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docx
- 文档编号:11661111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6.29KB
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docx
《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
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
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
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现场促进会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农业局作个发言。
主要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本概念;
二是**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三是我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几大产业的发展现状;
四是几点建议和要求。
一、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本概念现代农业是以科技进步为主要增长动力,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的现代农业,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生产技术科学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业生产管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生产条件设施化。
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模式,通过兴修水利,建设防涝排灌、防雨保温、防病灭虫等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生产过程机械化。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四)生产组织社会化。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资金投入渠道增多,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并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这种经营主体合作和产业融合的程度将不断提高。
(五)增长方式集约化。
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通过扩大农业投入,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企业化管理,来规范生产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
(六)经营循环市场化。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
农业要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到实现。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伟大实践。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开始,就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
指导思想: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以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以高科技手段提升园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县为平台,市场运作”的方式,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省建设100个左右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先行区、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基地。
主要功能:
一是生产经营的功能;
二是成果展示的功能;
三是科普宣传的功能;
四是观光休闲的功能;五是技术培训的功能。
建设内容:
1、按示范功效分,包括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
2、按产业功能分,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加工区、农贸物流区、展览培训区、观光休闲区。
基本要素:
建设规划、基础设施、经营主体、生产设施、管理机构。
二、**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年初,市委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总体部署,下发了2号文件,农历新年上班伊始就召开了“三升级”动员会,吹响了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号角。
借此机会,我把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作个解读:
1.指导思想“三个以”。
第一个“以”是以农村改革为动力。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我们已经享受了40年的改革红利,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的矛盾、新问题,根本出路依然在改革。
当前,从农业方面而言,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的改革,即: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第二个“以”是以产业升级为抓手。
市委2号文件提出了主推五大产业,涉及农业的有四大产业。
我们的思路是:
发挥传统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肉牛产业;发挥生态优势,提升产品质量,抓绿色有机农业;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产品功能,抓富硒农业;发挥产业优势,通过“接二连三”,抓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和休闲农业。
第三个“以”是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平台。
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力有力有抓手和重要突破口,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2.基本原则“三个动”。
即市场驱动、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原则。
市场驱动主要是坚持市场“第一信号”,尊重市场法则,注重比较效益,不搞强迫命令。
政府推动主要是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对园区建设和四大产业予以倾斜支持。
龙头带动主要是把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举,每个农业主导产业必须引进培育1-2个关联度高、实力强的品牌龙头企业。
3.主要目标“两区一基地”。
努力把**建设成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样板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和全国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
落实到每项工作的具体任务是: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探索建立10个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强力抓好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全市肉牛出栏达到40万头,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6万亩,开发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4万亩,休闲农业综合产值15亿元。
三、当前我市农业园区和几大产业发展现状1.农业示范园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统计,全市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已经流转土地面积42218亩,其中201X年新增流转面积24355亩,投入的资金达6亿多元。
这两天我们看的四个园区发展势头都很好。
万载园区是我市唯一的国家级园区,经过去年的努力,规模、档次和功能都提高了很多,国家级园区已名富其实;樟树园区从无到有,白手起家,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拉起了道路框架,引进了12家企业,很快就可以出形象;袁州、丰城2个园区原来的基础就很好,去年也新增了一些项目。
这次因时间关系没有去看的高安园区发展也很快,其规模在全省数一数二。
省农业厅已初步决定今年的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场会到**召开。
但各县市发展不平衡,与省里的要求和兄弟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缺乏总体规划。
老的园区除万载、丰城,新的园区除樟树,其他所有县市基本没有调整或作新的规划。
市农业局和市发改委没有收到一个县的规划。
二是财政投入不足。
去年除万载、樟树、丰城用了财政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外,其他县市财政基本没有投钱到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来。
三是经营主体单一。
园区只是一个平台,企业才是园区的主体。
不少园区只有1-2个企业,有的县市甚至只是一个企业搞了一个基地,就把它作为一个园区。
四是产业特色不突出。
有的园区主导产业不明确,缺少亮点。
有的甚至单纯以苗木基地、油茶基地充当农业示范园区。
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
除丰城、万载外,其他县市都没有设立正科级的农业园区管理机构。
2.农业四大产业。
我市肉牛、绿色有机、富硒、休闲农业有一定的基础,其中绿色有机、富硒农业还列入了上一轮农业三年大会战的主要内容。
去年全市提出主推四大农业产业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去年底,全市肉牛出栏达到了33万头,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突破了100万亩,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通过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达419个,开发富硒基地面积14万亩,休闲农业的经营点367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8个。
这些成绩虽然来之不易,但对我们一个农业大市和资源大市而言,是微不足道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大思维。
有的同志对市委、市政府为什么抓农业四大产业,思想认识不清,甚至认为抓农业四大产业会影响全市粮食、畜禽和其它产业发展,会影响县市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因而不愿也不去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如何发展农业四大产业,怎样支持农业四大产业。
二是缺乏大举措。
有的县市区对市委、市政府抓农业四大产业的决策响应不够积极,没有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措施,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三是缺乏大品牌。
农业四大产业的发展必须靠大企业、大品牌来带动。
而我市不论是肉牛产业、有机绿色农业,还是富硒农业、休闲农业,响当当的企业不多,响当当的品牌基本没有。
四是缺乏大认证。
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是需要专门机构认证和检测的,不能自己说是有机就是有机,是绿色就是绿色,是富硒就是富硒。
有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引导不够,企业又舍不得花钱,认证的比例偏低。
有的认证了一年,之后又不申请保持认证,白白取消了资格。
富硒产品没有品牌、没有检测,是得不到市场认可的,必须要有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创建品牌,并进行产品检测。
这方面我们的差距更大。
四、几点建议和要求1.抓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委、政府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领导。
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做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解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农业四大产业认证等奖补资金、农业企业用地等难题;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解决农业园区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问题。
2.抓基地建设。
各地要根据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通过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规划布局和重点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和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
重点是在昌铜高速沿线,以铜鼓、**两个整县和万载、奉新、宜丰部分山区乡镇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在其他县市大力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在丰樟高和袁州区、明月山依托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重点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逐步把我市打造成全国有名的绿色有机和富硒农产品基地。
在建基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积极性,通过规范流转管理引导农村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
同时,依托我市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在除铜鼓、**之外的8个县市区,发展一大批牧草种植基地和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为打造“江南第一牛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3.抓经营主体。
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和要求,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理念先进,实力雄厚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
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业四大产业,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抓品牌战略。
鼓励扶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培育自主品牌,加强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商标注册等工作,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注重引进国内外农产品知名品牌,嫁接我市绿色有机和富硒农产品,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对引进和创建农产品著名品牌的企业,县市区政府应给予奖励。
对假冒我市名优农产品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
5.抓科技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
各地要积极开展与农业类高等院校合作,加强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加快制定绿色有机和富硒农产品地方标准。
建立由市、县、乡镇(街道)农技部门为主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加强对农民进行肉牛养殖、绿色有机和富硒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培训,完善各环节操作技术规程,督促和指导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
6.抓认证监管。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对绿色有机农产品进行认证,对富硒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完成今年绿色农产品基地、有机种植面积和富硒基地面积任务。
同时,要落实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配备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测。
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加工的操作规程,在种植、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实行登记卡制度,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追溯机制。
此外,还有几项当前工作在这里强调一下:
一是要抓好春耕备耕和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加强调度农资供应,集中组织农资打假,精心指导农民春耕备耕,有效制止耕地撂荒。
按照部门保质量、地方保密度的要求,全面完成今年春防任务。
二是尽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没有完成数据录入的,要加快完成数据录入;没有购置管理系统设备的,要尽快购置;具备条件打证的,要加快打证颁证。
确保二季度之前全面完成此项工作。
三是完善土地流转工作。
重点是实现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数据对接,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土地流转交易市场。
四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每个县市区按照“政府监管、财政扶持、企业运作、保险联动”运行机制,集中建立1个处理能力与其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
在此之前,各地要采取措施,加强巡查,坚决杜绝出现病死猪乱抛乱扔和流入市场的现象发生。
五是做好畜禽屠宰管理和农垦管理职能交接工作。
市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协调会议,明确农垦事业管理职能从林业部门划给农业部门,畜禽屠宰管理职能从商务部门划给农业(畜牧)部门。
市里在今天已完成交接,县市区必须在25号前完成交接。
各地要切实做好工作,保持工作顺畅,确保不出现任何事故
附送:
全市国土资源重点工作
全市国土资源重点工作
项目由国家和省立项,尽可能多的争取上级预留计划指标。
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继续推行挖潜指标配比下达制度,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清理整顿再利用,抓好低效土地的“二次开发”,年内盘活城镇闲置低效用地1万亩。
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抓好已批增减挂钩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新项目的策划申报,争取全年验收增减挂钩项目80个、腾出挂钩节余指标1.5万亩以上。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探索开展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开发,力争在增加建设用地空间规模上走出新的路子。
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制定出台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办法、容积率管理办法、地下权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认真执行建设用地供应市级备案审查制度,严格控制用地定额标准,提升投资强度和容积率。
大力实施不饱和供地模式,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分期供地,力争有限的用地计划安排用于更多的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市、县创建,推广先进经验和模式,促进和带动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保护开发力度,努力守住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严守省政府下达我市耕地保护目标红线,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明确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健全完善耕地保护网络体系,细化明确各项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耕地保护激励补偿机制,强化耕地保护责任的检查与考核,确保我市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完成市县两级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合理确定土地整治规模、布局和时序,明确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
进一步抓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管理,会同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建立土地开发复垦协作机制,整合有关涉地、涉农资金集中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加强项目监管措施和资金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和整治效率。
继续抓好6个省级以上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实施,完成66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争取年内完成新增耕地2万亩的目标,保证耕地占补平衡。
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步伐。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的意见》,健全完善采煤塌陷地治理体制机制,组建成立土地复垦整治公司,加快政策推动、市场运作步伐。
抓好国家级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立项,启动建设采煤塌陷地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力争在争取政策、资金方面取得大的突破。
按照新一轮塌陷地治理规划要求,完成分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大范围拉开采煤塌陷地治理框架,加快推进引黄充填、生态治理、环南四湖清淤充填三个大项目实施,确保全年治理采煤塌陷地1.5万亩以上。
三、搞好土地资产运营,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
开展全市土地储备资源大调查,建立可供储备地块,科学编制土地收储计划,实现政府对重点区域土地的超前储备。
积极探索筹集土地储备融资的新路子,搞好与政府融资平台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土地储备融资能力。
提高土地运营效益。
科学编制城区土地开发利用的供应计划,健全完善土地储备和资产运营的管理体制,全面建立“统一规划、分期收储、融资配套、成片开发”的土地资产运作机制。
积极探索土地资产运营的新办法,努力提升土地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
全面落实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启动建设用地批后管理系统开发利用,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利用诚信档案,加强建设用地供应准入管理,开展重点地块、重点用地单位跟踪检查,提升土地资12全市国土资源重点工作第2页产监管水平。
加强土地估价机构监管,建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城镇基准地价体系。
研究经济适用房入市土地收益缴纳办法,探索土地一级市场租赁以及作价出资等多种供地方式,不断扩大地租征收范围,着力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四、规范整顿资源开发,进一步提升矿产利用效率强化矿产开发秩序管理。
继续开展矿产资源秩序整顿,严肃查处非法采矿、越界开采、条带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对挖沙取土、开山采石及其他小型矿种乱挖滥采的治理力度,全面实现依法科学开采。
完成全市重要矿产资源“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年检制度,切实保证矿山年检质量。
继续深化矿产资源有偿制度改革,规范各项涉矿收费程序和标准,研究出台各项规费的收缴和管理使用办法。
加快“数字矿山”建设,全面推行卫星监控、实时监测等科技管矿手段,推广地下采掘自动监控系统,全面加强各类采矿行为的监管。
深化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
加大地方政府对地质勘探投入力度,加强与地勘单位的合作协作,发动市属国有矿山企业参与境内资源勘查开发,切实把未知资源勘探好,把现有资源开发好。
积极推进建筑用地砂的依法开采,探明金乡、汶上铁矿资源储量,提高微山稀土、汶上锈石等资源利用水平,抓好北湖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强化地质环境保护。
加快推进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实施,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投入机制,大力开展“矿山复绿”工程,加大废弃矿山和重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山体破坏恢复治理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私采乱挖、破坏山体行为。
积极申报地质公园,确保羊山、梁山和龙门山3处省级地质公园年内揭碑开园,争取实现我市国家级地质公园零突破,将地质公园打造成我市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抓好地质灾害防治。
完成市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和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避让治理工作。
加快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利用1:
5万山丘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搞好地质环境监测,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和综合治理,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三项”制度和具体措施,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执法监管,维护社会稳定大局认真做好卫片执法检查。
强化对违法违规用地整改工作的督导,充分发挥卫片办的作用,会同各成员单位实行分片包保,严格落实“四到位”机制。
对所有违法案件查处要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罚到位,通过甄别真伪、完善手续、拆除复耕等一系列措施,确保通过20xx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验收。
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充分利用手持GPS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平台,实现对所有执法监察业务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提高执法监察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工作关口前移,建立健全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对违法用地发现率要达到95%以上,查处率达到100%,把各类违法用地消灭在萌芽状态。
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建立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完善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确保违法违规用地应急处置与联合执法机制落到实处。
认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建立完善市县乡三级信访网络,积极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充分发挥基层所信访稳定“一线”减压作用,立足抓苗头、查隐患、早调处,将各类涉土涉矿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防止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注重做好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严格征地程序,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法保护农村集体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扎实推进国土资源法制工作。
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健全会审、联审联批、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和审查标准,确保各项行政行为和管理活动依法运作。
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把握政策,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出台可操作性强的行政许可事项运作规范。
认真搞好行政复议应诉,及时有效化解矛盾。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宣传重点,发挥宣传媒介对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推进助力作用。
六、夯实业务基础工作,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管控作用,进一步优化采煤塌陷地治理、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各类专项规划,完成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数据库、国土资源三维展示系统、市县两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通过规划的引导调控,实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
加强测绘监管和成果应用。
健全完善测绘和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完成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建库验收,加强基础测绘、行业管理和地图市场监管,保障地理信息安全。
继续发挥统筹建设、协调服务的优势,抓好“数字济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推广应用,力争在通过省、部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成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完成公安、公交、旅游等5个以上的应用系统开发,尽快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积极争取开展国家“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工作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信息化进程。
积极推进“一个平台、两个市场”建设,在逐步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综合监管系统和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深入搞好行政审批、业务管理、市场管理、综合监管、社会化服务等功能开发,建设完成济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和内网门户网站,加快各项业务系统建设,年内完成网站及业务系统安全等级认证工作,确保各系统数据互通共享,形成上下对接、左右协调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规范地籍管理。
持续更新市、县土地调查基础数据库,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完成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和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
研究出台济宁市区土地抵押登记实施办法,探索以土地共有制代替分割制解决土地分割登记管理困难的问题。
加快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建成济宁市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切实提高地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完善档案管理。
实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各类档案资源信息化、网络化处理进程,加强声像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电子档案查阅,建成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启用后备档案库房,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七、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构建“6+1”惩防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电子监察和科技防腐力度,加强廉政风险点的防控、监督和制约,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搞好廉政建设与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工作的结合,切实提升全系统拒腐防变的能力。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以加强机关、作风、能力、党风廉政、干部队伍“五个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市局《关于改进作风严明纪律六项23条实施办法》的规定,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办事流程,增强服务意识,开展以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提质提效落实年”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服务提质、执行提效、形象提升。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促和谐,谋创新、干实事,守纪律、树形象。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大干部竞岗、轮岗、交流力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构建鼓励竞争、奋发向上的干部管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国土资源大讲堂”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培训中心和市土地学会、矿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范围,在全社会营造国土资源良好氛围。
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坚持抓党务促队伍,以队伍促业务,着力推进党务、业务、队伍的相互融合。
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功能,不断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打造国土资源文明群体。
大力推进国土文化建设,树立国土服务品牌,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努力造就一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发展 现代农业 现场 促进会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