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11649487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245.27KB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精品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A卷)
2010年学期
适用班级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备注
命题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一、判断填空题(10分)
⒈定位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
⒉工件内引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
。
⒊毛坯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
⒋夹紧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
⒌多次调整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
二、概念填空(20分)
⒈加工精度包括()、()、()。
⒉表面质量包括()、()、()。
⒊定位误差:
一批工件定位,()基准相对()基准,在()方向上的()变动量。
⒋定位误差是由()误差与()误差构成。
⒌基准不重合误差是()基准相对()基准在()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⒍基准位置误差是()基准相对()基准在()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⒎工件装夹的实质步骤是()和()。
三、如图所示支架镗孔的定位方案,分析保证加工要求应限不定度;分析定位元件限制的不定度。
(10分)
共2页第1页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A卷)
四、切削粗糙度如何构成?
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有那些?
(10分)
五、(20分)如图所示为镗孔Φ60+00.10的正态分布曲线,求
⑴工序精度为多少?
Y
⑵工序精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
⑶常值性误差△常为多少?
⑷有何种废品?
⑸从何性质误差着手采取何种对策防止废品?
X
60.0160.13
六、(10分)有一零件,其加工内孔的工艺如下:
⑴车内孔Φ31.8+00.10;⑵内孔热处理工艺深度T;⑶磨内孔Φ32+00.02,保证淬硬深度0.2~0.4;求热处理工艺深度T?
七、(10分)有一圆套件,以内孔Ф36+00.02套在圆柱销Ф36――00..0012上母线单边接触定位,在外圆上方加工一个槽子,槽底工序尺寸52±0.10是以外圆Ф46―00.04下母线为工序基准;求槽底工序尺寸52±0.10的定位误差?
八、(10分)汽缸和活塞要求配合间隙0.005~0.015,直径基本尺寸为Ф80,它们各自的加工精度分别只能达0.02,采用基孔制分组装配,求出汽缸和活塞的尺寸及公差填入分组表中。
机械制造工艺学A卷答案
一、判断填空题(10分,每个2分)⒈~⒌均属于(随机)性
二、概念填空(20分,每空1分)
⒈(尺寸)(形状)(位置)
⒉(粗糙度)(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⒊(工序)(调刀)(加工要求)(最大)
⒋(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
⒌(工序)(定位)(加工要求)
⒍(定位)(调刀)(加工要求)
⒎(定位)(夹紧)
三、⒈应限不定度:
沿Y、Z的移动;绕X、Y、Z的转动;(4分)
⒉定位元件限制的不定度:
两支承板:
沿Z的移动;绕X、Y的转动;(2分)
两支承钉:
沿X的移动;绕Z的转动;(2分)
削边销:
沿Y的移动。
(2分)
四、⒈构成:
刀痕(刀尖几何复映)、鳞刺、刀瘤、毛刺。
(4分)
⒉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有:
(6分)
⑴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例如:
刀尖圆角半径越大,刀痕就浅,所以粗糙度就小。
⑵合适的切削用量,例如:
吃刀深度小则力热小,产生的鳞刺、刀瘤、毛刺程度轻,所以粗糙度就小。
⑶改善被加工材料的切削性,例如:
中碳钢正火处理,则晶粒细化,不易产生鳞刺、刀瘤、毛刺,所以粗糙度就小。
⑷不同的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例如:
钢件的精加工选用YT15的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效果好。
⑸配制合适的冷却液(1分)
五、⑴工序精度6σ=60.13-60.01=0.12(4分)
⑵工序精度6σ=0.12>公差带δ=0.10,不能满足加工要求(4分)
⑶常值性误差△常=分布中心60.07-公差带中心60.05=0.02(4分)
⑷有不可修废品。
(4分)
⑸从随机误差着手,更换6σ≤0.10的镗削系统或精化该系统使其6σ≤0.10,来防止废品。
(4分)
六、⑴画出工艺尺寸链(2分)
⑵判断增环与减环:
T与R15.9+00.05为增环,R16+00.01为减环。
(3分)
⑶计算式:
0.4=Tmax+15.95-16Tmax=0.45(2分)
0.2=Tmin+15.90-16.01Tmin=0.31(2分)
⑷结果T=0.31~0.45(1分)
七、
工序要求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jb
△jw
△dw
52±0.10
外圆下母线
内孔轴线
0.02
0.015
0.035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八、
分组
汽缸Ф80+00..000200
活塞Ф80+-00..001100
配合间隙
1
Ф80++00..002105
Ф80++00..001005
0.005~0.015
2
Ф80++00..001150
Ф80+00..000005
0.005~0.015
3
Ф80++00..001005
Ф80-00..000005
0.005~0.015
4
Ф80+00..000005
Ф80――00..000150
0.005~0.015
(5分)
(5分)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B卷)
2010年学期
适用班级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备注
命题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一、判断填空题(10分)
⒈刀具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⒉工件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
⒊机床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⒋刀具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⒌工件装夹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二、概念填空(20分)
⒈理想零件指的是:
()具备此功能的()几何零件。
⒉公差指的是:
()具备此功能几何上所()的()范围。
⒊加工精度:
加工后的()零件相对于()零件的符合程度。
⒋合格零件:
加工误差()公差,且在公差()内的零件。
⒌机器的质量包括()质量和()质量。
⒍零件的质量包括()、()质量、()及()。
⒎对于常值性误差的对策是()、()、()。
⒏对于变值性误差的对策是()、()。
三、填表表示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耐磨性
抗疲劳性
抗腐蚀性
配合性
接触刚度
粗糙度
表面硬度
残余拉应力
共2页第1页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B卷)
四、如图所示支架镗孔的定位方案,分析保证加工要求应限不定度;分析定位元件限制的不定度。
(10分)
五、(20分)如图所示为车轴Φ70+00.10的正态分布曲线,求
⑴工序精度为多少?
Y
⑵工序精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
⑶常值性误差△常为多少?
⑷有何种废品?
⑸从何性质误差着手采取何种对策防止废品?
X
70.0170.13
六、(10分)有一零件,其加工内孔的工艺如下:
⑴车内孔Φ31.8+00.10;⑵插键槽工艺尺寸L;⑶磨内孔Φ32+00.02,保证键槽设计尺寸36+00.20;求插键槽工艺尺寸L?
七、(10分)有一圆套件,以内孔Ф40+00.02套在圆柱销Ф40――00..0012上母线单边接触定位,在外圆上方加工一个槽子,槽底工序尺寸5±0.10是以外圆Ф50―00.04上母线为工序基准;求槽底工序尺寸5±0.10的定位误差?
八、(10分)阀套和阀芯要求配合间隙0.005~0.015,直径基本尺寸为Ф80,它们各自的加工精度分别只能达0.02,采用基轴制分组装配,求出阀套和阀芯的尺寸及公差填入分组表中。
机械制造工艺学B卷答案
一、判断填空题(10分,每个2分)⒈~⒋(变值);⒌(随机)
二、概念填空(20分,每空1分)
⒈(最适宜)(绝对)⒉(不影响)(允许)(变动)
⒊(实际)(理想)⒋(大于或小于)(范围)
⒌(零件)(装配)⒍(几何)(表面)(材质性能)(其它)
⒎(调整)(修复)(补偿)⒏(稳态加工)(实时纠正)
三、(10分,每空1分)
耐磨性
抗疲劳性
抗腐蚀性
配合性
接触刚度
粗糙度
Ra=0.4~0.8最好
↓
(↓)
↓
↓
表面硬度
↑
↑
↑
↑
残余拉应力
↓
四、⒈应限不定度:
沿Y、Z的移动;绕X、Y、Z的转动;(4分)
⒉定位元件限制的不定度:
两支承板:
沿Z的移动;绕X、Y的转动;(2分)
两支承钉:
沿X的移动;绕Z的转动;(2分)
削边销:
沿Y的移动。
(2分)
五、⑴工序精度6σ=70.13-70.01=0.12(4分)
⑵工序精度6σ=0.12>公差带δ=0.10,不能满足加工要求(4分)
⑶常值性误差△常=分布中心70.07-公差带中心70.05=0.02(4分)
⑷有可修废品。
(4分)
⑸从随机误差着手,更换6σ≤0.10的车轴系统或精化该系统使其6σ≤0.10,来防止废品。
(4分)
六、⑴画出工艺尺寸链(2分)插键槽工艺尺寸L
⑵判断增环与减环:
L与R16+00.01为增环,R15.9+00.05为减环。
(3分)
⑶计算式:
36.2=Lmax+16.01-15.90Lmax=36.09(2分)
36=Lmin+16-15.95Lmin=35.95(2分)
⑷结果L=36+-00..0095(1分)
七、
工序要求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jb
△jw
△dw
5±0.10
外圆上母线
内孔轴线
0.02
0.015
0.035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八、
分组
阀套Ф80+-00..001100
阀芯Ф80-00..000200
配合间隙
1
Ф80++00..001005
Ф80-00..000005
0.005~0.015
2
Ф80+00..000005
Ф80--00.。
000150
0.005~0.015
3
Ф80―00..000005
Ф80--00..001105
0.005~0.015
4
Ф80--00..000150
Ф80――00..001250
0.005~0.015
(5分)
(5分)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C卷)
2010年学期
适用班级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备注
命题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一、判断填空题(10分)
⒈机床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⒉夹具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
⒊刀具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⒋加工原理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⒌一次调整误差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性。
二、概念填空(20分)
⒈机床夹具是由()、()、()、()、()组成。
⒉工艺系统是由()、()、()、()构成的加工系统。
⒊定位基面是()上与()接触的表面。
⒋工序基准是()中确定()加工要求的基准。
⒌定位基准是()上用于()的基准,由()具体体现。
⒍调刀基准是()的理想位置,由()具体体现。
⒎工件装夹的实质步骤是()和()。
三、磨削粗糙度如何构成?
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有那些?
(10分)
四、如图所示工件上加工粗实线的表面时应限制那些不定度?
(10分)
J
J
Φ
⑴⑵
共2页第1页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C卷)
五、(20分)如图所示为刨平面H=50-00.12的正态分布曲线,求
(1)工序精度为多少?
Y
(2)工序精度能否满足加工要求?
(3)常值性误差△常为多少?
(4)有何种废品?
(5)从何性质误差着手采取何种对策防止废品?
X
49.8550.01
六、(10分)(15分)有一轴件,其加工工艺如下:
⒈车外圆Φ30.2-00.10;
⒉外圆热处理要求工艺深度T;
⒊磨外圆Φ30-00.02,保证淬硬深度0.3~0.5;
求热处理(淬火)工艺深度T。
七、分析图中各定位元件限制的工件不定度。
(10分)J
3
2
1
⑴
⑵
八、(10分)液压阀芯和阀套要求配合间隙0.005~0.010,直径基本尺寸为50,阀芯和阀套的加工精度分别只能达0.01,采用基孔制分组装配,求出阀芯和阀套的尺寸及公差,填入分组表中。
机械制造工艺学C卷答案
一、判断填空题(10分,每个2分)
⒈~⒌均属于(常值)性。
二、概念填空(20分,每空1分)
⒈(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夹具体及连接件)、(对定部分)组成。
⒉(机床)、(夹具)、(刀具)、(工件)
⒊(工件)(定位元件)
⒋(工序图)(加工面)
⒌(工件)(定位)(定位基面)
⒍(定位基准)(定位元件)
⒎(定位)(夹紧)
三、磨削表面粗糙度如何构成?
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有那些?
(10分)
答:
⒈构成:
⑴磨粒刻划;⑵塑性变形;(4分)
⒉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有:
(6分)
⑴合适的磨削用量:
增大砂轮旋转速度,减小工件旋转速度和走刀量,使磨粒刻划密度增加,粗糙度就低。
减小磨削深度,力热小,塑性变形就小,粗糙度就低。
⑵选择合适的砂轮材料及粒度:
粒度细使磨粒刻划密度增加,粗糙度就低。
⑶精细修整砂轮,微刃多且锋利,刻划密度增加且塑性变形小,粗糙度就低。
⑷充分合适的磨削液,磨削中冷却、润滑、干净,从而刻划锐利,塑性变形小,粗糙度就低。
四、⑴除X移动,其余应限制(5分)⑵除Z转动,其余应限制(5分)
五、⑴工序精度6σ=50.01-49.85=0.16(4分)
⑵工序精度6σ=0.16>公差带δ=0.12,不能满足加工要求(4分)
⑶常值性误差△常=分布中心49.43-公差带中心49.44=0.01(4分)
⑷有可修废品,也有不可修废品。
(4分)
⑸从随机误差着手,更换6σ≤0.12的刨削系统或精化该系统使其6σ≤0.12,来防止废品。
(4分)
六、⑴画出工艺尺寸链(2分)
⑵判断环的性质:
T与R15-00.01为增环,RR15.1-00.05为减环;0.3~0.5为封闭环。
(3分)
⑶计算式:
0.5=Tmax+15-15.05(2分)Tmax=0.55
0.3=Tmin+14.99-15.10(2分)Tmin=0.41
⑷结果T=0.41~0.55(1分)
七、⑴前顶尖限XYZ的转动;后顶尖限YZ的转动。
(5分)
⑵浮动锥销1限XY的移动;三支钉2限Z的移动和XY的转动;侧支承3限Z的转动。
(5分)
八、
分组序号
基孔制分组
配合间隙
阀芯Ф50+-00..002755
阀套Ф50+00..000100
1
Ф50+00..000205
Ф50++00..001705
0.005~0.010
2
Ф50―00..000205
Ф50++00..007550
0.005~0.010
3
Ф50――00..002550
Ф50++00..005205
0.005~0.010
4
Ф50――00..005705
Ф50+00..000205
0.005~0.010
(5分)
(5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分数
一、是非题(10分)
1.辅助支承起定位作用,而可调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
2.菱形销用在一面双销定位中,消除了垂直于连心线方向上的过定位。
(√)
3.毛坯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
4.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
5.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
6.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
7.粗基准定位时,一般正在加工的表面就是零件的精基准。
(×)
8.过盈心轴定位一般用于精加工,此时可保证工件内外圆的同轴度,且可利用过盈量传递扭矩。
(√)
9.V形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形块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
(√)
10.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存在于零部件之间,而绝对不在零件上。
(√)
二、填空(20分)
1.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
2.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基准相对于(起始)基准发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3.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制造精度)只要求可行,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4.镗模上采用双镗套导向时,镗杆与镗床主轴必须(浮动)连接。
5.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构成的完整系统。
6.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
(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7.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时,极少采用夹具,一般用划线及试切法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8.工艺系统热变形和刀具磨损都属于工艺系统的(动态)误差,对工件加工误差而言,造成(变值)系统性误差。
9.工件上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三、(10分)解释概念
1.基准统一(统一基准)原则
零件在同一次安装中,方便地被加工多个表面,而且多个加工工序一致采用的一组定位基准。
2.工艺能力系数
表示所要求加工的公差范围
与实际工序加工误差(分散范围
)之比。
3.原理误差
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刀具形状和近似的加工运动而产生的误差。
4.过定位
定位中工件的一个不定度同时被多个定位元件所限制的情况。
四、(10分)如图所示零件,A、B、C面已加工好,现以C面定位加工D面,尺寸要求如图,试问以C面作为定位基准时,D到C的工序尺寸是多少?
解:
C
则
则
则D到C的工序尺寸ACD为
ACD
30
五、(10分)如图a所示一批零件,外圆已加工合格,今设计钻模加工2-Φ8孔。
除保证图a所示中心距要求外,还要求两孔连心线通过外圆中心,偏移量不得大于0.08。
试分别分析图b和图c两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对各项精度的影响(1是钻模板,2是V形块)。
解:
中心距要求是由钻模板1的制造保证的,与工件定位无关。
两孔连心线通过外圆中心(偏移量不大于0.08)与工件定位有关,对图b:
;对图c:
;
为此应选用图b的方案。
六、(10分)某箱体孔,图纸尺寸为Φ50
,根据过去经验,镗后尺寸呈正态分布,σ=0.003,试分析计算:
(1)该工序工艺能力如何?
(2)为保证加工要求,应将
调整到什么尺寸范围?
解:
(1)工序精度
加工要求精度
工艺能力系数
为一级;
说明工艺能力足够,可以允许一定波动。
(2)为保证加工要求
又可在50.018~50.025范围内调整。
七、(10分)活塞上与活塞销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基本尺寸为Φ28mm,装配要求为最大过盈量ymax=0.0075mm,最小过盈量为ymin=0.0025mm,此时销径应为Φ28
mm,孔径应为Φ28
mm,但销轴和镗孔的经济公差均为0.01mm,试确定装配方法和孔、销加工时的尺寸。
解:
分组装配法,则孔的加工尺寸为
;销的加工尺寸为
销尺寸
孔尺寸
八、(10分)分别指出下列各图中各定位元件限制的工件自由度。
(1)
(2)
九、(10分)加工如图所示零件上注有的表面时应限制哪些自由度?
(1)
(2)
(3)
一填充题
1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
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
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a),(b),(c),(d)。
答案:
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
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
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
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a),(b),(c),(d)。
答案:
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
(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a);
(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
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
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
10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b),(c)。
答案:
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1刀具磨损属于(a)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来补偿。
答案:
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
12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a),(b),(c)、(d)。
答案:
表面粗糙度及波度、表面冷硬、表层残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
13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
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
14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答案:
塑性变形、温度变化、金相组织变化
15精密机床加工精度零件为了减少热变形,加工前应具备两条:
(a),(b)。
答案:
热平衡、恒温室
15弯曲的轴进行冷校直后,原来凸出处会产生(a)应力,原来凹下处产生(b)应力。
答案:
拉、压
16磨削长薄片状工件时若在长度方向两端顶住,在热影响下工件发生(a)的变形,冷后具有(b)的形状误差。
答案:
上凸、下凹
17解释自激振动的原理主要有两条(a),(b)。
答案:
再生振动、振型耦合
18在普通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长轴外圆,若机床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a)的形状误差;若工件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b)的误差。
答案:
中凹、腰鼓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机械制造 工艺学 考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