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docx
- 文档编号:11816172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48.94KB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docx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内蒙古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一内蒙古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2010年,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指数(ECI)为90.98,排名全国第15位。
其中生态活力得分为22.60,排名第14位,属于第三等级;环境质量得分为13.75,排名第7位,属于第二等级;社会发展得分为19.69,排名第11位,属于第二等级;协调程度得分为19.94,排名第20位,属于第三等级;转移贡献得分为15.00,排名第7位,属于第二等级(如表11-1所示)。
表11-12010年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二级指标情况汇总
去除“转移贡献”二级指标后,内蒙古自身生态文明指数(SECI)为75.98,排名全国第15位;去除“转移贡献”和“社会发展”二级指标后,内蒙古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为56.29,排名全国第18位。
生态文明建设仍为相对均衡型(如图11-1所示)。
图11-12010年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雷达图
从三级指标来看(如表11-2所示),在生态活力方面,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为11.69%,在全国排名第9位。
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这三项指标居全国下游水平。
在环境质量方面,地表水体质量达到40.5%,居全国第22位。
环境空气质量、农药施用强度居于全国上游水平;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表11-2内蒙古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
续表
在社会发展方面,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为36.1%,居全国第22位。
人均教育经费投入1316.12元/人,居全国第11位。
人均GDP为47347元,居全国第6位;城镇化率为53.4%,居全国第9位,这两项指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和农村改水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在协调程度方面,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进步明显,达到2.05%,排在全国第4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居全国中等水平;其他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在转移贡献方面,煤油气能源自给率为3.1176,居全国第2位;农林牧渔人均总产值为7457.27元/人,居全国第3位,这两项指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
用水自给率和人口密度这两项指标居全国下游水平。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一)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态势
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内蒙古生态文明水平保持稳定提高态势,整体进步指数达87.64%。
其中2003~2004年度提高幅度最大,为12.74%;2006~2007年度提高幅度最小,为4.09%。
各年度进步态势如图11-2所示。
图11-2内蒙古生态文明进步态势
具体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四个方面分析,生态活力、社会发展与协调程度均在持续改善,发展态势一致,但进步速度有所放缓,尤其是社会发展呈加速提高态势,2010年社会发展水平较2003年提高近2倍。
但环境质量不论是从年度还是发展趋势看,都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二)生态活力发展态势
内蒙古森林面积与湿地面积绝对数值较大,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但分布不均,且占国土面积比重相对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盲目开采、开发以及不合理利用,导致退化较严重。
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和重点公益林补偿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全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2010年与2003年比较,森林覆盖率提高57.11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41.13个百分点,湿地面积保持稳定,但自然保护区面积有所减少,这也是造成2004~2005年度生态活力退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蒙古生态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态势良好,但整体水平仍相对偏低,应继续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全区重要基础工程来抓,尽快建成横跨三北的绿色生态屏障,为全面构建稳定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据2009年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了“双减少”。
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9.26亿亩,比1999年减少31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6.22亿亩,比1999年减少918万亩,生态治理区的状况明显改善。
生态活力进步分析显示,2003~2010年内蒙古生态活力呈持续增强态势,整体进步幅度达26.07%。
仅2004~2005年有小幅退步,其中2003~2004年度进步幅度最大,达17.71%。
进步态势如图11-3所示。
图11-3内蒙古生态活力进步态势
(三)环境质量发展态势
内蒙古作为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水资源地区、时程分布不均,由于工业废水及居民日常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水资源污染严重;严重的干旱导致许多河流断流、河床裸露,加上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状况呈恶化趋势,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随着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废水点源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和排污权许可制度的实施,地表水体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的河长比例恢复至40.5%,仍相对较低。
省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气天数占全年比例稳定上升,2010年达95.62%,但是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以及臭氧浓度等项目纳入监测范围,监测标准更加严格。
而内蒙古作为煤炭生产大省,原煤消耗量大,且燃烧设备落后,以及汽车拥有量迅猛增长,都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形成较大威胁,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可能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内蒙古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居全国之首,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过度施用造成土地污染严重,且化肥、农药施用强度仍持续上升,尤其需要引起警觉。
目前内蒙古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但由于水土流失面积统计周期较长,数据更新较慢,因此尚未能及时反映其发展态势。
应继续加强大尺度的环境保护工作,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其尽快改善。
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尺度的环境质量仍在持续退步,但退步速度逐渐减缓,有改善的趋势。
各年度中2004~2005年度退步幅度最大,达12.29%;2005~2006年度进步幅度最大,为12.01%。
进步态势如图11-4所示。
图11-4内蒙古环境质量进步态势
(四)社会发展进步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内蒙古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其中2010年人均GDP较2003年增长4倍多,目前处于全国上游水平;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注重民生的改善,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上升,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持续较快增长,目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农村改水率稳步提高,但绝对数值仍相对较低。
全区以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稳步上升。
但是,内蒙古在发展中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突出困难和问题,非资源型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已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
应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社会发展进步定量分析显示,2003~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发展水平持续快速进步,整体进步幅度达172.19%,居全国首位。
其中2004~2005年度提高幅度最大,达21.84%;2003~2004年度提高幅度最小,为7.27%。
各年度具体进步态势如图11-5所示。
图11-5内蒙古社会发展进步态势
(五)协调程度发展态势
随着内蒙古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支持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和重大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建设,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重点地区的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全面推进,全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以及单位GDP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均保持较快下降态势,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以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大幅度提高,但是,其整体协调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全面加强用能管理,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
协调程度进步分析显示,2003~2010年内蒙古协调发展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增长幅度达154.08%,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但其绝对水平仍相对较低。
各年度中,2003~2004年度提高幅度最大,达16.57%;2006~2007年度提高幅度最小,为7.67%。
进步态势如图11-6所示。
图11-6内蒙古协调程度进步态势
(六)二级指标间发展态势关系分析
相关性分析显示:
内蒙古环境质量进步指数与社会发展进步指数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性(系数为-0.775)。
从上述二级指标进步态势图可以看出,两者在2004~2005年度的差异尤其明显。
该年度社会发展的强势提升主要得益于人均GDP增长了44.46%,而同期地表水体质量下降了14.94%,农药施用强度增长了22.09%,可见当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
实际上,这一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以农药施用强度为例,2003年为1.29吨/千公顷,随后逐年快速上升,到2010年已达到3.40吨/千公顷,增长了2.6倍。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对于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主要得益于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的提高。
从二级指标的进步指数可以看出,内蒙古生态文明持续进步的拉动力主要是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的提高,并且协调程度的提高也主要是对生态环境治理加大投入的结果。
而生态活力和环境质量的进步指数虽有增长但很缓慢,尤其是环境质量自2004年以来总体上处于退步状态。
第二,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逐年提高,但生态和环境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大。
内蒙古的生态活力进步指数和环境质量进步指数均与协调程度进步指数呈正相关,而与社会发展进步指数呈负相关。
这表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活力和环境质量的矛盾在加剧,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生态活力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越慢,甚至倒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对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小,则生态活力和环境质量提高越快。
第三,内蒙古的发展必须从地区实际出发,走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
俗话说“无工不富”。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工业发展迅速,但竞争力和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压力。
因此,从地区实际出发,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立足于地区传统和占绝对优势的农牧业。
但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内蒙古当前人多地少的现实,必须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走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
针对本地区发展情况,建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统一起来。
从内蒙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水平的现状看,随着城市化和农牧民集中定居的普遍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尽量少破坏周边环境作为优先考虑因素。
同时,要逐步提高森林或草原覆盖率和自然保护区水平,继续贯彻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轮牧等方式,提高草原自我修复能力。
第二,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内蒙古的水土流失率居全国前列,除了生态环境脆弱因素,还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直接相关。
因此,要制定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基金,持之以恒地进行防沙治沙;同时,针对地表水体质量较差的情况,要通过节能减排、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等手段来改善。
第三,巩固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强高新技术利用,加快发展太阳能、风电等非资源型产业。
-全文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生态 文明 建设 状况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