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docx
- 文档编号:11707442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9.34KB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docx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
戚文海
一 中俄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理论依据
国际合作创新是指两国间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
国际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和共担风险。
特别是合作创新能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分摊创新成本和分散创新风险。
合作创新对分摊创新成本和分散创新风险的作用与合作创新的规模和内容有关,一般来说,创新项目越大,内容越复杂,成本越高,风险越大,合作创新分散风险的作用也就越显著。
(一)通过国际合作创新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合作创新可以把研究开发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增加成员的研发支出;第二,合作创新消除了重复投资和重复研究,而且知识的分配和共享、企业合作的协同效应将使创新显示更高的效率;第三,通过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合作创新可以完成企业单独无法承担的大规模研究项目;第四,合作创新可以克服专利制度不完善时,研究开发中经常遇见的“搭便车”现象,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1]。
(二)通过国际合作创新有助于企业打破产业壁垒,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新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明显的区域一体化趋势,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流动,也会形成阻止区域外企业进入的保护性壁垒。
对于区域内企业来说,合作创新有利于共同开发区域内市场。
对于区域外企业来说,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创新有助于进入该区域的市场,打破区域一体化形成的无形保护。
(三)通过国际合作创新能充分利用单个企业的技术资源,有效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从整个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合作创新中合作群体的创新能力会大大高于单个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在创新过程中,合作企业根据不同的实力选择不同的研究与开发目标,从而会加宽合作创新成果的技术范围,即可能产生产业主导技术的创新,也会有附属技术的创新,这就会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四)通过国际合作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效方式
合作创新可以集中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缩短创新周期,并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为企业创造新的技术优势。
此外,合作创新能缩短创新时间,而创新时间的长短对创新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且合作创新能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分摊创新成本和分散创新风险。
这样,通过合作创新,企业就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二 中俄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实践意义
(一)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共同应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共同挑战
在科技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与俄罗斯均处于相对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这是因为科技全球化及其所引起的国际科技结构的变化主要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市场70%的新技术产品由发达国家提供。
国际技术流动高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及其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一般处于主动地位,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收益也较高。
特别是跨国公司研究机构的进入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路径依赖或自身技术能力的空心化。
这就要求中俄两国在技术创新合作方面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更加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扩大现有合作领域,大规模提升双边合作规模和水平,这样才能适应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
(二)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共生经济的发展
对俄罗斯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找到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准确切入点,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和共生经济的发展。
合作创新是中俄两国战略利益的汇合点,两国共生发展的战略利益,对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有包容性,或者说两国合作创新的战略利益并不排斥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
加快两国合作创新,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中俄各自国家利益进而会得到巩固和强化。
这必将有力地推动中俄科技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从战略眼光看,提高中俄两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合作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充分发挥中俄经贸合作潜力的关键。
中俄双方应对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加大合作力度。
在两国产业结构升级中,都存在着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问题。
其中,有的属于基础性技术,如高效发电技术、洁净煤技术和大型设备制造技术等;有的属于关键性技术,如冶金连续铸造技术、电子工业的大直径半导体硅片和核岛安全技术等;有的属于前沿技术,如敏捷制造、微细加工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等。
如果在这些关键技术上得不到突破,则双方产业结构在质态上将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
(三)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巩固和充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但7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运作的实践表明,两国经贸关系明显落后于政治关系。
科技兴贸是产业化的必然结果,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产品质量和结构的优化,最终才能体现为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为此,只有不断增加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中的科技含量,才能大大提高两国间进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为两国经贸规模的提高和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从而也必将使中俄政治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四)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提高中俄两国综合国际竞争力
在21世纪全球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正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对高新技术产业予以高度重视。
中俄两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都存在着共性基础技术问题,需要双方合力攻关,共同突破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难关。
为此,只有中俄联手,发挥各自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实现合作技术创新,才能切实提高两国的科技竞争力。
(五)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国学习并借鉴经济转轨中俄罗斯技术创新的经验与教训
尽管中俄两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不完全一样,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实践经验。
对体制变迁过程中俄罗斯技术创新的机制、模式、战略、组织和政策等进行系统的探讨,有助于借鉴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三 中俄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目标与任务
共生发展合作是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经贸合作,特别是在产业科技合作领域中,通过进一步深化互补性合作关系,把经贸合作建立在加快经济共同发展、产业结构共同提升以及新经济共生增长的基础上,针对两国产业科技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通过更紧密的合作,集成优势要素,使优先发展的相同性主导产业得到共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的共同升级,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中的共性问题合作攻关,最终达到提升两国产业结构层次,加快支柱与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著名中俄科技合作专家孙长雄最早提出的共生发展合作总体目标可集中概括为:
从两国产业科技发展的共同利益出发,以实现两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最佳优化为目标,增强合作的互信性、互依性和互促性,突出共同创新、共同提升、共生增长和共同攻关产业共性基础技术、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共同开发、共同创新,突破产业关键性技术,提升产业结构;共同发展两国先导(支柱)产业,促进两国新经济共生增长;共同建立跨国企业集团,提高两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共同开发区域一体化合作项目,联手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共生发展合作。
产业结构升级是中俄共生发展合作的核心战略目标与任务。
目前,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已由一般性结构失衡转向结构低级化和低质化。
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亦由解决发展结构失调问题为主转向推进产业结构水平升级为主。
共生发展合作的主要目标方向:
一是中俄产业结构升级共生发展合作的主攻方向为技术创新;二是中俄合作要把力量放在共生发展、振兴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上。
四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之领域选择
为了推动中俄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双方于2000年11月签订了《中国科技部和俄联邦工业与科学技术部关于在创新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为此,双方成立了司局级创新工作组。
为加大对中俄创新领域重大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中国科技部还专门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设立了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专项基金,资助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引进俄科技合作项目进行消化吸收。
为推动这项工作,中俄双方各确定5个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结成对子,两国高校各自确定3所大学科技园建立直接合作关系。
技术创新合作领域选择得适宜与否对与中俄技术创新合作整体成效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俄罗斯基础科学水平总体上仍居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经济转轨以来,在基础研究的所有领域,如微电子和毫微电子、电光绘图新工艺、高温超导、化学、天文物理、核物理、数学物理、超级计算机、分子生物学和气象等领域都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激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先后在实验室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中第114号和116号超重元素等。
1.合作交流层次日显丰富
中俄两国科学院新签协议后,俄方因缺乏经费较少主动与中方交流,高层互访几乎无法实现。
这一时期两院的交流大多表现为科学家个人之间、科研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俄方经济状况的好转,特别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两院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发展与对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始自上而下有组织地开展交流与合作。
双方研究所之间以及院层面上的交流活动成为两院关系发展的主流。
2.合作交流区域趋于完整
莫斯科、圣彼得堡科研机构林立,是俄罗斯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传统地区。
1998年11月,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新西伯利亚科学城。
此后,西伯利亚地区迅速成为中俄双边关系发展中的新亮点。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单独签署协议,双边交流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和2003年年底,双方先后合作建立了两个联合研究中心,目前正探讨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模式。
中国科学院位于北方地区的研究所利用地缘优势,较早地与俄罗斯开展合作,收到了实效。
南方地区的一些研究所与俄罗斯在一些重点项目合作研究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中俄科技交流与合作已形成从俄罗斯西部贯通东部,从中国北部辐射南部的完整格局。
3.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展
10多年来,中俄两国科学院的交流覆盖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诸多领域,并在一些重点项目上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近年来,中俄两国科学院将目光转向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领域,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为两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4.合作交流特色逐渐形成
俄罗斯是历史悠久的科技强国,在传统科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和不凡的实力。
中国科技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亦有了长足进步,在一些新兴学科领域达到或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俄两国科技发展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5.合作交流形式日趋多样
随着中俄科技交流与合作内容的不断深入,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变得更为灵活多样,除人员交流、短期工作、委托研究和举办学术研讨会之外,双方还联合组织科学考察,共建联合研究机构,近年来开始尝试参与对方承担的大型科研计划,共同参与国际性研究计划等,通过这些做法可以提高双方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互利互赢的目的。
(二)高技术研究领域
在宏观技术领域,俄罗斯的工业基础设施的全部基本指标与西方非常接近。
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50项重大技术中,俄罗斯有12~17项可以与西方国家一争雌雄;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100项突破性技术中,俄罗斯有17~20项(如电子—离子技术、生物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原子能、复合疫苗、航空航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另有25项经过5~7年可以达到世界水平。
1.生物技术合作
中俄生物农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俄罗斯在利用生物农药、生物活性物质和以天敌防治病虫害方面具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及一流的研究成果。
中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已成功地引入蜡蚧轮枝菌,筛选出对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害虫——温室白粉虱和蚜虫的高毒力菌株。
同时,探索出蜡蚧轮枝菌代谢产物(毒素)的提取方法,获得了对温室白粉虱、蚜虫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粗提物,初步明确杀虫活性物质结构和检测所需的条件,为中国生物农药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引进的生物肥——生物制剂“AB”是滨海边疆区企业家的创新,福利慈善事业集团为完成亚太地区综合能源食品生态计划而进行产品实验采用了原氮肥精的精华,但与原氮肥精的区别是生物肥制剂“AB”具有更大的多面性,这是由于在该制剂中含有几种不同的氮菌微生物以及能够改善制剂性质的微生物。
该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工艺世界领先。
在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吉林省梨树县和辽宁省铁岭市等地试用,作物的磷钾含量明显增多。
中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还与全俄亚麻研究所先后就生物育种、亚麻工艺标准的检验方法等开展合作,这些项目已被列为中俄政府间的合作项目。
在中国和俄罗斯专家的携手合作下,3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番茄新品种于2004年7月下旬在云南省昆明市一家种子公司成功问世。
这3个番茄新品种被定名为红宝1号、红宝2号和红宝3号。
经过多点试种和小面积推广示范发现,这3个新品种均比当地品种产量高,而且茄红素、维生素C等含量较高,内在品质基本上达到了国际水准。
2.复合材料合作
俄罗斯在人造金刚石及其超硬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地质矿产代表团在对俄罗斯科学院高压物理研究所进行考察时,对该所研制成功的最新型超硬复合材料之一——卡耶纳特的合成工艺进行了重点考察,这种超硬材料的性能与天然金刚石相比,其耐磨性提高了10%~20%,强度也有明显提高,该新技术在当前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考察和聘请俄罗斯专家来华传授技术和讲学,中国专业人员基本上掌握了这种独特技术。
为了加强中俄高温合成(SHS)技术研究,中国武汉工业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所联合建立了中俄SHS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开展梯度材料、涂层技术以及SHS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制备出多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复相陶瓷、梯度和叠层材料等。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中俄复合材料合作创新案例还有: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特种粉料的开发;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高温合成技术方面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学与莫斯科钢铁与合金研究所开展高温合成制备梯度翻新的合作等。
3.纳米技术合作
为加强中俄纳米技术领域的合作,双方签订了《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在材料科学领域开展科学合作的备忘录》。
根据该备忘录,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将在材料科学领域互派专家进行考察,交流经验,并就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合作研究。
两国科学院还将促进中俄复合材料双边学术研讨会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备忘录强调,双方十分重视纳米科技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
为加强中俄在纳米科技研究中的合作,两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研究中心将负责确定研究方向及科学信息的交流、制订共同研究项目并推动纳米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备忘录说,在中俄两国科学院发展基础科研合作的同时,双方对两国业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引进俄罗斯15KW微波等离子体纳米颗粒制备装置上成功地开发了纳米颗粒制备核心技术。
该项目1999年1月12日通过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鉴定。
专家认定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办公室联合立项,由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与俄罗斯合作开发了快速冷凝控制粒子生长和凝并技术,制取了多种金属、氨化物和氧化物纳米粒子,并提出了纳米颗粒的形态控制方法。
4.宇航技术合作
应当看到,中俄航天航空的优势互补将会使双方在国际市场上更有所作为,还将促进世界航天事业向更高的层次跃进。
此外,中俄民用航空事业合作前景乐观。
在宇航方面,俄罗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宇航员,1997年,又有两名宇航员以最佳成绩学成回国。
现在,中国一些院校和科研部门仍有俄罗斯专家、学者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中俄航天合作—微重力科学”计划已正式获中国国家航天局首批立项支持,并纳入中俄双方政府签署的科技合作协议。
2002年年底,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通过了“中俄微重力科学合作”计划中“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和“空间生物”3个项目的专家论证。
随后,中方加紧开展与俄方的联系,积极推动各项目的实施。
俄罗斯与中国已经签署了一系列推动月球探索工作的合同,双方还制订了2007~2009年在太空开发领域开展合作的计划。
根据中俄双方业已达成的协议,2007年3月,双方签署了联合探测火星的合同,即中国将参与俄罗斯火星—火卫一土壤样品提取的星际探测项目。
(三)新技术研究领域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理研究所给中俄科研合作计划的提案中指出,在中俄两国已开展的科研合作的基础上,提议进行如下新技术研究项目:
开展固定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自然资源利用计划,目的是保护自然地域存留下来的完全体系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整个兴凯湖流域和国际“TUMAHGAN”项目涵盖地域的固定发展计划;开展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综合研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考察水资源,包括防洪;掌握水利资源,利用土地和森林资源;在边境地区加强国家环境监控服务系统的协调合作;采取措施,发展滨海边疆区的地面运输基地,使之在中国货物运输方面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设立支持进行中俄边境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自然资源现状和新问题科学研究的基金。
为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海洋技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自动化研究所)在加工和研制深水自动可载人海洋研究装置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和值得肯定的合作。
自1991年起,在几个合同的框架基础上开发出了自动装置:
CR-01和CR-02及一整套随机的研究装置;借助CR-01进行了太平洋铁—锰固结物储量的勘探实验。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化学研究所给中俄科学院科研合作计划的提案强调,开发加工中俄远东地区矿物和植物资源的有潜力的技术:
建设综合加工钛—铁浓缩物的物理化学基地;开展针对课题的专家试验调研;组织高质量的二氧化硅、钛和系列伴生物质的实验性和工业生产;根据中国技术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市)科研人员的要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化学研究所与之签订的合同,涉及由化学研究研制的新型酸性漂白剂,目的是在上海和哈尔滨的工厂进行半工业化实验,以检验漂白剂对不同棉质布料和蚕丝的漂白效果。
中国专家对实验结果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已在实验文献中予以记录。
为了进行这个领域的后续合作,需要得到更高层次的首肯和支持而不是仅局限于研究所的合作协议。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土壤生物研究所给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提案包括,使用特殊仪器研究边境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开发边境地区水库水系状况的生态显示方法;用现代手段观察具有经济和文化意义的回游生物;开发利用有限地上资源的新方法,包括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方法;边境地区的植物卫生检疫,包括农作物的细菌、病菌和菌类感染;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良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和植物群丛状况;在上述地区重塑生物群丛和进行生物演化预测。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质研究所给中俄科学院科研合作计划的提案强调,远东分院地质研究所向中国同仁提供以下合作研究意向:
采用钻机作业方式进行兴凯湖湖底的地质研究,目的是了解环境变化和重塑地层及地质从前的状态;研究中国和俄罗斯边境地区地产稀有金属的演化、地矿化学的特殊性及比较地质特征;研究岩石学和兴凯湖地区古代复合变质的区域构造演化形成条件;采用钻机作业方式进行兴凯湖湖底沉积物剖面的地质研究,调查环境和气候的变化。
(四)产业创新合作领域
1.矿业科技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派出多个团组对俄罗斯的油田、铁矿、煤矿和金矿等进行考察,并选择了一些项目展开合作。
从俄罗斯引进了无岩心钻探技术、小直径牙轮钻头、中硬岩石水力及循环技术、新型岩心钻探设备等,特别是俄罗斯水力输送岩心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中国水力输送岩心新技术水平。
中国地矿部门还从俄罗斯引进了凿岩爆破技术、空心装药技术等。
1994年8月,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合办的新纳米新技术公司在黑龙江西林铅锌矿选矿厂进行电化学浮选新技术的工业试验,该方法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新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电极测定矿浆中某种离子的表面电动电位方法,从而保证药剂添加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使浮选过程减少指标波动,提高选矿回收率。
中俄两家科研机构就合作开发一项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新技术达成共识。
该技术是由若干功能各异的设备组成的一套信息系统,通过检测矿井空气中的瓦斯含量,对矿井进行不间断监控,并对可能发生的瓦斯泄露及时预报,以保障井下作业工人的安全。
这套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它将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大、中、小型煤矿的安全设施上,并将有效提高煤矿的安全系数。
目前,中国的煤矿普遍利用瓦斯检验器进行人工检验。
中俄共同开发的这套系统则可以安装在危险地段或人难以到达的地方,从而大大提高矿井瓦斯的预警能力,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与俄罗斯进行煤炭直接液化项目的技术合作是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炭直接液化工程。
俄罗斯煤炭直接液化技术较德国、美国和日本煤液化技术更具有竞争力。
其主要特点一是采用了钼酸铵作为添加剂,反应条件更为有利。
反应压力为10Mpa,而德国、美国和日本工艺的反应压力在17~30Mpa。
二是建厂总投资省。
同等规模仅为用德国、美国技术工艺的55%,即液化产品规模为每年100万吨,德国、美国技术需投资97亿元人民币,而俄罗斯技术投资仅为54亿元人民币。
三是经济规模不大。
采用俄罗斯技术工艺,经济规模为每年50万吨,而德、美、日为每年100万吨,这样就可使初期投资大大降低,而更易项目实施。
四是液化成本低于德、美、日工艺。
该项目已经中国贵州省经贸委批准立项。
2.冶金和全属加工业的科技合作
该领域的中俄合作主要项目有:
武汉钢铁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容量为3200立方米炉成套设备,使高炉富氧、天然气大喷吹的强化冶炼技术得以应用;中国吉林铁合金厂从俄罗斯车里亚宾斯克铁合金厂引进了大功率密闭矿热炉,降低了消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和稳定,成本也低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对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改善。
中国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从俄罗斯轻合金研究院引进年产3000吨轧制板坯、1000吨压铸用圆坯和2000吨特种合金锭生产线,该次合作是引进生产线,技术由俄方负责,部分关键设备在俄采购,而大部分设备将根据俄方的总设计实行中国国产化配套。
俄罗斯的镁合金加工坯料技术为世界一流,且此次技术引进具有独占性。
该合作项目在提升中国镁业的技术水平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中国镁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完成后产品可销往欧美和俄罗斯市场。
3.机械工业科技合作
中国原机械部与俄罗斯机械工业委员会于1995年签署了《关于建立和发展合作关系的协议》,根据协议要求,专门成立了中俄机械工业合作常设工作组,并在电力设备、重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农机和机床等领域选出了近40个推进合作的项目。
中国辽宁省丹东市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在丹东市建立亚洲最大的核仪器仪表研发基地。
该公司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签订了协议,双方将在同位素检测仪器仪表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和开发,生产水分仪、品位仪、核子称、浓度计、便携式灰分仪和灰分在线检测仪等,3年后年产值将达到两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核仪器仪表研发基地。
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与俄方的合作将会把核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工业领域,合作的重点是冶金、矿山、化工和建材等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俄 技术创新 合作 必要性 领域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