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拟题.docx
- 文档编号:11655042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2KB
作文拟题.docx
《作文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拟题
一、标题的作用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
二、拟题的原则:
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
1、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2、精炼,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
3、生动,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4、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
5、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
6、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三、拟题的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
2、要合理出新。
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3、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4、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5、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可以适当想象,但要联系实际生活)。
6、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总之,联想要丰富、合理,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中,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点。
四、题目的类型
1、话题型
如以“生活”为话题,就直接套用话题:
《关于生活》;如以“同桌”为话题,就拟题为《同桌的故事》,这些题目不能体现考生的创造才能,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2、观点型
如以“位置”为话题就拟题为《有为才有位》;以“成功”为话题就拟题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以“合作”为话题就拟题为《合作是人类共同的选择》等,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见解,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比话题型的题目要好。
3、文采型
我们应鼓励同学们要在观点型题目的基础上,运用必要的修辞手段,使题目真正做到不同凡响,一见难忘。
如《乘着音乐的翅膀》、《梦想,从这里起航》、《“诚信”流浪记》……
五、作文拟题的方法:
(一)修辞法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
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你别把我看扁了》《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
》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
4、设问。
《错?
对!
》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我今天做了什么?
》
5、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
又如《人生需要掌声》,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6、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
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
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8、呼告。
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
》。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
(2)借代
9、层递《好读书?
?
读好书?
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10、比拟《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11、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12、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13、顶真《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书读活》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4、反语《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15、仿拟《我是服务的小行家》《读书就是爱自己》前者仿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后者访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点明主题。
16、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风物长宜放眼量》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8、通感《绿色可听》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
19、叠字修辞:
“小巷深深,老街长长”,“深深”“长长”这一对叠字,将我们带入了一种绵绵不尽的悠悠情怀之中,仿佛与作者一起去探访柯灵先生的家乡,一起溶化在先生的浓浓乡情之中,朴素中又情味隽永,余韵茵茵。
二、 1、、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2、、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三、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四、符号法
1、数学符号
--数学中的恒等式:
[“勤劳×高科技=致富”]
--荒谬式:
以“游戏”为话题--《7+1=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不等式: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素质》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
?
?
》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五、点铁法(北宋江西诗派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起成长》
以“父亲”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六、悬念法
悬念就是疑团,俗称之为“卖关子”,其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
可以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理直气不壮,做“贼”心不虚》;可以以怪生悬,如《100分,我恨你》;可以小题大做,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如《破不了的“案”》;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
》;还可以添加标点符号或采用标点符号拟题来设置悬念,如《我最需要……》、《?
——!
》等。
七、增补法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
如以“树”为话题,可拟《树下》、《记一次植树活动》、《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树林》、《植树,生存的希望》、《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主题更明确集中,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又便于把握文章的重点。
(此法最为简单,但新意不够)
一、定文体,扬长避短
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
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
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文体。
例如:
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但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
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一幅风光,如梦》《比梦更美》宜写成抒情散文;
《美梦成真》《想起了那个暑假》宜写成记叙文;
《说说课文中的“梦”》《梦的成因》宜写成说明文;
《梦想中国足球》《让美梦成真》宜写成议论文。
又如:
树,是一种常见的植物。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园林绿化都离不开它。
请以“树”为话题为文。
如果我们想写记叙文,标题宜为《树下》《记一次特别的植树活动》
《我家的小桃树》
如果我们想写成抒情性的散文,可拟题《松树赞》《我爱那片小桃林》;
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就要这样拟题:
《给我一片绿阴》《植树,为了子孙后代》《小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真的是“无用之材”吗》
二、善补题,以小见大
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是最常见的快速审题和拟题技法。
例如:
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
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
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欢。
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发挥想象,《虚构的语文课》;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等。
又如:
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
纤纤玉手,是女性美的象征。
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我们可这样拟题:
《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
手工艺品》《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
这些文题从各个角度缩小了写作范围,选材范围更明确集中,极利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从而顺利展开思路。
三、妙修辞,匠心独运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
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使我们热泪纵横;当我们事事顺畅的
时候,我们常常想纵情欢歌。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般拟题:
《谈音乐》《音乐与人生》《生活中不能缺少音乐》《音乐的价值》
运用修辞:
①比喻新颖,过目难忘《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
②对比鲜明,各显其妙《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
③巧用借代,别出心裁《“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
④采用设问,耳目一新《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
四、巧点化,妙趣横生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句以及成语俗语等适当点化,进行套装、借用、仿造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是考场中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
例如:
①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
②以“假日”为话题,可引用歌曲名《自从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③以“同学”为话题,可拟题目《长相忆》《别时容易见时难》。
④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目。
⑤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目。
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看来,平时多背点古诗词名句,平时多留意歌曲、俗语、歇后语等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素养,对作文拟题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五、新视角,别开生面
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
方法有:
①违反常情式拟题
《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
②借用数字式拟题
《1234567i》,抒写音乐情怀;
《7+1>8》,论述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③展开想象式拟题
《8与发》《雷锋“出国”了》
《电脑与人脑的世纪之辩》
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然也很容易迷住阅卷老师,使他心甘情愿给你高分。
高考作文开头经典九法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
“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
”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
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
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
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
(《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中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S_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
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
(《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
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
“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
”“都掉光了。
”“那以舌呢,还在吗?
”“还在。
”“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7、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
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
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
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
8、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9、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
(一)绝妙开头示范
1.引用名言名句
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
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
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
“爱情是工具。
……”(《问世间情为何物》)
②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
”悠悠岁月,弹指一挥。
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
“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
”(《圣者与小偷》)
③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
“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
”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
(《旋转这只万花筒》)
2.巧用书信格式
①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你好!
我是你的一个普通子孙,相隔数千年后斗胆写信打扰你,不仅为了向你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怀着几个难解的问题急待你的指教。
(《给孔子的一封信》)
②可恶的标准答案:
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
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
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
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
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
(《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
3.借用章回小说笔法
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当初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大江东去,浪花淘尽了往昔的英雄们。
而曾经的蜀国的继承人阿斗也变得“乐不思蜀”了,天下已成为“司马氏”的天下。
(《三国英雄开会》)
②梁山泊的聚义厅里,现在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一百单八位好汉都齐聚在这里,大伙儿都在争吵不休。
他们在争吵什么呢?
原来梁山泊最近要评选打虎英雄。
这个荣誉称号评上就了不得,谁评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
所以惹得众好汉齐聚在此,争论不休。
(《谁是打虎英雄》)
4.巧用修辞
①“砰!
”随着一声锤子的敲打声,问号先生清了清嗓子说,“时空讨论会现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什么才是美’,请各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们积极发言。
”(《什么才是美》)
5.巧用寓言故事
①愚公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门口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日子难过啊!
这里好像与世隔绝,城里有什么新鲜事儿传到这儿早已变成旧闻了,这种生活真的需要改变了。
愚公寻思着:
得想法子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给搬了。
(《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
②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
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2000元;赞助费,15000元。
”(《全能学校》)
6.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
———题记
蝶曾是个美丽善舞的女孩。
她一头披肩的长发,窈窕的舞姿,曾给她带来了如雷的掌声与无数的鲜花,她曾被别人赞为中国将来的邓肯……然而,一切结束了,命运之神永远将她按在了轮椅里。
生命暗淡了,寂静了,“白天鹅”变为无人关心的丑小鸭。
多少次,她梦见自己穿上了水晶鞋,继续她的追求,可醒来时只听见“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漠秋风。
(《星星夜话》)
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
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
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题记
何为“诚信”,诚实、守信是也。
综观历史,这“诚信”二字浸透了多少人的血泪啊。
(《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7.巧用解题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别出心裁地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下列美景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A.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B.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
C.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而逝。
D.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悄然滑落。
看完这道题,我顿时呆住了,万千变化的自然,日升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令人怦然心动,悠然神往。
……(《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8.巧用名人作问答
①有人问:
幸福是什么?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尼采认为:
“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
”而思多葛派却认为:
“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②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
我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
”(《给灵魂一个支点》)
9.巧用诗文显诗意
①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柳永则声情哀怨: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人捶胸顿足:
扬鞭哪忍匆匆!
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
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
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
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
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
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②美是什么?
我知道,美是地平线上升起的第一道曙光,美是秋天里比火更炽热的枫叶,美是黄昏的沙滩上疾行的丹顶鹤,美是大草原上驰骋的梅花鹿……鲍姆嘉通同意我的说法,并补充道:
“美是感性认识,研究美学即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可康德却愤怒地瞪着我说:
“片面,美是人类纯形式的主观感受,与事物本身毫无关系。
我劝你还是看一看我的《判断力批评》。
”我很虚心,认真仔细地研究了他的关于情感的美学著作。
我正在为我的玄虚而洋洋自得时,黑格尔却泼给我一盆冷水:
“不对,美应该是人类本质的外化”。
接着,他就洋洋自得地谈起了他的美学理论。
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马克思在我旁边耳语道:
“别听他的,他乾坤颠倒,是非不分,你千万别掉进唯心主义的泥坑里。
美其实应该是人类本质与自由形式的统一。
”美究竟是什么?
我决定离开莫衷一是的欧洲,去一趟东方文明的古国,寻找美的答案。
(《美是什么》)
③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