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 1至10 课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1708787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2.03KB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 1至10 课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 1至10 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 1至10 课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1至10课教案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
教具学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评论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
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
“红+兰=?
”“红+黄=?
”“黄+兰=?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
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
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
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
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好环境卫生。
2、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或用色水流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色图。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注意卫生。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反思:
第二课万花筒
授课日期:
年月日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过程与方法: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教具学具:
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通过出示教师制作的万花筒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通过让孩子上台玩一玩的体验方式,有效激发孩子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1、出示教师买来的万花筒,让学生看一看是什么?
学生说万花筒。
2、玩过吗?
请几个同学上前玩一玩。
(找3名同学)
3、感觉怎么样?
学生感觉感觉很漂亮。
转过来转过去的图案都不一样等回答。
4、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万花筒。
板书(万花筒)
5、其他同学,你们也想观察万花筒吗?
同学们回答:
想
那我们看大屏,看一个特殊的万花筒。
观察之前,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万花筒的图案有什么规律?
图案都是对称的。
(教师表扬:
说的真好,你与数学联系到了一起)
二、提出问题 教师让学生提出质疑
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无论万花筒的图案怎么变化,图案都是对称的。
对于万花筒你有什么疑问?
小组讨论,把疑问写在研究方案上。
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预设学生问题:
1、为什么万花筒的颜色多彩缤纷?
2、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3、万花筒是什么原理制成的?
4、为什么我看到了很多个一样的图形?
各个小组依次汇报各自的问题,根据如果学生提出了“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教师板书(研究的问题:
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是:
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在探究的过程中,各个小组所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板书(共同研究的问题:
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
同学们猜想一下:
万花筒的图案问什么是对称的?
板书(猜想:
与******有关)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问题,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板书(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三、自主探究制作万花筒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制作万花筒需要注意什么?
看大屏
1、我们要做的准备是:
2、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3、研究克服困难的对策是:
4、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安全、碎纸不能太多。
好,带着黑板上的问题与猜想,制作万花筒。
四、观察万花筒,完成问题 同学们,万花筒做好了吗?
请按要求进行观察。
1、每个小组按顺序依次观察万花筒,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用手遮住万花筒底部,按顺序依次观察,你能观察清楚吗?
3、每个小组同学按顺序依次用厚衣服盖住头部,在衣服内观察万花筒,看看你还能观察到什么?
这说明万花筒图案的对称与什么有关?
学生:
与阳光有关 完成结论、板书(结论:
光的反射)
光到底是怎样反射的呢?
通过课件展示。
(光的反射)
五、欣赏对称建筑图形与不对称图形
教师语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对称建筑图形与不对称建筑图形,我们来欣赏一下,看看你能找出那些是对称,那些是不对称的。
(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第二课万花筒
教学反思:
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感知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用对比的方法、发挥想像力,表现有大小对比的有趣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想像力,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并能用绘画方式表现大小的对比。
教学难点:
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对比表现出来的。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
同学们,看过《格列佛游记》吗?
先让我们看一段影片(边看边介绍电影梗概)
2、师:
谁来说说故事中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画面里哪些物体是特意放大或缩小的?
生:
我对格列佛被许多小人捆绑在地上的画面很深刻,画面中的格列佛放大的特别狠,是小人的很多倍。
生:
…….
3、师:
格列佛经历了那么多的奇妙旅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点出课题)
(二)课程新授:
1、认识大小要相互比较
(1)师:
怎样判断一个事物的大还是小呢?
老师这儿有几张一位小学生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他是大还是小呢?
(出示课件图片)
生:
第一张看不出他是大还是小?
生:
第二张这个学生在女生的对比下,显得特别小。
生:
第三张中,这个学生在教学楼的对比下,显得特别大。
(2)同样的铁塔,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铁塔,一会儿显得特别大,一会儿又显得小呢?
(实物展示后提问)
生:
在与不同的背景对比之下,一会儿显得大,一会儿显得小
(回答的狠好,鼓掌鼓励学生)
(3)师小结:
看来物体的大与小,是与周围的环境衬托和对比有关,只有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事物的大或小。
(4)师:
同学们都知道《拇指姑娘》的故事吧,谁来比划一下拇指姑娘有多大吗?
怎样在画面中表现出拇指姑娘的小呢?
(生说和荷叶,青蛙,花朵等物体对比下显得拇指姑娘更小)
(5)魔术小游戏:
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让学生试试,怎样把树变大或变小(生参与游戏)
2、启发想象:
(1)师:
同学们,请想象一下,假如我们也像格列佛一样,来到了小人国或者大人国里,在那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提示例如,与那里的人们一起劳动,游戏,娱乐时的有趣情景)
(2)师巡视了解,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对比。
(3)生交流汇报(请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发言)
生:
假如我到了大人国,我可以和那里的小动物做好朋友,如果我到了小人国,我可以帮那里的人们搬很重的东西……..
(4)欣赏激趣,开阔思维(播放课件,共同欣赏)
说一说,画面上是怎么样表现出大人国的“大”或者小人国的“小”的?
生说师说
(三)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创作一幅表现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品
画面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勇于大胆的想象,表现出有趣的内容。
构图完整。
(四)作品展评:
师评,互评,自评结合,鼓励为主。
师生共同欣赏完成的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游历故事,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想象奇特,构思大胆的作品多予肯定,鼓励不足的学生多努力。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泥塑,等多种方式表现本课内容。
(六)小结:
这节课每位同学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很积极,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奇遇。
作品很新颖,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画出更好的,独特的美术作品。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后反思:
第四课前前后后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想象、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概括“近大远小”的现象并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教学难点:
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前后的关系(一是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二是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名画引入
出示荷兰画家霍贝玛名画《林间小道》
教师讲述:
今天见到大家真高兴,老师带来了一幅名画送给大家。
这幅画是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画于168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林间小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
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我们心灵以舒畅的美感。
你看,成行的树木是大小不一的,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
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我们的心情也带向远方。
揭示课题:
老师很喜欢这幅画,也希望同学们学会画家是如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前前后后》。
二、观察发现
展示三幅具有明显透视关系的图片(水面上的船,兵马俑,道路两边的树木)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图中物体前后有什么变化?
生可能答:
大的在前,小的在后。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大,距离我们远的就看起来小。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远近的感觉。
示范: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马路,教师把准备好的三棵不同大小的树(用卡纸剪的)请一名学生栽在马路的一边。
(要求:
用“近大远小法”体现前后关系)
看一幅热气球图片
师:
请问这两个挨得比较近的热气球哪个在后呢?
生:
被遮挡的热气球在后面。
师:
对了,这就是我们的另一种判断方法“遮挡法”,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示范:
师准备同样大小两棵小树(用卡纸剪的),请一名同学把它载在马路边。
(要求:
用“遮挡法”体现前后关系)
再看一幅有趣的图片,图中女孩把热气球捧在手上。
师:
同学们看,照片中的姐姐力气真大,她能把热气球捧在了手上!
生:
不对不对,是姐姐在前面,热气球在后面。
师:
同学们真聪明,咱们就可以利用前后关系拍出这样有趣的照片。
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前后关系的现象,你能说说吗?
生讨论回答,师作简要点评。
三、艺术实践
师:
刚才大家表现的很好,学的快,回答问题积极,老师要奖励你们,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故事的名字叫做《快乐的帆船》。
清晨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海面上吹起着了微风,一只帆船起航啦,可是它很孤单,但他回头一看,后面来了一只帆船,咦,又来了一只。
他不再孤单,觉得很快乐!
师:
同学们请坐好,听老师说: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材料,看哪个小组能用拼贴的形式准确的表现前后关系,贴好后请组长拿上来展示。
最快完成的小组有神秘礼物哦!
评比奖励(老师的作品作为奖品)
师:
刚才我们用拼贴的方法表现了前后关系,大家表现的非常好。
现在我们用神奇的画笔来表现物体的前前后后吧。
示范:
教师画几幅画(游动的鱼、路边的树)
师:
同学们看见没有,老师先画的是前面的物体,还是后面的物体呢?
生:
先画前面的。
师:
对,接下来我们欣赏几幅其他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师播放一组幻灯片(学生的表现前后关系的作品)
我这里有三幅作品,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
现在大家也来画一画,我相信大家画的比我更好。
大家可以模仿别人的作品,也可以画自己喜欢的事物。
注意一定要体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可以选“遮挡法”也可以选“近大远小法”或者两种方法都用上。
课件展示艺术实践要求:
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一幅前后关系的作品。
1、及时发现从构图、造型、线条运用上表现较好的作品,给予鼓励。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纠正个别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
1、组织学生作品展示。
2、引导学生依据评价要点进行评价:
画面是否表现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构图是否合理。
3、学生把优秀作品贴于黑板上。
4、学生欣赏。
5、自评与互评。
6、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感受,收获与体会。
五、收集与整理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交给组长
2、学生把教材交给组长
六、板书设计:
第四课前前后后
课后反思:
第五课登山游戏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登山游戏的规则及特点,绘制出有创意的登山线路图。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绘制登山游戏线路图的基本方法,运用绘画或剪贴等方法创作有创意的线路图、棋子、转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登山游戏线路图、棋子和转盘的绘制,在交流与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登山游戏线路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在体验活动中探究登山游戏的创新设计。
教具学具:
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
水彩工具,蜡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观察图片
1、让学生通过一些游戏图片进行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
师出示游戏棋: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棋吗?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
(请几个学生和教师对手进行游戏)
师生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游戏棋的种类。
【讲授】知识教授
1、师:
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
上面都有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游戏棋棋盘,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师:
大家来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棋?
(出示课件)
师:
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衣服游戏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副游戏棋。
(板书课题)
2、学生:
通过棋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的组成。
师:
一副游戏棋都会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标、装饰梅花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出示课件)
【活动】学生实践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学生尝试)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
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
3、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结合日常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事件,想想创作内容,安排景物。
4、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
5、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出示课件)
要求:
路线清晰、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图案设计新颖。
【练习】深层引导
1、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
(创新设计)
2、小组长安排好分工合作:
一人搞装饰,两人设计路线,一人做棋子。
3、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作业展示
1、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选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法则,谈谈小组与众不同的创想,交流心得。
2.、对路线清晰、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图案设计新颖的作品提出表扬。
3、玩一玩:
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进行游戏。
【作业】课后拓展
这节课,大家设计制作的棋盘都很棒,既美观又好玩。
希望大家在课后,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用泥塑或彩泥制作一副象棋,跟同学或家人玩一玩,大家说,好吗?
板书设计:
第五课登山游戏
教学反思:
第六课黑与白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欣赏黑白的实物和图片,感受黑与白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和特殊的艺术美感,通过欣赏分析半成品的装饰画,感受点线面及黑白颜色在装饰画上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黑与白装饰画的欣赏及添加创作,学习点线面和黑白两色的运用,并学习装饰画的基本装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想象,提高对画面的理解感受的能力及大胆构思设计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黑与白图形排列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学习创作装饰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构成元素。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黑与白两种颜色,综合点线面创作一幅有创意的黑白装饰画。
学会有创意地运用装饰画中的重复和添加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实物导入
同学们好!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礼物,大家请看——
(展示熊猫,足球,魔尺)
请同学们看一看,告诉老师,这些小物件,在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回答)
同学们回答的真响亮——他们都是黑白两色的。
跟彩色的事物相比,可能没有那么丰富多彩,可是他们的颜色对比特别强烈,特别显眼,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黑与白”的世界。
2.出示课题《黑与白》
【讲授】讲授新课
1.抽出点线面。
生活中关于黑白两色的事物还有很多,你来举个例子,还有哪些?
(生答:
斑马,斑马线,奶牛,斑点狗,黑白猫,企鹅,丹顶鹤,钢琴键盘,围棋,太极图------)
同学们的思维非常开阔,非常好。
可是,那么多黑白的事物中,老师找到了三个特别感兴趣的动物,大家来看一下:
出示——斑点狗,斑马,奶牛图片
老师觉得这三种动物特别漂亮,你来告诉我,他们分别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生:
狗——黑白点,斑马——黑白条纹,奶牛——一块一块的黑白面)(生说一个,师板书一个)点线面
点、线、面、这不正是我们绘画中的基本元素吗?
【活动】点线面的扩展评论
2.点线面的扩展和延伸。
根据动物的衣服花纹,老师受到了启发,运用这些点线面元素创作了一幅画,大家请看:
展示:
《和平鸽》
漂亮吧,(漂亮)漂亮在哪里?
(花纹)真实的鸽子有没有这么漂亮的花纹,(没有)这是我装饰出来的。
我们来找一下,这只鸽子的衣服是不是模仿了斑点狗,斑马,奶牛它们身上的花纹呢?
(师生共同寻找,找出点线面)
原来,这只鸽子的衣服上的花纹,是把斑点狗,斑马,奶牛衣服的花纹综合了。
(1)点的扩展
可是,大家看一下,除了模仿别人的花纹,这只鸽子身上还有没有别的花纹?
除了小圆点还有什么点?
除了实心点还有空心点,还有呢?
还有好多好多重复的点——重复是做装饰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教师板书“重复”)大家想一想还能有哪些点?
(这样是不是点?
这样呢?
------)出示幻灯片《各式各样的点》
我的这幅画没有完全画完,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鸽子加上一些漂亮的点。
(请同学上来操作。
教师适当提示)
漂亮吧?
给他掌声!
(2)线的扩展
我们再来分析这只鸽子身上的线,除了刚才找出的模仿斑马的线,还有哪些线?
(师生共同分析)——波浪线,折线,各种折线------)在这里,你有没有发现重复的方法?
在重复下面划线强调。
除了这些线,你还能想出哪些线?
出示幻灯片《各种线》
请同学上来添加线。
我们给他掌声!
(3)面的扩展
那么面呢?
是不是一样的道理?
(请同学一起找出面,各种形状面)
幻灯片出示《各式各样的面》
这一片一片的树叶是不是面?
可是在面里面又加了什么?
线和点。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这种在一种元素中加上另一种绘画元素的方法叫做——添加。
教师板书“添加”。
添加是装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你还能找出哪些添加的地方?
(请同学上来添加——可以在两条线中间涂黑作为面,留白作为添加)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的这张画变的更漂亮了,可是,还有一点空地,老师也想再加上几笔,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用了哪些元素?
用了什么方法?
(再次强调点线面和重复添加)
我们今天用黑和白两种颜色,综合点线面,运用添加和重复的方法装饰出了一幅漂亮的画,这种画在美术里面有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就叫——黑白装饰画——教师出示课题后半部分“别具魅力的装饰画”
【练习】实践
到现在,同学们是不是有点按捺不住想亲自动手画一装饰画了?
老师是这样做的(手势),你一定有更好的创意,下面的时间交给你们了。
多媒体出示作业:
给你面前的小物品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作业】展评
作业贴到黑板上,请同学回答,“你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强调点线面,重复添加(两三个同学即可)。
【活动】拓展活动
除了用笔画,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做黑白装饰画呢?
(黑白卡纸,黑白毛线------)下堂课,我们接着尝试。
板书设计:
第七课黑与白
教学反思:
第7课快乐的回忆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各类题材的作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知道如何表现人物的动态及快乐的情绪,并运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快乐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绘画工具与材料表现快乐的回忆。
教学难点:
能否表现出画面中人物的动态及快乐的情绪。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快乐的人物,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两个人心情怎么样?
开心还是难过?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发言
师:
这两个人这么开心是在干什么呢?
一会我们再来揭晓答案。
同学们的脑海里也一定储存了很多开心快乐的回忆,快乐需要传递,美好需要分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的回忆,用绘画的形式将它们记录下来。
揭示课题:
《快乐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范画农民画人物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讲授】欣赏作品,探究学习
1、请学生欣赏三张画家作品,宋代佚名—婴戏图,近代萨金特—百合与玫瑰,现代丰爱东—踢毽。
找一找这三张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这三张作品分别是宋代、近代和现代的,都是描绘的快乐的事情,这三张画里面都有人物,而且我们看到这三张画,就能感受到快乐的情绪,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自己最开心的一面画下来,怎样才能画的生动呢?
【设计意图】欣赏画家作品,开拓视野并且运用比较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师:
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叫“相信请举手”。
老师这里有三组图片,每一组里面有两张图片,请同学们选出哪一张图片更能体现快乐的情绪。
小结:
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画面场景可以感受到快乐的情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画的夸张一些,画面场景画的丰富一些,这样画面就会特别生动了。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表情,动态和画面场景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快乐的情绪。
3、师:
这节课用农民画的形式来表现快乐的回忆,农民画也称现代民间绘画,它扎根于农村,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创作绘画的,北辰是独具特色的农民画之乡,在天津,是继杨柳青年画之后又一枝民间艺术之花。
请学生欣赏有关快乐的回忆的农民画并与儿童画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
小结:
农民画人物以肥为美,构图饱满,人物动物都可以画图案,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 1至10 课教案 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美术 10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