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1777918
- 上传时间:2023-04-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13KB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docx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吴雅玲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2011060107)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作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手段在高校教育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科学技术的冲击,大学生精神世界激荡变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多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人格体系全面发展和完善,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其研究和运用。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以此说明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来界定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第三部分,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第四部分,结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培育合格的大学生方面尤为重要。
而近些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当然教育者也不例外。
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育者应该分辨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相辅相成。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既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没有累计的实际操作的经验;既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心理健康的共识,也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的机构和组织,等等。
这些都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全面的提升和大学生人格体系的有效完善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我们必须重视和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辩证关系探讨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定义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它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
2.2心理健康教育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
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2.3两者相互关系分析
2.3.1两者相互关系的政策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点在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中能够找到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初步探索时期、系统建设时期、全面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
1999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有关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个文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004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这一文件成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文件都阐释了共同的精神。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创以来就逐步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
2001年3月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的精神都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德育与心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些文件的基本精神明确表现出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而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要尤为重视心育的地位和作用。
2.3.2两者相互关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两者的内涵作了一个界定,从表面上看来它们是差异较大的两种不同教育过程和教育实践活动。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调思想方面的疏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大学生思想中心理方面的问题的预防和解决。
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具有契合点。
首先,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互动的关系。
其次,在教育的目标上,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断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二者在教育内容上耶具有一致性。
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表示,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和指导思想,当然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不例外。
其教育内容也必须符合其中要义。
最后,二者在教育方法途径方面也具有一致性。
二者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学习、综合运用,有利于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其一,它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理论和拓宽教育的内容;其二,它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实效性,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其三,它可以使大学生积极主动调节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和缓解生活的压力,开发学生潜能,实现教育效率的最优化。
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我们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要求。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界定和特征描述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3.1.1相关概念的比较
这里有几个概念值得我们去做一些区分,他们的内涵有细微的差别。
只有在明确把握它们内涵的基础上,才便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3.1.1.1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所以它所描述的只是个体的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3.1.1.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它是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3.1.1.3心理健康教育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
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3.1.1.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大学生为主体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实践活动。
3.1.2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肖汉仕教授在授课中给我们讲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有以下六点:
①智力正常。
主要表现在能够适应生活、学习和工作;②情绪愉快、稳定、反应适度;③性格无严重缺陷;④行为反应适度;⑤人际关系和谐、正常;⑥社会适应良好。
我们从这六个方面来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这是我们大学生都该加以关注的。
而在具体实施这些标准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
第一,标准的相对性。
标准的只是一个大概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又会随着个体的不同而有差异。
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的标准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发展的眼光。
第二,标准的协调性。
这是标准应该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我们应当以整体的要求来约束和评判我们自己。
第三,标准的发展性。
标准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
只有我们掌握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并正确看待和运用这些标准,我们才能够有效调我们的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
3.2.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性也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即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对社会干公民的要求。
3.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教育对象来看,它的教育对象是处于矛盾阶段的大学生;除此之外,教育对象的地域差异、性格差异、发展差异等也要求我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变化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最大化。
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第二部分我们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做了一个具体的阐述,在此我就不加赘述。
总而言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过程的双赢。
3.2.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互动关系
大学生智力发展基本成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和理性分析。
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
师生之间应当是人格平等的朋友关系。
这一理念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4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4.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不断提高。
而且,从近几年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看,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可喜的变化。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而最近几年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悲剧事件也屡见不鲜。
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追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容乐观的问题。
4.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2.1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的频发,这才引起了我们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心理问题的重视。
但是在无疑我们的重视度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从整个社会大环境上来说,我们还没有正视心理健康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的重视方面,这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在立法方面没有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面也没有做到位;在发挥领导带头方面的作用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在高校教育中,缺乏专职教师;活动开展也没有落到实处;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的配套硬件设施也不够完善。
从个人方面来说,我们都自恃为健康的人,而不愿意承认我们心理不健康,甚至当我有那样的条件和那样的必要的时候也不愿意去咨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病情的恶化。
所以,于社会、于我们自身都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健康心理观。
而还有的人更持有心理健康教育“无用论”,这种心理健康观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2.2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合理认知
当提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比如说抑郁、幻想、焦虑、精神分裂等等。
殊不知心理健康与我们休戚相关,关注心理健康对于预防心理问题和今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教育避而不谈这是不合理认知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在大学教育中我们总是容易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二者在很多发面具有共同点,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将它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特殊的一套咨询和测试的方法,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所独有的,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4.2.3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医治为主,预防不够
预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有之义,而在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这种“预防”的功能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只有当我们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想到要治疗,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主次。
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防范于未然,也就是说在预防与治疗治疗这两方面,预防其实比治疗的意义更加重大。
事实告诉我们,如果那些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疏导,那么一件一件的悲剧故事也许就不会重演。
4.2.4教育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相较于国外的心理健康配套设施。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还远不够。
如在在组织机构的设立、专兼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条件的改善及教育效果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空白。
除此之外,经费投入随意性大、心理咨询资格证书发放的不严格都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4.2.5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不合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上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就教育方法没有创新,还是贯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内化。
教育内容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僵化,没有及时增添新鲜的血液和气息,这些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另外我们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灌输、轻实际操作的授课也是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4.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我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上述问题是各种综合原因导致的一个结果。
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各个链条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原因的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只有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够认清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办法和策略。
以下是我所总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的三点看法。
4.3.1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深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
我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并没有随着我们知识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我们并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
在一个调查中,当问到有多少人曾主动接受过心理方面的咨询或参与过心理方面的活动时,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曾经主动地认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人们花时间在网络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以至于我们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沟通和自我心理关注。
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装饰品,更应该是我们正常生活的必需品。
4.3.2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但是在教育方法的创新上却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以至于我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化和运用上不够有效。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是一门理论教育的课程,而更应该重视它的实用价值,我们要把它落实到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中。
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然而却束缚了其的发展。
灌输的教育方式就是其中的一大弊病,这种教育方式重视理论教化而轻松实践运用。
马克思的核心观念是实践的观念,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践行这种理念以至于我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健全。
4.2.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不够完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我们学生的积极参与外,还应该具备必要的条件。
这些条件就包括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测试仪器,合适的教育场所等等。
我们财政经费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份额是少之又少。
不够专业化理念、专业化队伍建设、规范化职业资格认证、科学的教育评估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产生。
5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5.1提高社会认识
全社会应该形成这样的一种共识,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的必需品。
当社会形成这样的一种风气之后,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其次,高校也应该树立这样的信仰,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事关大学生高等教育的成败。
当我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那么我们的工作开展和改进就会顺利和高效。
对于认识的提高主要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显隐结合的教育理念三个方面。
其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诉求;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是现实的要求和具体反映。
如在进行大学生婚恋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生命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教学内容的时候,开展的教育活动就应该符合走向生活的理念;以显为主、显隐结合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应当提倡的一个教育理念,它拓宽了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也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大学生生活的方法面面。
这种认识的提出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而提出来的。
5.2加强政府引导和立法活动
首先,政府应该起到整合资源,引领风尚的作用,从而强化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其次,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文件,并且文件的相关精神也是指明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的外部环境日益变化,同样人们的心理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我们政府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环境的细微变化,从而制定合适及时的政策。
再次,明确经费渠道,规定最低经费投入量。
这一建议的提出旨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投入充足的经费,才能保证能够配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各种硬件设备和有利于保证专业的从业人员。
最后,切合实际,按生师比例规定专职心理教师数量,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修课性质等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发展,确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育的有效开展。
5.3积极开展高校工作
首先,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
针对现在高校心理课设置的情况,我们应该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而不应该仅仅作为一门辅修的课程加以重视。
另外我们应该利用社团这个开放自由的组织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
以这种形式来传播知识可以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拓展了大学生的交际范围。
其次,努力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坚持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应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家校合作。
这样我们的教育实效会有较大的提高。
再次,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者的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是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一个先决性条件,因此我们应该以提高教师专业性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地位。
最后,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信息时代我们也要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主动出击,建设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创新。
5.4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随着我们心智的成熟,我们的独立自主性逐渐加强,因此家庭父母的教育地位好像不是那么高,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提出我们应该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不仅因为家庭是我们的依靠,更主要的是父母对我们更为了解。
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关系等方面也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5.5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一种教育方法,当然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教育方法。
我们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由此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5.6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的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朝着本土化发展、专业化发展与综合化发展。
所谓本土化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传统文化心理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继承与超越、西方心理咨询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民族化发展;这种认知的形成有利于更加投身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化发展主要主要关注专业化理念、专业化队伍建设、规范化职业资格认证、科学的教育评估等方面。
综合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和运行的综合化发展。
在这样发展趋势的引导下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6小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也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一个课题。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我们更加明确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切实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应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彭运石,丁道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
【2】孙俊三主编.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马兰花,曹继霞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2
【4】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5】肖汉仕.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02)
【6】赵书霞. 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6
【7】邓一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2(05)
【8】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政治教育 视角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问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