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识竞赛.docx
- 文档编号:11870016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50KB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docx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科普知识竞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科普知识竞赛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情况
1.你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吗?
答:
从太空望去,有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
形象地讲,地球的内部像一个煮熟了的鸡蛋:
地壳好比是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里边的蛋黄。
地球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盘山公路边陡峻山崖上显示的地层弯曲与变形……无不书写着亿万年来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地壳的运动与变化并非都是缓慢的,有时也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运动;这种运动骤然爆发,常常给我们的星球带来灾难,其中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为严重。
2.什么是地震?
答:
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
天然地震 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 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
3.天然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
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 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这类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破坏力最大。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影响范围较小发生较少,约占全球7%。
陷落地震 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例如,当地下岩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
这类地震更少,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4.构造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答:
通常,我们所说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地壳与地幔的最上层共同形成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
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直到地表,引起地表震动,造成地震。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
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感觉不到。
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
5.什么叫地震波,它有哪些类型?
答: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断裂错位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动,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会来回摆动。
面波 当体波到达岩层界面或地表时,会产生沿界面或地表传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称为面波。
面波传播速度小于横波,所以跟在横波的后面。
6.什么叫震源?
什么叫震中?
什么叫震中距?
答:
地球内部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7.什么叫震源深度?
答:
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
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为浅源地震。
8.什么是震级,它是怎样测定的?
答: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
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震级通常是通过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面运动的振动幅度来测定的,由于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台台址条件等的差异,不同台站所测定的震级不尽相同,所以常常取各台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地震的震级。
9.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几类?
答:
弱震 震级小于3级。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10.什么是地震烈度?
答: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简称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
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11.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答: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在太平洋周围,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
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12.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答: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
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
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¾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
13.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5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新疆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14.我国地震灾害为什么严重?
答: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本身并不是灾害,但当它达到一定强度,发生在有人类生存的空间,且人们对它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时,便可造成灾害。
地震越强,人口越密,抗御能力越低,灾害越重。
我国恰恰在以上三方面都十分不利。
首先,我国地震频繁,强度大,而且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大陆地区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只有十几至几十千米。
其次,我国许多人口稠密地区,如台湾、四川、云南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约有一半城市处于地震多发区或强震波及区,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第三,我国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镇,建筑物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抗御地震的能力低。
所以,我国地震灾害十分严重。
20世纪内,我国已有50多万人死于地震,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
15.什么是地震的直接灾害?
答:
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包括: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其他如地光烧伤人畜等。
以上破坏是造成震后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毁坏、社会经济受损等灾害后果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16.什么是地震的次生灾害?
答:
地震灾害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
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
地震后还会引发种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与饥荒。
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等。
17.地震海啸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国有危害吗?
答:
海啸是一种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啸。
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
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从历史记录和科学分析来看,远洋海啸对我国大陆沿海影响较小。
但我国台湾沿海,尤其是台湾东部沿海,地震海啸的威胁不容忽视,尤其是由近海地震引起的局部海啸,应给予高度关注。
18.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 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
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 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 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 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19.地震能预报吗?
答: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大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研究。
我国地震预报的全面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但是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
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20.你知道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吗?
答:
面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规范发布地震预报的行为,199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具体规定主要是:
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北京市的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地震工作的机构,组织召开地震震情会商会,提出地震预报意见,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报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
21.什么是地震谣传?
答:
有时,会有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是地震谣传。
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
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
①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
②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
③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
④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22.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答: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
① 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
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②跨国地震预报。
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
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23.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
答:
①不相信。
尽管地震预测尚未过关,但是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政府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不要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地震谣传。
②不传播。
应当相信,只要政府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宋体>发生,是绝对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
因此如果听到地震谣传,千万不要继续传播。
③及时报告。
当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反映,协助地震部门平息谣传。
④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24.什么是地震前兆?
答: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
大体有两类:
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观测地震的微观前兆须使用前兆观测仪器,如观测和记录地壳形变的仪器有倾斜仪、自记水管仪、伸缩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观测和记录地磁场变化的有磁变仪、核旋仪、地磁经纬仪等。
观测地电、地应力、重力、水氡、水位、水质成分及其他微观前兆现象,也都有相应的仪器。
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家,也要靠广大群众。
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25.震前地下水为什么会有异常变化?
答:
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
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一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
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6.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答: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27.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答:
不一定。
由于地下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
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
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环境污染等。
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28.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
答:
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惊恐反应 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 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 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29.动物行为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答:
不一定。
因为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如生病、怀孕等等。
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另外,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以后),人们情绪过分紧张,也可能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出现错觉。
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
30.什么是地声,它有什么特点?
答: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
如:
“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
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
31.地光有什么特点?
答: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我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
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
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也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32.地震为什么会造成房屋的破坏?
答:
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
什么是地震力?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惯性力,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倒,就是惯性力的作用。
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损坏,重者就会倒塌;地震越强,房屋所受到的地震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
33.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
首先与地震本身有关,地震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重。
其次是房屋本身的质量,包括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到位等。
第三是建筑物所在地的场地条件,包括场地土质的坚硬程度、覆盖层的深度等等。
最后,局部地形对震害的影响也很大。
34.什么样的场地不适合建房?
答:
选择建筑场地,须考虑房屋所在地段地下比较深的土层组成情况、地基土壤的软硬、地形和地下水的深浅等。
以下场地是不利于抗震的:
活动断层及其附近地区;饱含水的松砂层、软弱的淤泥层、松软的人工填土层;古河道、旧池塘和河滩地;
容易产生开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细长突出的山嘴、高耸的山包或三面临水田的台地等。
35.如何加固已建房屋?
答:
常用的一些简单加固方法有:
墙体的加固。
墙体有两种,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加固的方法有拆砖补缝、钢筋拉固、附墙加固等。
楼房和房屋顶盖的加固。
一般采用水泥砂浆重新填实、配筋加厚的方法。
建筑物突出部位的加固。
如对烟囱女儿墙、出屋顶的水箱间、楼梯间等部位,采取适当措施设置竖向拉条,拆除不必要的附属物。
36.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答:
处于高大建(构)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
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震时容易倒塌威胁房屋安全;
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
震时电器短路等容易起火,常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
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
如果震时工厂受损引起毒气泄露、燃气爆炸等事故,会危及住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科普知识 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