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课时计划1.docx
- 文档编号:11753265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28.38KB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1.docx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模板课时计划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课时计划1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教具准备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
3.自学提示
1、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3、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四.学生自学
5.自学检测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1.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5.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6.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7.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4.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5.观察记录纸。
6.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7.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树木
我眼中的树木:
长·
宽·
高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2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2.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重点难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自学指导:
(2分钟)
1.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
2.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3.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
是不是?
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四.根据提示自学:
(8-10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并且点拨订正:
(10-15分钟)
1.观察内容、
2.观察方法、
3.需要借助的工具
六.当堂检测(不少于12分钟)
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
3.带着问题自学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我看到了什么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3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重点难点
掌握四会句子,要求学生能在相似情景中正确使用。
教具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
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自学指导:
(2分钟)
1.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
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
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
(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
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
(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8-10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并且点拨订正:
(10-15分钟)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
(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六当堂检测(不少于12分钟)
1.整理:
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
分小组描述一棵树:
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
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3.带着问题自学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4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1.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2,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重点难点
小草和大树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
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自学指导:
(2分钟)
1.观察记录要求:
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2.小组学生活动:
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
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
3.组间活动:
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8-10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并且点拨订正:
(10-15分钟)
1.引导讨论:
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六当堂检测(不少于12分钟)
1.比较汇报内容:
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
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3.总结:
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大树和小草
1.樟树
2.狗尾草
3.茎,叶,果实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5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2.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重点难点
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3.自学指导:
(2分钟)
1.观察记录:
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
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
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
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
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4.根据提示自学:
(8-10分钟)
5.检测自学效果,并且点拨订正:
(10-15分钟)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
(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
)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六当堂检测(不少于12分钟)
1.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
(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观察水生植物
茎叶、都会繁殖后代、
寿命都短、
都是草本植物,
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6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2.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重点难点
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具准备
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3.自学指导:
(2分钟)
1、质疑:
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
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
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
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4.根据提示自学:
(8-10分钟)
5.检测自学效果,并且点拨订正:
(10-15分钟)
1、观察:
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思考:
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
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
六当堂检测(不少于12分钟)
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植物的叶
叶芽小叶片、嫩叶、
成熟的叶、老叶、
将枯的叶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7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1.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2.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重点难点
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
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示:
(2分钟)
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
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20-25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
(5-7分钟)
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
1、活动:
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
(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
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六.当堂检测(10-12分钟)
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1.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8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1.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重点难点
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具准备
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示:
(2分钟)
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
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
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2、思考:
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
请交流。
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20-25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
(5-7分钟)
1.思考:
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
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2.交流:
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六.当堂检测(10-12分钟)
1.思考:
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
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2.整理:
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植物的共同特点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9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重点难点
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具准备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示:
(2分钟)
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
“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
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20-25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
(5-7分钟)
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
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
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六.当堂检测(10-12分钟)
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
1、学生分组寻访。
2、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3、关注:
学生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爱护小动物,是否用一定的方式作记录。
4、进一步增强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信息。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寻访小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10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蜗牛
教学目标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重点难点
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具准备
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示:
(2分钟)
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20-25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
(5-7分钟)
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六.当堂检测(10-12分钟)
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
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
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蜗牛
靠腹足运动
爬过的地方有粘液
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11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蚯蚓
教学目标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重点难点
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具准备
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示:
(2分钟)
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20-25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
(5-7分钟)
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六.当堂检测(10-12分钟)
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自学解决问题
4.反馈自学效果
5.做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蚯蚓
1.身体结构
2.对刺激的反应
教后反思
课时计划12
教学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陈宏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蚂蚁
教学目标
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
重点难点
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导入: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三.出示自学提示:
(2分钟)
(一)室外观察蚂蚁
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
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
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
(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
1、教师问:
“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
”
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
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
1.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2.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四.根据提示自学:
(20-25分钟)
五.检测自学效果:
(5-7分钟)
1.学生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
2.学生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
六.当堂检测(10-12分钟)
交流发现
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
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模板 课时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