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位换算的教学方法探讨.docx
- 文档编号:11704358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17KB
关于单位换算的教学方法探讨.docx
《关于单位换算的教学方法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单位换算的教学方法探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单位换算的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单位换算的教学方法探讨
四年级下册的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单位换算,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认为比较难的一项学习内容。
因为题型多样,容易出错。
他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
包括:
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的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涉及到单位之间化聚的方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
我想越是难点我们更应该攻克,让学困生觉得并不难。
于是我采用了从基本题入手先学习单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互化。
让学生明确化聚的方法。
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最难的就是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就总结出了拆分法。
如:
3吨20千克=( )吨 3吨20千克=( )千克
让学生先观察题目的形式上的区别3吨20千克=( )吨 是把复名数化成以高级单位为单位的单名数,而3吨20千克=( )千克是复名数化成以低级单位为单位的单名数。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3吨20千克可以拆分成哪两个数?
( 3吨和 20千克)3吨不用换算,只要把20千克换算就可以了。
这样很自然地转化成了单名数化单名数的知识。
学生学起来不觉得困难了。
3吨20千克=(3.02 )吨
3吨 20千克=(0.02)吨
同理另一题也如此:
3吨20千克=(3020)千克
3吨 20千克
3吨=3000千克 3000+20=(3020)千克
同理单名数化复名数也是如此
8.02千米=(8 )千米(20 )米
8千米 0.02千米=(20 )米
8020米=(8 )千米(20 )米
8000米20米 8000米=8千米
解决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一、教学中的困惑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它们的表面积,例如:
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计算造一个游泳池要用多少砖头等。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
多加了一个朝上面的面积。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
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长方体吗?
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鱼缸没有哪一个面?
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
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技能,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改进的措施:
1、鱼缸模型,切入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手持鱼缸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假如上面有一个面,这是什么体?
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鱼缸模型——这一来自生活的问题切入,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对新知识进行着急切的探索。
有了这样的目标与意识,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鱼缸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事半功倍了。
2、制作鱼缸,得出方法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但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
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倒底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课堂再回到那个鱼缸模型,生活中要是请你用玻璃做一个鱼缸,那需要多少材料呢?
于是,我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
第一步:
先让学生确认鱼缸的形状:
是长方体,但是上面没有,只有五个面;第二步:
需要多少玻璃来做鱼缸,就是求鱼缸的表面积;第三步:
如何计算鱼缸的表面积?
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朝上一面的面积。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三、取得的效果
1、全程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
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使得学生通过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同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这种研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本身的实践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利用本身所掌握的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鱼缸模型,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提出新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
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
再用鱼缸模型,计算6个面和5个面的物体的表面积,通过这种研究性的探讨以及对比的方式,教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本身的学习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感。
2、以事实作为依据,解决问题
在制作鱼缸的问题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物,然后出示简易模型进行教学。
先问学生鱼缸有没有盖子,接着启发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制作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从而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的问题上来,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
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
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
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3、练习中巩固知识,归纳要点
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课堂上,我改变题目的要求,全班讨论,发现了新问题。
经过多位同学叙述,他们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
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针对某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可以进行讨论,推翻,说出问题的结果和原来预测的不同点(区别),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加深印象。
同时正确评估学生的观点,通过练习,巩固新旧知识,思考与讨论问题的答案,大胆的进行猜测,做好记录,最后归纳要点或者规律。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探究气氛也更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数学问题。
课堂上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就能让学生对数学始终保持着最浓厚的兴趣。
总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一
[2010-6-249:
14:
00|By:
yuqian]
0
推荐
虽说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是这个学期刚学习的内容,但不少学生还是遗忘得很快。
从复习情况看,关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包括相关的一些拓展题,学生们都能正确解答,掌握情况不错。
但遇到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时,问题不少。
主要问题是少数学生在计算时将圆周长与圆面积计算公式混淆,尤其是已知底面半径计算圆面积和底面周长时更是乱做一气,还有一个老问题便是计算正确率有待提高。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
教完《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内容,我的心总是七上八下的,隐隐约约中感觉到学生可能撑握得
不够好。
今天上午测试完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批改起学生的卷子来。
可是,我越往下批改,我就越觉得
难受:
之前的所用担心都不幸而言中了,学生考得出乎我意料地差!
下午,我反复研究了学生的试卷,
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表面积而言,学生主要是对题中的圆柱体有几个面搞不清(当然也包括部队分学生审题马
虎)和在求各个面的面积时公式运用错误。
有些题目是要求圆柱的三个面的面积和,学生只求了两个面
的面积和;有些题目要求圆体的两个面的面积和,学生求了三个面的面积和;有的圆柱体的表面积实际
是侧面积,而学生却求了三个面的面积和。
如有一道题目要求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很多学
生求了水桶三个面的面积和,还有一道题是求用铁皮做10节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学生也是求2个底面
积+侧面积的和乘10。
另外,就是在运用公式来求侧面积时,有的学生却错用了体积公式。
二、对于体积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圆锥这里。
如有一道题要求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时,很多
学生却忘了乘三分之一,把它求成了圆柱的体积。
这主要是学生分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出现混淆,当
然也有相当部分学生是由于审题不认真所造成的。
不管怎么样,说明学生对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有
所混乱,同时在审题上也相当粗心。
三、在整张试卷上,计算是最大的问题。
这单元的计算大多是多位小数相乘,计算所得的积的位数
也较多。
因此,计算的难度相当大!
很多学生见到这些计算就感到头痛,所以计算错误相当多。
纵观这次考试情况,反思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觉得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两大板块---表面
积和体积,但本单元的知识是简单的立体几何知识,很多知识都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是不容
易。
因此,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结合、围绕下面几点进行教学设计:
一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在教圆柱体的认识时,我先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圆柱体物体、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让学
生在身边、在生活中学到数学知识。
二是加强动手操作,在做中学。
比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
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然后进行分解撑握一般的圆柱体有三个表面,使学生理解圆柱体的
表面积的含义,从而撑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本单元教学
中,我有意识地对计算、易做错的题目进行反复的训练。
但是,由于本届学生基础的确较差,加上我教
学上可能存在着急功好进的思想,勿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导致学生测试成绩不好。
今后,应好好
注意。
三年级小数加减法如何教
小数加减在三年级教时,要不要把十分位等数位进行介绍。
课本中只限于一位小数的加减,而作业本有两位小数,整数加减一位或两位小数,在教学时该不能把小数的性质也教好吧?
我们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已经把小数的数位顺序也教好了,理由时:
如何让学生知道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是教参要求的,小数数位都不知道,那如何对齐?
所言有一定的道理。
但从教材的编写来看,似乎要求在实际的情景中借助元角分来初步体验要对齐。
看来这种蜻蜓式的编排不利于教师不利于练习本的编写者的把握。
希望各位谈谈教学后的经验。
我明天将去上了,但心里没底。
这个单元我已经草草结束了。
我也困惑在教学简单小数加减法,当脱离具体情境列竖式,相同“数位”对齐就很难理解!
初步认识小数对小数的认识一直都停留在具体情境中,对于小数的各个数位并无提及,那么如何体现“小数的相同数位”?
不少学生对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也不甚了解。
尤其是碰到整数减小数如10-1.7,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对齐数位了?
因为还没学习过小数的计数单位。
在说计算过程时,学生就很自然联系起10元-1.7元,那么写竖式的时候就用表示元的对齐,表示分的对齐……(补充:
在笔算时把整数改写成一位小数,再计算。
这样容易对齐数位)而改写,基本上也是通过具体情境达成理解的!
事实上我认为有一些练习题的难度确实比教材要求是超前的。
教参中提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反思
《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内容重点分两大板块---表面积和体积,是简单的立体几何知识,知识显得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解题时计算的难度也较大,学生出错的现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纳如下:
一、这一单元公式多,学生容易混淆,如圆的周长和面积;表面积和侧面积;圆锥和圆柱的体积(特别计算圆锥的体积时很多的学生总是漏×1/3)。
策略: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各种公式,并利用题组训练突破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1、等底等高,V柱=3V锥
2、等底等积,3H柱=H锥
3、等高等积,3S柱=S锥
二、计算难度大,全是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计算,学生容易出错。
策略:
加强小数的计算训练,特别是多进行N×3.14的训练,提高计算准确率。
三、审题不认真。
在求体积的题目中,一些题目给出圆柱的半径、高单位不统一,学生往往就没注意到,经常出错。
策略:
要求学生解题是一定要注意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遇到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习惯性地使用了长度单位的10进制,要特别注意纠正。
四、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关于圆柱面积的计算经常出错。
策略:
以题组的形式进行对比训练。
如:
1、 给圆柱体模型刷油漆(求表面积)
2、 圆柱形罐头贴商标(求侧面积)
3、 厨师帽的材料(求表面积,但不计算下底面)
4、 铁桶的材料(求表面积,但不计算上底面)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这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
目前,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新教材的普遍使用。
《标准》从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评价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动,所带来的不仅止内容的变革,也对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观念有革命性的冲击,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去进行教学,怎样教学才符合新课程理念,才算是成功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去教会他们正确地学习数学等等,都是当前面临的一此新问题,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小学数学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都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对此,新课程对教材内容的选取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用后者学生仅仅知道学的内容是什么;而用前者,学生不仅仅知道学的内容,还知道为什么么要学习这些内容。
《标准》在数学课程内容设计与呈现上提出了新的理念,《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还进一步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此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有意义”就是指课程内容应该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丰富多彩的,当然是有意义的、有趣的,也是学生乐于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富有挑战性”是指课程内容应该有一此适当的难度,需要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才能解决.因为没有思考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学生的迁移。
这些理念就很明确地指出了新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的特点。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清楚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的特点,还应该清楚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关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话动形式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话动形式并不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的纵向结构。
即激发学生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的程序;而是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横向结构。
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众学生听”为“学生自己的学、自己的示范、自己尝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话动”和“学生相互间问答、学生小组讨论、全班集体同步学习”的各种组合方式。
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每一个程序,让上、中、下三类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全部学习过程。
这种教学新模式,强调因材施教,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调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注意反馈和矫正的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以多种教学渠道把单一的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整体索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师范专业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结构。
三、建立“人本化”的系统化训练,突出实践性
“学无定法、教无定式”,教师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来源于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是个体获得实践性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
”而这种实践性知识总是隐含和潜在于教育实践之中,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有很多好的经验,在我们今天教改中是不可丢弃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这些好的经验继承下来,并进行创新。
决不能因为改革创新就全盘否定过去,应该是继承+创新。
因此,在系统训练师范生技能时,笔者认为利用微格教学较好。
因为教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教法课组织学生观看优秀课堂教学,评论整个教学过程的调控技能,利用微格教学,从导入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结束技能三个方面进行模仿,细致人微地训练。
要求学生在语言、教态、教材分析、板书设计、多媒体制作等诸多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并配之强化训练,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教学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大学生实践机会。
如将班级成员划分为几个独立小组(5—7人一组),在一起集体备课,合作试讲,共同评课,研究说课。
小组合作的优势是,除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合作任务外,还能在课余时间互相帮助,在切磋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从而增加了每位同学实践的次数和实践的质量。
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参加大型的教研活动等,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和试教过程,还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
见习可以组织学生听课之外,还能了解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学生亲身感受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在试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模拟课堂教学。
除设立见习外,参加知名小学的大型备课会、教研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教育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养成学生较强的投身教育教学工作和开展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初步学会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
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千差万别,都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因此,在教法课上,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行动研究等教育研究方法,绝不能因为学生缺乏教学经验,而忽视教研能力的培养。
首先,注重教研意识的培养。
我们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检查数学学习的行为、情感体验和数学学习策略,检验学习结果,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予以评判,认清自己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间题,学会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从而获得研究数学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教育研究的习惯。
在理论学习之后,配之以大量的观摩教学,再组织学生试讲,让学生经历“学习”“模仿”“反思”的过程,鼓励学生谈感想,谈设计思路,通过创设互相借鉴、研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教研意识。
其次,鼓励撰写科研小论文。
教法课要从提高学生教学研究理论修养人手,组织学生进行教育调查,指导学生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列举教改实验的范例,向学生传授教改实验的方法。
要求学生在教育见习、实习后,撰写短小的科研论文,发掘学生潜在的科研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单位 换算 教学方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