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烦恼 建立好心境.docx
- 文档编号:11877553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40KB
克服烦恼 建立好心境.docx
《克服烦恼 建立好心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服烦恼 建立好心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克服烦恼建立好心境
克服烦恼,建立好心境文:
康哲行(12/24/1999)
不「预设困难」、不「假想灾难」、不凡事往坏处想、不对那些
根本不会发生的事去烦恼
待人处世都要「宽宏」、遇事多用「理性分析」和「中庸思考」,
到紧要关头还要「拿得起、放得下」
好心境的建立,莫过于找出一个崇高的「个人使命」,全力以赴
人一定要超越自己、奉献自己,才有胜利的成就感,那种恒长的喜
悦构成了你的好心境,那就是最圆满的人生
做好心理建设
想要克服烦恼,绝非易事。
就层次来说,克服烦恼是比戒烟、减肥更难的工作。
所以你首先必须「自我觉醒」,下定决心,做好「心理建设」;了解你将要从事的是彻底改造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伟大工作。
烦恼克服了,你好比从痛苦的深渊回到了地平线;下一步的「建立好心境」好比是从平地登山,等你爬到了山顶,环顾四周,怡然兴起「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那就是你最好的心境。
找出烦恼的根源
有人分析过,诸多烦恼中,百分之九十属于「自寻烦恼」:
包括根本不存在的烦恼、机率极小的「万一」、和烦恼也没用的「既成事实」。
而那剩下的百分之十又包括许多「鸡毛蒜皮」小事,所以真正属于「烦恼」的事并不多。
烦恼是一种「坏习惯」,假如你是一个经年烦恼的人,你心里一定有一本记载着各种烦恼的「帐簿」,包括新增的和陈年老帐。
你习惯于一闲下来就去翻这本帐簿。
「个性」的缺点是一个人最大的烦恼之源,例如好高骛远、急躁紧张、粗心大意、或是多愁善感、优柔寡断,都会给你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烦恼。
一个人的个性由先天的本性和后天以童年为主的经验合成,隐藏在一个人的「潜意识」之中。
「潜意识」可以不经思想而直接促成行为,令你发生错误;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你的思想,令你发生偏差。
我们看到,好高骛远的人,经常在过分追求完美;他把标准定得太高,烦恼也就不断。
急躁紧张、或是粗心大意的人,则一天到晚做错事,也就不断地为补救错误而烦恼,奔忙。
而一个多愁善感、优柔寡断的人,经常把小事化大,或是无中生有、无病呻吟,烦恼也就特别多。
烦恼常出自「负面」、「悲观」的想法。
譬如「半瓶水」,你由正面、乐观地去想它是「半满」,你就觉得心满意足;你由负面、悲观地去想它是「半空」,你就觉得失望而心生烦恼。
人性中的「恶性」是重要的烦恼之源。
一个「贪心」的人,太多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使他烦恼。
一个「坏脾气」的人,经常把好事弄砸使他烦恼。
一个「痴迷」的人,经常碰到「梦碎」的情境使他烦恼。
一个「骄傲、自大」的人,人人对他「敬而远之」使他烦恼。
一个「虚伪」的人,整天为了「伪装自己」或「算计别人」而烦恼。
而一个「虚荣」的人,别人的「眼光」使他烦恼。
人每天都要解决许多问题,如果问题不马上解决,拖延下来就会变成「烦恼」。
拖得更久,到你失去了「斗志」,烦恼就变成「沮丧」。
最后你觉得已经「黔驴技穷」,烦恼便更进一步变成「绝望」,甚至使你觉得生不如死。
生性「懦弱」、「优柔寡断」的人都有「拖延」的习惯,也最多烦恼。
懦弱的人缺乏自信和勇气,以为「逆来顺受」可以息事宁人、可以躲避灾祸,其实他只是在拖延时间,更大的灾难可能还在后头,到头来还是躲不掉,还是会被击垮。
「人」最怕的就是「自闭」、化地为牢,自己设限,而和外界隔绝。
你可能暂时去掉许多烦恼,但你会增加许多无名的「恐惧」。
你相信「防人之心不可无」而处处防范别人,你就天天「疑神疑鬼」,生活在惧怕之中。
除非你是一个非常「粗心大意」的人,否则,「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不是对你说的。
烦恼也常出自「爱心」。
在英文字典中,烦恼与关心(worry)就是同一个字。
一个子女众多的母亲,就常常因为过分关心儿女而诸多烦恼。
韩山子的一首诗对「爱心式」的烦恼描写得非常贴切: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
也有人天生不会烦恼,即使有一大堆真该烦恼的事,他还是高枕无忧;这种人只是脑中空空,和白痴没有两样。
另外,一个没有爱心,又凡事漠不关心的人,也可能「烦恼」较少;其实他是自私自利,经常把烦恼丢给别人,让亲人、朋友替他去烦恼。
下面是作者归纳出来的一些烦恼的根源:
‧习惯性的烦恼,一闲下来就会去想烦恼的事
‧个性的缺点,例如急躁紧张、粗心大意、或是多愁善感
‧人性之恶性:
譬如贪心、嫉妒、妄想
‧欲望太多,不知节制而导致负面效应
‧生活起居恶习一箩筐,一天到晚做错事
‧自己设限、处处防人、疑神疑鬼、畏惧不安
‧虚荣心重、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伪装粉饰、谎言太多、怕被别人揭穿
‧自我中心、怨天尤人,抱怨太多
‧做事武断,固执任性、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问了张三又问李四、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拖延未决,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似乎都不可行
‧对未来存疑(uncertain)、觉得变数太多
‧凡事往坏处想,夸大困难,又不做最坏的打算,只在原地踏步
‧猜疑心重又不求甚解、只在预设困难、假想灾难
‧追求完美,标准定得太高,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拿得起,放不下、不能衡量得失
‧太多关心,自己烦恼也给别人压力
‧身体有缺陷、病痛;自卑、消极、悲观
‧外在环境不良:
包括工作、居住、债务、家累
‧感情纠纷:
过分执着、被骗、受气、失恋
避免和克服烦恼的方法
找出了烦恼的根源,就要设法去避免。
不「预设困难」、不「假想灾难」、不凡事往坏处想、不烦恼那些根本不会发生的事,都是避免烦恼的原则。
对于疾病,我们知道「预防胜于治疗」,同样我们也要做一些万全的准备,以预防「烦恼」的发生。
像「斧底抽薪」或「不败三策」,都是可行的预防「烦恼」的办法。
「斧底抽薪」,就是把导致烦恼的原因从根本上去除。
这里有两个例子:
假如你是「神经紧张」型的人,就不要去玩股票;如果你是「粗心大意」的人,就不要去申请一大堆银行信用卡。
「不败三策」就是:
做最坏的打算(assumetheworst),预留空间(reservemargin),及准备奥援(preparebackup)。
如果你不是神经紧张或者粗心大意的人,倒不必过分保守地去准备「不败三策」;但「预留空间」那一策是任何人都应该要准备的。
「预留空间」就是要你作人做事都要「宽宏」;当你有足够的余裕(margin),就能包容许多情绪的波折和不经意的错误,也不必再特意的去避免困难或灾难。
让「宽宏」变成你的好习惯,你就会有最广阔的空间和最少的烦恼。
只要你做了合理的准备,就不要再烦恼那任何可以来临的,机率或大或小的「困难」或「灾害」。
你的态度应该是问题来了就设法解决,而不是「事先」去烦恼。
当你已做了应有的准备,「灾害」还是发生在你身上,就不要烦恼一件不能改变的事实;既然躲不掉,坦然的接受「灾害」和设法把「损失」减到最低,该是你最好的选择和该做的事。
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所以你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灾害,不烦恼,也不抱怨。
下面是作者归纳出来的一些避免烦恼的方法:
‧了解自己的弱点,如果不能强化弱点,就要加大余裕以包容弱点;或者斧底
抽薪,避开弱点,不做自己不能胜任的事
‧认识现实、面对现实、不逃避现实、不畏首畏尾、敢做敢当
‧遇到问题要做正面思考、不消极、不悲观
‧凡事留余裕、不取极端、做中庸思考
‧做事积极、提高效率、今日事今日毕
‧保持忙碌、多用体力、不偷懒、不做白日梦
‧凡事敬业、作人坦诚、处世乐群
‧只问耕耘,不斤斤计较于收获
‧抛弃虚伪的面具,以虔诚面对生活和工作
‧不鲁莽行事、不强求,要谨慎思考后再做决定
‧生活要简朴、单纯、接受平凡,安于平凡
‧不追求物欲、不酗酒、不吸毒、不赌博
以下是克服烦恼的方法:
‧克服烦恼,首先要过滤掉不必要的烦恼,找出真正该解决的问题
‧把问题的原委弄清楚,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即刻去实行
‧该解决的问题,不要拖延,拖延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碰到大麻烦,不要想一次就解决;要详细计画,分段处理。
解决了头段,
也许事情已有转机,后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接受病痛、身体的缺陷、及无法抗拒的天灾、人祸
‧接受无法挽回的事实、不去后悔过去的错误
‧扩大视野、不走极端、不钻牛角尖
‧扩大胸襟、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
如何消灭「惧怕」
「惧怕」的根源在于「无知」或「一知半解」;「惧怕」是一种「不知会发生什么」,甚至随时会联想到「灾难」或「死亡」的心态。
「惧怕」使人消极、保守,懦弱。
但少许的「惧怕」是人类的本能,也有它正面的意义,少许的惧怕使人小心、谨慎、思考周密、远避灾难。
有人告诉你:
要有勇气和信心,你就不会惧怕。
「勇气」和「信心」的确可以帮助一个懦弱的人坚强,但消灭「惧怕」不能光靠勇气和信心,还要有实质的后盾才行。
真正的消灭「惧怕」,要靠消灭「无知」,也就是要作有条理的分析;当你把成败的机率都分析清楚,发现你的胜率是败率的五倍、十倍,那你还有什么好怕的,信心和勇气也油然而生。
但经过分析,如果你的胜率不到50%,那你就得赶快去充实和加强你的实力;光靠信心和勇气,你多半还是会打败仗。
「放下」与「割舍」
「放下」或者「割舍」,是佛家重要的观念。
人的一生,不会事事顺遂,你总会碰到一些情况你必须放下一些东西,不然你就很难全身而退。
可是人总是「拿得起,放不下」;勉强或者被动的放下了,心底还是不无遗憾,情绪的压力也没法解除。
一个人处在危急的时刻,一定要做智慧的决择:
决定那些可以保留,那些应该放弃。
你不这样做,或能保得片刻的安宁,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无所有」,甚至「粉身碎骨」。
「割舍」不能只看应不应该,还要你能「心安理得」地割舍。
也就是要弄清楚真相,彻底领悟「舍与不舍」的差别。
真正的「舍得」建立于对「得与失」的最终结果有充分的了解。
也就是说:
你该了解,眼前的、短时间的「失」,也许正是将来的、加倍的「得」。
所以,「放下」应该是一种平和的、心安理得的、没有犹疑的决定;这样,你也才能由「放下」而完全纾解情绪的压力。
道家的「塞翁失马」论告诉你「放下」是一种「焉知非福」的胸襟,「舍得」与「舍不得」其实没有多大分别,你也就「舍得」了。
儒家更说:
「牺牲小我以完成大我」,你实际上还有得赚,为何舍不得?
「好心境」、「坏心境」与「潜意识」
「好心境」使你觉得满足、幸福;而「坏心境」使你觉得不安、恐惧。
烦恼、沮丧、绝望都是不同程度的「坏心境」;你可以「借酒消愁」来暂时压抑坏心境,但过后它们很快又回来,你对它们毫无办法,总是挥之不去。
「好心境」或「坏心境」都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来自「潜意识」的一种感觉;你能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用言语确切地形容。
它只是一种淡淡的「心灵」的感觉,不及视觉、听觉、或味觉那种五官的感觉来得强烈,但它的逗留却远比五官的感觉来得顽强和长久。
「潜意识」的记忆,既是百宝库,又是垃圾桶。
你先天的善性、良好的习惯、和美好的回忆,都是你潜意识中的「宝物」。
而你生来的恶性、一切对情绪的压抑、由灾难产生的「心理伤害」、以及由成功或失败造成的偏见与成见,又都是你潜意识中的「垃圾」。
你有时好、有时坏的「心境」,就是潜意识中这种「宝物」与「垃圾」的周期性的起伏与对比的反应。
你种种的烦恼不去解决,你潜意识中的「垃圾堆」便越来越高,最后再也推它不动。
同样,你潜意识的「宝山」也是一点一点堆积上去的;你的宝山越高,便越不受外来的恶劣环境的影响,而能保持恒长的「好心境」,自得其乐。
建立好心境的方法
要建立「好心境」,必先去除各种烦恼的根源,也就是铲除你「潜意识」中的垃圾堆。
你首先必须要自我觉醒、认识自己,列举自己的各种烦恼,更要分辨出哪些是「真烦恼」、哪些是「假烦恼」。
是「真烦恼」,你便要去面对;那属于外来环境的,你首先该尝试去改变环境,否则你就要接受那不能改变的,更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至于「假烦恼」,作者在前面的段落已经介绍了很多应对之策。
建立你「潜意识」的宝山,要靠长时期地,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
你的好习惯越多,你的宝山就越高,日常生活就会越轻松,由坏习惯带来的烦恼和负面效应便越少。
经营你的「宝山」有多种方法,你要懂得调适生活,增加生活情趣、注重休闲、欣赏大自然、培养风趣和幽默、随时笑脸迎人。
也要培养对音乐、艺术、及各种无负担嗜好的爱好。
你该结交益友,保持亲人间的融洽;你生活在「爱与和谐」之中就能常保最好的心情。
你的心情也和你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病痛使你悲观、消极;所以起居作息都要有规律、饮食要正常、营养要均衡、还要有足够的运动。
运动保持你的健康,也同时纾解你的情绪。
更要保持「心理健康」,待人处世都要「宽宏」、遇事多用「理性分析」和「中庸思考」,到紧要关头还要「拿得起、放得下」。
你该经由统计学的知识对一件事情发生的机率(或然率)有概念,避免「二分法」的思考和判断;你也可以练习静坐、冥想、榆珈等「心理建设」的技巧来增强心理健康。
「心理建设」更需要高度的生活智慧。
「生活智慧」来自「人文知识」的增强:
包括文学、哲学、艺术与宗教。
作者是学「科学」出身的,了解到人除了工作还需要生活,因而体会到人文知识的重要。
在你的专业领域,你可以是一个人人称羡的专家;但在人文的领域,如果你不虚心学习,你仍旧可以是一个白痴。
下面是作者归纳出来的一些建立好心境的方法
‧除非你天生是圣人,好心境不会平白自来,须要特意的去培养
‧首先要去除烦恼,去除烦恼是建立好心境的基础
‧要面对真正的烦恼,接受那不能改变的,然后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革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使好习惯融入你的生活
‧看破名利、生死,不迷信、不宿命,接受病痛、残缺、灾难
‧保持心理健康:
乐观、进取、正面思考、凡事往好地方想
‧经常眉开眼笑、仪容整洁、做事主动积极、生活有光有热
‧处世热诚、关怀生命、热心公益、日行一善
‧遇事要镇静、无惧、无畏、做理性分析、中庸思考
‧接受瑕疵,不力求完美
‧作人做事都要宽宏、坦诚,拿得起、放得下
‧持续读书,以增加人文知识、提高EQ、并增进生活智慧
‧调适生活、注重休闲、增加情趣和幽默、欣赏大自然
‧保持不断的好奇心和童稚之心,不拒绝新事物
‧保持健康,注意起居、饮食、运动
‧生活简单朴实,避免奢华,逐渐把物欲提升至更多的精神生活
‧培养对艺术、音乐及一切真、善、美精神生活的爱好
‧练习静坐、冥想、瑜珈等心理建设技巧
‧结交益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及亲人间的融洽
‧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例如慈善、保育团体
‧确立阶段性的短程目标,完成自我实践
‧找出个人使命,确定长程人生目标、全力以赴,那是建立「好心境」的捷径
‧宗教信仰也是达到好心境的捷径,但一定要有虔诚和正信,才能得到心灵真
正的平静
我们举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达到「好心境」,可见想要达到「好心境」绝非易事,连孔老夫子都要到了七十岁才能「从心所欲而无逾矩」。
但众多方法之中,培养你的「个人使命」却是建立「好心境」的捷径。
「使命感」是直达「好心境」的捷径
「好心境」的建立,莫过于找出一个崇高的「个人使命」,全力以赴。
「使命感」好比一条捷径,它使你超越一切烦恼、不悦而直达「好心境」。
人一定要超越自己、奉献自己,才有那种胜利的成就感和深刻的喜悦。
那种恒长的喜悦构成了你的好心境,那就是最圆满的人生。
德蕾莎修女和证严法师都因为矢志拯救因贫穷、天灾而受苦的人类同胞而得到心灵最大的丰足与喜乐。
对于一个艺术家或作家,创作的喜悦更是补偿了一切人间的寂寞与挣扎。
那种「浑然忘我」的境界,是心灵的踏实与满足;忘记自己,也同时抛开了烦恼,那就是支持艺术家、文学家终生创作,至死不渝的力量。
你的「崇高使命」倒不一定是要「拯救人类」或「艺术创作」;史考特的征服南极,或者某人创造了某项「金氏记录」,对其他人而言就未必具有意义。
所以你也可以矢志集邮、或是收集火柴盒;只要对你个人深具意义而且不会妨害到别人,你就可以放心地去做。
在你还没找到你的「个人使命」之前,不妨试试「日行一善」、或是去做一个快乐的「义工」,你会发现「施比受有福」,你得到的回报也将是你梦寐以求的「快乐的心境」。
结语
当你不去庸人自扰,自找烦恼,百分之九十的烦恼已经自动消失。
克服和预防烦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你的「余裕」,也就是作人做事都要「宽宏」;就像布袋和尚的「布袋」,容得下世间一切的烦恼。
建立好心境的捷径莫如找出对你最具意义的「个人使命」,全力以赴;你的「热力」会融化一切的烦恼,直达「好心境」。
参考资料
一、卡内基,「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龙龄出版公司,1997
二、雷克立夫,「压力滚蛋」,希代书版公司,1997
三、岛田一男,「八分饱的哲学」,世茂出版社,1994
四、樱木健古,「超越恐惧」,心苗文化,1996
康哲行(cskang)
电子信箱:
cskang@so-.tw
个人网页:
http:
//www.nspo.org.tw/~kang
克服煩惱,建立好心境文:
康哲行(12/24/1999)
不「預設困難」、不「假想災難」、不凡事往壞處想、不對那些
根本不會發生的事去煩惱
待人處世都要「寬宏」、遇事多用「理性分析」和「中庸思考」,
到緊要關頭還要「拿得起、放得下」
好心境的建立,莫過於找出一個崇高的「個人使命」,全力以赴
人一定要超越自己、奉獻自己,才有勝利的成就感,那種恆長的喜
悅構成了你的好心境,那就是最圓滿的人生
做好心理建設
想要克服煩惱,絕非易事。
就層次來說,克服煩惱是比戒煙、減肥更難的工作。
所以你首先必須「自我覺醒」,下定決心,做好「心理建設」;瞭解你將要從事的是徹底改造自己、追求幸福人生的偉大工作。
煩惱克服了,你好比從痛苦的深淵回到了地平線;下一步的「建立好心境」好比是從平地登山,等你爬到了山頂,環顧四周,怡然興起「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懷,那就是你最好的心境。
找出煩惱的根源
有人分析過,諸多煩惱中,百分之九十屬於「自尋煩惱」:
包括根本不存在的煩惱、機率極小的「萬一」、和煩惱也沒用的「既成事實」。
而那剩下的百分之十又包括許多「雞毛蒜皮」小事,所以真正屬於「煩惱」的事並不多。
煩惱是一種「壞習慣」,假如你是一個經年煩惱的人,你心裡一定有一本記載著各種煩惱的「帳簿」,包括新增的和陳年老帳。
你習慣於一閒下來就去翻這本帳簿。
「個性」的缺點是一個人最大的煩惱之源,例如好高騖遠、急躁緊張、粗心大意、或是多愁善感、優柔寡斷,都會給你帶來各種不同形式的煩惱。
一個人的個性由先天的本性和後天以童年為主的經驗合成,隱藏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之中。
「潛意識」可以不經思想而直接促成行為,令你發生錯誤;或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你的思想,令你發生偏差。
我們看到,好高騖遠的人,經常在過分追求完美;他把標準定得太高,煩惱也就不斷。
急躁緊張、或是粗心大意的人,則一天到晚做錯事,也就不斷地為補救錯誤而煩惱,奔忙。
而一個多愁善感、優柔寡斷的人,經常把小事化大,或是無中生有、無病呻吟,煩惱也就特別多。
煩惱常出自「負面」、「悲觀」的想法。
譬如「半瓶水」,你由正面、樂觀地去想它是「半滿」,你就覺得心滿意足;你由負面、悲觀地去想它是「半空」,你就覺得失望而心生煩惱。
人性中的「惡性」是重要的煩惱之源。
一個「貪心」的人,太多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使他煩惱。
一個「壞脾氣」的人,經常把好事弄砸使他煩惱。
一個「癡迷」的人,經常碰到「夢碎」的情境使他煩惱。
一個「驕傲、自大」的人,人人對他「敬而遠之」使他煩惱。
一個「虛偽」的人,整天為了「偽裝自己」或「算計別人」而煩惱。
而一個「虛榮」的人,別人的「眼光」使他煩惱。
人每天都要解決許多問題,如果問題不馬上解決,拖延下來就會變成「煩惱」。
拖得更久,到你失去了「鬥志」,煩惱就變成「沮喪」。
最後你覺得已經「黔驢技窮」,煩惱便更進一步變成「絕望」,甚至使你覺得生不如死。
生性「懦弱」、「優柔寡斷」的人都有「拖延」的習慣,也最多煩惱。
懦弱的人缺乏自信和勇氣,以為「逆來順受」可以息事寧人、可以躲避災禍,其實他只是在拖延時間,更大的災難可能還在後頭,到頭來還是躲不掉,還是會被擊垮。
「人」最怕的就是「自閉」、化地為牢,自己設限,而和外界隔絕。
你可能暫時去掉許多煩惱,但你會增加許多無名的「恐懼」。
你相信「防人之心不可無」而處處防範別人,你就天天「疑神疑鬼」,生活在懼怕之中。
除非你是一個非常「粗心大意」的人,否則,「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不是對你說的。
煩惱也常出自「愛心」。
在英文字典中,煩惱與關心(worry)就是同一個字。
一個子女眾多的母親,就常常因為過分關心兒女而諸多煩惱。
韓山子的一首詩對「愛心式」的煩惱描寫得非常貼切: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載憂,自身病始可,又為子孫愁。
」
也有人天生不會煩惱,即使有一大堆真該煩惱的事,他還是高枕無憂;這種人只是腦中空空,和白癡沒有兩樣。
另外,一個沒有愛心,又凡事漠不關心的人,也可能「煩惱」較少;其實他是自私自利,經常把煩惱丟給別人,讓親人、朋友替他去煩惱。
下面是作者歸納出來的一些煩惱的根源:
‧習慣性的煩惱,一閒下來就會去想煩惱的事
‧個性的缺點,例如急躁緊張、粗心大意、或是多愁善感
‧人性之惡性:
譬如貪心、嫉妒、妄想
‧欲望太多,不知節制而導致負面效應
‧生活起居惡習一籮筐,一天到晚做錯事
‧自己設限、處處防人、疑神疑鬼、畏懼不安
‧虛榮心重、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
‧偽裝粉飾、謊言太多、怕被別人揭穿
‧自我中心、怨天尤人,抱怨太多
‧做事武斷,固執任性、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優柔寡斷、缺乏信心、問了張三又問李四、不知如何是好
‧問題拖延未決,能想到的解決方案似乎都不可行
‧對未來存疑(uncertain)、覺得變數太多
‧凡事往壞處想,誇大困難,又不做最壞的打算,只在原地踏步
‧猜疑心重又不求甚解、只在預設困難、假想災難
‧追求完美,標準定得太高,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拿得起,放不下、不能衡量得失
‧太多關心,自己煩惱也給別人壓力
‧身體有缺陷、病痛;自卑、消極、悲觀
‧外在環境不良:
包括工作、居住、債務、家累
‧感情糾紛:
過分執著、被騙、受氣、失戀
避免和克服煩惱的方法
找出了煩惱的根源,就要設法去避免。
不「預設困難」、不「假想災難」、不凡事往壞處想、不煩惱那些根本不會發生的事,都是避免煩惱的原則。
對於疾病,我們知道「預防勝於治療」,同樣我們也要做一些萬全的準備,以預防「煩惱」的發生。
像「斧底抽薪」或「不敗三策」,都是可行的預防「煩惱」的辦法。
「斧底抽薪」,就是把導致煩惱的原因從根本上去除。
這裡有兩個例子:
假如你是「神經緊張」型的人,就不要去玩股票;如果你是「粗心大意」的人,就不要去申請一大堆銀行信用卡。
「不敗三策」就是:
做最壞的打算(assumetheworst),預留空間(reservemargin),及準備奧援(preparebackup)。
如果你不是神經緊張或者粗心大意的人,倒不必過分保守地去準備「不敗三策」;但「預留空間」那一策是任何人都應該要準備的。
「預留空間」就是要你作人做事都要「寬宏」;當你有足夠的餘裕(margin),就能包容許多情緒的波折和不經意的錯誤,也不必再特意的去避免困難或災難。
讓「寬宏」變成你的好習慣,你就會有最廣闊的空間和最少的煩惱。
只要你做了合理的準備,就不要再煩惱那任何可以來臨的,機率或大或小的「困難」或「災害」。
你的態度應該是問題來了就設法解決,而不是「事先」去煩惱。
當你已做了應有的準備,「災害」還是發生在你身上,就不要煩惱一件不能改變的事實;既然躲不掉,坦然的接受「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服烦恼 建立好心境 克服 烦恼 建立 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