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终稿.docx
- 文档编号:11753971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格式:DOCX
- 页数:91
- 大小:134.15KB
临沂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终稿.docx
《临沂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终稿.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沂制梁场材料检验制度终稿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临沂制梁场
材料检验制度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为加强原材料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原材料投入使用,特制定本检验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临沂制梁场预制T梁用原材料:
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拌和用水、粉煤灰、矿粉、管道压浆剂、膨胀剂、钢筋、钢绞线、锚具及夹具、金属波纹管、防水涂料、PVC泄水管及泄水管盖、支座板、T型钢、混凝土垫块、桥牌等材料检验操作的主要内容、检验方法、频次、抽样基数、检测项目、质量要求、试验数据处理、合格判定标准、成品存放及运输。
本制度按临沂制梁场产品所用原材料,分别规定了桥梁产品用原材料的检验制度、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2引用标准
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TB10002.1-200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203-200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报批稿)
TB10415-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6-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JC/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YB/T9231-1998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
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
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
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
GB/T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
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14370-2007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GB/T230.1-2009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230.2-2002第2部分:
硬度计
GB/T230.3-2002第3部分:
标准硬度块
TB/T2965-1999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
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材料试验方法
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材料
JC/T894-2001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JG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金属波纹管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ASTMC1201-97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
AASHTOPP34-39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方法
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TB/T2922.2-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化学法
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
TB/T2922.4-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
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2331-2004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TB/T3192-2008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TB/T1853-2006铁路桥梁钢支座
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20221-2006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3检验规定
检验项目中,应明确检验工位、频次、抽样基数、办法、检测项目、质量指标、试验仪器、方法、试验数据处理,合理判定准则等。
3.1原材料进场应按批检验和验收,未经检验和验收的材料不得使用。
3.2原材料进场必须有生产厂家的材料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性能、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规定。
4检验职责
设备物资部负责材料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质量证明书的检查核对,外观质量有疑问,则由设备物资部申请质检人员复验。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性能、质量指标的试验,并出据试验结果报告。
5检验程序
5.1原材料进场后,首先由设备物资部核对质量证明书、材料牌号、规格型号、数量、炉(罐)号、出厂日期、编号、包装及检查外观(表面)质量、尺寸偏差等,并做好检查记录。
如发现有问题,申请相关技术部门复验。
5.2经外观质量等项目检验合格后,设备物资部填写《试验通知单》,连同材料质量证明书送试验室,试验室收到《试验通知单》后,负责该材料检验的检测人员到材料库或现场取样、试验。
试验结果按规定要求填写试验报告,并进行合格性能判定。
试验报告发设备物资部、安质部、监理各一份,试验室存档一份。
5.3检验结果处理
1.材料经外观质量检查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材料经检验结果如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不得投入使用。
6材料检验
6.1水泥
6.1.1评定依据
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科技基函【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6.1.2质量标准
1.预制T梁梁体及封锚配合比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为52.5级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预制T梁管道压浆配合比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为42.5级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
序号
项目
质量指标
抽检项目频次
全面检验项目
1
比表面积m2/kg
300∼350
√
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水泥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查一次:
①任何新选货源
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
2
凝结时间min
初凝≥45、终凝≤600
√
√
3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
√
4
强度
项目
抗折MPa
抗压MPa
√
√
P·052.5
3d
28d
3d
28d
3.5
6.5
17.0
42.5
P·042.5
3d
28d
3d
28d
√
√
4.0
7.0
23.0
52.5
5
烧失量含量%
≤5.0
√
6
氧化镁含量%
≤5.0
√
7
三氧化硫含量%
≤3.5
√
8
碱含量%
≤0.6
√
9
混合材名称及掺量%
仅限于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
√
10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
11
熟料C3A含量%
≤8.0
√
12
CI-含量%
≤0.06
√
13
助磨剂名称及掺量
见厂家材质书
√
14
石膏名称及掺量
见厂家材质书
√
2.严禁使用其它品种或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水泥。
3.进场水泥必须有水泥生产厂提供的全项指标的质量证明书,并核对其生产厂名、品种、强度等级、重量(对袋装水泥应抽样检验水泥重量)、袋装水泥包装是否完好、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记录后作好进场检验。
6.1.3主要试验仪器
恒压力试验机(精度等级1.0级)、电动抗折试验机(精度等级1.0级)、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振实台、沸煮箱、维卡仪、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精密天平、电子天平、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水泥标准养护箱等。
6.1.4取样方法
按《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进行
散装水泥:
随机地从车罐中不少于3个不同部位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将所取样品放入留样筒中,且称取数量不少于12kg。
袋装水泥:
随机地从不少于20袋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将所取样品放入留样筒中,且称取数量不少于12kg。
6.1.5试验方法
1.试验室: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比表面积试验室相对湿度不高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5%;试验室、水泥标准养护箱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早中晚各记录一次。
2.胶砂强度按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试验
(1)砂:
梁场使用ISO标准砂,用塑料袋混合包装,每袋的量为1350g±5g。
每批进场的标准砂要进行重量抽查。
(2)水泥:
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储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
(3)水:
用饮用水,仲裁试验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馏水。
3.胶砂的配制
(1)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450g±2g、一份标准砂1350g±5g、半份水225g±1g(水灰比为0.5).
(2)配料:
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为0.01g。
(3)搅拌:
每锅胶砂用胶砂搅拌机进行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加入,然后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4.试件的配制
尺寸应是40mm×40mm×160mm的棱住体;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
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
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据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似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
5.试件的养护
(1)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及脱模:
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
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
一直养护到规定时间(规定时间为24h±20min)时取出脱模,脱模前应对试件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
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2)水中养护:
将作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的水深不得小于5mm,随时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淀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3)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20min;72h±45min;28d±8h。
5.试验程序
(1)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
棱柱体保持潮湿状态。
(2)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试验通过试验机用夹具,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进行。
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抗压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Rc=Fc/A
7.结果的确定
(1)抗折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精确到0.1MPa。
(2)抗压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
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出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精确到0.1MPa。
6.1.6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1.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试验前必须做到:
维卡仪的金属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位;搅拌机运行正常。
(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擦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保证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2.凝结时间的测定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在试针下,降低试杆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上,在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内壁10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3.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2)雷氏夹试件的成型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擦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3)沸煮
a: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b: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c:
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带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精确到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比合格。
4.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2)试饼的成型方法:
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70mm~80mm,中心厚度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3)沸煮: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篦板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沸煮结果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
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6.1.7水泥的比表面积按标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1)测定水泥密度: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到0至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
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水泥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水泥密度ρ=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准确至0.01g/cm3,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2022-4-272022-4-272022-4-272022-4-27
(2)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测是否漏气。
如发现漏气,可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3)孔隙率(ε)的确定:
孔隙率选用0.500±0.005
(4)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
称取确定的试样量,精度到0.001g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
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宇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将水泥装入容桶,容桶锥面外侧用均匀涂抹少量黄油。
将容桶放到锥口处,按《S值》键,再按《选择》键,显示二逐位闪烁,按《+》或《-》键将被测试样的密度值键入,再按《选择》键确认;按《测量/复位》键,仪器自动完成抽液及液面跌落过程,计时结束后显示3秒钟的时间值请于此时记录测量时间,然后仪器自动计算比表面积值,并自动记忆。
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0m2/kg。
(5)注意在仪器进行抽气工作时,请仔细观察液面如液面朝过最上位光电管5mm仍未停止抽气时,请及时按下《测量/复位》,以免液体抽入到电磁阀中。
6.1.8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1)如跳桌在24h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2)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园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园模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
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
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以捣实底层表面。
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护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3)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似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园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
将截锥园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才跳动。
(4)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5)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
该平均值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6.1.9试验记录与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进场被检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及生产厂家、批次、编号、进场日期及试验日期、试验的结果;
水泥的检验记录项目:
试验记录应记下全部原始试验数据、试验条件的控制及检验中的异常情况,必要时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试验的结果,试验日期、试验人员、报告人员。
6.1.10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1.包装
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重为50kg,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小于1000kg。
但有关袋装质量要求,应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沂 制梁场 材料 检验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