单位识才用才角度
一种情况是单位领导无识才慧眼,水平差,不识人,致其而无奈“出墙”;二是单位明知是才,但怕其冒尖,压制打击,有才不敢用,致使“花”倔强“出墙”;三是个别领导自身能力较低,惟恐别人超过自己,有才不愿用,致使“花儿”愤“出墙”;
第二:
内因,个人原因角度
一是虽然是“花”,但个人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招致大家嫉妒或不认可,无奈出墙;
二是单位知道是“花”,正在培养,但“花”嫌“庙”小,执意“出墙”。
八、在你上任后,发现你所在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矛盾重重,而且你的下属对你的工作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这是一道关于考核领导干部管理能力和破解难题能力的题目。
成功的领导能够做到“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诱而不辩”的特质。
处理这个问题应把握下面几点原则:
首先,领导者要调查了解,找出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第二,领导者要胸怀宽广,加强上下级沟通。
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开诚布公,指出问题,明确态度;并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使下属逐步了解和接纳自己。
第三,作为领导要公正和公平。
公正是赢得信任的基础,一碗水端平,才能赢得下属的认同,使领导信任度增强,使人们对领导更越有信心。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注意发挥下属的才能,适当予以授权;尊重和信任下属,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信任与肯定,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交流沟通,培养和加深感情,增强凝聚力,逐步化解矛盾;在必要情况下可作适当人员调整。
九、如何调动下级和群众积极性?
1、开展调研,找出问题所在。
题中给出的组织在人员配置、制度设置等方面都很全面,但组织效率不高,成绩不好。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的问题应该在领导的管理,在于管理的效率、方法。
2、合理用人。
领导者要树立科学人才观,善于发现人才,敢于使用人才。
这里每个员工的素质都较高,在适应岗位能力要求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偏差,但一直没有好的效果,关键应该在用人或岗位设置、分配上有问题。
要根据岗位要求和员工自身特点,适度进行岗位调整,使其选择最适合才能发挥的位置,用其所长,合理搭配,使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力量。
3、形成和谐组织环境,建立良性激励机制,激发群众工作积极性。
为了能够发挥员工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更加高效的投入工作中,要在组织内部建立一套健康积极的激励制度,从物质、精神多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领导者自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领导威信,形成领导风范,用领导魅力去感染员工,激励员工,给职工以人文关怀,让员工体会到自己与组织的休憩与共,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其形成工作上的自豪感、使命感;要工作中奖惩分明,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促进组织整体绩效提升。
十、你如何评价“许衡的行为”?
答:
我认为许衡的行为表明了:
1、有坚定的信念和原则性,不受环境的影响。
2、有自己明确和坚守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信念。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竞争上岗 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