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文档编号:11665121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4.71KB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高铁商务区山韵佳苑D区位于山韵路、规划新锡路、镇北路和吼山浜围合的区域,D区共包括16栋18F住宅楼和4栋配套用房。
其中D区一期建设10#~16#住宅、配套用房1、配套用房2、配套用房4和车库A、车库D。
根据甲方要求,山韵佳苑D区一期室外市政沥青道路及小区内部停车位(为沥青路面结构)属于本次设计范围,绿地、硬铺装道路部分、人行道及曲径(步道)根据景观设计确定,计入景观施工范围。
本图坐标为无锡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设计依据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G1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D30-2006)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8)《透水砖》(JC/T945-2005)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092-96)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
13)《混凝土路缘石》(JC899-2002)
3、路面
3.1技术指标
(1)道路性质:
场地内主要道路参照城市支路标准。
(2)设计年限:
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0年
(3)设计荷载:
BZZ-100
(4)路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3.2道路横坡
本工程道路横断面路拱分为单向坡和双向坡两种,6m以上(包含6m)的道路为双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坡向向路外;6m以下的道路为单向坡,路拱横坡坡度1.5%,具体横断面坡向详见平面设计图。
3.3路面结构
(1)完全在地下室范围外路面结构:
A.6m以上(包括6m)车道结构:
3.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Ld=45K≥95%)
粘层油
4.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K≥95%)
0.6cm油封层
18cm水泥稳定碎石(K≥95%)
18cm12%灰土(K≥93%)
15cm5%灰土(Ld=380、K≥92%)
15cm5%灰土(K≥92%)
15cm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B.6m以下车道结构:
3.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Ld=62K≥95%)
粘层油
4.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K≥95%)
0.6cm油封层
15cm水泥稳定碎石(K≥95%)
15cm12%灰土(K≥93%)
15cm5%灰土(Ld=380、K≥92%)
15cm5%灰土(K≥92%)
15cm5%灰土(K≥90%)
土基压实K≥87%
C、汽车停车位结构:
同相邻车道结构(停车位横坡坡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注:
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要求,对路床顶面及各结构层弯沉进行控制。
)
(2)地下室范围内路面结构:
A.3.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Ld=62K≥95%)
粘层油
4.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自粘式玻纤格栅
22cmC30混凝土
B、汽车停车位结构:
同相邻车道结构(停车位横坡坡向详见道路平面图)。
(注:
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要求,对路床顶面及各结构层弯沉进行控制。
(3)地下室边界处道路加固详见本文本第04页。
4、材料要求
4.1沥青
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选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下封层采用喷洒型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PCR)。
粘层沥青采用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3)。
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0.1mm
60~7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
-1.0~+1.0
T0604
软化点(R&B)≥
℃
46
T0606
60℃动力粘度≥
Pa.s
180
T0620
10℃延度≥
cm
20
T0605
15℃延度≥
cm
100
T0605
腊含量(蒸馏法)≤
%
2.0
T0615
闪点≥
℃
260
T0611
溶解度≥
%
99.5
T0607
密度(15℃)≥
g/cm3
1.01
T0603
TFOT(或RTFOT)后
质量变化≤
%
±0.8
T0610或T0609
残留针入度比(25℃)≥
%
65
T0604
残留延度(10℃)≥
cm
6
T0605
残留延度(15℃)≥
cm
15
T0605
PC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破乳速度
快裂或中裂
T0658
粒子电荷
阳离子(+)
T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
0.1
T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E25
1~10
T0622
沥青标准粘度C25,3
s
8~25
T0621
蒸发残留物
含量≥
%
50
T0651
针入度(25℃,5s,100g)
0.1mm
40~120
T0604
软化点≥
℃
50
T0606
延度(5℃)≥
cm
20
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5
T0607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T0654
储存稳定性
1d,≤
%
1
T0655
5d,≤
%
5
T0655
PC-3型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破乳速度
快裂或中裂
T0658
粒子电荷
阳离子(+)
T0653
筛上残留物(1.18mm筛)≤
%
0.1
T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E25
1~6
T0622
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
s
8~20
T0621
蒸发残留物
含量≥
%
50
T0651
针入度(25℃,5s,100g)
0.1mm
45~150
T0604
延度(15℃)≥
cm
40
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5
T0607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2/3
T0654
储存稳定性
1d,≤
%
1
T0655
5d,≤
%
5
T0655
4.2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
车道表面层采用AC-10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车道下面层采用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粗集料:
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
车道表面层、下面层均采用石灰岩。
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表面层
其他层
石料压碎值≤
%
26
28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8
30
T0317
表面相对密度≥
t/m3
2.6
2.5
T0304
吸水率≤
%
2.0
3.0
T0304
坚固性≤
%
12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其中粒径>9.5mm≤
粒径<9.5mm≤
%
15
18
T0312
12
15
18
2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
1
1
T0310
软石含量≤
%
3
5
T0320
石料磨光值≥
BPN
42
T0321
(2)细集料:
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细集料,车道表面层、下面层细集料均采用石灰岩轧制。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表面相对密度≥
t/m3
2.5
TT0328
砂当量≥
%
60(宜控制在70以上)
T0334
含泥量(<0.075mm的含量)≤
%
3
T0333
坚固性(>0.3mm部分)≤
%
12
T0340
亚甲兰值≤
g/Kg
25
T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
T0345
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规格(方孔筛)
规格
公称粒径(mm)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0.6
0.075
S15
0~5
100
85~100
40~70
0~15
S16
0~3
100
85~100
20~50
0~15
(3)天然砂:
采用河砂或海砂,宜用中、粗砂。
砂的含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
沥青混凝土用天然砂规格
筛孔尺寸
(mm)
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
中砂
细砂
9.5
100
100
100
4.75
90~100
90~100
90~100
2.36
65~95
75~90
85~100
1.18
35~65
50~90
75~100
0.6
15~30
30~60
60~84
0.3
5~20
8~30
15~45
0.15
0~10
0~10
0~10
0.075
0~5
0~5
0~5
(4)填料
必须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
沥青混凝土用矿粉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视密度≥
t/m3
2.50
T0352
含水量≤
%
1
1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0.6mm
%
100
T0351
<0.15mm
%
90~100
<0.075mm
%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T0353
塑性指数
<4
T0354
(5)混合料组成
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
类型
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3
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AC-10
100
90~100
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4~8
4.3下封层
下封层采用单层式层铺法表面处治。
集料采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颗粒组成的人工轧制的米砂,岩性宜为石灰岩。
集料公称粒径3~5mm,小于0.6mm的粉料含量不超过5%。
层铺法单层式下封层矿料级配范围
规格名称
公称粒径(mm)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
9.5
4.75
2.36
1.18
S14
3~5
100
90~100
0~15
0~3
4.4粘层
沥青表面层和下面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
粘层油建议用量为0.3~0.6升/m2,实际用量根据喷洒实验确定。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为减少基层裂缝,必须做到三个限制:
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
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3.5Mpa,密实度要求达到95%。
水泥含量一般采用4.5%,实际水泥用量应根据此标准确定。
施工时含水量宜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1)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32.5MPa,水泥初凝时间应不小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旱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停放七天,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温度不能高于50℃,否则,应采用降温措施。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2)碎石
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7.5mm,宜按粒径31.5~9.5mm、9.5~4.75mm、4.75mm~2.36mm和0~2.36mm四种规格备料。
碎石压碎值应≤30%,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应≤18%(宜≤15%)。
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28%,塑性指数<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碎石的颗粒组成
筛孔
尺寸(mm)
通过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7.5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快速路主干路
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
次干路及以下
100
90~100
67~90
45~68
29~50
18~38
8~22
0~7
为保证配制出的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以及施工时减少离析的产生,建议配合比设计时级配曲线按正“S”形调整。
4.75mm以上筛孔通过率宜处于级配中值与上限之间,2.36mm以下筛孔通过率宜处于级配中值与下限之间,0.075mm筛孔通率宜在2.5%左右。
(3)水
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养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采用不含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饮用水一般均适用于混凝土;非饮用水应符合:
a.硫酸盐含量小于2.7mg/cm3;
b.含盐量小于5mg/cm3;
c.pH>4。
4.6石灰土底基层
路面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8Mpa,180天劈裂强度应≥0.25Mpa,石灰与细粒土设计推荐配合比为12:
100。
石灰拌压时间不得超过2天。
(1)石灰
应采用Ι~Ⅲ级生石灰或消石灰,并注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的试验,达到Ⅲ级石灰要求时才允许使用。
细磨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石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石灰的技术指标
类别指标
项目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钙质消石灰
镁质消石灰
等级
Ι
Ⅱ
Ⅲ
Ι
Ⅱ
Ⅲ
Ι
Ⅱ
Ⅲ
Ι
Ⅱ
Ⅲ
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
≥85
≥80
≥70
≥80
≥75
≥65
≥65
≥60
≥55
≥60
≥55
≥50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的筛余%)
≤7
≤11
≤17
≤10
≤14
≤20
含水量(%)
≤4
≤4
≤4
≤4
≤4
≤4
细度
0.71mm方孔筛的筛余(%)
0
≤1
≤1
0
≤1
≤1
0.125mm方孔筛的筛余(%)
≤13
≤20
≤13
≤20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
≤5
>5
≤4
>4
(2)土
宜采用塑限指数12~20的黏性土(亚黏土),图中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有机质含量超出10%的土不宜选用。
4.7路基
(1)非适用路基材料;:
沼泽土、淤泥、泥炭、冻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
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液限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6的土。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填料应用部位(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最大粒径
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道路
(mm)
路堤
上路床(0-0.30)
8
6
100
下路床(0.3-0.8)
5
4
100
上路堤(0.8-1.5)
4
3
150
下路堤(>1.5)
3
2
150
零填及挖方
0-0.3
8
6
100
0.3-0.8
5
4
100
注:
表中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规定不适用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
(2)石灰土
路床回填采用5%石灰土回填,石灰土具体要求同4.6。
4.8自粘式玻纤格栅
规格指标参照《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格栅网格采用20mmx20mm,其它指标如下表:
抗拉强度(KN/M)
伸长率(%)
耐温(℃)
单位面积重量(g/m²)
纵向
横向
<3
-100~280
350
50
50
5、施工要求
5.1路基施工要求
路面的施工及质量检查标准应采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路面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验
基层铺筑前,应按规范对路基的强度、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路面基层的施工。
对于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工点,应找出其周围限界,进行局部处理,直到满足要求。
2)粘层施工
粘层油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①沥青面层各层之间;②沥青面层与基层之间;③明涵洞及搭板上;④与沥青混凝土接触的路缘石、纵向排水沟、集水井等侧面。
粘层油施工必须在对施工作业面表面进行清洁后方可进行。
3)石灰土底基层施工
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气温≥5℃,降雨期间不应施工。
石灰稳定土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摊铺机摊铺;或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
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也不超过20cm,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施工时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隔8~10m同步向前摊铺,一起碾压。
纵缝宜设置于中线处且平行中线,搭接处应做成台阶,阶梯宽度≥1/2层厚。
一个路段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度检查。
前后两个工作段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拌和后,同步碾压。
石灰土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和交通管制。
养生期应≥7d,养生方法可采用洒水、覆盖砂或不透水薄膜等等。
洒水养生时必须注意控制洒水量,不使其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
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应采用采用集中厂拌法,摊铺机摊铺的工艺。
材料自拌和完成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率宜高于最佳含水率0.5%~1.0%。
用12-15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出15cm;用18-20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出2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压实厚度超过上述厚度时,应分层摊铺碾压。
下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养生7d后即可摊铺上层水稳。
建议两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间隔不宜长于30天。
两层水泥稳定碎石连续施工时,上层施工应在下层水泥初凝前完成。
碾压过程中,应并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湿润。
碾压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压实时,可以先稳压(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开始轻振动碾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胶轮稳压,压至无轮迹为止。
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
压路机碾压时的建议行驶速度,第1-2遍为1.5-1.7km/h,以后各遍应为1.8-2.2km/h。
为保证水泥碎石基层边缘强度,应有一定的超宽。
纵横接缝均应设置直茬,纵缝宜设置于中线处且平行中线,搭接处应做成台阶,阶梯宽度≥1/2层厚。
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和交通管制。
养生方法:
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碾压完毕后的基层顶面,然后将麻布或透水无纺土工布湿润,人工覆盖在塑料薄膜上面。
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
在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28天内正常养护。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5)沥青下封层施工
半刚性基层保湿养生7天后施工下封层。
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一般需经过清扫—气吹—水冲才能完成,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确保下封层与基层粘结牢固。
喷洒乳化沥青:
用沥青洒布车在晾干的基层表面上喷洒乳化沥青,喷洒数量按沥青含量1±0.2kg/m2控制。
施工时应根据周围的环境温度,经试喷后确定乳液的喷洒温度。
起步、终止应采取措施,避免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做到乳化沥青既不喷量过多也不漏洒。
对于局部喷量过多的乳化沥青应刮除,对于漏喷的地方应用手工补洒。
纵向搭接处,在半幅乳化沥青喷洒后预留15~20cm宽度不撒集料,当另半幅乳化沥青喷洒后再撒布集料。
撒布集料:
用集料撒布机或人工撒布集料,数量6~8m3/1000m2,以碾压时不粘轮为度。
集料撒布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
堆料处基层表面当集料用完后必须清扫、气吹干净,才能喷洒乳化沥青。
若气温较高,为防止粘轮而多撒的集料可在铺沥青下面层前扫除。
碾压:
集料撒完后,即可进行碾压。
沥青路面下封层宜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两至四遍,如果用钢轮压路机,宜选用轻型,不可将集料压碎。
局部露黑处发生粘轮时,应再补撒少量集料。
碾压完毕后应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可允许施工车辆通行以均匀碾压。
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应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
不得在下封层上刹车或调头。
养护7天后才可摊铺沥青路面下面层。
6)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路面面层为双层式沥青砼路面,分两层施工,沥青上下面层之间必须浇洒粘层沥青。
当沥青面层相邻两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时,下层易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前应清洁表面,浇洒粘层沥青后再铺筑。
桥面的水泥砼应先凿毛并清洁,喷洒粘层沥青后再铺筑。
a)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①沥青混合料配比和级配应符合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b)混合料沥青用量:
控制在生产油石比-0.1%,+0.2%。
②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各种矿料应分散堆放,不得混杂。
集料(尤其是细集料)、矿粉不得受潮,须设置防雨顶棚储存。
③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④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为度。
⑤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⑥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储存过夜。
b)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①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面板和底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施工图 设计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