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1856700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618.18KB
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1.1中铁二院关于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标段框架桥设计相关图纸及工程量
1.1.2原铁道部相关设计规范、施工指南以及验收标准;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1.1.3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
1.1.4桥涵施工调查报告,地质核对记录;
1.1.5依据现场周边环境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1.2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CGZQSG-13标段以拉村及朝中村框架桥的施工。
2、工程概况
2.1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⑵正线数目:
双线
⑶设计行车速度:
250km/h
⑷正线线间距:
4.6m
⑸最大坡度:
一般地段2‰,困难地段25‰,个别地段30‰。
⑹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4000m,个别地段3500m,枢纽加减速地段合理选定。
⑺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⑻牵引种类:
电力
2.2设计概况
以拉村框架桥位于D1K382+640处,长41.69m,主要用于通行,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朝中村位于DK391+578.5处,长47.15m,主要用于通行,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详见下表:
序号
中心里程
孔径
类型
箱身长
基础处理形式
用途
角度
1
D1K382+640
1-5×6.85+2-12.5×6.5+1-5×6.85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
41.69m
CFG桩
通行
90°
2
D1K382+578.5
1-10m
钢筋混凝土框架桥
47.15m
旋喷桩桩
通行
90°
2.3工程特点
2.3.1地质复杂
沿线第四系广布,基岩主要为沉积岩。
沿线地层出露较完全,乐山~兴文段主要以“红层”砂、泥岩为主。
兴文~贵阳段相继为灰岩、白云岩、砂岩、泥岩、页岩等地层。
本线地质为第四系零星分布,二迭系~株鲁罗系地层基岩广泛出露。
主要岩性为泥岩、页岩、砂岩、石灰岩、局部见煤线等。
粉质黏土:
本标段多处框架桥地基为粉质黏土,该土体为灰黄、褐黄、棕黄色,硬塑状,含10-30%的碎石角砾,石质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一般厚0-2米,局部达4米,力学性能较差,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保证桥基的稳定及沉降,需对基础进行CFG桩及旋喷桩加固处理。
2.3.2点多线长,管理难度大
开工后必须组织多作业面全面展开施工。
各工序衔接紧密,必须科学组织,各专业加强联系,合理安排工序,上道工序尽可能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
2.3.3环境保护要求高
沿线工点穿越水稻田地、野地,临时工程、桥涵工程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要求高。
2.3.4工程实体沉降要求高
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和均匀一致性的特点对路桥等线下工程提出了严格的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及结构变形的要求。
2.4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框架桥的重、难点工程为地基处理CFG、旋喷桩、大跨度施工。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地形地貌
本标段全部在云贵高原区:
毕节~贵阳段,山峦起伏,乌江上游的鸭池河、猫跳河、落脚河、六冲河等河谷强烈下切;一般地区高程1200~2000m,相对高差100~400m,深切河谷一带高差可达500~800m;河谷两侧大部分地区为溶蚀丘陵和洼地等岩溶景观,地形相对较平缓,间夹小型盆地。
3.2地质
沿线第四系广布,基岩主要为沉积岩。
沿线地层出露较完全,乐山~兴文段主要以“红层”砂、泥岩为主。
兴文~贵阳段相继为灰岩、白云岩、砂岩、泥岩、页岩等地层。
本线地质为第四系零星分布,二迭系~株鲁罗系地层基岩广泛出露。
主要岩性为泥岩、页岩、砂岩、石灰岩、局部见煤线等。
3.3气象特征
沿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从乐山至贵阳,随着地势的不断增高,以及海洋面的远离,各地气候也存在一些差异。
随着线路的南行,沿线气候从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以及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逐渐过渡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总体施工目标及组织机构
4.1施工总体目标
施工总体目标见下表:
施工总体目标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设计文件要求,按照验收标准,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施工质量保证不少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
2
安全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本单位工程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过程中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
3
工期目标
本段内框架桥施工计划于2014年6月30日开工,计划于2015年1月15日竣工,工期为195天。
4
环保目标
环境、水土得到有效保护,与社会和谐相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干线铁路,达到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将环水保、土地复垦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
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5
职业建康目标
杜绝责任亡人事故,杜绝重大责任火灾和爆炸事故,杜绝重大责任设备、交通和财产损失事故。
施工人员因工责任重伤率、轻伤率分别控制在0.5‰、3‰以下。
改善作业环境,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把职业病控制在最低限度。
6
文明施工目标
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4.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在我公司设立“中铁十五局成贵铁路CGZQSG-13标段项目经理部路基分部”基础上,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
路基分部驻扎在大方县东关乡七家田村距施工现场3Km左右,下设五部两室:
工程部、安质部、物设部、计划部、财务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路基分部下设1个桥梁施工架子队,施工架子队以便于施工为原则,在施工现场就近驻扎。
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作业人员均纳入路基分部统一集中管理。
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下图:
中铁十五局新建成贵铁路CGZQSG-13标项目经理部路基分部组织机构图。
成贵铁路13标路基分部组织机构图
5、施工进度安排
5.1施工总体安排
5.1.1队伍安排
根据本合同的实际情况,框架桥施工拟安排1个桥梁施工架子队,桥涵架子队主要进行基坑开挖和框架桥混凝土结构施工,基底处理由路基施工架子队按各自划分段落统一处理。
桥梁施工架子队:
以拉村框架桥里程为D1K382+640、朝中村框架桥里程为D1K391+578.5.
5.1.2总体施工安排
在2015年11月30日具备施工条件后,需进行地基处理的由路基架子队优先对以拉村框架桥进行处理。
待达到设计要求后由桥涵架子队上场开始施工。
5.1.3施工进度计划
1、总工期目标
2014年6月30日开工,2015年1月15日完工,总工期195天。
2、施工准备阶段
用时3个月(2014年4月1日~2014年6月30日),主要完成线路复测及控制测量、图纸审核、材料调查和试验、砼配合比确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审批、供水、供电、生产生活用房、变压器、砼拌和站以及施工便道的修建,组织机械设备、人员、材料进场,完全具备施工条件。
3、具体施工计划:
D1K382+640,1-5×6.85+2-12.5×6.5+1-5×6.85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开工日期2014年6月30日,完工日期2014年10月15日。
D1K391+578.5,1-10钢筋混凝土框架桥,开工日期2014年9月25日,完工日期2015年1月15日。
6、施工方法
6.1施工准备
6.1.1技术准备
接到框架桥施工图后组织测量、技术及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组织导线复测,并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组织有关人员了解、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资料,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的内容和结构物的细部构造,掌握各种原始资料。
进行现场补充调查,现场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落实后续施工人员进场后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对施工中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做好联系,签订协议书或合同,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6.1.2施工现场准备
1、征地拆迁
负责具体办理征地、青苗树木补偿、拆迁征地范围内的房屋和电讯设备等各种障碍物。
取得各级政府及沿线居民的大力支持,为工程的早日动工兴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临时工程修建
组织先遣人员到达工地,主要进行生活临时设施修建,待后续施工队伍进场后,立即进行便道、供水管路、供电设施、通讯设施、生产房屋等临时工程的修建。
3、场地平整
对框架桥工点及施工便道等进行场地平整,并清理各种杂物等。
4、物资供应
组织人员做好各种物资资源的调查与准备,包括建筑材料、构件、工具等的货源安排,进场的存放、入存、保管及安全工作。
5、队伍调遣
根据本工程特点,上场的队伍选择由具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队伍就近调遣,分批上场。
6、设备调遣
机械设备分批调遣上场,根据现场施工工作面开展情况,设备陆续就近调遣,设备选择要先进、配套、环保。
7、完成本段内框架桥轴线坐标的施工放样及复核工作,并经报监理测量工程师复核,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施工图设计用全站仪进行框架桥轴线及边线的精确放样,在框架桥轴线及边线位置钉以木桩,并设保护桩。
放线后由主管技术人员进行复核,施工中护桩由测量工程师交底相关施工班组看管,确保不移位和丢失。
6.2基础处理
6.2.1岩溶处理
本标段部分框架桥基础以下为溶洞,在进行地基加固和基础施工以前必须进行岩溶处理。
6.2.1.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对洞穴、陷穴的范围、分布情况及水文地质资料等进行核查。
2.施工前应先疏排地表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办理。
3.场地平整:
用推土机、挖掘机等清除表层土,采用平地机进行场地平整,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注浆施工时应在注浆场坪四周修好临时排水设施,并应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的废浆隔离与回收设施。
4.试验室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确定浆液初凝时间。
5.施工测量:
按照设计布孔形式测设出注浆孔位,并打木桩标记。
6.2.1.2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布置孔位→测量放线→钻孔→检查岩芯→终孔→清孔→封孔→注浆→注浆完成→试验检测。
2.钻探工艺
⑴定孔位
根据设计要求标出注浆孔位置,并进行复测。
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当因避让管、线等客观原因需对孔位进行调整,且距离大于50cm时,报设计、监理单位核对。
⑵钻机与注浆设备就位
①注浆孔位标定后,移动钻机至钻孔位置,完成钻机就位。
②钻机就位后,用经纬仪、水准仪等工具调整钻机角度,安装牢固,定位稳妥。
③各类设备就近安装,注浆管线固定,不宜过长,以30公分为宜,以防压力损失。
⑶钻孔施工
i.钻孔
覆盖层中钻孔采用跟管钻进,直径不得小于130mm。
基岩段终孔直径不得小于91mm。
所有先导探灌孔均须按勘探钻孔技术要求施钻,进行岩芯鉴定和编录。
ii.检查岩芯
根据钻取岩芯的形态,并结合钻进时钻机的状态确认具体的地质情况,并以此判定入岩的深度及注浆方案。
iii.终孔清孔
在钻孔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孔,将孔中碎石等破碎岩芯取出,确保注浆时水泥浆能顺利的充填基岩中破碎岩层和裂隙。
对冲洗时返水的钻孔,以冲洗液变清为结束条件。
对溶洞、溶蚀破碎带发育、冲洗时不返水的钻孔,要求流量不小于泵送额定流量的80%,冲洗时间不少于10min。
iv.封孔
为保证成孔后孔位不坍塌,监理单位对孔位进行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封孔,封孔的主要措施和要求如下:
①在满足设计注浆压力条件下,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可采用浓水泥浆(水泥砂浆)一次性封闭或孔口管动态阻塞法封孔,封孔深度最小不少于2m。
②对未遇溶洞的钻孔采用一次性封闭法封孔,管径30mm;当钻探揭示有溶洞、漏水严重情况时,为满足冲填粗骨料需要,采用孔口管动态阻塞法封孔,护孔管管径为110mm;对于路基已经填筑地段的钻孔,为避免影响路基,必须采用孔口管动态阻塞法封孔,封孔深度位于地面以下1m。
钻孔应以实际钻探深度为准,加固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加固深度为岩土界面以下2m。
钻至设计孔深度,经专业工程师自检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提钻。
③孔口管动态阻塞法封孔技术要求:
封孔流程为:
钻孔→冲洗→在预定深度设置φ110mmPVC孔口管,孔口管外侧底部20cm用粘土堵截层→在封孔段灌注浓水泥浆→终凝后用止浆阀动态封闭注浆。
采用孔口管动态阻塞法封孔时,封孔段钻孔直径不小于130mm,孔口管直径为110mm,为避免影响注浆效果,要求孔口管下部位于土石界面0.5m以上,不得进入基岩。
当覆盖层较厚时,可将起护孔作用的孔口管设置为花管。
④终孔与验收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以免垮孔等不利情况发生。
终孔验收后应及时进行封孔作业,封孔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终凝后进行注浆作业。
v.先导孔钻孔具体施工技术要求:
①确保钻孔取芯质量:
黏性土大于80%;碎石类土大于50%,岩溶、构造破碎带大于50%,完整基岩大于80%,孔底残留岩芯不超过20cm。
②认真作好钻探原始记录,资料完整、准确、干净。
③准确分层。
岩芯排放整齐,贴上分层标签,妥善保管并存留代表性先导孔的岩芯照片。
④准确描述岩溶发育情况,确定溶孔、溶隙、溶洞位置及尺寸,描述其发育程度及孔内充填物等特征。
⑤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执行,要求进行详细的岩芯鉴定分析,编制钻孔柱状图。
3.注浆工艺
注浆采用孔口封闭注浆法,先注浆基岩后,再注岩层面与土层接触面。
1)试泵
试泵时,在开泵前先将三通转芯阀调到回浆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时,将三通回浆口慢慢调小,泵压徐徐上升,当泵压达到预定注浆压力后,持续二、三分钟泵管及机械设备不出故障进,方可进行注浆作业施工。
2)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塞
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检查,在确认没有坍孔和探头石的情况下,方可下管。
否则,必须用钻机进行扫孔。
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塞物后,即可进行注浆管安装。
把管子插入孔内,再将管顶入孔内到设计要求深度,使橡胶栓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实,注浆管和止浆塞固定。
注浆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3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
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3)压水试验
压水压力由小逐渐增大到预定注浆压力,并持续15min。
4)浆液配制
①注浆以纯水泥浆为主的单液注浆材料,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
1~0.6:
1。
开始注浆时采用稀浆灌注,当灌入量增大时采用浓一级的浆液灌注。
②对溶蚀裂隙发育、连通性好、漏液严重时注浆时刻掺入一定的粉土或粉煤灰,粉土掺入量<水泥重量的10%,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0%。
③所用浆液采用搅拌机拌合随拌随用,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将配制好的浆液送入搅拌式储浆桶内备用。
5)注浆
①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用1.5倍于注浆终压的压力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并接好水、电;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间为20min。
②注浆顺序:
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由疏至密注浆顺序;自路基坡脚向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
注浆方式采用分段前进方式,即先钻孔后注浆。
③灌浆压力控制根据受灌地层的地质条件和渗透性、灌浆时吸浆量,以及对浆液稠度变换等一并考虑。
一般情况下,当吸浆量较小时,可尽快地达到规定的灌浆压力;而在吸浆量较大时,则可较缓慢的升到规定的灌浆压力。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的控制采用“一次升压法”。
“一次升压法”,就是在灌浆开始后,将压力尽快的升高到规定的压力,使整个灌浆过程尽量是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
其优点是裂隙不至于在低压下提前被堵塞,能较多地灌进一些浆液,使一些较小的裂隙也能得到充分地灌实。
终注条件为:
在终注压力下连续注浆10min的注入率不大于5L/min时,可终止注浆。
6)提管、回填
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
拔管时使用拔管机。
每次上拔高度为500mm。
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注浆管,以便保持清洁、通畅。
7)注浆原始记录整编
⑴每个注浆作业工班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边施工边记录,当天的注浆施工记录必须当天整理完成,不得积压或遗漏。
⑵注浆原始记录是竣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记录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到字迹工整、资料整洁无误,填写规范齐全。
⑶注浆记录表应能满足注浆参数、浆液耗量、填充料耗量等其他特殊处理等记录的要求。
返浆前记录时间按浆液配比变换、间歇及其他特殊处理时间控制,间隔20min;返浆后为5min。
⑷注浆过程监理必须进行旁站,对注浆记录进行现场签认。
4.试验检测
为正确的检测注浆效果,根据试验段准确验证各项施工参数,检测时加大检测项目与力度,注浆前后,物探成果资料对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对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后单位吸水量小于注浆前吸水量的3%,且没有明显漏水现场;钻孔检查,检查孔数的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注浆观察,冒浆点在路基范围之外3m时,可视路基范围岩溶通道堵塞完毕。
5.特殊情况处理
1)注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找出注浆中断原因,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及早恢复。
2)各孔注浆量根据具体地质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15吨不见升压时,应逐级别提高浆液浓度,必要时间歇注浆。
注浆量过大时,应提请有关四方会审,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进行处理。
3)注浆过程中应分序施工。
如出现串浆现象,应对串浆孔同时进行注浆处理。
4)注浆过程中如有冒浆、返浆等现象发生,应暂停注浆,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处理完后立即恢复注浆。
5)对垮孔严重的溶蚀破碎带、充填粗粒土的溶洞等实施跟管钻进极为困难的注浆钻孔,可采用自上而下注浆法复钻施工,严禁使用泥浆等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方法护壁钻进。
6)如浆液漏失严重,局部使用双液注浆堵漏时,应先根据试验确定水玻璃与浆液体积比,水玻璃浓度35~40Be′,模数2.4~3.4。
7)当采用冲填砂、碎石或掺入其他填充物处理后注浆量仍然较大时,可采用间歇注浆处理。
6.2.2CFG桩施工
6.2.2.1施工工艺流程
CFG桩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下图: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6.2.2.2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后再予以平整。
施工前应预留保护土层,厚度一般为300mm~500mm,场地平整后的高低误差须小于100mm。
根据设计的桩位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
在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或其他钉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并加以保护。
测量结果经自检、复检后,报请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并签字认证后,方可施工。
6.2.2.3桩基施工
⑴钻机就位
钻机进入现场,组装后保证钻杆具有足够长度,满足桩长变化的需要。
钻机就位时,由现场技术员检查桩位无误后,通知施工员可以安装钻机就位。
钻机移至第一根桩就位,用自动水平仪调整机架,通过底座支垫调节调整水平,调整钻杆与地面垂直,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并且在桩旁的机架侧面用红油漆作好钻孔深度的水准标高标志,填写施工标识并挂在桩机上。
开机前须检查导向架的垂直度,施工中随时观察和保持钻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桩体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0%,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成桩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值。
⑵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钻机钻入,钻进时应先慢后快。
钻头到达设计桩长预定标高时,于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相应的钻机塔身处作醒目标记,作为施工时控制桩长的依据,当标记处与标志持平时,钻杆就达到设计标高。
施工时由现场技术员或施工员用钢卷尺检查深度和垂直度并且作好检查记录,现场钻机操作员作好钻进记录(内容含岩层情况、钻进时间、进度尺寸、钻机状况等)。
当遇到较硬土层,钻杆出现摇晃,进尺困难时,应放慢进尺,同时现场技术员积极探明情况,给总工程师做出书面汇报,一起参与现场处理,作好处理记录,直到钻至设计标高。
施工桩长应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情况和钻进电流变化综合控制,确保桩体穿透软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
⑶泵送混合料
混合料不得离析,配合比必须按确定的试验配合比要求认真控制,采用长螺旋成孔管内泵压砼成桩施工工艺,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少于设计灌注量。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重新检查成孔深度和垂直度并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合格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并记录。
混凝土运到灌注点不能产生离析现象。
灌注首批砼之前在用同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湿润导管,然后再放入首批砼。
在确认初存量备足后,可开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直接泵入导管内,在初期泵入混凝土时应控制泵入的速度,并注意观察提钻速度。
提钻和泵压混合料要密切配合防止提钻过快。
提钻速度应根据混凝土的泵送速度和孔径的大小等因素确定,提钻过程须保证钻头没入混合料面,提升速度宜控制在2m/min-3m/min。
做好混凝土用量记录和提管时间记录。
混凝土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得间断。
应避免因后台供料慢导致停机待料,也应防止供料过快导致堵管。
钻孔产生的弃土应及时人工清除至路基范围以外。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导管位置居中,提升导管时应有专人指挥掌握。
不使骨架倾斜、位移,混凝土灌注到桩孔上部0.5m以内时,可不再提升导管,直到灌注至设计标高后一次拔出。
灌注至桩顶设计标高后必须多灌一倍桩径长度约500mm,以保证凿去浮浆后桩顶混凝土的强度。
提钻后,对桩头上部2m~3m进行振捣。
打桩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身混合料的配合比、坍落度、提钻速度、成孔深度、混合料的灌入量,并做好记录。
混凝土浇筑应做混凝土强度试块,每浇注一个班次或者100m3混凝土时留设一组标养试块,试块应养护好,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拆模送往养护室标准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收集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报告,做混凝土强度评定。
⑷移机
成桩后,移机到下一根桩继续施工。
在同一排桩施工时,纵向、横向平移钻机采用钻机机座的导轨自动平移。
横向移机操作:
把钻杆落位放好,机塔和底盘加固稳定,启动转盘和导轨,使机头左右转向,利用四个支撑腿把钻杆移到指定的桩位,整个操作熟练时2分钟完成。
纵向移机操作:
把钻杆落位放好,机塔和底盘加固稳定,启动导轨和支腿,使机头前后移动,利用四个支撑腿把钻杆移到指定的桩位,整个操作熟练时3分钟完成。
钻机到位后,技术人员要重新做“桩机就位”的各项工作,保证桩位准确。
⑸凿除桩头
施工结束后注意保护桩头,在龄期未到之前禁止重型机械碾压。
成桩24小时后清土,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