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
- 文档编号:11826644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07KB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
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
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
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
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
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着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
(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
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
(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
P=V-(E+T)
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
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9、工业区位论
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
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
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
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10、运输区位论
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
胡佛指出:
(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
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11、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着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
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
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12、埃德加.胡佛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
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
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
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
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
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第二章区域人口、资源环境
1、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
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
2、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矛盾
(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
3、自然资源的定义、特点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
自然资源的特点:
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2、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大致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
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
若分解,则有:
——从供给需求角度的分析:
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
——从地区相互关系分析:
本地发动型、周边地区带动型
——从制度变迁分析:
结构转换的驱动机制。
4、低水平均衡增长理论
——拉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投资增长只有突破一定的水平,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突破。
——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
低收入——低储蓄——资本形成不足——收入低。
5、非均衡增长理论
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6、赫希曼的主导部门(产业)理论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
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主导产业:
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专门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产出规模大,产值比重大,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的主体或核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8、增长极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
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地域空间布局原理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下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它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
(布德维尔的定义)
增长极的形成有两大途径:
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
②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
9、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极化效应:
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增长点),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
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集聚的过程。
极化效应可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类型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规模经营规模扩大,可生产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
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效益,它源于企业内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
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的经济合理性。
扩散效应
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
①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行业)的建立和扩大规模;
②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扩大;
③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了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实力;
④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
⑤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
⑥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向区域输入,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0、点轴理论
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
轴,即生长轴。
其中心内容是:
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新的交通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资源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
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
11、核心—外围地理论
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
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与所组成的。
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
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
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和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
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着,吸引着资金和人才。
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着,从而增强外围区的吸引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福利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在内的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2、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论
传统社会
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后工业化社会
钱氏理论对于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区域经济不同于国别经济,产业结构不可能系统完整。
3、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原因:
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4、库兹涅茨法则基本内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霍夫曼定理
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
6、雁行形态说
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
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
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
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
7、现代产业集群理论
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
它强调指出,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产业通常具有很高的地方化和根植性特征,一个区域形成的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通过技术升级不断地在自身所延伸的范围内发展,而不呈现明显的产业类型转变。
如台湾地区的电子产业、意大利的轻纺产业。
集群(cluster)概念
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引入,用于对围绕某个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上集聚的经济现象的描述。
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
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群的特点:
一是弹性精专。
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总是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过程,形成专业化的特点,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在相互的竞争中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和补充,区域作为一个集体,其生产是相当灵活和多样化的。
二是地理集中性。
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
三是根植性。
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
四是拥有相关的支撑机构。
指区域内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创新中心、政府部门、商业服务组织,等等,这些机构之间建立了有机的网络,并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它们都有强烈的提高本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体意识,共同投入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行动中去。
五是创新性。
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和学习,有利于创新。
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
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
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
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
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
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
政府干预:
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
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根据。
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
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干预的缺陷:
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
9、地区生产专业化
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者产业。
区位商
计算公式为:
LQij=(Lij/Li)/(Lj/L)
式中,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Lj表示全国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
10、产业间关联系数
影响力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影响其它产业部门的程度。
?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反映一个产业部门受其它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用感应度系数来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业部门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它产业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部门受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影响越大,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其发展也就越快。
1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高专门化水平
带动力强
发展前景好
符合区域资源环境特点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1、产业布局的定义
产业布局是主体(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定的体制或机制条件下对客体(企业)在地域上的配置过程,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
可以从体制(机制)、主体、客体和区位条件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上述四个因素影响着企业的微观布局。
——体制(机制)
不同的体制(机制)条件对企业布局主体的思路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
企业布局主体必须根据体制(机制)的认可程度来决策自身的行为。
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是按照国家需要和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布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规划引导下,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布局。
——两类布局主体:
政府和企业家
一般而言,政府和企业家的布局决策是理性的,但他们的表现方式是有差别的。
企业家的决策是按照布局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作出的;政府除此之外,还有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考虑。
在产业布局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家是相互影响的。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对企业家的布局行为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调控。
而企业家的布局行为可以引发政府的一些决策,有时会强化政府政策对企业家行为的激励作用,有时则会引起政府的反向调节。
主体的行为并不是纯粹理性的。
经常为社会、社区关系以及个人的行为偏好所左右。
政府层面,在转轨经济的项目竞争中,跑(部)进(京)、跑(厅)进(杭)所构筑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部门和领导的决策,一些项目就会被这些关系引导到局部地区。
民间层面,长期形成的地方性社会关系对企业的产生、成长和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旦企业在某个乡村社区成长以后,这些关系就会强化企业的本地化发展。
有时则由于这些关系的恶化而导致企业被迫外迁。
行为偏好在某些时候也会影响企业家的布局决策过程。
——区位条件
区位不仅是一个点,而且是与这个点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包括交通条件、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等等。
研究区位实际上是对这个点所包含的各种关系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的分析。
不同区位条件的点具有不同的区位能力,即这个点所包含的各种关系对企业布局要求的满足能力。
因此,企业在地域上的布局,不是随意可选择的,而必须结合各地的区位能力。
——企业性质和规模
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提出的布局区位要求是不同的,企业的布局过程也就是企业寻找适合自身区位要求的过程。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布局区位的环境容量、交通条件、劳动力需求、科研环境等有不同的要求。
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原有的区位能力无法满足其需要的条件下,企业就会发生迁移行为。
2、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类型
在产业布局过程中对某个(些)布局因子的较高的依赖程度。
产业布局指向:
燃料动力、原料地、消费地、劳动力、交通运输、高技术等。
3、集聚经济的概念
集聚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指来自企业外部的成本节约优势,使企业获得很多方便条件,如原材料和设备的供给、机械修理、专业服务、信息交流、运输、技术人员供给、劳动力培训等。
如果企业不能从外部得到这些优势,就需要从内部提供,这必然增加成本,只有在企业本身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具有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条件下才能做到这一点。
外部经济对于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生产活动在工业区域或城市内彼此接近,集中使用运输,通讯等基础结构和服务设施,节省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费与能源消耗,有利于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与竞争,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效果。
4、工业园(IndustrialPark)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日本称为“工业团地”,在香港称为“工业村”。
一般说来,工业园被描述为实体的、有目的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
1、区间差异与区域分工合作
区间差异是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 考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