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影响基础货币的手段与方法.docx
- 文档编号:11811725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56.65KB
央行影响基础货币的手段与方法.docx
《央行影响基础货币的手段与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行影响基础货币的手段与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央行影响基础货币的手段与方法
央行影响基础货币的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调控手段
一、前言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源泉,是整个货币传导过程的起点。
它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对宏观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货币传导机制中,中央银行首先要控制的就是基础货币。
本文从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与再贴现、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外汇占款和现金发放这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中央银行影响基础货币数量的手段。
二、公开市场操作
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手段是增加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减免税收。
货币政策的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
动政府卖出有价证券回笼货币市场上的基础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
政府买入有价证券放出基础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
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说在市场上买卖证券主体是央行。
如果政府感觉经济过热货币供给过多就会发放债券老百姓购买政府的债券需要用货币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集中到了政府手中而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变成了定期不定期的债券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了则货币供给降低经济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温。
经济过冷正相反。
(一)公开市场业务概述
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更准确的说是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和常用的工具。
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
所谓广义公开市场,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的数量有限,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之外,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所谓狭义公开市场,是指主要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
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发行量大,且流通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买进或卖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就可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量的目的。
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当经济处于增长过慢、投资锐减不景气的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大。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
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政策影响和调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基本方式是:
中央银行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从而增加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目的,这种活动有防御型和进攻型两种方式。
防御型的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和卖出证券,其目的在于缓和或消除在发行通货或代收票据过程中,由于季节性或偶然性因素给商业银行准备金和市场利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只是一种消极活动。
进攻型的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买进和卖出证券,作为积极活动,其目的在于预先控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和市场利率,以维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三)公开市场业务
1.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在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是中央银行影响金融市场状况的有效手段。
当经济出现萧条,金融市场上资金比较匮乏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实质是注入一笔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新增准备金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企业的放款,其结果必然是信用规模的扩大和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
反之,在金融市场货币过多,通货膨胀抬头时,中央银行可以出售有价证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商业银行减少或收回贷款,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减少,从而使通货膨胀势头得到控制,经济趋于稳定。
2.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直接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会改变利率水平,这是一种间接影响。
但实际上,公开市场业务还具有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能力,当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会使证券的需求额上升,从而推动有价证券上涨,利率则下降。
由于利率下降对借款和消费的刺激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扩张政策的实现。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不同期限的证券,可以直接改变社会公众对不同期限证券的需求额,而使利率结构发生变化,这种作用是其它政策工具所不具备的。
3.与再贴现率政策相辅而行。
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率政策的配合使用,往往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政策效果。
例如,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因拥有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而不依赖中央银行的融通,使货币政策难以奏效。
此时若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相佐,在市场上卖出证券,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必然减少,紧缩目标得以实现。
由于两者相互配合比使用单一的工具效果更为显著,许多国家都十分注意它们的相互配合运用。
(四)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控制得当,这方面的作用较之其它工具更为有效。
2.公开市场业务能够进行主动性的操作,使其效果无论在质上或在量上均达到中央银行预期达到的目标,而不像再贴现率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3.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按较少的规模和较小的步骤操作,使中央银行能够准确地调整准备金,且不会象存款准备率政策那样,产生过于猛烈的影响。
4.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因而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调整的比较理想的工具。
5.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强的逆转性,能够根据市场情况的突然变化,迅速作反方向的操作。
(五)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性
公开市场业务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
1.公开市场业务因操作较为细微,所以对大众预期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的强制影响均较弱。
2.公开市场的随时发生和持续不断,使其预告性效果不大。
3.各种市场因素的存在,以及各种民间债券的增减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
4.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配合,因为交易的成立要取决于双方的意愿。
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被喻为“三大法宝”。
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货币和信贷的总量,又被称为一般性货币政策,或总量性货币政策。
三、再贴现率、再贷款率
(一)再贴现率
1.基本概述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
再贴现率:
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它机构的放款利率。
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
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
2.操作手段
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
3.作用机制
再贴现率作为一国基准利率,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的利率水平,是其他利率赖以调整或变动的基础。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获得的准备金数额减少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意愿,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
通过银行创造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供给量会数倍减少。
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规模,进而也就缩减了市场货币供应量。
随着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市场利率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币的供给需要相应减少,整个社会的投资支出减少,经济增速放慢,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获得的准备金数额增加,借款成本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准备金并通过银行创造货币乘数的作用货币供给会数倍增加。
商业银行之所以要进行再贴现,一般是由于商业银行资金发生短缺,再贴现率低,商业银行取得资金成本就低,市场利率就会降低,反之表示中央银行资金供给趋紧,市场利率可能上升。
(二)再贷款利率
1.基本概述
再贷款:
指我国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再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贷款时中央银行执行的利率。
2.操作手段
央行主要通过三类再贷款操作:
为解决流动性不足而发放的流动性再贷款、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金融稳定再贷款和用于特定目的的政策性金融再贷款。
3.作用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成本和可使用额度,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发生变化。
当中央银行要收缩银根实行紧缩政策时,它可以提高再贷款利率,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必须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主要作用时是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分为两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其中金融机构必须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即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拥有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进行调整的权限,这种安排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那么,中央银行是如何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基础货币数量的呢?
我们知道,基础货币是央行的货币性负债,包括发行在外的现金C和其他存款类机构准备金存款R,即MB=C+R,而法定准备金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因此,中央银行就是同时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进而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经济过热时和经济过冷时。
在经济过热时,投资需求增加,商业银行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借贷,因此不会在银行内部保留大量的超额准备金,这时的银行几乎不存在超额准备金,而只维持法定准备金。
而中央银行在此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话,就会增加存款类机构的准备金存款R,从而使得基础货币的数量增加。
由下图可以看出,在2000~2015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基础货币的数量是与准备金率几乎保持同步变化的。
相反,在经济过冷的时期,投资需求不旺,同时商业银行需要大量资金以应对挤兑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会储备大量的超额准备金。
这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话,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金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存储在中央银行,因而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数量。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定准备金率与基础货币的数量是正相关的,但是其发挥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它受到当时的具体的经济状况的制约,只是对经济过热的情况下产生影响。
但是,法定准备金率不仅仅会对基础货币的数量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银行的货币乘数,即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对总的货币供给产生较大的冲击,因而相较于公开市场业务等其他调控手段,西方国家的央行较少采用这一方法。
而我国受国际贸易顺差、CPI上涨等压力,较为频繁地使用这一工具。
五、现金与外汇占款
上文所述的央行对于基础货币的调控方法皆属于间接,其是否能如愿奏效不仅仅取决于央行的政策实行力度,更与整个市场形势与市场心理息息相关。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在经济过热时,即银行倾向于无限制贷款的情况下适用,而在经济萧条时则难以适用。
此时,银行体系处于保守惜贷状态下,为日益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其本身就保留了较大规模的超额准备金,此时即使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也会自动转化为法定准备金,而不影响准备金总额,因而对基础货币并没有影响,同理,即使调低法定准备金率,由于面临挤兑危险,银行也难以降低准备金,这种情况下央行的行为不过是将更多的法定准备金转化为超额准备金,而整个准备金数量仍然没有变化,因此在经济萧条状态下,央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工具基本失效。
央行的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看似央行决定利率,其决定权在于商行,换言之,在于商行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基础上形成的未来预期,同理,在经济过热时,央行通过提高再贷款与再贴现率来提高商行的贷款与贴现成本,进而逼迫商行收敛无限制的对市场贷款行为,而在经济萧条时,处于惜贷状态的商行对央行的再贷款与再贴现率的变动并不敏感,因为其当下的唯一目的在于抑制自身资产流动性以规避日益巨大的风险,除非已经陷入挤兑狂潮并无可挽回的面临破产,商行是尽力避免向央行申请再贷款与在贴现的,即使是同业拆借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最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同样,属于被动政策,如发行央票、回购、逆回购等,其是否真能取得如期效果还要看市场的形势与市场主体各自的经济预期,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是难以被准确度量的。
现金与外汇占款则属于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策略,是由央行完全控制并相对稳定的基础货币政策。
传统意义上,处于经济萧条状态时央行通过增发货币有助于促进需求进而拉动消费,推动经济的复兴,而在经济过热时央行则通过各种间接策略来降低基础货币,同时减少现金的发放来给经济降温。
发放现金的政策相对稳定,并且有效,但由于其对市场造成的影响程度往往不可预期,因而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负面效应,例如超量现金发行与过低准备金率造成的物价上涨。
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与现金同理,一方面央行可以直接印发货币以购买外汇储备,因此所拥有的所有外汇储备都可以看做央行的基础货币存量,另一方面,市场上各企业所赚取的外汇往往向商行兑换本币,商行通过向央行兑换本币而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规模。
六、结语
央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将对整个货币供应产生根基性的影响,根据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原理,央行可以适时运用多种手段与政策来有规律的控制货币供应,进而使经济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但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央行对于基础货币的调控所造成影响往往具有意外因素。
因此在确定货币政策前,需要央行做出更稳健与全面的预期,而对于货币市场运行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则需要央行做出更及时的调整。
组员:
江汇源周品慈赵露平翟中迪赵文韬张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央行 影响 基础 货币 手段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