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docx
- 文档编号:11707193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格式:DOCX
- 页数:60
- 大小:86.85KB
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docx
《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
小学语文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1~6年级70篇)
编者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同时推荐了小学生必背70首优秀古代诗词。
这些古诗词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五千年诗歌史上的精华之作。
这些古诗词散见于我国历代的诗词典籍中,学生寻找搜集起来不容易,我整编了这本小册子,以便于老师、家长指导学生使用。
本书为照顾低年级段学生的需要,部分原文加了现代汉语注音。
“注释”则对难懂的字词、典故、地名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译文”是用白话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赏析”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诠释古诗词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古诗词的鉴赏力。
低年级段(一、二年级)要求学生会有节奏的背诵其中15—20首古诗、能略知大意、初步了解“赏析”即可;中年级段(三、四年级)要求学生累积会有感情的背诵45—50首,学会自己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诗意,做到有感情的背诵和学习赏析古诗。
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要求学生累积会声情并茂的背诵65—70首,自己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诗意,同时受到“赏析”的启发学会自己去赏析诗歌。
目录
一、小学语文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1~6年级70篇)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2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
2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
29、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30、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3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
32、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3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35、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36、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7、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
38、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
40、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
4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4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
4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44、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45、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55、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
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66、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
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
68、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
69、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二、1—6年级课外读物的建议
1、汉乐府诗《江南》
Jiāngnán
《江南》
汉乐府诗
Jiāngnánkěcǎilián
江南可采莲,
liányèhétiántián
莲叶何田田。
yǘxìliányèjiān
鱼戏莲叶间。
yǘxìliányèdōng
鱼戏莲叶东,
yǘxìliányèxī
鱼戏莲叶西,
yǘxìliányènán
鱼戏莲叶南,
yǘxìliányèběi
鱼戏莲叶北。
【注释】田田:
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
【赏析】《江南》属汉乐府相和歌辞,此题现仅存上面所录的古辞一首,载《宋书·乐志》和《乐府诗集》,是地道的汉代民歌。
这是一首优美的江南采莲曲。
江南水乡,莲的生长极普遍。
一到夏秋间,莲子成熟,年轻姑娘们(采莲一般由年轻妇女承担)划着小船,穿行于碧荷间,一边歌唱,一边采莲,最富有水乡的特色。
《江南》这首采莲歌,就描绘出这种劳动生活的动人情景。
此诗只用了一句写采莲,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
末尾连用四个叠句,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复,还使全诗的节奏显得更轻快,更能表现采莲人的兴高采烈。
清沈德潜称它为“奇格”(《古诗源》),艺术表现手法确实非常独特。
唐陆龟蒙曾用它的末五句作为首句,写成五首《江南曲》,可见它的影响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chìlèɡē
敕勒歌
北朝民歌
chìlèchuānyīnshānxià
敕勒川,阴山下。
tiānshìqíonɡlúlǒnɡɡàisìyǎ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cānɡcānɡyěmánɡmánɡ
天苍苍,野茫茫,
fēnɡchuīcǎodīxiànniúyánɡ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见”应读xiàn;“笼盖四野”中的“野”应读为yǎ。
(2)敕勒川:
敕勒族居住的平川。
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3)阴山:
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4)穹庐: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5)见:
同“现”,呈现。
【译文】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赏析】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
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
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
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
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
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é
鹅
(唐)骆宾王
ééé
鹅,鹅,鹅,
qǖxiànɡxiànɡtiānɡē
曲项向天歌,
báimáofúlǜshuǐ
白毛浮绿水,
hónɡzhǎnɡbōqīnɡbō
红掌拨清波。
【赏析】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你看:
一个七岁的童子,突然发现池塘里有一群鹅,他兴奋地指着水面疾呼:
鹅,鹅,鹅,继而感慨地说:
它们把脖子摆着优美的曲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摆了个S型),在引颈高歌,幽雅的旋律在天空中回荡;瓦蓝碧绿的水面上,一团团白绒绒的羽毛缓缓地划过,留下一串串涟漪,什么动力促使鹅的前进呢?
原来是那红红的鹅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流,让平静的水面浮现出一副生动的画面:
“白”色的鹅、“绿”色的水、“红”色的掌,“青”色的波,再加上岸边雀跃的儿童,你可以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回味这副图画,这是一副多么祥和悠闲的田园风光啊!
当我们沉浸在这优美画卷的时候,你怎么会想到,这竟然是一个七岁孩子写的诗,这个孩子就是后来成为“初唐四杰”的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fēnɡ
风
(唐)李峤
jiěluòsānqiūyè
解落三秋叶,
nénɡkāièryuèhuā
能开二月花。
guòjiānɡqiānchǐlànɡ
过江千尺浪,
rùzhúwànɡānxié
入竹万竿斜。
【注释】
(1)解(jiě)落:
散落。
(2)三秋:
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
(3)二月:
早春,农历二月。
(4)斜:
作歪斜讲。
读xié。
【译文】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赏析】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一首歌咏风的诗。
在诗人眼中,风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诗中所描述的,便是作者平日的观察。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yǒnɡliǔ
咏柳
(唐)贺知章
bìyǜzhuānɡchénɡyíshùɡāo
碧玉妆成一树高,
wàntiáochuíxiàlǜsī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zhīxìyèshuícáichū
不知细叶谁裁出,
èryuèchūnfēnɡshìjiǎn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柳:
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
装饰,打扮。
(4)一树:
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
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8)似:
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liánɡzhoūcí
凉州词
(唐)王之涣
huánɡhéyuǎnshànɡbáiyúnjiān
黄河远上白云间,
yípiànɡūchénɡwànrènshān
一片孤城万仞山。
qiānɡdíhéxūyuànyánɡliǔ
羌笛何须怨杨柳,
chūnfēnɡbúdùyùménɡuān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⑴凉州词:
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
“《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
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
远望黄河的源头。
⑶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
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
何必。
杨柳:
《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
⑸度:
吹到过。
玉门关: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
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
首句“黄河远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远上”为“黄沙直上”。
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根本不可能看见“白云”。
其实,“黄河远上”并不难理解。
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
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
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
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
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
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
“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
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
这“孤城”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
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
久住“孤城”,不可能没有思家怀乡之情。
这就引出了三四句。
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其思家怀乡之情。
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
而“孤城”里还看不到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
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
意思是:
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dēnɡɡuànquèlóu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báirìyīshān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ɡhérùhǎiliú
黄河入海流。
yùqiónɡqiānlǐmù
欲穷千里目,
ɡènɡshànɡyìcénɡlóu
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
旧址原山西省永济县西黄河中一座土山上,楼有三层,唐代为游览胜地,宋朝以后随土山被河水冲没。
(2)依山:
缓缓向山贴近。
(3)欲穷:
想要用尽,含有假设的意思。
(4)千里目:
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视力。
(5)更:
再,继续。
【译文】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眺望远远近近的山川景色。
扶栏西望。
一轮白日正巾近山梁,徐徐下落,下落,终于隐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脚底下的黄河流水,波涛滚滚,哆嗦远去,远去,为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奔腾不息。
多么雄浑的景象,多么壮阔的大自然!
但是诗人知道,大自然实在太大,自己的眼界还很狭小,要想进一步地开阔视野,眺望那更远更壮观的世界,还需要登上更高的地点。
而自己,就连这共有三层的鹳雀楼也还没登上最高层呢!
【赏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诗人登楼过程中的具体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深刻得多。
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人生也是这样。
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愈来愈高的境界,在事业上取得愈来愈高的成就。
人生就像登楼,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吗?
这是一首五绝(五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抒情,情中见理。
短短二十个字,有景,有情,有理,结合得又是这样自然、完美,在艺术上真可说是“炉火纯青”了。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
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
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
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chūnxiǎo
春晓
(唐)孟浩然
chūnmiánbùjuéxiǎo
春眠不觉晓,
chùchùwéntíniǎo
处处闻啼鸟。
yèláifēnɡyǔshēnɡ
夜来风雨声,
huāluòzhīduōshǎo
花落知多少?
【诗人简介】孟浩然(689-约740),唐代诗人,终生没有作官,长年住在湖北故乡。
他对农村生活和山川景色有深入的观察体验,作品朴素自然,平淡的语句中含有浓厚的韵味。
孟浩然和王维同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注释】
(1)晓:
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啼鸟:
鸟啼,为押韵而颠倒了。
(3)夜来:
昨夜。
(4)知:
不知,表示推想,诗词中常有这样的用法。
【译文】春夜睡眠可真好,不知不觉的天就亮了。
听,外面鸟儿们叫得多起劲,各种唱腔,各种音调,远远近近,从四面八方传来,汇成一片优美悦耳的和鸣,一部丰富多彩的晨曲。
不用瞧,也不用问,只凭鸟儿们的喧呼就能想出这是一个晴和明媚、花红叶绿的早晨。
诗人忽然记起,昨夜睡梦中恍恍惚惚听到有风雨来过,那呜呜的风声夹着沙沙的雨声,经过这一番折腾,也不知有多少正开的花儿被吹落,过早地离开枝头。
唉,但愿不是太多吧……
【赏析】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听觉和回想描写了两促春之声:
清晨鸟啼声,夜间风雨声。
其中的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
诗人一觉醒来就听到一片百鸟和鸣的晨曲,心中的喜悦自可不言而喻;但记起夜间风雨声而想到会有许多鲜花夭折,岂不是大杀风景?
是的,生活从来就不是完美无缺的,所谓“十分春色”,只是人们的一种夸张,一种愿望。
大概说来,总是既有清晨啼鸟,也有风雨落花,所以既有欢乐,也难免要叹息和悲伤。
然而,春天毕竟是春天,纵有花儿被风雨打落,但春雨过后,便是鸟雀呼晴的早晨,大地上的鲜花不是会更加姹紫嫣红吗?
细细品味诗意,我们对生活似乎有了一些新的领悟。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liánɡzhōucí
凉州词
(唐)王翰
pútáoměijiǔyèɡuānɡbēi
葡萄美酒夜光杯,
yùyǐnpípámǎshànɡcuī
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wòshāchǎnɡjūnmòxiào
醉卧沙场君莫笑,
ɡǔláizhēnɡzhànjǐrénhuí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
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
躺。
【译文】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赏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从全诗风格来看,是以催饮为宜。
就第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来说,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chūsài
出塞
(唐)王昌龄
qínshímínɡyuèhànshíɡuān
秦时明月汉时关,
wànlǐchánɡzhēnɡrénwèihuán
万里长征人未还。
dànshǐlónɡchénɡfēijiànɡzài
但使龙城飞将在,
bújiàohúmǎdùyīnshān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
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塞(sài):
边关
(2)秦时明月汉时关:
即秦汉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塞。
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
只要。
(4)龙城飞将:
“龙城”:
地名,是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龙城,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卫李,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
指敌方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
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7)不教:
不叫,不让。
教,让。
(8)度:
越过。
【译文】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
倘若攻袭龙城的英勇善战卫青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
王昌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新课 推荐 背诵 优秀 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