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度.docx
- 文档编号:11801291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10KB
成都市度.docx
《成都市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度
成都市2005年度
信息化建设与软件产业发展
项目指南
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
2004年12月
第一部分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和目的
根据《成都市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2003-2010年)和2005年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编制2005年度成都市信息化建设与软件产业发展项目指南。
编制本指南的目的是:
为相关部门、地区和从事信息化建设、服务及投资的市场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信息化建设与软件产业发展;为编制信息化建设与软件产业发展计划提供依据;吸引和带动社会信息化项目投资。
二、编制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信息化服务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以信息化服务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电子政务应用,促进建设最优创业环境;以信息化服务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点建设好一批信息化项目,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促进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产业支撑,促进软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编制原则
统筹发展、有序推进。
坚持统筹发展,突出统筹城乡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体现有序推进,重点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延伸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公共安全的城市化管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有序推进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面向需求、突出服务。
从客观需要出发组织信息化建设,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应用效果为标准,体现服务价值为重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安排一批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按照新建一批、续建一批和储备一批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带动更多面向市场、面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信息化项目,体现信息化的示范性和倍增效益。
整合资源、加强应用。
注重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综合利用,促进技术、设备、人力、资金和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组合,防止重复建设。
推动信息资源及信息系统的共享工程,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府先行、市场主导。
坚持政府先行,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把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坚持市场主导,发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建设重点
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重点服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促进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发展。
1、城乡统筹类项目。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重点加快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和水平,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
2、电子政务类项目。
突出服务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推进,重点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网上业务协同和政务信息公开,促进政府办事流程再造,增强政务的透明度,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3、电子商务类项目。
着眼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构造电子商务公共基础平台、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
通过实施《电子签名法》,重点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基础平台建设,重点在电子通关、物流配送和网上报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突破;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争创服务业新优势。
4、信息化发展环境类项目。
不断改善成都市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在更高层次和更优环境中进行。
围绕建立起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规划发展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重点做好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研究、标准体系研究及规范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的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市场,不断优化信息化投资环境。
5、产业基础类项目。
按照“应用推动、培育市场、带动产业”的要求,引导软件企业聚集发展,重点支持在招大引强上;鼓励信息技术创新,重点支持在扶优扶强上;做大做强产业支撑,重点支持在服务平台建设上。
集中力量推动数字娱乐、软件外包、信息安全、集成电路设计等特色和优势领域的发展。
第二部分信息化建设项目指南
一、城乡统筹类项目
(一)“数字城乡”工程
建设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城乡社会经济信息开发和服务体系;开展四大信息应用工程。
1、城乡综合信息网络体系
构建覆盖全市,逐步向区(市)县、乡镇和村拓展的信息网络体系。
利用频率资源,支持和引导网络运营商建设农村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在实现固话和无线乡镇覆盖的基础上,开展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加大推广力度,支持在乡镇和企业建立信息工作站;充分发挥市、区(市)县两级光纤骨干传输网的作用,采取有线、无线和卫星等多种接入方式,实施电视、电话和网络等多种信息内容服务向乡镇延伸,并逐步开展信息进村入户。
2、“三农”基础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IIMS技术平台),开发覆盖城乡的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和农业生产综合服务系统,对“三农”经济社会指标、价格信息、信用信息实行动态监测和预警;推动城市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3、农业技术呼叫服务中心
构建市、区(市)县两级农业综合信息呼叫服务体系,面向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经专业合作组织、乡(镇)村和农户提供支农热线服务。
4、重点应用工程
(1)数字城乡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成都市重点乡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支撑平台,为开展农业布局与估产、农村休闲旅游、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等业务提供基于GIS的应用支撑。
(2)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系统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扩大公共卫生和疫情报送系统的覆盖范围,建设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卫生执法、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服务。
(3)农村基础教育信息服务工程
结合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数字教室建设和开展远程教育,继续推广“扶贫村+学校+网校”模式,加快“农民网校”建设,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继续深化“缩小数字鸿沟·信息化手拉手”活动,完成对村镇干部、专业户、农村信息员的信息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
继续推广“企业信息化平台+中介组织信息服务+农户”模式,提升信息化服务于企业供应链优化和商务环境建设水平,完成3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发挥农村经济信息网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信息发布,开展网上销售。
(二)社区服务信息工程
建设成都市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开通社区服务网站;完成相关业务部门业务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社区人群救助服务系统;建设“众通”数字社区便民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社区人居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系统;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体育信息服务平台。
二、电子政务类项目
(一)市县两级政务中心信息协同平台
建立市县两级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建设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协同平台;进一步完善市政务中心数据容灾和身份管理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二)诚信成都基础信息系统
扩大企业信用系统、企业基础信息共享与交换系统的接入成员单位范围,实现系统向区(市)县延伸;制订个人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构建成都市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城乡一体化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管理系统;建设行政执法机关信息交换及共享系统。
(三)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服务平台
建设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询服务平台,实现档案文献资料的存贮数字化、检索网络化;建设市民邮箱系统。
(四)成都市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系统
建立成都市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系统;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建设成都市重点工程项目数据库;建立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和规模以下企业抽样调查系统。
(五)成都市公共安全应急联动系统
完成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数字集群移动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建设完成防汛指挥系统2005年汛前建设项目;建设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系统和城市排洪自动监测系统。
(六)成都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改造工程
支持建立劳动、社保、就业统一数据平台,完成劳动社保内部各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换;完成劳动力资源市场局域网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启动劳动保障应用系统改造,实现部分区县、街道和社区计算机联网。
三、电子商务类项目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建设成都市进出口电子通关数据平台,实现网上报关、报检、数据传输、联网监管和通关无纸化;建设物流公共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建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物流商务平台。
(二)金融税控收款机共享规模性试点工程
开展金融税控收款机投资布设和专业化服务试点,明确金融税控收款机的业务流程、推广模式、收费标准、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通过金融税控收款机的推广使用,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三)推进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工程
积极推进成都市旅游信息化,加强旅游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品牌推广和内容服务,搭建我市旅游电子商务综合门户网站;建设交通信息港,带动IC卡在多个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强房地产商务信息的市场服务。
四、信息化发展环境类项目
(一)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研究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研究主要包括课题研究、专项规划研究和总体规划研究。
课题研究包括:
成都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成都市信息化指标体系与发展预测研究、成都信息化发展策略(目标、任务、布局和重点)研究、成都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标准规范研究、成都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方案研究、成都信息化建设投资绩效评估与投融资体制研究、成都市城乡一体化信息体系建设研究、成都信息制造业发展与对策研究、成都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
专项规划研究主要包括:
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规划、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公共安全信息体系建设规划、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物流信息化建设规划、金融财税基础信息框架体系规划、社会保障信息体系与IC卡应用发展规划、软件产业发展规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信息化人力资源规划;总体规划研究:
信息化“十一五”总体规划。
(二)成都市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
对现行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内的信息化标准进行梳理,按成都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区域信息化、以及相关产业基础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提出成都市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的总体架构;提出现行标准和规范的查询指南;建立信息化标准和规范查询的公众平台;提出地方性标准、规范制订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三)成都市信息工程管理配套政策研究
开展《成都市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配套政策研究,重点围绕信息化项目工程咨询、信息化项目代建、信息工程监理、信息工程系统测评和工程验收等内容开展研究,制订规范文件。
(四)促进信息化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依托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培训中心,探索培养软件工程、数字娱乐、集成电路设计等紧缺人才目标、重点和举措;提出加强政府信息化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构建公务员信息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第三部分软件产业发展项目指南
市委、市政府确定电子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软件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优先发展的内容。
软件产业要发挥基础资源的潜力作用,应向高新区及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集中发展;软件产业要着眼于发展的内在潜力,应向数字娱乐、软件外包、信息安全和集成电路设计等四个领域集中发展;政府产业发展资金应在四个领域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招大引强、扶优扶强中集中支持和服务。
一、数字娱乐产业专项
(一)总体目标
数字娱乐业要按“两个中心,四个一百”的规划目标有序推进。
在3—5年内,初步培育、形成和完善产业链,构建以高新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娱乐研发、生产中心,以科技一条街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娱乐消费、体验和竞技中心;以此打造“四个一百”工程,即:
孵化100家从事数字娱乐的企业和工作室,研制100个以民族文化为内涵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娱乐产品,实现数字娱乐拉动的100亿元以上行业经济收入,培养100名以上数字娱乐高端人才。
(二)2005年支持重点
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项目,打造平台,招大引强,实现聚集,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园,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支持数字娱乐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与企业服务、健康益智的数字娱乐重大产品的研发、大型数字娱乐企业引进配套和信息产业部电子产业发展基金中软件类项目的配套。
二、软件外包产业专项
(一)总体目标
软件外包业实施“五个一工程”。
即:
一个目标:
用3—5年的时间形成一支5000人的软件外包队伍和一批管理规范的软件外包企业集群,年软件出口突破一亿美元;一个基地:
在较短的时间内争取成为一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形成中国中西部最大的软件出口贸易在线出口港,形成一个国内一流、西部软件出口和软件劳务输出最大的基地;一个载体:
规划并建成一个软件外包园,形成一个聚集软件外包企业和资源的专业园区,承载沿海地区外包业务转移;一个渠道:
构建一个综合业务服务渠道,形成与主要发包国家和地区的双向高效率业务通道和服务体系;一套机制和政策:
制定一套符合市场配置资源,适应外包发展规律和本地资源优势的运作机制和政策。
通过招大引强,引进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外包企业,2005年初步形成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转移的聚集,实现软件出口销售收入2000万美元,从业人员1200人以上,出口企业数量20家以上。
(二)2005年支持重点
规划建设软件外包产业园,争取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引进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外包企业,承接沿海地区外包业务的转移。
支持软件外包产业园公共平台建设、软件外包机制建立及国际业务渠道拓展、软件外包企业的国际资质认证和大型外包企业的引进工作。
三、信息安全产业专项
2005年支持重点:
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政务建设带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要求,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上同步规划安全体系。
支持优势企业做好本地市场,支持信息安全产品在电子政务中的推广应用,实施信息安全外包服务,积极鼓励依托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的作用,形成产业聚集发展优势,在技术开发、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行业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集约化服务,力争实现产业发展的新跨越。
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专项
2005年支持重点:
支持IC设计企业流片、IC设计公共平台服务和IC卡应用。
发挥INTEL、中芯国际等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通过对IC设计业具体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使成都IC设计业的主体融入于服务本地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按照IC产业链及IC集群的形成特点与规律,重点发展模拟IC及功率管理芯片、交换机、路由器系统芯片、视频处理芯片;支持搭建IC设计服务平台和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孵化器;支持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建立的MPW服务中心、测试中心合作,支持建立为基地企业服务的测试中心,为设计企业提供针对不同产品的国内外测试企业、封装企业顾问信息;做好产业规划,拓展IC设计市场。
从信息技术应用入手,引导市场需求,着重推广IC卡应用,吸引IC生产企业聚集成都,推动IC设计市场的繁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