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开发.docx
- 文档编号:11716174
- 上传时间:2023-03-31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53.39KB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开发.docx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开发.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开发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开发
基本情况及开发方案
从2005年起,我校实施了以教学创新、教学转型为目标的三年期、22个研究方向的“课程开发”项目。
这既是我校主体班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三年的情况来看,课程开发能够适应我校党政干部培训的特殊要求,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课程开发小组成员有了各自较为固定的研究方向,课程开发的格局基本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党校教师关注面过广、精力过于分散的被动局面。
研究方向的确立,对系统、深入地研究问题,课程开发,促进科研,都有长期积极的作用,也符合教师成长进步的基本规律。
其次,产生了数量可观的教学科研成果。
课程开发围绕课程搞科研,依据科研出专题,实现了教学科研一体化。
三年中,各个研发方向都出了不少专题、论文、课题和专著。
据统计,三年来各研发方向共开出新专题274个,发表论文241篇,立项并完成课题89项,出版专著20部。
部分成果入选全国性会议、获得国家级奖励和自治区级奖励。
第三,探索了党校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子。
党校的学科建设怎么搞,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模糊的。
通过三年的课程开发,大家的思路基本明确了,就是课程开发方式符合党校学科建设的要求。
对于现在的20多个研发方向,各教研部、各位教师有了相当的积累,确立了不同于高校、有党校特点的学科建设构架。
第四,培养了教师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了教师素质。
在课程开发小组内,通过以老带新、集体研究、协作攻关,改变了过去单兵作战的老做法,逐渐形成了协作攻关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尤其是年青教师,很快掌握了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进步显著。
总之,为期三年的课程开发项目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作为新时期党校教学内容改革的有力探索得到了中央党校及兄弟党校的关注。
在2006年11月召开的全国党校系统第二次教学改革交流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交流,会后,《学习时报》对此做了专版报道。
目前,课程开发和研究作为推动我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一项长效机制,得到了校委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关注,并从资金上给予强力支持,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行政学院
课程开发总体方案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借鉴国外和沿海地区的办学经验,贯彻中央党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从我校师资队伍状况和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我校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发。
具体设想是:
根据每个教研部的学科特点,针对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的实际需求,每个教研部设置几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由本学科一名教授牵头,配备1—2名副教授,1—2名讲师,1—2名助教,形成课题研究小组。
各研究小组的牵头人对本组各层次的教师具有业务指导责任,特别是要成为年青教师的导师。
经过研究,要求各研究小组,必须了解本研究方向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能够用本学科最新的理论成果,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专题教学,在党校和行政学院主体班反映各研究小组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的讲台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始终关注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通过课程开发,力图实现以下目的:
一是真正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
在党校、行政学院,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
教学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教学就没有根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的专题课必须以研究为基础。
授课教师对所讲的问题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有内容、有份量,被学员所认可。
从研究入题,最终获取教学成果。
每个研究小组要发挥整体优势,组织教师集体攻关,使教师从个体作战向团体作战转变,由杂家向专家转变。
二是通过研究带队伍,特别是让年青人迅速成长。
目前,我校师资队伍难以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
首先,教师力量严重不足,不仅总量上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比重小,部分编制需要补充,而且尤为突出的是,能够在主体班次站得住讲台、得到学员认可的骨干教师偏少。
同时,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整体偏低,专业结构也很不适应教学的需求。
再者,教师授课水平有待提高,有些课程在与自治区发展大局和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方面,在与学员学习需求的对接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时代感不强,吸引力不大。
针对这一问题,各课程开发小组在牵头人的带领下,一方面深入研究专业理论,另一方面深入研究现实问题,在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上生成新专题,在教授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锻炼,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三是发挥教授的作用。
每个教研部除了发挥主任作用外,还要发挥教授作用。
教授要发挥好四个方面作用:
①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作用;②在队伍建设上发挥作用;③在课程建设上发挥作用;④在教材建设上发挥作用。
通过课程开发小组,发挥教授学术带头和指导作用,要通过一种机制,充分发挥教研部整体功能和传帮带作用。
四是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之间进行广泛学术交流。
目前我校各学科没有交流,学术气氛也不浓厚,要通过这一课程开发小组形成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和交流,把学术气氛带起来。
为了搞好各个小组定期学术交流,要求每一个人进行学术定位,使每一位教师成为不同研究方向上的专家,通过交流促进教师之间、各教研部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为了实现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在课程开发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从学员对象的实际出发。
党校学员都是党员领导干部,因此,课程开发时首先要考虑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力争从近几年来按人设课的模式,向按需设课模式转化。
二是突出学科和专业特点。
党校的专题教学,要考虑专业和学科特点,但重点要放在运用理论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上来。
三是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发挥团队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水平提高。
本次课程开发是教学管理机制整体变革,不是局部的修修补补,今后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的专题都将出自这22个板块。
22个课程开发小组实际上是22个研究小组。
课程开发小组,不仅要出讲授专题,而且要出研究课题论文和专著等科研成果。
要把每个教员研究潜能发挥出来。
每个教师一学期搞通一两个问题,通过几个学期的研究,加上教授的指导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各教研部具体课程开发布局如下:
一、哲学教研部,共设三个板块:
1.方法论。
拟从系统科学、数学和思维科学三个层面进行开发研究,设专题16个。
2.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主要从阶级阶层结构、组织结构和城乡结构三个层次上开发研究,拟设专题12个。
3.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问题。
拟从社会发展理论;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焦点问题和中国社会发展与其他国家发展之比较研究4个层面进行开发研究,拟设专题27个。
哲学教研部三个板块拟设专题55个。
二、经济学教研部,共设三个板块:
1.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着重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拟开设10个专题。
2.区域经济。
着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等问题,拟开设15个专题。
3.公共财政。
着重从公共财政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公共财政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角度,深入研究公共财政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拟开设12个专题。
经济学教研部三个板块拟设专题37个。
三、政治学教研部,共设三个板块:
1.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
着重开辟政党政治、公共权力和公民社会三个研究方向,拟开设12个专题。
2.国际政治。
着重从国际政治格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及国际热点问题、国际组织及全球性问题进行研究,拟开设专题11个。
3.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开设11个专题。
政治学教研部三个板块拟设专题34个。
四、法学教研部,共设三个板块:
1.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主要从法理学、宪法学和重要部门法三大块开发研究,共设19个专题。
2.依法行政。
主要从依法行政的理论与与实践、司法审查中的依法行政、西方国家依法行政比较与发展趋势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开发研究,拟设专题16个。
3.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主要以市场经济与法治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以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为核心,从经济法商法和民法两个方面进行研发,拟设专题22个。
法学教研部三个板块拟设专题53个。
五、公共(原行管)教研部,共设三个板块:
1.公共管理与政策。
主要从当代西方公共管理、中国行政改革、第三部门、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电子政务、行政伦理等方面来开发研究,拟设专题42个。
2.领导与管理理念。
主要从党政领导干部领导与管理理念变革与创新入手来研究,拟设专题5个。
3.领导与管理技能。
主要从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特别是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激励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用权能力、执行能力、行政技巧等方面来研究,拟设专题25个。
公共(原行管)教研部三个板块拟设专题72个。
六、党史党建教研部,共设三个板块:
1.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发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原理,重点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及自身建设的实践;当前党的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拟设15个专题。
2.党的奋斗历程及基本经验。
主要研发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及基本经验,发挥党史“以史鉴政”,“以史育人”的作用。
重点有三:
一是党对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基本经验;二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演变及主要经验,三是党对执政之路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拟设12个专题。
3.公务员党风廉政建设。
主要研发国家公务员党风廉政建设。
重点有三:
一是加强公务员的思想理论建设,增强公仆意识和自律意识,规范行政行为;二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和警示教育,防范职务犯罪,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三是中外政党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拟设9个专题。
党史党建教研部三个板块拟设专题36个。
七、民族理论教研部,共设两个板块:
1.民族理论。
拟从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内蒙古的民族工作经验三个方面进行研发,拟设17个专题。
2.民族文化与民族宗教。
主要从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层面,由内蒙古—中国—当今世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问题研究层层递进进行开发研究,拟开设42个专题。
民族理论教研部两个板块拟设专题59个。
八、综合(原基础)教研部,共设两个板块:
1.传播理论与技能。
主要以大众传播、公共关系为学科理论基础,重点关注当前形势下政府部门传播与沟通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传播的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开发,拟设20个专题。
2.电子政务。
着眼于跟踪国内外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发展最新成果和动态、了解电子政务的新的应用和发展,把握新技术给政府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和解决新技术给予政府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与问题。
拟设15个专题。
综合(原基础)教研部两个板块拟设专题35个。
课程开发拟通过三期工程来完成研究开发任务。
具体来说,2005年3月至年底为一期工程;2006年至年底为二期工程;2007年至年底为三期工程。
最终形成一个包括300多个专题的课程开发成果。
近期设想为,到本学期末,全校22个课程开发小组将围绕每个板块的学术成果(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发展动态、存在问题、自己的思考和对策建议,在全校进行一次大规模学术成果交流。
各板块具体开发方案
哲学教研部“方法论”板块
一、总体设想与主要目标
为了积极配合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根据我校主体班教学的实际需求,结合我教研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哲学教研部把“方法论”确定为本教研部的三大重点攻关开发领域之一,称为“方法论板块”。
方法论有哲学方法论、思维科学方法论、心理科学方法论、智能科学方法论、数学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符号学方法论等。
这些方法论所提供的方法系统,都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它们都以各自的特殊功能被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
根据我校的教学特点和学员需求的特殊性,上述多种方法论构成我校哲学教学课程开发中的“方法论板块”。
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工程对这一板块开展研究,以边学习、边转化、边教学的方式,把钻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开发出一批适用而又成熟的教学专题。
一期工程,按照适当考虑哲学教研部的现有专业能力和开辟专业视野新境界的要求,我们选择系统科学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科学方法三个分支作为重点研发方向,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攻关目标。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一)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是一个体系庞大、内容深刻、适用面广的方法类型,对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系统科学方法分为“一般系统方法”和“复杂性科学方法”。
一般系统方法包括:
(1)结构方法。
主要阐述形式结构方法、空间结构方法、时间结构方法和时空结构方法。
(2)功能方法。
主要阐述功能分析方法、黑箱灰箱方法和功能模拟方法。
(3)历史方法。
针对自组织系统主要阐述状态空间方法、非平衡系统方法、序参量方法和超循环方法。
(4)信息控制方法。
主要阐述信息方法和反馈控制方法。
(5)系统工程方法。
主要阐述系统分析、网络分析和分解与协调方法。
复杂性科学方法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理论、混沌学和分形理论等。
系统方法在社会问题或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还主要局限于制定经济计划,开展能源、生态、环境、城市、水资源等方面的系统工程研究,用系统方法研究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和社会结构问题,至今还是薄弱环节。
这种情况造成我校以往讲授系统科学的侧重点只是系统论和系统观的一般介绍,而不是系统方法在社会领域和热点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所以,板块开发要求一要钻研熟悉系统方法的基本原理,二要把系统方法的一般原理与我校学员关注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结点上狠下功夫,在教学转化上有所创新和建树。
按照这一标准和要求,一期工程初步推出下列专题:
1、系统方法与战略思维
2、复杂性方法与简单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3、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与系统性
4、协同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系统科学的发展观与社会发展规律
6、信息社会的结构特征与控制方法
7、信息战争与信息安全
8、如何运用突变理论认识和处理社会突发事件
以上专题仍具一定理论教学色彩,不完全属于能力培训的范畴,这是过渡时期的一种过渡状态。
从二期工程开始,要求推出一批完全属于能力培训的专题,个别需要保留的理论专题可继续保留,以体现我校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方针。
(二)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中一些新兴的分支方法是以新的视角和手段专门研究社会事物的,对研究社会问题和党政工作特别有用。
这样的数学方法有模糊数学方法、可拓学方法、运筹学方法和对策论(搏奕论)数学方法。
模糊数学方法主要是在经典数学的基础上引入“隶属度”概念,对事物的属性作量的考察,揭示一事物在其本质属性上隶属于某类事物的程度大小,从而刻画事物的模糊性,其内容主要阐述模糊分类、模糊识别、模糊评价和判别以及模糊控制等。
运筹学方法和对策论方法就是在一般决策和竞争格局中进行策略最优选择的方法(优选法),它们主要研究优选、统筹、动态规划、最优控制、对策论、排队论等问题。
从这些数学方法中主要可以开发出如下几个专题:
1、绩效评估方法
2、运筹学与领导决策方法
3、怎样运用对策论方法做好竞争对策
4、怎样运用模糊控制方法优化社会管理
5、怎样运用数学预测方法提高领导干部的预见能力
由数学方法开发出来的教学专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们都不再属于理论性素质教育,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论专题,是标准的能力培训,并且大多是党政领导干部必备核心能力的培训,这对于提高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非常对口和有效。
足见数学方法在我校课程开发方面的效果是非常符合教学体制转轨要求的。
(三)思维科学方法
根据我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思维科学方法应把攻关开发重点放在其前沿领域,即“创造性思维方法”或曰“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形式中最精彩、最有效、最难得的部分,它是以非形式化和非理性为特征、以非逻辑思维为表现、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具有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和思维结果的现实性。
与创新思维相联系的思维形式主要有直观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等。
关于创新思维方法的课程开发在我校主要开展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训练,这种训练需要大量的案例和独特的训练方式,攻关项目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可开设的专题有:
1、创造性思维的理论与方法
2、领导干部创新思维方式训练
3、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训练
上述系统科学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科学方法三个分支构成哲学教研部课程开发“方法论板块”的一期工程攻关开发重点,用时两年。
以后二、三期工程逐步扩大攻关重点领域范围,深化专题教学。
三、人员配备
“方法论板块”的牵头人是金瑞教授,参与成员有:
郭文祥(副教授)
马桂英(讲师、博士)
徐贵恒(副教授)
刘进源(副教授)
郭冬梅
本板块内的攻关人员每人可介入2个分支的任务。
2005年哲学教研部计划新招聘1—2名具备数学或自然科学专业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投入本板块的攻关研究工作,以加强板块研究开发的实力和后劲。
为了解决现有攻关成员相关能力不足的问题,教研部将向学校提出申请,外派攻关成员先后接受相关专业培训。
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板块
一、总体设想与主要目标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以经济改革为先导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使中国社会从生产方式乃至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社会学所特有的视角来看,在由改革引起的诸种变化中,最重要或最根本的是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因而,对已经发生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现象和一般趋势做出经验描述和分析,应该成为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是相对于社会系统和社会要素而言的。
一般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诸要素的联接方式或互动关系,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并由相应的社会制度来维系。
简言之,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网络。
我们把社会结构从一种制度化的状态向另一种制度化的状态的变化称为社会结构的变迁。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我国学者一般把社会结构分为阶级阶层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民族结构等。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地表现在阶级阶层结构、组织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个层次上。
我们的板块设计也主要在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
本板块主要在利益群体意义上分析中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
主要考察、分析改革前阶级阶层结构的特点、改革中阶级阶层的分化情况和改革中阶级阶层结构的整合情况。
初步设计专题为:
1、当代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分析。
2、内蒙古各阶层的分化与整合。
所设研究课题为:
1、当代中国社会新群体研究。
2、内蒙古各利益群体整合研究。
(二)中国社会组织结构变迁
改革,尤其是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使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一定意义上,组织结构的变迁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方面。
本板块主要考察、分析改革前组织结构的特点、改革中组织结构的分化、改革中新出现的组织要素,以及各种组织的整合。
初步设计专题为:
1、当代中国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内蒙古中介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
所设研究课题为:
1、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分化研究。
2、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化研究。
(三)中国社会城乡结构(社区结构)变迁
本板块主要考察、分析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城乡结构特点、改革中城乡结构的各种变化及整合情况。
初步设计专题为:
1、中国城乡结构的变迁及其意义。
2、如何建立有内蒙古特色的城乡结构模式。
所设研究课题为:
1、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在中国城市化中的地位研究。
2、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变迁。
三、人员配备与分工
本课程研发小组暂由3人组成。
具体分工如下:
郜良教授负责整个研发工作的系统设计和领导工作;李富荣副教授负责协调和辅助工作;贺静副教授承担主要研究工作;我校民族理论教研部部青年教师乌力吉加入本板块的业务和联络工作。
根据教研部其它板块人员安排情况和教研部人员变动情况,该板块还应有些人参加进来。
贺静具体负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板块的组织研发工作;
郜良具体负责“中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板块的组织研发工作;
李富荣具体负责“中国社会城乡结构(社区结构)的变迁”板块的组织研发工作。
在板块研发的运行过程中,本板块的具体内容和研发重点还可能有所变动,但我们会紧紧追踪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线索,揭示中国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一般趋势、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新的社会结构的特征等。
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问题”板块
一、总体设想与主要目标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使命。
为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真借鉴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使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将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根据我校强化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统一部署,哲学教研部现把“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确立为专业攻关的重点内容,构成哲学教研部的三大“板块”之一。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一)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简称“发展理论”,在国外也叫“发展研究”。
发展理论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群,它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文化学、发展未来学、发展史学、发展哲学等等。
发展理论把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进程,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研究发达国家如何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它在总结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揭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模式、研究发展观演变过程等方面取得了富有启发性的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与现代化相伴而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理论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具备发展理论的科学视野和理论功底。
因此,深入学习和研究发展理论,是我们研究中国社会全面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
围绕发展理论可以初步推出下列几个教学专题:
1、社会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2、罗马俱乐部与发展极限论
3、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4、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
1、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与路线。
内容主要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观的历史变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性与创造性,中国社会发展的民族性、世界性和现代性。
2、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关系。
内容主要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区域性和个别性,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的关系。
中国社会发展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党的基本路线、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
3、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主要阐述社会发展的本质、过程和目标体系,从赶超性、混合性、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等方面去考察当代中国发展的特点。
4、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
内容主要研究:
中国社会发展与市场化,中国社会发展与城市化,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化,中国社会发展中市场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5、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代化。
主要研究:
(1)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包括经济发展观念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党校 行政学院 课程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