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1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docx
- 文档编号:11816308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7.52KB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1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1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1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15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一、(2016·西安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林庚:
发明一个传统
“九·一八”事变后,林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为全校写战歌,写出了“为中华,决战生死路”这样铿锵的句子,并随请愿团赴南京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曾绝食于南京。
鼓动林庚的除了拳拳爱国心外,就是他崇尚自由的精神。
呈现在他的写作里,就是对创造的渴望。
林庚由古体诗词转向自由诗自然与此有关,不过,还应看到,他创作的转向与当时诗坛狂飙突进的风尚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对于这种诗坛的“革命”,林庚有着独特的见解,即“任何一次成功的革命如果没有伴随与之俱来的成功的建设,革命也便往往难免是短命的”。
而“建设”又谈何容易,闻一多先生等人在此之前曾多次进行新诗写作试验,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作为一名自由诗的杰出实践者,林庚自然知道重新探索的艰难。
不过,在他看来,“创作应该是一件仿佛是探险的事业,而不能是吃现成的”。
1935年,在包括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内的诸人的不解和劝阻中,林庚开始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
他的决然,来自于对一个更大传统的判断。
现今的历史学家在叙述西学东渐时异常兴奋——为思潮流派的花样繁多和古老中国的惊人胃口。
殊不知,我们有时在慌乱中把舶来品包装的锡纸也一同吞下,更糟糕的情形是,因为相关语境的缺失或难以言述的“需要”,有意无意抛掉食品,消化锡纸,炫耀商标。
林庚深知,相对于外来诗歌和文化资源带给新文学近百年的惠赠和滋养,本土几千年的古典文学传统更像是一个被尘封起来的巨大秘密,我们知道这里琳琅满目,可是人们要么是回过头漠然处之,要么是茫茫然不知从何下口。
这自然不是新问题。
可是,抱怨的多,捶胸顿足的多,大声疾呼的多,真正肯沉潜下来进行考辨研究的不多,像林庚这样取得巨大成就的更是罕见。
林庚几乎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埋头耕作。
他要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同时为了文学创作把古典文学传统重新发明出来。
正是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
歌德说,“谁要伟大,必须聚精会神/在限制中才能显出来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单单这终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就足以让后来者肃然起敬。
任何一个试图到更遥远的田地里收割的人们肯定不会忽略这样的讨教。
更重要的是,林庚先生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人们因先生的新见——如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生发出来的对古典文学新的理解,正是得益于他的筚路蓝缕之功。
林庚一部重要著作《〈西游记〉漫话》的产生颇有些意味。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读《西游记》。
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得到宽慰和愉悦。
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
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
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的,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自己的学生给他念,“一口气花了三天,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林庚(1910-2006),字静希。
福建闽侯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历任清华大学助教,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②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
他的确是远离尘嚣。
……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葛晓音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林庚年轻时渴望创造,崇尚自由,并有一颗拳拳爱国心,这些促使他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为全校写战歌,写出了“为中华,决战生死路”这样铿锵的句子。
B.从文中看,林庚早年古诗的造诣超出众人,他写过大量古体诗词,虽然后来转向自由诗创作,但早年的古诗词创作为他后来研究古诗词奠定了基础。
C.林庚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同时为了文学创作把古典文学传统重新发明出来,而他自己创作的量多质优的格律体新诗成为这种“发明”的典范。
D.林庚先生有着宏阔的文学史视野,他研究唐诗首先提出“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的见解,后来的不少文学研究者都深受其启发,进而生发出来对古典文学新的理解。
E.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西游记〉漫话》,看了书爱不释手,一口气花了三天看完此书,高兴得不得了。
这从侧面表现林庚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深厚的功力。
解析:
B项,“林庚早年古诗的造诣超出众人”和“早年的古诗词创作为他后来研究古诗词奠定了基础”于文无据。
C项,“而他自己创作的量多质优的格律体新诗成为这种‘发明’的典范”于文无据。
E项,“一口气花了三天看完此书”表述不准确。
答案: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2.林庚下决心要“发明一个传统”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
答:
解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需要三个步骤:
寻找答题区间,勾画关键语句,整合出答案。
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二、三两段。
第二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对于这种……是短命的’”。
第三段的关键语句有两个,一是“现今的历史学家在……炫耀商标”,二是“林庚深知……巨大秘密”。
将其简明扼要地分点列举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①在当时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来文化的精髓不能很好吸收,很多只注重形式,甚至只是拿西方的东西来炫耀。
②林庚认识到当时诗坛的“革命”,如果没有伴随与之俱来的成功的建设,往往难免是短命的。
③林庚深知,相对于外来诗歌和文化资源带给新文学近百年的惠赠和滋养,本土几千年的古典文学传统更是还未被开发的重要资源。
(每点2分)
3.林庚从不张扬而成为卓然大家,请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
(6分)
答: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材料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的描写来思考。
从材料的第一段可以概括出林庚“爱国、崇尚自由”的特点,从二至六段林庚对诗歌及古典文学的贡献可以概括出“思想独立、专注执着”的特点,从第七段可以概括出林庚“身处逆境从容应对,豁达乐观”的特点。
参考答案:
①爱国,崇尚自由,思想独立。
②专注、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沉潜”)。
③困境中从容,具有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的个性气质。
(每点2分)
4.作为一个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林庚有哪些突出表现?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全文。
第二至四段写林庚对诗歌的贡献,主要是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
第五、六、七段写林庚对古典文学的研究,第五段侧重写他的理论贡献,“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把古典文学传统重新发明出来”;第六段侧重写他对唐诗的研究,“林庚先生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有“‘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的新见;第七段侧重写他对小说的解读,《〈西游记〉漫话》是“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
“相关链接”①中,从林庚的简介可以看出他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育工作,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传承发扬之功。
作答时要注意分点概括。
参考答案:
①林庚进行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为新诗创作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
②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他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读解古典文学。
③林庚先生有着宏阔的文学史视野,在研究唐诗方面具有开拓之功,他还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西游记》的理解。
④他进行古体诗词和格律体新诗创作,发明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相关链接”中还显示,林庚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育工作,培育学生。
)(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①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
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②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为他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③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的影子。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④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⑤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⑥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
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⑦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
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
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AD
解析 B.张冠李戴,“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说法不准确,文中说“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这只是他个人的感觉。
由原文第②段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工作单位换成陕西作协。
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④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激后的一种觉悟。
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中也有困惑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答: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的。
解析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这一信息所在之处;然后找到相应的答案所在范围(第③、④、⑤段);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起来。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认真审题,理解句子。
解答本题,应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拆开来理解: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
结合相关链接,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
有哪些表现?
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8分)
答:
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
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
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③段的开头句,第④、⑤段的结尾句。
表述时要有理有据。
三、(2016·山西四校二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
唯物论者启示录
赵凡 周敏
他曾经有过华丽的家世,在“伤痕”岁月中度过22年光景。
22年前,他气概冲天,有《大风歌》作证;22年后,他将抒情变成了反思,于是,有了我们喜爱的系列读物——《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我的菩提树》……他后来有一种创想,将这一系列总体命名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这位深深迷恋马克思唯物理论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作家张贤亮先生。
除了在文学上的建树,张贤亮还有很多文人以外的传奇活动。
他号称“中国作家里的首富”,曾经是宁夏文联主席,如今却成了“堡主”,潜心经营自己的“另类作品”。
张贤亮祖籍江苏,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个名门望族。
祖父是民国的外交官,父亲是热血青年,早年攻读于哈佛商学院,“九·一八”事变以后,回国革命,于张学良旗下任职。
西安事变之后主力经商,家财丰厚。
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除了衣食无忧之外,张贤亮获得更多的是良好的教育、深厚的文化根基。
童年是短暂的,在张贤亮13岁的时候,家庭已经开始破败。
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
1951年,张贤亮携母来到北京,在39中读书,但却因为出身问题肄业。
15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最苦难的时候父亲在监狱中死去,年幼的张贤亮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那一年他18岁。
1955年,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银川,准备在这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平静地生活和创业。
年轻的张贤亮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萌发了抒发情感的欲望。
于是,他开始写诗,他所抒写并且期待的新时代并没有如愿而至,适得其反,就是这首《大风歌》使得张贤亮运交华盖,被定为“右派”送进了离银川市30里路的一个农场劳改。
就这样,22年的苦难开始上演。
于牢房内外,张贤亮几进几出,反反复复,最青春有为的年龄在其中虚度。
劳改生活毕竟是苦难的,每天劳动18个小时,只有6个小时用来睡觉吃饭,生活苦难,精神也无从找寻归属感。
张贤亮说:
“那个时候接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这本书让我活下来。
”这本书张贤亮阅读了数遍,也正是这本书让张贤亮懂得了运营方略,在新时代玩转文化产业。
重新获得自由已经是“文革”的末年,张贤亮试图重新拿起笔杆抒发诗情,秉持这样的文学观念,张贤亮的小说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这个社会深层的反思感,张贤亮颇为自豪和自傲的是自己的文字总是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
在小说的创作上,张贤亮如鱼得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他作品多产的时期。
每一部作品出现都能够给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以心灵的震撼,反思顺应了新的时代。
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张贤亮开始转换角色,用心经营起了文化产业。
他成了影视城的董事长,如今城堡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影响力,吸引了多个剧组到来,《大话西游》《双旗镇刀客》《红高粱》等都曾在此安营扎寨。
一席谈话,不由得更加生出感叹来。
他不似惯常文人那样“只表不为”,仅仅只会愤怒、哀叹、幽怨,他坚持他的“有为哲学”,试图于社会有一些作为。
他会反思,往往一针见血;他在反思之余还有行为,将文化附着于物品之上生产价值,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也改变了周围的生存环境。
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
因而,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这一点让人感叹。
(摘自《人物周刊·文摘版》,有删改)
相关链接:
张贤亮(1936-2014),男,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书法家。
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
代表作有《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立体文学作品——镇北堡西部影城、老银川一条街。
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银川,先当农民后任教员。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
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2014年9月2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银川去世,享年78岁。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历经22年的“伤痕”岁月,张贤亮的文学活动从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创作转向以反思为主的小说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
B.15岁的张贤亮就因家庭出身问题中学肄业,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后,就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银川准备创业。
C.尽管家庭破败,父亲在监狱中死去,张贤亮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在《大风歌》一诗中抒写并期待新的时代。
D.张贤亮最青春有为的年龄是在劳改农场度过的,在苦难的生活中,他反复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寻求精神的归属感。
E.“文革”末年,张贤亮重新获得自由,从此他又重新执笔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解析:
B项,张贤亮是1955年才来到银川的,并非离开学校就直接来到银川。
D项,原文说张贤亮“精神也无从找寻归属感”,他自己介绍说阅读《资本论》让他活了下来。
两者不存在必然的目的关系,选项说成目的关系牵强。
E项,原文和链接材料均未提及他获得自由后创造了大量诗歌,且“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这一说法也不合文意。
答案:
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给分。
6.“作为一个文化人,张贤亮始终走在先锋的行列”,这在文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紧扣“走在先锋的行列”,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答题区间,即第四、六两段。
然后,从中找出相关事件,如第四段写他创作《大风歌》,抒写并期盼新时代的到来。
第六段写他在“文革”后创作反思小说,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同时写他在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转换角色,经营文化产业。
参考答案:
①年轻时代,通过诗歌《大风歌》抒写并期盼新时代的到来;②“文革”之后,创作了大量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反思小说,走在文学先锋的行列;③在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开始转换角色,经营起了文化产业,潜心经营自己的“另类作品”。
(共三点,每点2分)
7.张贤亮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产业经营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
答:
解析:
作答本题,可从家庭影响、自身遭遇、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思考。
从家庭方面来说,他有过显赫的家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文化根基等;从自身遭遇方面来说,他家庭破败,学业未成,父亲死于狱中,自己被打成“右派”,这些丰富了他的阅历和思想;从理论学习方面来说,在狱中他读了《资本论》,懂得了“有为哲学”和运营方略。
参考答案:
①曾经有过显赫的家世,得到过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文化根基;②家庭破败,学业未成,父亲死于狱中,因诗作被打成“右派”,使他具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思想;③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懂得了“有为哲学”和运营方略。
(共三点,每点2分)
8.文章标题是“唯物论者启示录”,倒数第二段最后又说“这就是他给予我们的唯物主义启示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分)
答:
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探究点的选择:
一是“唯物论”要从物质世界进行探究,也就是要把握住人物的具体行动;二是人物的这种行为对我们的“启示”。
探究时,可以结合材料从人物的行动、思想、做法及目的等方面着手,根据材料对人物的交代综合概括。
参考答案:
①对社会深层的反思,使他创作了大量令人喜爱的系列读物;②在与别人的交谈中,他会不自觉地发出“有为哲学”的感叹;③反思之余,更有具体的行动,将文化附着于物品之上生产价值;④力求通过具体工作改变周围的生存环境。
(共四点,每点2分)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人,一所大学
陈序经,字怀民,1903年9月1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早年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
1925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
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
1931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
1934年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15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记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基础 强化 训练 15 实用 文本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