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新教材9 剪枝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
- 文档编号:11741929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94.08KB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新教材9 剪枝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新教材9 剪枝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新教材9 剪枝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反思.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新教材9剪枝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总
目
标
要
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惑、浓、盼、番”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叔、挥、夺、抚、摸、留、暑、蛋、理”等9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3.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我”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带有“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四个词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9课剪枝的学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惑、浓、盼、番”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叔、挥、夺、抚、摸、留、暑、蛋、理”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板书:
剪枝。
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吗?
生:
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2.如果见到种果树的农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吗?
生:
伯伯你为什么要剪枝呢?
3.劳动中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剪枝的学问”。
教师板书课题:
《剪枝的学问》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听课文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能手吸收夺走挥舞剪枝浓郁光鲜成熟抚摸道理
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抽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并选择段落赛读。
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尝试理清课文层次。
教师点拨:
找到季节变化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
(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3.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课件出示会认字“惑、浓、盼、番”
生:
“盼”不能只读右边,区分“盼”和“粉”。
生:
“惑”应读三声“huǒ”。
2.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会写字“叔、挥、夺、抚、摸、留、暑、蛋、理”
生:
“夺、蛋”注意上紧下松。
生:
“挥、抚、摸、理”左窄右宽。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完成习字册。
4.教师矫正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
疑惑盼望一番浓密
二、看拼音,写词语。
huīwǔduózǒudàolǐliǎndàn
shūshufǔmōshǔjiàliúxià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能手—()浓郁—()吸收—()
将信将疑—()挥舞—()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将()将()又()又()远近()()
满怀()()一脸()()()天()地
参考答案:
一、huòpànfānnóng
二、挥舞夺走道理脸蛋叔叔抚摸暑假留下
三、能人茂盛汲取半信半疑挥动
四、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远近闻名满怀好奇一脸疑惑欢天喜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产生疑问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王大伯是——
生:
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
生:
那么大,那么甜。
2.读到这里,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
(指名学生说)为什么王大伯家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师在课题上板书一个问号)
3.师:
王大伯家的桃子为什么会那么大,那么甜,因为他掌握了——
生:
剪枝的学问。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过渡:
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了解剪枝。
1.学习第一段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
远近闻名、总是、大、甜
换词理解能手(能人)、远近闻名(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2)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指名读。
指导朗读:
读出敬佩的语气。
过渡:
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2.学习第二段
(1)“我”跟你一样好奇,教师板书:
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略皱眉。
(2)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结得那么大,那么甜呢?
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问个究竟。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我看到了什么?
(读出相应句子)“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用个词语概括这番情景。
生:
我看到王大伯他们在剪枝。
(5)再读,说说还从这写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生:
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6)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读他问王大伯的话,你可以理解当时的他。
出示:
“王大伯,您怎么啦?
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怎么、干吗、啦、呢”等语气词,读出两个问号表达的当时的心情、神情:
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等。
教师板书:
一脸疑惑
(7)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
同桌一问一答,说清原因。
(8)指名直接对话表演。
(9)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
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
为什么剪掉它?
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
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
怎样想的?
(10)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啊!
分角色朗读对话。
(11)我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
将信将疑。
教师板书:
将信将疑
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
为什么我会“将信将疑”呢?
生:
种桃能手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但剪掉了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
(12)指导读好“将信将疑”时心里想的话。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
从哪里可以看出?
播放图片欣赏美景。
(蜂在花中舞,人在树下戏)随机说上几句古诗赞赞眼前景象。
(3)此时的我最盼望什么?
生:
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教师板书:
急切盼望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
4.学习第四段
(1)桃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
所以暑假一到,“我”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
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指名读相应语句。
“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
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
一个个光鲜红润。
(3)看到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样?
生:
惊讶、高兴,即又惊又喜教师板书:
又惊又喜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
喜的又是什么?
惊的是:
大伯的预料成了现实,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
喜的是:
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
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再次出示:
“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
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
)教师相机板书:
减少→增加
(7)现在的“我”还“将信将疑”吗?
“我”明白了什么?
教师小结:
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啊。
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我们可得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呀。
(8)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怎样判断无用枝?
怎样剪才合适?
等等)
2.小结:
“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四、作业设计
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组词。
叔()挥()摸()理()
椒()辉()模()狸()
二、读读句子,试着将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
1.我将信将疑:
减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2.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三、给加点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填在括号里。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
A.人体上肢前端部分;B.拿着;C.亲手;D.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2.这根枝条长很粗壮,其实它光吸收营养,不结果实。
()
A.景物;B.光彩;C.一点不剩;D只,单。
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
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
浓郁的花香把无数的蜜蜂引来了。
无数的蜜蜂被浓郁的花香引来了。
王大伯剪下了一根根枝条。
。
。
参考答案:
一、叔叔花椒挥动辉煌抚摸模样道理狐狸
二、1.半信半疑2.盼望
三、1.D2.D
四、王大伯把一根根枝条剪下了。
一根根枝条被王大伯剪下了。
板书设计:
《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减少
将信将疑
↓↓
急切盼望
↓
又惊又喜增加
【教学反思】
1.抓住了重点段的分析,设计核心问题让学生明白:
王大伯为什么剪枝?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味,理解王大伯说的话,并通
过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种桃能手王大伯说的话中所蕴涵的道理。
2.整节课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两点,其一:
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
“剪枝的学问”,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去感悟,其二,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紧紧抓住“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描写,反复朗读体会,并同桌交流。
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
蕴籍,虽未一语倒破,但读者心中自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18)期末专题
课外阅读归类专项训练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知道的唐代诗人有________和_______。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
春天来了,春风送暖;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春天来了,春光明媚;春天来了,生机勃勃。
春天送来了春风,它吹醒了小动物,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又吹来了燕子。
小鱼从清可见底的清水跳出来了,小鱼逗笑了春风的来到,青蛙从清水里蹦出来了,青蛙被春风逗
笑了。
燕子、小鸟……都飞来了,小
动物也都逗笑了,春天到来了。
杨树、柳树像美丽的少女一样站在那里,它们长高了,像小朋友一样长高了,它们为鸟搭窝,小鸟就在树上,大树们就像小鸟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小鸟。
啊!
春天,你是多么的美丽,啊!
春天,你是多么的暖和。
啊!
春天,你是多么地讨人喜欢,我喜欢你,春天。
1.我能填上合适的词。
()()送暖()()复苏()()明媚生机()()
2.我的记忆力最强。
①春天送来了春风,它吹醒______,_吹绿了______,吹红了______,又吹来了__________。
②春天,你是多么的_______,春天,你是多么的______,春天,你是多么地_________,我喜欢你,__________。
3.你喜欢春天吗?
赶快说一说。
画一画这美丽的春天吧!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
想当音乐家的孩子。
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他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
“你的耳朵虽然聋了,但是你的眼睛还是明亮的,你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
”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
“你的眼睛尽管瞎了,但你的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耳聋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失明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艺术超凡;耳聋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巧卓绝。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誉满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巧卓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孩子一开始遇到了怎样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耳聋的孩子,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聋的孩子,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赶快告诉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
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喂!
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
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
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
“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
”
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
“哎!
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
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
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蹒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手好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螳螂在夏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3.读了这篇寓言,你想对蚂蚁和螳螂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劳动和金钱
秋天,迷人的景色浓似酒。
而勤劳的蚂蚁们并没心思去游玩,他们正在储藏冬季所需的食物!
A
两只大蚂蚁用小锯子,把一个偌大的土豆儿,一块一块,均匀地锯下来。
许多小蚂蚁扛的扛,搬的搬,拉的拉,推的推。
B
这时,蚂蚱先生带着一只沉甸甸的钱包,一会儿跳到这朵花上,一会儿跳到那朵花上,尝尝这朵花的蜜,尝尝那朵花的汁。
C
当蚂蚁皇后拖着小车从下面经过。
“哎呀呀,皇后也亲自动手,了不起!
”蚂蚱假意称赞道。
“蚂蚱先生,冬天就要来临了,你怎么不去储藏食物呢?
”皇后问道。
“我有钱!
”蚂蚱拍拍鼓囊囊的钱包,“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皇后摇摇头走了。
冬天来临了,冰血覆盖了整个大地。
蚂蚱带着他那只钱包,走了一家又一家,谁也不愿把食物卖给他。
蚂蚱来到蚂蚁家门口,看到里面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干倍,烤土豆,喝蜜汁……蚂蚱迫不及待得敲了几下门,可蚂蚁们理也不理。
皇后说:
“只有劳动者才能与我们蚂蚁家族一起生活,我们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
劳动,付出了汗水却得到成倍的幸福;金钱,使人成为一个有钱的“乞丐”。
1.下面的句子放在文中的A、B、C中的()处最合适。
就连蚂蚁皇后也不例外,正在吃力地用小车拖。
2.当蚂蚱假惺惺地称赞蚂蚁皇后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你对“金钱,使人成为一个有钱的‘乞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浓烟和烟囱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
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
而浓烟则不一样,当他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
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
你那样一动不动,不嫌乏味么?
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
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
你注意到我高超的舞蹈吗?
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
”
烟囱回答道:
“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
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
“你这完全是妒忌我。
但妒忌也是白搭。
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升腾。
他一边飞一边膨胀,可是色彩却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弱。
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膨胀,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继续排出新的浓烟。
1.照样子写词语。
大模大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摇摇摆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洋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
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烟刚出来,是怎样表现自己的?
浓烟最后变得怎么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林区像花园一样美丽。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白色的花,小巧的白翅鸟在树上快乐地歌唱,凶猛的山鹰在天空盘旋,啄木鸟啄木的声音不断地从林子里传出来。
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地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玩。
山上的积雪被春风吹化,水从大小河里往下流,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夏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什么颜色都有,多么美丽的大花坛呀!
山谷里断断续续地传出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着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
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都成熟了,“都斯”是一种像小野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甜酸可口,也可以用它来酿酒;“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
在这里,木耳、蘑菇到处都有,人参等珍贵的药材也可以采到。
冬天,凛冽的寒风猛烈地吹着,森林里大雪纷纷,千万棵树都披上耀眼的银装,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大宝库。
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大兴安岭的。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再运用比喻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新教材9 剪枝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苏教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新教材 剪枝 学问 教案 教学 设计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