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1799509
- 上传时间:2023-04-0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79KB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
”这是数学家()于1981年提出的。
A、华罗庚B、柯朗C怀尔德D、J.G.Glimm
2、“指导学生如何学?
”这句话表明数学教学设计应以()为中心。
A、学生B、教材C、教师D、师生
3、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明数学术语日趋()
A、人本化B、生活化C、科学化D、社会化
a当a>0时;
4、a=|a|={a当a=0时;这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a当a<时;
A、分类B、对比C、概括D、化归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
其判断形式是()
A、全称肯定判断(SAP)B、全称否定判断(SEP)
C、特称肯定判断(SIP)D、特称否定判断(SOP)
6、数学测验卷的编制步骤一般为()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
C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定命题原则。
C、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44分)
7、在20世纪,数学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向的发展历程。
8、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而研制的,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划时代大事。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体现基础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②;③。
10、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认为:
“数学学习是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的过程。
”
11、“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观认为:
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
12、数学新教材实现从学科中心向促进的价值取向。
1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已有原来的主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学生探究发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的。
14、数学思维抽象概括水平分为三个层次: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它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感、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学16、课程总目标包含:
、、等具体目标。
17、一种运算、能解一种方程、知道一个性质和定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叫做;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操作、思考、交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边际”的目标叫做。
三、综合解答题(44分)
18、例举三个以上适合课外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
(4分)
19、各举两例说明数学新课程相比较传统大纲在内容上的加强和削弱的方面。
(6分)
答:
1、加强内容:
2、削弱内容:
20、如何理解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4分)
21、自己设计一个简明扼要的数学板书,并解释设计意图。
(6分)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22、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过去相比,教师讲得少了。
有人说:
“讲授式”过时了吗?
你是怎么认为的?
在教学中又是怎样做的?
(5分+5分)
23、案例分析(14分):
《用火柴搭正方形》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100个正方形呢?
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X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与同伴交流。
分析问题一(4分+2分):
请教师试着解第(4)个问题,尽可能有多种解法?
并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
分析问题二(8分):
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B4、A5、C6、D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44分)
7、认知主义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9、普及性、发展性,②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③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0、主动建构;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
1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2、人的发展。
1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4、直觉思维。
15、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数感、符号感。
16、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或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情感态度)。
17、结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
三、综合解答题(44分)
18、答题要点:
数学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数学竞赛、数学游艺、数学晚会、数学手抄报、数学调查、小课题研究、数学演讲等。
19、答:
略见154页《大全》
20、(4分)答题要点:
数学学习评价的方式不能仅限于用笔纸测验的定量评价,还要用先进的评价手段和多种评价的方法,以便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谈度与价值观等全面的检测了解,。
比如,课堂观察、座谈、调查与实验、作业分析、成长记录袋、数学日记等方式。
21、答:
略
22、答:
略
23、分析问题一(4分+2分):
答题要点:
A、解法可能有:
①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以后每一个正方形都有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4+3(x-1)]根;②因为除第一个正方形外,其余正方形都只用3根,如果把第一个也看成3根,x个正方形就需要(3x+1)根;③上面和下面一排各用了x根,竖直方向用了(x+1)根,于是正方形就需要[x+x+(x+1)]根;④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4根搭成,但除了第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其余(x-1)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应减去,于是得到[4x-(x-1)]根。
B、策略设计的作用:
鼓励学生解题的多样化,这样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分析问题二:
(8分):
答题要点:
①加强过程性,注重过程性目标的生成;
②增强活动性,力图情感性目标的达成;
③加强层次性,促进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提高;
④加强现实性,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⑤突出差异性,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等。
补充习题
1、写作《又做“学生”》谈教师角色变化。
2、学生活动成为课题学习中的‘主旋律’,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课题学习做适时的评价与指导?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科学。
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_____。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_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____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
动作对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____和__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
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21.规律 《大教学论》 22.生产劳动 雅典 23.壬寅 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 合格新生 25.对象 主体 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 个别 28.德育要求 品德基础 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 第二信号系统 31.判断 推理 32.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34.多血质 粘液质 35.抽象概括能力 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 学习动机 37.观念性 内隐性 简缩性 38.心理 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
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1.5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1.5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1.5分)
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1.5分)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1.5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5分)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5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5分)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5分)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5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5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分)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
(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
(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
(1)接近律
(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
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
(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
(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
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3分)
(4)联系实际。
(3分)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要点3分。
无分析说明扣4~5分。
四、应用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五一”假期期间,某学校计划组织385名师生租车旅游,现知道租车公司有42座和60座两种客车,42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320元,60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460元。
(1)若学校只租用42座客车或者只租用60座客车,那么学校各需多少租金?
(2)若学校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共8辆(可以坐不满),而且要比单独只租用一种车辆节省租金。
请你帮助该学校选择一种最节省的租车方案。
六、教法技能(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请你列举初中数学的相关内容,谈谈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七、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四、应用题
解:
(1)385÷42≈9.2,所以单独租用42座客车需10辆,租金为320×10=3200(元)。
385÷60≈6.4,所以单独租用60座客车需7辆,租金为460×7=3220(元)。
(2)设租用42座客车x辆,则60座客车(8-x)辆,由题意得,
320x+460(8-x)≤3200,
42x+60(8-x)≥385。
解得3.4≤x≤5.3。
由于x取整数,所以x=4或5。
当x=4时,租金为320×4+460×(8-4)=3120(元);
当x=5时,租金为320×5+460×(8-5)=2980(元)。
故租用42座客车5辆,60座客车3辆,租金最少。
七、简答题
1.参考答案: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要看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教学效率等几项因素。
(1)对新课程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每一堂课都要提出明确、多样、恰当又符合学生科学学习特点的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过程要重视教学设计在实施中的合理性,要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3)课堂教学效果要从学生的外在表现和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三对重要关系来进行评价。
第一,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两个“量”的变化。
一是参与度,即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数占全班学生数的比例;二是创新度。
第二,还要在总体上观察这堂课的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活动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活动的量和质这三对关系是否和谐。
(4)在教师素质上,主要看教师是否能从科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的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
(5)考查方案的设计要从记忆性知识考查为主转向理解性应用性知识考查为主,重视对学生独立的或合作的探究性能力的考查。
2.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直接经验是每一个体在认识、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自身活动中体验、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这是个人的经验。
间接经验,则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第一,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第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第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第二,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第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移植培养的关系问题。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第三,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八、论述题
参考答案: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以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S-R的过程。
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
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又与认知主义的信息加工论有所不同。
(3)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有些问题他们即使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主义学习理论之基本观点。
7.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右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
8.如果高水平的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高。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9.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设计
10.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A.巩固性谈话B.启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交接性谈话
1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练习法C.谈话法D.讨论法
12.取得中国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A.必须是中国公民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D.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教师 招聘 考试 试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