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docx
- 文档编号:11812159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113.38KB
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二节文言文阅读
第三篇 古诗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的诵读、停顿
读准
字音
破音异读
它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例:
“大楚兴,陈胜王”,“王”在句中读“wàng”,作动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在句中读“jì”,是名词。
通假异读
遇到通假字一定读本字的音。
例: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读“wú”,而不能读成“wáng”。
古音异读
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因为专有,就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
例:
“可汗问所欲”,“可汗”应读“kèhán”;“吐蕃”,“蕃”应读“bō”。
不读
破句
读文言文必须辨清语意和语言结构,使读音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
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正确停顿应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夫”“盖”“若夫”“若至”等,诵读时必须作些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续,否则就会影响文意的理解。
读出
语气
用语言表达感情色彩,总是带有一定语气的。
在文言文里,词的感情色彩、句的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和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
朗读停
顿方法
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总结性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如“至”“夫”“而”“然则”“若夫”“盖”“故”“惟”等,诵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例:
①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③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④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例: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之间要停顿
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后
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例:
其一/犬坐/于前。
(《狼》)
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例:
余闻之也/久。
(《伤仲永》)
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之间要停顿
例: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文言字词理解
通假字
音、形相同或相近的假借
例: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座位。
音同(近)、形不同
例:
①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②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音不同、形近(部分的)
例:
①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论语·为政》)“女”,通“汝”,你。
②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一词
多义
本义:
常用的那个意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①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例:
“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②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
例:
“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
引申义:
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例:
“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如“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
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由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
例:
“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古今
异义
词义扩大
例:
“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词义
缩小
程度减弱
例:
“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
范围缩小
例:
“臭”,古代指气味(“左佩刀,右备容臭”),现在则仅仅指臭味。
词义
转移
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
例:
“烈士”,古义指有远大抱负的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
例:
“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去”。
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
例:
“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形容词,指食物味道好。
词义
感情
色彩
变化
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
例:
“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浪,含贬义。
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
例:
“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格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
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例:
“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
单音词变双音词
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古义是“更不必说”的意思,而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连词。
词类
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例:
①深入不毛。
(长草)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装土石)
名词用作状语
例:
①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似的) ②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
例:
将军身被坚执锐。
(指铁甲;指武器)
动词用作名词
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的马)
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
例:
①所以动心忍性。
(使……惊动) ②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形容词使动
例:
①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 ②所以动心忍性。
(使……坚强)
名词使动
例:
空乏其身。
[使……受到贫困(之苦)]
意动用法
含有“认为……怎么样”或“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例:
固以怪之矣。
(以……为怪)
三、常用文言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常见语言标志为:
“……者也”“……也”“……者……也”
例: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倒装句
主谓倒装
例: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宾语前置
例:
何陋之有?
(《陋室铭》)
介宾倒装
例:
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状语后置
例: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定语后置
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被动句
语言标志:
“见”“为……所……”,译为“被……”
例: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例: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意义上被动)
省略句
省略主语
例: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
省略谓语
例: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省略宾语
例:
①问(渔人)所从来。
(《桃花源记》) ②必以(之)分人。
(《曹刿论战》)
省略介词
例:
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陈涉世家》)
固定
句式
(1)“如……何” 例:
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把……怎么样)
(2)“以……为……” 例:
以君为长者。
(《唐雎不辱使命》)[把……看(或:
当)作……]
(3)“所以” 例: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的原因)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用来……的)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用来)④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用来……的方法)
(4)“然则……” 例: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虽然如此,那么……)
(5)“得无……乎” 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大概……吧)
(6)“孰与”“与……孰……” 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跟……比较,哪一个更……)
(7)“不亦……乎” 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不也……吗)
(8)“何……焉为” 例:
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有什么……呢)
1.(2017·温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与致虚妹丈
[明]高尔俨
昨宵乐甚!
碧天一色,澄彻如昼。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①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吹洞箫数阕,清和婉妙,听之怡然;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出户一望,空旷无际。
大醉后笔墨撩乱,已不复记忆。
今晨于袖中得纸幅,出而视之,则所谓“笔墨撩乱”者也。
然亦殊可爱,以为有骀荡②之趣。
把笔效之,不能及已③。
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选自《历代小品尺牍》)
【注释】①被:
遮盖。
②骀(dài)荡:
这里指书法舒放畅达。
③已:
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
①【数】
A.吹洞箫数阕 ( )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②【及】
A.不能及已 ( )
B.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
③【就】
A.因即以昨日所就者请正 ( )
B.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3)依据字形,领会词义,体会情味。
参考示例,给“婉妙”作批注。
【示例】响绝余音,犹绕耳间不退:
“绝”和“绕”是“纟”旁,和丝线有关。
“绝”义为“断绝”,“绕”义为“缠绕”,一“绝”一“绕”,写出了箫声虽止,但仍如丝如缕,萦绕耳畔,作者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
【批注】清和婉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品文读来“趣”味盎然。
作者认为昨夜纸幅“有骀荡之趣”,你还从文中发现哪些“趣”?
阅读全文,说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种“趣”,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
2.(2017·嘉兴、舟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题。
范石湖
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
至能奏曰:
“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
”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
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至虏庭,纳之袖中。
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
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
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
“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
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
”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
至能犹伏地。
再传宣曰:
“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
”至能再拜而退。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至能将回,又奏曰:
“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
”虏主许之。
报书云:
“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
”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范石湖:
即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愿反侵地 ( )
②议定乃行 ( )
③至能徐出袖中书( )
④虏主许之 ( )
【舟山卷补充】
①时金主乃葛王也( )
②再传宣曰 ( )
③使人可就馆 ( )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
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宁波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集》)
【乙】刘酒,汴人,无名字。
自呼曰“酒”,人称曰刘酒云。
画人物,有清劲之致,酒后运笔,尤觉神来。
人以为张平山①后一人,酒不屑也。
凡作画,皆书一“酒”字款②,其似行书者次,似篆籀③者,其得意笔也。
尝为上洛④郡王作画,王善之,曰:
“张平山后一人!
”酒意嗔,急索画曰:
“尚未款。
”乃卷入旁室,纵笔书百十大“酒”字于上下左右。
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酒于醉睡之外,唯解画,他一无所知。
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
“死以累君。
”一日方持杯大饮,忽然脱去,开口而笑,杯犹在手。
余感其宿昔之言,为买棺殓之。
(选自《虞初新志·刘酒传》,有删改)
【注释】①张平山:
明画家,擅画人物。
②款:
钟鼎等器物上铸刻的文字,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
③篆籀(zhòu):
即篆书。
④上洛:
古地名,即今商县。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故取“五柳”为号。
B.五柳先生身居陋室,衣食不足,但忙于著文,无暇顾及。
C.刘酒作画,用行书落款,是为了显示其书法的精湛。
D.刘酒爱“酒”,以“酒”为名,与“酒”生死相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酒与予交最久,无妻子,每谓予曰:
“死以累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记往往用非常之笔表现非常之人。
【甲】文中“曾不”一词表现了五柳先生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乙】文中的“不屑”一词刻画了刘酒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填写)
(5)两位传主,一位“衔觞赋诗”,一位“饮酒作画”,他们的人生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4)题。
习惯说
[清]刘 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④以惊如土忽隆起者。
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
习之中人⑤甚矣哉!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①养晦堂:
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
渐渐扩展。
③踬(zhì):
绊倒。
④蹶然:
急速的样子。
⑤中(zhòng)人:
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既久而遂安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B.足之履平地足肤皲裂而不知
C.而不与洼适也而此地适与余近
D.故君子之学广故数言欲亡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小中见大,即事喻理,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对你的学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A.几 B.屡次 ②A.比得上 B.到了……的时候 ③A.完成 B.接近,趋向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注释的掌握情况,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重点是掌握课内出现的“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做到能迁移运用。
这里出现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要掌握这些重点词的多种解释及用法。
(2)又松竹影交加/翠影被面/月光落酒杯中/波动影摇。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划分。
本句的意思为:
加上松竹影子摇曳,翠绿的影子遮盖着面庞,月光映入酒杯中,杯中月影摇曳生姿。
(3)“婉”和“妙”都是“女”旁,让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
“婉”义为“婉转”,“妙”义为“美妙”,“婉妙”二字,写出箫音柔美悠扬、悦耳动听,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愉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按照示例,从文字、文意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次回答。
首先从字形的角度分析文字的意思,再结合文章概括出内容,最后是体现作者的心情。
(4)示例一:
我感受到自然之趣。
夜晚碧空如洗,通透如玉。
月光之下,松影、竹影翠色拂面,皎洁的月光直落酒中,干净明亮,杯中月影摇曳生姿,读来趣味盎然。
示例二:
我感受到艺术之趣。
“昨宵”月色空明,松竹摇曳,自然之景触发作者创作的灵感,酒酣之际,兴会神到,虽笔墨纷乱,但浑然天成。
作者在自然之景中直抵自然之境。
“今晨”握笔仿效,却再难企及。
看似无意,却启示自然意趣是艺术创作的真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能力,包括对审美的鉴赏能力。
要求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可以先找出你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对文言文句子进行翻译,并围绕“趣”进行评价。
【参考译文】昨晚非常快乐!
天空一片碧绿,澄澈透明得如同白昼。
加上松竹影子摇曳,翠绿的影子遮盖着面庞,月光映入酒杯中,杯中月影摇曳生姿。
吹几曲洞箫,清新和谐婉转美好,听起来非常愉快;听完后余音缭绕,好像绕在耳间不曾消失。
走出门一看,一望无际。
(喝得)大醉之后挥笔纷乱,已经不能再回忆起来。
今天早晨从衣袖中发现字幅,拿出来一看,这就是所谓的“笔墨撩乱”了。
但是(整理下)也特别可爱,(自)认为有舒放畅达的趣味。
拿起笔仿效,已经不能达到了。
于是就把昨天完成的请(人)校正。
2.
(1)①通“返”,归还 ②才 ③慢慢地 ④答应、应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注释的积累及运用能力。
如“反”在《愚公移山》中有“始一反焉”,其他几个在课内也均出现过,平时要多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文言词法。
【舟山卷补充】
①是 ②第二次 ③靠近(或:
到)
(2)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
要求在理解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断句,本句意思为:
虏人中各大臣都忿忿不平,议论要扣留使者,但虏主不同意。
(3)①范成大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
②(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能力。
要求注意重点词,字字落实,并做到语句通顺,注意补充省略的主语,注意“遂”“为”“书”“既”“嘉”等词。
(4)示例:
两人都具有勇敢、镇定和自信的性格,都忠肝义胆(或:
具有爱国情怀),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
只是因为时势不同,任务各异,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材料的评析能力。
先概括评价两人行为的共同点,再回答不同点,即两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参考译文】淳熙年间,范成大出使北方,孝宗让(他)口头禀告金主,说河南是宋朝陵墓所在地,希望(他们)归还侵占的土地。
范成大禀告说:
“这事很重要,必须和宰相商量,我请求把皇帝的旨意告诉他,商议决定后才实行。
”皇上同意了,不久宰相竭力认为(这)不可以,但是圣意坚定不能挽回。
范成大于是自己写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话写在上面。
(范成大)到了虏人的朝廷,把信藏在袖子中。
然后跪着进献国书,跪在地上不起来。
当时金主是葛王,性格宽厚仁慈,传讯问那出使的人因为什么原因跪着不起来。
范成大慢慢地从袖子中拿出信,禀奏说:
“我来的时候,大宋皇帝另有圣旨,难以写在国书上,让我口头禀报。
我现在小心地用信记述,希望给您过目。
”信呈上后,殿堂上观看的人都变了脸色。
范成大还是跪在地上。
(皇上)再次下达命令说:
“信已经看了,使者可以回到馆里。
”范成大拜了两次后告退。
虏人中各大臣都忿忿不平,议论要扣留使者,但虏主不同意。
范成大将要回来,又禀奏说:
“口头禀告的事,希望在国书中明确地报告,(希望)仍然在开头宣告,希望使臣没有欺骗的罪名。
”虏主同意了。
报告的书信说:
“口头禀报的说法,完全让观看的人害怕,事情必须审慎处理,外族才会信服休止。
”(范成大)回来以后,皇上对他不辱使命大加赞赏。
因此提拔(他),以至于得到重用。
3.
(1)王怒甚/裂其幅/驱之出/酒固怡然。
【解析】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划分。
本句意思为:
郡王很生气,把他的画撕裂,赶他出门,刘酒仍然很高兴。
(2)D 【解析】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相关句子翻译及文章原意理解。
A项中写到“五柳先生钟爱宅边的五棵柳树”,原文只说“宅边有五柳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 中考 语文 复习 讲解 第三 第二 文言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