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课标文言文.docx
- 文档编号:11889011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8.39KB
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课标文言文.docx
《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课标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课标文言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汇编课标文言文
课标古文(单篇)分类
目录:
(一)(旧课标)《论语》12章(无)
(二)(旧课标)《曹刿论战》
(三)(旧课标)《孟子》(《鱼我所欲也》)
(四)(旧课标)《孟子》(《富贵不能淫》)(无)
(五)(旧课标)《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见对比性古文考查)
(六)(新课标)《庄子》(《北冥有鱼》)(无)
(七)(新课标)《礼记》(《虽有嘉肴》)(无)
(八)(新课标)《列子》(《伯牙善鼓琴》)(无)
(九)(旧课标)《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旧课标)《出师表》
(十一)(旧课标)《桃花源记》
(十二)(新课标)《与谢中书书》
(十三)(旧课标)《三峡》
(十四)(旧课标)《马说》(见对比性古文考查)
(十五)(旧课标)《陋室铭》(无)
(十六)(旧课标)《小石潭记》
(十七)(旧课标)《岳阳楼记》
(十八)(旧课标)《醉翁亭记》
(十九)(旧课标)《爱莲说》
(二十)(旧课标)《记承天寺夜游》
(二十一)(旧课标)《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二)(新课标)《湖心亭看雪》(见对比性古文考查)
(二十三)(新课标)《河中石兽》
(二)(旧课标)《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②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一)2016·雅安考查全文(共计7分)
22.(2016·雅安)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C.问:
“何以战?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2.(2分)A
(谋划)解析:
B.长远的/传得远,远播;C.询问/请教;D.振作/做、干
23.(2016·雅安)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乃入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3.(2分)B(介词,凭借)解析:
A.于是、就/竟然;C.在/对;D表承接或修饰/表并列
24.(2016·雅安)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4.(3分)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1分)我不敢独自享用,(1分)一定把它分给别人(1分)
(二)2016·娄底考查全文
10、(2016·娄底)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惟长/堤一痕
C是/非木柿 D夫/大国难测也
答案:
B(解析:
“长堤”是一个词,不应分开)
11、(2016·娄底)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答案:
C(解析:
“公将鼓之”的“之”字不解释为代词,那件事,而应是音节助词,不译)
12、(2016·娄底)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
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诉我们:
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
启下文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答案:
A(解析:
应是详写战前,略写战中,战后。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13、(2016·娄底)用现代汉语写
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案: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
“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
14、(2016·娄底)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的远谋表理在哪些地方。
答案:
“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
(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
(1)战前三问。
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析:
根据文章内容,通过分析战前、战中、战后的肉食者和曹刿的不同表现来做答)
(三)2016·海南考查全文(共计12分)
11(2016·海南)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又何间.(jiān)焉B.牺牲玉帛.(bó)
C.下视其辙.(zhé)D.望其旗靡.(mǐ)
11.A
12(2016·海南)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小大之狱.⑵遂逐.齐师
⑶公问其故.⑷夫大国,难测.也
12.(4分)⑴案件⑵追赶(追击)⑶原因(缘故)⑷推测(估计)
评分标准:
每小题1分。
有错字、别字,该小题不给分。
13(2016·海南)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13.(4分)答案示例:
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给分点:
肉食者鄙)
⑵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给分点:
竭盈)评分标准:
每题2分。
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4(2016·海南)选文第②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2分)
14.(2分)以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
评分标准:
2分。
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三)(旧课标)《孟子》(《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2016·天津考查全文
(1)(2016·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亦我所
恶:
凶恶
B.
尔而与之蹴:
用脚踢
C.妻妾之
奉:
侍奉
D.是亦不可以
乎已:
停止,放弃
【答案】:
A
【解答】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
句意为: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恶:
厌恶.解释不正确;
B:
句意为: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解释正确;
C:
句意为:
妻妾的侍奉.解释正确;
D:
句意为: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而不做吗?
解释正确.
故选:
A.
(2)(2016·天津)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
兼B.故患有所不
也
C.所识穷乏者
我与D.
为身死而不受
【答案】:
A
【解答】
(2)本题考查通假字.要了解通假字的有关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与记忆.
A:
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得:
得到.不是通假字;
B:
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辟:
通“避”,躲避;
C:
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得:
通“德”,感激;
D:
先前(有人为了道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因得好处而丧义).乡:
通“向”,先前.
故选:
A.
(3)(2016·天津)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首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答案】:
B
【解答】(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另有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
A:
分析正确;
B:
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不是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也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故该项分析不正确;
C:
分析正确;
D:
分析正确.
故选:
B.
(九)(旧课标)《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③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2016·济宁考查全文(共计11分)
10、(2016·济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
仔细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
缺点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指责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
间或,偶然
10.(2分)B
11、(2016·济宁)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相与步于中庭
C.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1.(2分)D
12、(2016·济宁)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12.
(1)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
“我同徐公比,谁美?
”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4分)
13、(2016·济宁)阅读下面的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3分)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选自《古文观止》)
13.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以闺房小语破之/快哉(3分)
(二)2016广州考查全文(共计10分)
9.(2016广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答案】A
【解析】
A早晨;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过错/到;D名词:
集市/动词:
买这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
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10.(2016广州)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答案】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
【解析】这句话共有四处得分点:
第一处“明日”是第二天的意思,第二处“孰”是仔细的意思,第三处“视”是观察的意思,第四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学生在翻译时要做到实词翻译准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特殊句式要符合现代汉语语序用法,语句通顺。
11.(2016广州)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答案】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十)(旧课标)《出师表》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2016·咸宁考查6——8段
6.(2016·咸宁)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
劳)
C.深入不毛(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答案】6.C
【解析】6、C毛:
就是地面的草、庄稼等植物、植被的意思。
深入不毛的意思是:
深入不长草的地方。
这里“毛”活用为动词翻译为“长草”。
7.(2016·咸宁)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以其境过清
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之言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答案】7.D
【解析】7、A.躬耕于南阳:
在 假借于藏书之家:
从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把 以其境过清:
因为
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表并列连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表转折连词
D.若无兴德之言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二者都为助词,翻译为“的”
8.(2016·咸宁)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无语渡沪,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答案】8.A
【解析】8、A.对“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的原因理解有误。
五次提到“先帝”表达出孔明对先帝与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情真意切,道出了二人荣辱与共、君臣知遇的历程,也向后主言明他身为丞相忠君爱国、光复汉室的忠心。
同时也能打动、鼓舞刘禅追念先帝的教导,奋发图强。
9.(2016·咸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答案】9.①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答案】②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解析】9、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猥自枉屈”中的“猥”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中“善”是“好”的意思;“雅言”指“正言”。
(二)2016·安顺考查1——7段(共计18分)
13.(2016·安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答案示例:
13、①时(时候)②发扬光大③选拔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14.(2016·安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答案:
14、D
15.(2016·安顺)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案示例:
15、
(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2)(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杨明显贵
16.(2016·安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
(4分)
答案示例:
16、
(1)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7.(2016·安顺)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3分)
答案示例:
17、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即可。
)
(三)2016·衡阳考查6——7段(共计12分)
9.(2016·衡阳)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9、参考答案:
①躬:
亲自,自身②卑鄙:
低微鄙陋
10.(2016·衡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意思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为妙绝
C.蒙辞以军中多务D.皆以美于徐公
10、答案:
C
11.(2016·衡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参考答案:
①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使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了委任。
②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①句中状语后置、整体句意为记分点。
②句中“所以”“职分”为记分点。
)
12.(2016·衡阳)选文第一段中“由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才倾尽毕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
(4分)
12、参考答案:
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理解:
略,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2分,理解2分)
(11)(旧课标)《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
隔绝)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2016·十堰考查2——5段
19.(2016·十堰)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乃:
就乃不知有汉乃:
竟然
B.无论魏晋无论:
更不用说便要还家要:
要求
C.问今是何世是:
表判断吾尝疑乎是是:
这句话
D.未果,寻病终寻:
很久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在国内
19、C(A乃,竟然;B要:
通“邀”,邀请;D寻:
不久)
20.(2016·十堰)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错译、漏译一词扣1分)(共3分)
21.(2016·十堰)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
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专题 汇编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