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11807965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2.47KB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docx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考虑到让学生准备材料的危险性,在上本节课的前一天我去近郊的河里捞了些水葫芦作为上课用的观察材料。
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这些水生植物.在观察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主观察,而且我要求他们在观察的同时作好观察记录(画出观察对象的外形)。
由于见得少,孩子们非常好奇,观察得也格外认真仔细。
他们的观察顺序也不尽相同:
有的小组从叶子开始,从上到下观察;有的从根开始从下往上观察。
一边观察一边还不断提出问题,如:
为什么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
水葫芦上鼓起来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用?
这时候我就用美工刀帮助学生剖开水葫芦让他们看看里面的秘密。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这时候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争先恐后地发言,其中有个学生更是形象地说他们观察到的切面像面包的切片,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喜,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叹,让我这个成年人不得不喟叹自身想象力的贫瘠!
看着他们的胃口被吊得差不多了,我就把救生圈浮起的原理告诉学生,学生一对比水葫芦的结构马上就明白了水葫芦浮起的原因。
我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抛砖引玉加联系实际的教学。
在这一次观察活动中学生都很好的通过实物观察获取水生植物的外貌特征然后逐渐深入知道一些植物的生长特。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推荐《植物的叶》是主题单元“植物”中的第五课。
教材通过捡树叶、研究树叶来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叶的叶子变化过程中得到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的生命轨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去进一步体会到植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
课前,我布置每位学生捡两片落叶,每一组中的同学尽量捡不同的落叶,以便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大多数同学都带来了,有些班级带的学生比较少,我就在课前请每个小组长在校园里捡了一些不同植物的落叶。
总体观察情况良好,我给同学们留了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我们小组一共捡到了几片叶子?
2、一共有几种树叶?
3、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
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将大小不同或颜色不同的同种叶片分到不同种类,大小和颜色确实属于分类的依据,但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片也会存在差异,不能光凭这两点来判断他们是否属于同种植物,要多维度的判断,比如叶片的形状、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叶片边缘、叶片的质地、软硬和厚薄,等等。
对于不同的叶子具有相同的结构:
叶片、叶柄。
我没有重点强调了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不要把叶脉和叶片并用.这是教学上的一个失误。
导致关于叶脉,学生竟然把它归入到叶的结构中去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用手掌比喻树叶,把小臂当作叶柄,手掌就可以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是叶子的叶脉.)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手掌上的纹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位,而是属于手掌皮肤的一个部分。
让学生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观察,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小叶片、嫩叶等。
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一年之中,植物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这一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有.对于他们来说,春天和秋天里植物的变化最为明显。
关于春天,同学们说得最多的是植物发芽了,万物生长。
对于秋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果实成熟了,树木落叶了,小草枯黄了.
对于变化明显的部分,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也因此,观察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比较容易。
但是对于一些不明显的变化,需要测量和记录,才能在对比中发现,而这一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的持续时间太久,完成比较困难.
因此,这一课,对于科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但是指向于科学技能的观察一棵树或者一棵草在秋冬季节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完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由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还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件事,所以书本16页的记录表对很多孩子来说形同虚设。
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张表格,那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概念的发展会更加完善。
前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表格列入教学。
课后,我觉得这样不妥,虽然有难度,实行起来不太现实,但是还是应该在教学中提到。
使学生熟悉这种记录方法,会自己绘制这种表格。
所以,我将书上的表格作为典型,介绍了它每个部分的意思和记录的方法,而后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自己绘制一张观察记录表。
如果有时间和兴趣,课后还可以进行一次实地观察。
我觉得这样处理相对不处理来得好。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一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小结,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
由于前面每一节课都上得比较踏实,大多数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写出很多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名称,这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而且同学们能从这些植物中知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并且准确地用维恩图表示出来。
对植物共同点的概括,我的学生基本能够得出:
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有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共同特征。
这节课的整理就水到渠成了,总体难度不大.
对于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为例的9张图片,用词语概括难度较大。
像“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结果”一类,学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叶长出”“真叶展开"这一类专业名词就比较难接受,这也属正常。
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寻访小动物》是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中的第一课,是观察小动物的第一课,这课是开启动物观察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动物是学生比较喜欢的。
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你所知道的动物,学生的发言是很积极的,对于出示的动物图片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动物的名称,并能简单对它进行描述。
本课的课题中有寻访两个字,这节课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德大树周围、草丛里、花坛里进行观察和调查,实地去寻访一些小动物,学生听到这个活动内容兴致很高。
在寻访的时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
在调查之前,我特别给出了一些注意点,如:
爱护小动物;观察的时候做好记录;爱护校园的环境;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活动中学生寻找小动物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兴趣很浓,虽然最近温度的骤降对校园动物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学生寻访的那份热情。
但是,当学生拿到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时候,个别的学生把提出的注意点统统都抛之脑后了。
有的学生忘记了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有的学生对小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损坏;有的学生对校园的植物造成了伤害;有的学生只观察了,但是没有记录。
这些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让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很好的组织好学生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三年级的学生这学期才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这门课程,关于科学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需要慢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
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需要分工合作,把任务分派到组内每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有任务,这样集中精神,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为了更好的认识校园中的动物,在学生发现小动物的时候,我在旁就举起相机,把它拍下来。
一是可以集结全班的寻访结果,让学生能加深对动物的印象。
二是对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可以再进行辨认。
当然在学生寻访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动物的观察能力是值得表扬的.我学生寻访的时候,我是穿行在各个小组之间,这时候恨不得有分身啊!
这是我在教授这堂课的过程中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改进提高。
蜗牛课后反思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
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
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
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
在材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
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
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
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
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
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通过教师送给学生的蜗牛食物,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三)对本课以及科学教学的一些探讨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
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
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
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
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
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
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
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
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
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
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
“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蚯蚓》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第三个活动是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第四个活动是利用维恩图的形式来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蚯蚓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上节课已经经历了观察蜗牛的过程,所以在这节课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蚯蚓的环带及口等结构,观察蚯蚓的这个过程比较很顺利,并且孩子们对观察蚯蚓的兴趣也很浓厚。
但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接触实验,他们的的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三年级上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这节课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得更加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课堂语言比较随意,而科学课上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点难度,但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使用规范科学的课堂语言的引导。
《蚂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动物单元的第五课,本课旨在通过对蚂蚁这种大自然存在较多,且学生容易寻找的小动物的观察研究。
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互相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其研究成果,在互动中学习知识。
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请学生找一找蚂蚁的家,观察一下蚂蚁的生活.
2、用一个谜语导入新课。
3、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蚂蚁的认识.
4、讨论观察方法,解决观察难题.
5、小组观察蚂蚁,认识蚂蚁外形。
6、蚂蚁与蜗牛和蝗虫的比较。
7、进一步观察蚂蚁。
8、课堂小结,送小蚂蚁回家。
课堂上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
首先,蚂蚁个体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强,学生很难控制住,经常出现让蚂蚁丢失或压死的情况。
其次,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时,很多同学都照着书上画,没有遵循客观、真实、科学的原则。
必须在课堂中提醒学生。
经过这节课,我发现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有些班级,在探究观察小蚂蚁的方法中,我给学生了较多探究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讨论非常热烈,从他们的汇报来看,他们的确设计出了许许多多观察蚂蚁的方法。
但是这样的班级,往往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不是很好。
有些班级,老师传授的比较多,方法也很保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的班级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比较好,但是,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
从一定角度来讲,是不可取的.要解决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金鱼课后反思
推荐金鱼这一课,教材在一课时中安排的内容比较多。
从鱼生活的环境到观察鱼的身体及运动,再到观察鱼的吃食、排泄,然后观察鱼的呼吸,最后比较蚂蚁和鱼的相同和不同,最终以指导饲养小金鱼结束。
如果不能够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40分钟的课堂将很难把握。
经过2个平行班的教学尝试,我简单总结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过程:
1、直接点题,进入本课研究重点:
金鱼。
2、明确观察的要求:
观察鱼的身体是怎样的?
身上长着什么?
怎样运动?
通过学生的观察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完成对鱼的身体及主要器官的认识,然后以比较各种金鱼小结得出:
金鱼的种类很多,但他们的基本身体特征都很相似。
3、观察金鱼吃食与排泄,活动前强调这样几点:
放几粒鱼食?
静静地观察鱼怎样吃食物?
找找鱼的粪便,从哪里排出?
这些细节的强调将有助于这个活动的高效。
吃食是很快可以完成的,观察排泄粪便没有那么巧,能及时看到。
可以请看到的小组来说一说.4、观察金鱼的呼吸。
这个活动实际操作的成功率不高,而且组织起来很费时间,课上很难完成.这部分我以教师演示为主。
5、比较蚂蚁和金鱼的不同。
最后引导学生课后饲养金鱼,继续观察结束。
《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是教材动物单元的最后一章,也是对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
前一个月,学生已经对四种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些动物的相互比较中,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本单元所选择的四种小动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的形态各不相同,生活习性也各具特色,显示出每种小动物的独特个性,体现出动物界的多样性。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继而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注关心周围的生命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四种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由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全班讨论,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观察总结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如何验证他是动物共同具有呢?
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这节课文字内容较多,显得比较枯燥,要进行适当修改,加些直观资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物品,分辨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课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回顾,形成了以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2、认真阅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
我发现教材开始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常见的材料,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因此教学设计时把此内容拆分成两部分:
一是作为新课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材料;另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身边物品后试着说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我认为这样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
二、存在问题
1、教学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描述材料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可是很遗憾,由于时间调控的不好,最后对这个问题没来得及展开.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教学机智不够,有领导听课就乱了“阵脚”.
2、指导方法应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组织学生汇报时,当学生对物品由什么材料做成产生分歧时,让学生拿着物品到台前指着物品,说说自己
〉>《比较韧性》教后反思
1
推荐
在教学本课之前对本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发现了许多难点,也反复思考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有机会能够看到其他同行的处理方式。
一、探究结论与事实相悖
根据教材安排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即(韧性大小排序依次为:
塑料〉木头>金属〉纸),然后事实上金属的韧性应该是比木头好的,因此这样的实验数据岂不是授予了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
这是第一个问题。
其次,结合教材设计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即(同一种材料伸出桌面越长,它的韧性越大),事实上同种材料它的韧性应该是一样的,无所谓伸出距离的长短。
基于这两个问题,看到网上作出了与教材不同的处理,从探究实验入手作出了改动:
保持三种材料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通过改变挂的钩码的数量,比较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思考过后觉得这一方法值得一试,在进行预实验时,也欣喜地发现这一处理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一)不需要在实验时多次改变材料伸出的距离,可以使操作简化,节约时间
(二)以伸出桌面10厘米为例进行实验,挂到三个钩码时,木条折断、塑料条弯曲度最大,金属次之,这样就解决了木头的韧性比金属大的难题。
当我欣喜得出结论时,同组老师的一番话无意于泼了一盆凉水,“挂一个钩码时可以明显得出韧性排序:
塑料>木头〉金属,为什么结论要根据挂到三个钩码(韧性排序:
塑料>金属>木头)时定呢?
”我一想的确这根本无从解释啊。
。
.
因此实际教学时还是以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为途径,虽然知道结论明明与事实不符,只是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又通过举例进行了一下跟正,实际生活中金属的韧性应该比木头好(有种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味道)。
《它们吸水吗》这课是三上新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一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比较金属、塑料、纸、木头四种材料的吸水性;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一张纸的特点;第三个活动是我来造一张纸.记得以前的教材没有第一个活动,第二个活动上一节课,第三个活动也是上一节课。
有一些疑问,现在的教材为什么把两课时合二为一,还要加一个活动内容?
我们的课堂40分钟时间怎么使用?
走马观花的进行教学能行吗?
分析这三个活动,都很花时间。
比较吸水性这个活动涉及比较实验,三年级的学生要做好并不轻松,如果用材料盒里的那几种材料,滴好水得等上五-六分钟的时间才会有现象产生。
观察纸这个活动要简单也可,就是直指要害—--—观察纤维,但这就足够了吗?
显然,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必须指导他们怎样深入的观察,切忌浮躁,去发现更多纸的特点。
最后一个造纸的活动,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活动花一节课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
但现在.....。
不过,在这个活动中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学生造纸,刚刚开始一个班,造好的纸再怎么吸水还是很湿,不能马上写字,要等几天,加上天气不好一直不干,不能写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提不起来了,第二个班级上课,我教给同学一个办法,用吹风机把造的纸吹干,效果好多了,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把人造纸搞定了,学生在自己造的纸上写字画画,虽然粗糙但都很兴奋,效果非常好。
对这节课,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删减,对材料进行了改进。
第一个环节选择了现象更加明显的材料,而非材料盒中有的;第二个环节我选择放弃,直接让学生撕纸,进行纤维的观察,引出古代蔡伦的造纸术,介绍造纸的过程。
并马上利用刚刚撕碎的纸展开我来造一张纸的活动。
这样下来一节课还是很紧张,基本没有渗透德育内容!
(本来,这节课是渗透节约纸张、节约资源等德育思想的好时机!
)作业也无法完成
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课里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
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把材料进行分类。
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我让学生先对材料进行预测。
在挑选材料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尽量选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见的,但判断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
回形针、铁钉、三角尺等。
学生通过表格的帮助,分小组讨论并推测出物体沉浮的情况。
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上来汇报,总结出学生对每件材料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他们有异议的材料,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学生作出实验结果的报告时,我注意让他们对照预测结果,思考使自己预测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讲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形状无关。
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多.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这一环节,在学生观察完并汇报了结果后,应该给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选择实验的材料种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除了原本实验中准备好的实体的塑料、金属、木材各两种外,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试一试我们身边的物体,如橡皮、橡皮泥等,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科学前概念,现在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来让学生细致的观察砖瓦和陶器、瓷器。
碎的砖块和瓷片是我们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观察落实充分,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于材料研究的兴趣。
材。
“砖瓦"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