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
- 文档编号:11672936
- 上传时间:2023-03-30
- 格式:DOCX
- 页数:87
- 大小:96.32KB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项工程技术交底.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土方开挖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
挖土机、自卸汽车、;2、一般机具有:
尖平头铁锹、小白线、铁镐、撬棍、钢卷尺、坡度尺、梯子等。
二、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位置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修边和清底
2、坡度的放置为:
1:
0.33,既放坡宽度50cm。
3、开挖顺序:
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上。
4、土机沿挖方边缘的宽度不得小于1.0m。
5、开挖基坑时应预留土层,土层厚度为20cm。
6、挖土时,应经常用水准仪测量,控制挖土深度,而且配合人工随时人工时挖掘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7、修帮和清底:
在机械挖土结束后,在基坑底钉上小木劂并钉至同一水平标高,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8、边坡均用上下引线整理。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基坑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
表面标高+0,-50;
长度宽度-0;
边坡偏陡不允许
3、基坑标准:
基坑深度:
绝对高程34.4;相对高程-5.15(垫层底标高)。
五、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工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准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六、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超挖不得私自处理,处理方法应得到设计院同意。
2、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3、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的开挖宽度和坡度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宽度。
七、安全问题
1、开挖时,人不得在挖土机操作半径之内走动。
2、开挖后,基坑四周用钢筋围护防止人员误坠。
基地打钎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ф22钢钎、10磅大锤、麻绳、凳子、撬棍、钢卷尺。
二、作业条件
1、基础以挖至垫层下表面15cm,表面应平整,轴线及槽宽符合设计要求;
2、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合理的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3、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4、严格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打钎。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
↓↓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
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
孔位撒上自灰点,孔距为1.5m。
3、就位打钎:
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立操作凳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为50cm,将钎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4、记录锤击数,钎探打入深度为1.5m。
5、拔钎:
用麻绳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钢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杆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次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6、移位:
将钎杆移至下一孔位,继续打纤。
7、灌砂:
待全部检验收合格后统一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用ф20钢筋捣实一次。
8、整理记录:
按钎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经打钎人员复验后归档。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钎探深度必需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2、基本项目:
①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②钎孔灌砂应密实。
五、成品保护
钎探完成后,做好标记,用砖盖好,砖上用粉笔编好号,编号面向下。
六、应注意质量问题:
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技术员,移位打钎。
不得不打及任意填写锤数。
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症倜填错
a、将钎孔平面布置图的钎孔和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b、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将不同的钎孔分开。
c、在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七、安全问题
1、在打钎时,应将凳子置稳,防止晃动后人摔下来。
2、扶钎人应注意尽可能地将头远离钎杆,并戴好安全帽。
3、各打钎组应相隔一定距离。
地基灰土处理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土:
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不得含有有积杂物,使用前先过筛,粒径小于15mm,含水量符合规定。
石灰:
用生石灰粉不得含有过多水份。
2、主要机具:
铁夯,两台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木折尺。
二、作业条件
1、基槽在铺灰土前必先将杂土清理干净,并办完隐检手续。
2、压实系数为0.95,土料含水量适宜.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达密实→找平验收
2、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标准的要求,土料用16-20筛子过筛。
3、灰土拌合:
灰土的配合比为3∶7(体积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4、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
检验方法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
5、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分层铺灰土:
每层虚铺一个台阶200-250mm厚,铺摊后用水耙找平。
6、夯打密实:
夯打的遍数为三遍,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夯夯相接,纵横交叉。
7、每层夯实后,用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不得小于1.55g/cm3。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基底的土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要求和施工规范。
2、基土项目:
配料正确,拌和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五、质量问题:
1、灰土配使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拌合不均匀,造成地基处理软硬一致。
六、安全问题
1、夯打时应注意夯打人员的脚,晚上施工时应具备足够的照明。
2、施工时注意铁锹伤人。
垫层模板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木板(50X100)、手锯、小线。
2、作业条件
地基处理完毕,并办完隐检。
根据施工图已抄测标高及控制轴线。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支垫层模板办完隐检
3.2、基础垫层模板由侧板、斜撑、平撑组成,侧板用50X100木板拼制,斜撑和平撑钉在木桩与木档之间。
(1)、基础垫层模板安装时,先在基槽底弹出基础垫层边线,再把侧板对准边线垂直竖立,校正调平无误后用斜撑和平撑钉牢。
基础较长时,先立基础垫层两端的两块侧板,校正后再在侧板当侧板上口拉通线,依照通线再立中间的侧板。
当侧板高度大于垫层高度时,可在侧板内侧垫层高度处弹准水平线,并每隔2m在准线上钉圆钉,作为浇捣砼的标志。
每隔一定距离在侧板上口钉上搭头木,防止模板变形。
4、质量标准
4.1、保证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2、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4.3、模板刷好隔离剂。
4.4、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轴线位移5尺量
标高±5水准仪及尺量
截面尺寸+4-5尺量
相邻两板高低差2尺量
垫层砼浇灌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①、材料商品砼
②、主要机具:
翻斗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振捣器(平板式)、刮杠、木抹子、胶皮管、滑槽等。
2、作业条件:
①、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
③、在槽底每隔3米钉上水平桩,做好混凝土上平标志。
④、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槽底内清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2、清理:
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湿润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砼浇注时应根据水平桩用平板式振动器将混凝土振密实。
砼浇注应连续浇注不留施工缝,砼振捣密实后,表层应用木抹子抹平,特别是上层基础支模抹平。
4、浇注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有无走动,有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在继续浇筑。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三、质量保证:
1、保证项目:
①、商品砼的配合比、养护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②、砼试块应随机抽取,并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孔洞,无缝隙等。
3、允许偏差项目:
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标高±1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表面平整度8
用2靠尺和楔形尺检查轴线位移15
用经纬仪
截面尺寸±15,-10尺量检查
四、成品保护
1、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模板。
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面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质量问题:
1、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配合比不准或模板缝隙漏浆造成。
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主要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不牢。
六、安全问题:
1、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施工距离。
2、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时应注意用电安全,破损电缆绝不允许,使用陪电板时应安装漏电保险器。
基础模板制安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胶板、方木(50X100、100X100)、钢管
1.1.2、电锯、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1.2、作业条件
1.2.1、弹好墙+50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1.2.2、构造柱钢筋、墙板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1.2.3、模板拉杆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1.2.4、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1.2.5﹑模板已按施工图预制完毕,检查模板平整度﹑外形尺寸.并刷好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支构造柱模板、墙板模板、柱模板
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
→支平台模板
2.2、支模前将构造柱、墙板圈梁处杂物全部清理净。
2.3、支模板
2.3.1.、构造柱模板
2.3.1.1、构造柱模板采用竹胶板。
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打浇筑砼时模板膨胀,影响墙面平整。
用竹胶板贴在墙上,并每隔50cm用钢管穿墙抱箍。
钢管穿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
每隔50cm留一道。
洞的位置在构造柱大马槎以外一丁砖处。
2.3.1.2.﹑支模前用1cm宽海棉条贴在构造柱边,防止浇筑砼时漏浆。
2.3.1.3、根部应留清扫口。
2.3.2、圈梁模板﹑
2.3.2.1、圈梁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2.3.2.2、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与樘脚手架连接,高度应
2.3.2.3、钢筋绑完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定位。
2.3.2.4、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
2.3.3、墙板、柱支模
2.3.3.1、轴线、模板控制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办好预检手续。
2.3.3.2、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内边线用1:
3水泥砂浆,根据标高线准确找平,保证标高且不漏浆。
2.3.3.3、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3.3.4、检查墙模板安装位位置后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
2.3.3.5、预拼模板组合位连接连接使之呈方桶型,自下而上安装柱箍,钢管加固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与满樘架子连接,校正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杆及剪力支杆固定。
2.3.3.6、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就位,安装斜撑调至模板与地面呈75度角,使其稳定落于基准面上。
2.3.3.7、安装穿墙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管套管,套管套于螺栓上清扫模内杂物。
2.3.3.8、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后位置和垂直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母。
2.3.3.9、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3、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3.1、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安装横纵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3.2、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要点:
3.2.1、支架搭设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理件或木砖等。
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cm-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cm-60cm。
3.2.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
3.2.3、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
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
相邻两块模板用U形卡满安连接。
U形卡紧方向应反正相间,并用一定数量的钩头螺栓或按设计与钢楞连接。
亦可用U形卡预组拼单元片模再铺设,以少仰面,在板面下作业。
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3.2.4、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尺和水平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4、模板的拆除
4.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伤,方可拆除。
4.2、底模拆除必须执行《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作业到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4.3、拆除模板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
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
5、质量标准
5.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钢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5.2、基本项目:
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
模板上粘浆和满刷隔离剂的累计面积墙板应不大于1000cm2,柱梁应不大于400cm2。
5.3、允许偏差项目
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墙、梁、柱轴线5尺量2m尺
墙、梁、柱截面尺寸+4-5尺量2m尺
标高±5水准仪
每层垂直度32m托线板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
表面平整度52m靠尺
6、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6.2、圈梁模板外胀:
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
浇筑砼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6.3、混凝土流坠:
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先包砖代替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6.4、板缝模板下沉:
悬吊模板时铅丝没有拧紧吊牢,采用钢木支撑时,支撑下面垫木没有楔紧钉牢。
基础钢筋制作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钢筋:
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钢筋调直机,切割机,操作台,钢筋板手。
2、技术准备:
2.1箍筋为封闭式,箍筋未端做成为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大于等于10d。
2.2吊筋做法为:
底为次梁底宽两侧各加50,斜段与水平成45°夹角,上部平
直段长度为20d。
3、工艺流程;
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及数量→钢筋下料→钢筋制作→堆放就位
3.1.1计算数量和下料长度
箍筋:
下料长度=构件截面周长-8个保护层厚度+两个弯
钩长度-弯曲伸长值(90°为1.0d135°为1.5d)
直钢筋:
下料长度=构件长-两端保护层+两个弯构长(园钢)(1个弯钩6.25d)。
3.1.2下料:
根据计算尺寸,将钢筋分段后标记,然后集中下料,整齐堆放,按规格,按尺寸堆放在一起并作好标记。
3.1.3制作钢筋按将计算好的尺寸,弯制成形并集中堆放.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允许偏差项目:
4.2.1项目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全长尺寸±10
箍筋内净尺寸±5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20
5、成品保护:
成型钢筋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弯形,锈蚀油污。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箍筋未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6.2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7、安全问题:
7.1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7.2钢筋制作的操作平台应有足够的稳固性。
7.3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7.4应做到活完脚下清,人走场地净。
7.5另料应集中堆放。
钢筋焊接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钢筋:
钢筋的级别Φ20、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1.1.2、焊条:
焊条的牌号为E5011-E5014。
1.1.2.1、药皮应无裂缝、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
1.1.2.2、焊接过程中,电弧应燃烧稳定,药皮熔化均匀,无成块脱落现象。
1.1.2.3、焊条必须根据焊条说明书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
1.1.2.4、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1.1.3、弧焊机、焊接电缆、电焊钳、堑子、钢丝刷、锉刀、榔头、钢字码等。
2.1、作业条件:
2.1.1、焊工必须持有考试合格证。
2.1.2、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接头位置以及钢筋轴线应符合规定。
2.1.3、电源应符合要求。
2.1.4、作业场地要有安全防护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中毒及火灾等事故。
2.1.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流。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
3.2、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3.3、选择焊接参数。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焊接层数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3.4、试焊、做模拟试件。
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焊接3个模拟试件做拉力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3.5、施焊操作:
3.5.1、引弧:
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
无钢筋垫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的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3.5.2、定位:
焊接时应先焊定位点再施焊。
3.5.3、运条:
运条时的直线前进、横向摆动和送进焊条三个动作要协调平稳。
3.5.4、收弧:
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拉灭电弧时,应将溶池填满,注意不要在工作表面造成电弧擦伤。
3.5.5、熔合:
焊接过程中应有足够的溶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结合良好,避免气孔、夹渣和烧伤缺陷,并防止产生裂缝。
3.5.6、平焊:
平焊时要注间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的现象,防止熔渣流到铁水前面。
溶池也应控制成椭圆形,一般采用右焊法焊条与工作表面成70˙。
3.5.7、钢筋搭接焊:
3.5.7.1、钢筋搭接焊:
焊接时采用双面焊,搭接长度必须符合双面焊5d;
3.5.7.2、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应不小于0.3,焊缝宽度不小于0.7d;
3.5.8.3、搭接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搭接焊时,钢筋应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轴线上。
B、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以上。
C、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顶目:
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的牌号、性能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不大于25%,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或尺量检查。
4.1.3、弧焊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
从成品中每批切取3个接头进行抗拉试验。
每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4.2、基本项目:
操作者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检查焊件的外观质量,其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焊接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4.2.2、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4.2.3、咬边深度、气扎、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表数值。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修整或补强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检查方法:
目测或量测。
钢筋电弧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1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0.5尺量
2接头弯折4
预埋件形头钢筋间距不大于10用刻槽直尺
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0.1且不大于3尺量
4焊缝厚度+0.05
0用卡尺和尺5焊缝厚度+0.1
0尺量
6焊缝长度-0.5
7横向咬边深度0.5目测
8焊缝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在长22个、63个,
的焊缝表面上预埋件形接头气孔直径不大于1.5尺量、目测
注:
1、为钢筋直径。
2、负温下,咬边深度不大于0.2。
5、成品保护
注意对已绑扎好的钢筋骨架的保护,不乱踩乱拆,不粘油污,在施工中拆乱的骨架要认真修复,保证钢筋骨架中各种钢筋位置正确。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检查帮条尺寸、钢筋端头间隙、钢筋轴线偏移,以及钢材表面质量情况,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焊接。
6.2、搭接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不得随意乱搭,防止打弧。
6.3、引弧应在形成焊缝部位,不得随意引弧,防止烧伤主筋。
6.4、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试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6.5、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焊缝美观,加强焊缝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7、安全问题
7.1、注意用电安全。
钢筋安装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
钢筋、铁丝、砂浆垫块、钢筋钩子,橇棍板手,绑杂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墨斗线等。
2、作业条件:
2.1、准备好垫木,将钢筋按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2.2、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应相同。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绑扎钢筋
3.2、划钢筋位置线:
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让靠近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然后弹出钢筋位置线,若最后一个间距大于设计间距应加一根钢筋。
3.2.1、绑基础底板钢筋及DQL钢筋,绑基础底板钢筋先铺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技术 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