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念演变.docx
- 文档编号:11661682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6.03KB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念演变.docx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念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念演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念演变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观念演变
.c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2006年01月18日一、研究背景探讨中国电视综艺历史轨迹的一个重要现实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走向健全与完善。
90中期以来,伴随着电视新闻和大型直播活动的崛起,电视功能从娱乐工具逐步转变为资讯平台,由此电视超越广播、报纸上升为主流新闻媒体,成为满足公众资讯与信息需求的主要媒介;同时,电视剧作为大众百姓日常生活的文化大餐,近年来一直占据着荧屏的主流时段。
按照央视索福瑞的分法,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共分为14大类,这14大类中,电视剧、新闻、专题位列前三,综艺列第四,紧随其后的是电影与体育节目,也就是说,在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格局中,电视综艺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由于类型相近、目标观众相似,电视剧与综艺两者之间的竞争似乎更加激烈,电视综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受到进一步排挤与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梳理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历程,有助于认清其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
二、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一方面遭受着其他节目类型的挑战,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自身创新乏力的尴尬,这种挑战与尴尬所招致的争议与诟病从来没有间断过。
梳理中国电视综艺观念的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中又有一个综艺节目类型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主导类型背后又分别体现着四种不同的综艺观念,即表演、游戏、益智、真人秀。
1.表演:
演员+表演从中国电视诞生之日至90年代中期,综艺节目一直是作为舞台表演的电视版出现的,所以这期间电视人所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将舞台表演或类舞台表演电视化。
表演类节目综艺节目在美学上奉行戏剧美学,在节目模式上坚守演员+表演,专业演员作为节目的当然主角,其舞台表演是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各个很少相干的节目之间的串联则由主持人来完成。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在表演类综艺节目中,舞台成为不可企及的圣殿、话筒变为不可逾越的权力,因此,演员和主持人成为这类节目的最终受益者,许多歌星、笑星以及名主持人通过央视的舞台与话筒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而传播学意义上与传者具有互动功能的受众,在这里成为一个纯粹的看客或他者。
表演类综艺最具代表的节目是以央视春晚与《综艺大观》、《曲苑杂坛》等晚会及类晚会类节目。
春晚诞生于1983年,此后便作为中国老百姓除夕夜的一道新民俗,其地位变得不可动摇。
《综艺大观》创办于1990年3月14日,《曲苑杂坛》则在次年的u月登上荧屏。
此外,《旋转舞台》(1988年5月)、《艺苑风景线》(1992年7月)、《东西南北中》(1993年1月)等在此前后也都相继开播,表演类综艺热潮涌现荧屏。
但好景不长,伴随着春晚遭受模式化的诟病,《综艺大观》历经多次改版终被撤下荧屏(2004年10月)而被《欢乐中国行》所替代,目前在老版栏目中只有《曲苑杂坛》硕果仅存,其余类似栏目均捞不到黄金时段播出的机会,已经难显往日辉煌。
在新闻尚未崛起的电视节目格局中,在电视仍处于劣势的大众传媒格局下,表演类综艺热潮延续了电视作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娱乐工具的功能,并在较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情的满足。
这在社会观念不甚开放、媒介不太发达、娱乐方式尚不丰富的当时,表演类电视综艺热潮无疑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
2.游戏娱乐:
明星十游戏游戏娱乐类综艺热潮的兴起并非偶然。
伴随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冉冉升起,电视新闻成为观众关注的新宠,电视媒体日益成为主流新闻媒体。
就整个社会来说,经济的市场转型带动了社会的转型,观众的收视热点开始转向与经济、市场相关的新闻资讯,再由于本体意识的觉醒,部分观众开始对表演类综艺节目单向、单一的传播模式表现出排斥的倾向,电视综艺逐步受到冷落。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观众的喜新厌旧导致表演类综艺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以湖南卫视为首的省级台首先找到了游戏娱乐这个摆脱危机的药方。
1997年7月11日开播的《快乐大本营》尽管不是游戏娱乐综艺的始作俑者,但作为领风气之先者,它引领了游戏娱乐的综艺热潮。
《快乐大本营》带来的快乐旋风席卷全国,其火爆的程度和速度出乎很多人意料,在追逐收视率的冲动下,各地省级卫视和城市台在短时间内纷纷上马以快乐为宗旨、以游戏为内容的游戏娱乐节目,其中较为有影响的有:
《欢乐总动员》(北京台)、《非常周末》(江苏卫视)、《开心100》(福建东南台)、《超级大赢家》(安徽卫视),等等。
与游戏类综艺几乎同时涌上荧屏的还有一种婚恋类综艺节目,代表性的栏目有:
《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相约星期六》(上海卫视)等。
游戏娱乐综艺热潮的兴起应主要归因于自身形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内容全面游戏化,暗合了去政治化的观众心理;大众明星代替专业演员成为镜头的主角,观众从看客转变为参与者,积极性得到解放,人际传播与交流提升了节目的亲和感;主持人明星化,调动主持人积极性的同时聚拢了人气。
但是这种创新存在模仿与抄袭港台的痕迹,为当时学界诟病为克隆,但在自主创新向来乏力而竞争日趋激烈的电视业界,这种克隆也不失为一种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游戏娱乐类综艺节目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开启了娱乐从功能到本体跨越的重要一步,节目理念开始向电视本体美学转变。
在此之后,娱乐成为除新闻类节目之外各种类型化节目生产的自觉追求,为中国电视文化深深打上了娱乐的印迹。
3.益智:
平民+知识就在游戏娱乐节目饱受学界、观众诟病并日显疲态的时候,一种互动式益智类综艺栏目悄然升温,与前者不同,益智类综艺抛弃大众明星,起用平民百姓作为除主持人之外的节目主角,节目内容也由游戏转向知识。
由于国内益智类综艺由央视率先创办,之后才在全国蔓延,因此不少人将此视为央视治疗缺席游戏娱乐之痛、对抗地方台、争取观众的重要举措。
其实这种益智节目在1991年开播的《正大综艺》已经崭露头角,但它未能成气候。
1998年11月,央视二套(当时的经济生活服务频道)推出了由李咏担当主持的《幸运52》。
这是一档在借鉴国外同类节目形态(由英国BBC制作的《GOBINGO》)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加以本土化改造的新型节目样式。
开播后不久,《幸运52》以其新型别致的节目形态、别具一格的主持风格、知识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等特点,赢得了社会与观众的喜爱。
借此势头,2019年7月,央视二套再接再厉,又在周末晚间黄金时间适时推出了由王小丫、李佳明主持的另一档益智类综艺节目《开心辞典》。
《开心辞典》开播不到半年,在CCTV2年底频道栏目排名中,收视率位居第二,仅次于《幸运52》。
此外益智类综艺代表性的栏目还有:
《三星智力快车》(CCTV1,2019年7月16日开播)、《财富大考场》(上海卫视,2019年元旦开播)、《无敌智多星》(江苏台)、《赢遍天下》(广东电视台)、《超级英雄》(湖南都市频道)等等。
益智类节目很像80年代曾经红火一时的知识竞答,1991年开播的《正大综艺》也有类似的节目特征,但与其不同,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类节目的基本模式是知识并游戏着,这也是其能够超越游戏娱乐节目并掀起一股新的综艺热潮的高明之处。
益智类综艺通过大众游戏这个参与通道,传播知识、挑战智力,寓教于乐的教化宗旨在其中得到另类体现。
这种理念与形态所架构的益智类综艺节目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相当的开放性,在理论上解决了教化宗旨的娱乐化表达,在实践上解决了栏目的后续发展空间问题。
与央视的三档益智节目不同,其他电视台则多以高额奖金作为诱饵,尤其以知识就是财富为口号的《超级英雄》为最,赤裸裸的金钱诱惑在业界引发不少争议。
《幸运52》、《开心辞典》虽然在奖品设置上也体现出了相当的商业色彩,但这种色彩被精心设计的家庭梦想、公益热情的合理诉求冲淡,在节目导向上向主流意识靠近。
事实证明这种转移策略是成功的,也是长远的,作为一种娱乐节目,益智类综艺在大陆所招致的非议是相对较少的。
4.真人秀:
平民+选秀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
这种始于荷兰的新型电视节目形态,现如今仍火爆风行于欧美各大电视台,虽屡遭诟病甚至抵制,但由于收视率屡创奇迹,成为各家电视台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曾引起较大轰动的真人秀电视节目有:
《老大哥》(BIGBROTHER,荷兰、德国、澳大利亚、丹麦、美国等)、《生存者》(美国CBS)、《诱惑岛》(TEMPTATIONISLAND,美国FOX)、《阁楼故事》(LOFTSTORY,法国)、《硬汉》(TOUGHGUY,德国)、《美国偶像》(AMERICANIDOL,美国)等。
《生存者》是前期中国电视野外生存挑战类真人秀节目的主要蓝本,而《美国偶像》则是《超级女声》直接摹仿的对象。
尽管真人秀在中国才有四五年的历史,但事实上中国电视的真人秀实践已经走过了一个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过程,节目形态也进行了单纯模仿、引进模式和自主设计的多种尝试。
以2003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论坛为标志,前期电视真人秀节目除《完美假期》外,其他节目几乎千篇一律是生存挑战类的野外真人秀,节目形态与纪录片相似;而后期则是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关键词的室内真人秀,其节目形态更多呈现为选秀类娱乐节目,其代表性节目就是目前最为红火的《非常6+1》(CCTV2)、《星光大道》(CC-WV3)、《梦想中国》(CCTV2特别节目)、《超级女声》(湖南卫视)、《我型我show))(东方卫视)等。
国内室内真人秀因为在娱乐趣味、道德标准、人性深度的表达和调用方面,都会受到中国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的制约和规定,而没有照学西方室内真人秀侧重于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展示人性丑恶和情色性爱等的内容,而是选择了平民+选秀的节目模式。
这种节目模式对真人秀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与整合,嫁接了真人秀与娱乐节目两大节目类型的优势与特长,同时它还集中了表演、游戏、益智、闯关、煽情等多种娱乐元素,并实现了这些娱乐元素的有效融合,这些都使其在出炉之年即迅速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类型。
具体而言,这种经过本土化改造的选秀真人秀具有以下特征:
1.无门槛(低门槛)。
与以往综艺节目相比,选秀真人秀的真正主角是平民百姓。
《星光大道》号称是一个没有门槛、没有距离、没有限制的大众栏目。
不分年龄,不分唱法,不分职业,只要你热爱音乐,擅长表演,就可以登上《星光大道》为您铺就的舞台。
《超级女声》被主办方称之为大型零门槛音乐选秀活动,宣称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参加。
这种不设繁琐的参赛限制,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比赛,这些规则意味着凡是有意愿参加比赛的人就可以上电视。
2.原生态。
作为真人秀节目主要特征之一,原生态模糊了生活与电视的界限,缩短了屏幕内外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暗合了观众们微妙的收视心理。
选秀真人秀中对原生态的展示以《超级女声》为最。
在《超级女声》海选中亮相的众多参赛者绝大多数从没有经过专业发声训练,在简单的照明灯光下,演唱者们不经过化妆,不借助任何设备进行原声清唱。
于是紧张拘束者有之,举止滑稽者有之,甚至五音不全者也有之。
然而正是选手们这种原生态的现场表演,成为节目海选最吸引受众眼球的主要原因。
3.平民化。
相对以往,只有真人秀综艺节目,才把平民百姓真正作为节目的主角。
《非常6+1》以平民化的视点,挖掘生活中普通百姓的艺术潜质,不分男女老少、不划职业界限,每一个有舞台梦想的人都可能成为其搜寻、培养、包装、推出的目标。
《超级女声》的海选中,各色名样的选手都有权利站在镜头面前,30秒钟的清唱甚至更短的时间后,接受评委的近似吹毛求疵地点评,由此聚拢了极高的人气。
此外,真人秀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大多体现了平民化风格的要求。
4.互动性。
选秀真人秀的互动一是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二是节目与媒体的互动。
通过互动,选秀真人秀力图把观众打造为真正的上帝:
一是通过海选把观众吸引到节目中,使其成为节目的内容主体;二是把无上的淘汰权利交给观众,由观众的短信投票决定选手的去留。
与《非常6+1》、《星光大道》现场嘉宾、观众来评判参赛选手相比,《超级女声》、《梦想中国》走得更远,观众短信投票成为决定选手去留、名次的主要方式。
必须指出,观众短信投票所付出的资费,通过电视台与电信部门的契约,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流入了电视台的腰包,此时互动作为电视台的生财之道(盈利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
5.竞争性。
在大量借鉴博彩活动、体育、游戏等的竞赛性活动规则的基础上,选秀真人秀引入海选、赛区、PK、拉票、10进85进3等概念,使比赛变得饶有趣味;精心设计比赛的每一个环节,展示出既富有竞争的残酷性而又不失煽情味道的细节;精心设计每一个悬念,使其不可预测,大悬念与小悬念之间又穿插相联。
在评委设置方面,《超级女声》的现场评委将网络骂评巧妙嫁接进来,个性化的点评不但成为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与媒体互动的热点。
三、基于综艺观念演变的思考1、娱乐化:
综艺节目的唯一方向与最终道路?
综艺节目的宗旨定位与主要功能就是娱乐,使观众从中得到放松,这里对娱乐化的思考绝不是要综艺节目放弃娱乐,转向宣教,而是问题在于:
全面娱乐化、过度娱乐化是否是综艺节目的唯一方向与最终道路?
事实上,娱乐化不但在综艺节目中已经大行其道,而且在各类节目包括新闻节目中也已遍地开花。
打开电视不难发现,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中任何一个元素,都打着娱乐化的印迹:
炫目的包装、精美的片头片花、俊靓的主持人、油腔滑调的语态语气等。
2004年一度被热炒的星气象就是这种娱乐化走向低俗化的集中体现。
娱乐化的实质说到底是市场逻辑的结果。
当电视台将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优劣的惟一标尺,将盈利收入作为评价电视台整体实力的主要指标时,观众的注意力就成为各家媒体、各个电视节目所追逐、利用和开发的资源,而对付观众最廉价、最轻松的手段必然就是娱乐化。
娱乐至死,美国社会学家尼尔波兹曼面对电视过度娱乐化的现实,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批判。
如今,中国电视节目正步美国、日本、港台之后尘,亦步亦趋走向全面娱乐化,希望娱乐至死也能够成为中国电视长鸣不绝的警钟2.克隆与创新:
哪一个更重要?
之所以几乎每一种综艺观念能够产生并能兴起热潮,克隆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首先,一种新型综艺节目的诞生与克隆有关;其次,克隆还是综艺节目走向火爆的主要原因。
小台抄大台,大台抄港台、港台又抄日本与欧美,这种连锁克隆现象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也导致中国电视综艺不断在某一阶段出现畸形的繁荣。
据2019年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40多家市级电视台开办了以游戏为主的综艺节目。
节目之间抄袭成风,导致创意贫乏,节目创新举步维艰,这是众多综艺节目遭遇滑铁卢的根本原因。
克隆固然是消极的,但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中国电视综艺并非完全照抄照搬国外、港台的节目样式与运作模式,而是在克隆中进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改造,力争在克隆中有所改进,使节目符合中国本土观众的口味。
在这个意义上,克隆国外模式成为节目创新的一个前提。
反观国内,栏目间的克隆则纯粹停留于抄袭层次。
事实上,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形态的演变是全球化语境下一个重要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只是一个文化接受者,而不是文化传播者,这种传播也只是一个单向的传播,而不是一个互动的传播。
要实现中国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相应的地位,只有加大节目自主创新的力度,而不是一味地从国外、港台克隆,不仅如此,这更是中国电视长远发展与壮大、中国传媒走向国际化生存的必然需要。
3.主持人、明星、观众:
三者关系往哪走?
作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必备元素,主持人、明星、观众构成了非常微妙的三角关系。
这个三角关系是任何类型综艺节目必然要思考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在中国电视综艺演变中,主持人、明星、观众三者间的关系,明星从神坛走向人间,从不可或缺到有无则可,而观众从看客上升为主角,从看转为被看,两者的地位发生了迥然不同的逆转,从中一方面可以看出,几十年来中国电视观众在电视的培养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媒介素养,在处理与媒介的关系上已经游刃有余;另外一方面,媒介从依赖明星到发动观众,也经历着深刻的观念的变化。
电视综艺最重要的节目元素主持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地位,作为职业媒介人,过高的曝光率使主持人走向明星化,因此,他们才是媒介的主要受益者。
然而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电视综艺要创造一种新的类型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明星与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应该是如何呢?
三者能否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还是像现在这样?
4.央视与省台:
对手还是伙伴?
应该承认,中国电视综艺此起彼伏的浪潮,实际上是央视与省台(包括卫视、地面频道)互相博弈与彼此竞争的结果。
为了打破央视对明星资源和高端资源的独家占有,以湖南卫视为首的省级台一反表演类综艺的节目模式,以游戏娱乐类节目作为突破口,借港台之矛直刺央视的软肋,使央视在游戏娱乐浪潮中远远落伍。
当游戏娱乐备受争议之时,央视主动出击,打造了两档强势的益智类栏目,借英国之矛反戈一击,一举扭转了游戏娱乐浪潮中落后挨打的局面,而且还引领了新的益智浪潮。
在真人秀浪潮中,央视仍占尽了先机,不但首先引进了《生存者》,而且还组织专门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央视在对国外真人秀本质内涵、操作模式进行消化和吸引的基础上,着手实施真人秀的本土化改造,实现了真人秀与娱乐的结合,并在2003年10月底推出理念先进、样式新颖的《非常6+1》,一举又在真人秀综艺浪潮中抢得先机。
但省级电视台受到美国《美国偶像》等节目创意的影响,创办了《超级女声》、《我型我SHOW))、《震撼一条龙》等声名远播的真人秀节目,并在具体操作环节上对央视模式进行大胆突破,如海选、赛区、无门槛等概念的提出,力争将节目做到极致,使其无以复加、不可替代。
在真人秀综艺浪潮中,央视与省台可谓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对于整个中国电视综艺的全面发展,央视与省台既是对手,更是伙伴,正是在彼此参照的状况下,各级电视台切实感受到来自市场与对手的竞争压力,由此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式动力,从而推动节目理念不断更新,推进运作模式不断创新。
四、结语当前,中国电视综艺呈现一种多元并存的格局。
在表演类综艺节目中,《正大综艺》、《曲苑杂坛》作为常青树仍占据着频道主流时段,《综艺大观》经历多次改版,但最终撤出荧屏,由《欢乐中国行》代替,现如今收视依然抢眼。
作为游戏娱乐节目的代表,《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超级大赢家》、《开心100》都历经多次改版,仍存活荧屏,但已难有往日轰动效应。
益智类栏目仍然盛行,《幸运52》、《开心辞典》精心的主题策划还不时给观众一种惊奇。
真人秀综艺是当前最为火爆的综艺类型节目,虽然有将大众引向过度娱乐、愚乐、娱弄以及审丑主义之嫌,但这股真人秀综艺热潮给电视人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综艺实现了观念的更迭、理念的更新、模式的改进与风格的演化,呈现出一种此起彼伏、多元并存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格局。
基于这四种观念所引领的电视综艺演变历程,对中国电视的启示与思考还有更多,这仍有赖同行们对此予以深切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电视 综艺节目 观念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