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新生儿护理知识集锦.docx
- 文档编号:11648416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78KB
崔玉涛新生儿护理知识集锦.docx
《崔玉涛新生儿护理知识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玉涛新生儿护理知识集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崔玉涛新生儿护理知识集锦
崔玉涛新生儿护理知识集锦
[注意事项]
婴儿任何用药必须遵医嘱,成人用药很多可致婴幼儿残疾甚至死亡。
夜晚开灯睡觉降低孩子免疫力,儿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光线亮且相对嘈杂;晚上暗且相对安静。
千万不要做成白天拉窗帘、蹑手蹑脚;晚上开着长明灯。
10月内宝宝禁止摇晃,伤害大脑,严重可致脑出血和轻微脑震荡特别不要生后捆绑孩子任何部位。
任何时候,避免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
【适宜母乳喂养美国儿科学会(AAP的推荐判断方法】
每次喂养完至少一侧乳房排空
孩子喂哺时,可听有节律的吸允和吞咽声
出生头两天,婴儿至少排尿1-2次
如果存在粉红色尿酸盐的尿,应在出生后第三天消失
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排尿次数应在6-8次/24小时
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
每次大便应多于一大汤勺
第三天后每次可排软黄便4(量多)-10(量少)次
【喂奶】
生后几天的婴儿,只要每天能接受至少8次喂养;每次喂养时能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每天能见到婴儿排尿,颜色不是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排便已是黄色或淡黄绿色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达出生体重的7%就说明妈妈乳汁已充足,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如果须添加配方粉,应是每次母乳喂养后添加。
喂养婴儿不是定时喂养,应按需(饥饿需)喂养。
不要担心健康婴儿睡觉期间会出现低血糖等问题。
特别是应逐渐养成婴儿夜间逐渐睡长觉的习惯。
冈寸出生
的婴儿,需求喂养没有规律;大约两周后逐渐形成2-3小时为周期的喂养。
婴儿清醒期间,喂养间隔会短;睡眠时喂养间隔会长。
每日7次喂养为宜
提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应接受母乳,很多家长就抱怨这是不可能的,因孩子刚出生,妈妈还没母乳,孩子饿了怎麽办?
其实,正常婴儿出生后体内储备的能量会坚持2-3天。
刚出生婴儿多哭闹,是为了促使肺内液体回吸收,因胎儿肺内充满液体。
生后哭不一定是因饿,而是因肺内液体还未排净,需要“哭”来增加呼吸。
出生后体重下降>出生体重的7%才需额外添加配方奶。
婴儿生后应尽早吸吮妈妈乳房,可刺激乳房尽早产生乳汁,还会吸吮乳房获取乳头、乳头周围皮肤和乳管内的细菌,促进婴儿肠道菌群建立。
母亲分娩后多不会马上分泌乳汁,但正常新生儿体内的棕色脂肪可提供生后72小时内婴儿所需能量。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中的细菌和霉菌逐渐随着吃奶、接触等动作进入婴儿体内。
绝大多数婴儿不会出现霉菌感染。
如果母乳喂养前妈妈用消毒巾擦拭乳头或过于干净的配方奶喂养会导致细菌进入体内过少,霉菌大量繁殖,出现鹅口疮。
由于霉菌的天敌是细菌,所以在使用制霉菌素同时服益生菌.
宝宝睡觉要及时给小宝宝翻身,刚吃完奶右侧位,半小时后左侧位。
侧位睡觉对月子里的宝宝是安全的体位!
母乳成分由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多偏稀,而且次数也偏多。
这种现象不属于腹泻,是正常现象。
根本没有“生理性腹泻”的说法。
如何喂养最为“干净”?
婴儿刚出生后,吸吮妈妈乳房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妈妈乳头上的需要氧气才能存活的需氧菌;继之是乳管内的不需要氧气也能存活的厌氧菌;然后才能吸吮到乳汁。
生理母乳喂养过程是先喂细菌再为乳汁的有菌喂养过程。
母乳喂养的有菌过程与现在家庭的干净形成了鲜明对比。
饱】
不论书上,网上,还是经验上,对婴儿进食都有一推荐量,但并不意味是必须遵守的“法定量”。
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实际接受量,衡量进食量是否合适的标准,应是孩子每次主动接受量;进食后舒适度;排便状况;更重要的是生长结果。
只要自主进食后,无不适且生长正常,就说明此量婴儿可接受。
只要每次喂养能自然间隔到2小时左右,就说明孩子
能吃饱。
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是动作增多、逐渐不安,然后才是哭闹。
若突然哭闹,可能与肠胀气、排尿便等有关。
婴幼儿知道饱吗?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吃得不够多,可稍吃多点又怕积食。
孩子知道“饱”和“饿”,新生儿都是如此。
吃饱后偶尔有吐奶或呕吐现象,属发育中正常现象。
若常出现,属胃食道反流,应咨询医生。
仅为预防溢奶或偶尔呕吐就限制进食量,不可取。
每次喂奶/饭,要让孩子吃饱。
从新生儿开始,孩子就能够知道“饿”和“饱”。
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当发现孩子出现动作增多,精神不集中,就意味着孩子饿了。
当孩子拒绝进食时,就可认为孩子饱了。
让孩子多体验“饥”和“饱”,对养成良好的进食非常有益。
[拍嗝]
给新生儿拍嗝,对绝大多数新手父母是件难题。
如果家长对抱孩子还没有经验,给大家一个小推荐。
大人躺在躺椅上,身体与地面大约呈45度角。
孩子吃奶后趴在大人身上,头部高出肩部,以免窒息。
大人可以轻拍或抚摸婴儿背部,即使不去抚摸,几分钟内孩子就会打嗝。
这种方法应该简便、安全。
拍嗝新手父母通常没有经验,加上新生儿都很软,拍的时候需要把宝宝竖起来难度比较大,大人抱的时候一定一个手拖pp和腰,一个手拖着脖子,防止脑袋乱晃。
孩子吃完奶后,先平着拖会,之后慢慢立起来,可以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立一会儿通常自己会打嗝。
实在不打的,用手做成中空的形状,轻轻拍后背。
或者再把孩子放平一会儿,再立起来。
这个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窍门。
如果不拍出来,孩子很容易溢奶。
【溢奶】
婴儿有溢奶现象,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贲门口比较松弛,在腹压增加时出现的返流现象。
多不需特别治疗,几个月内逐渐减轻直至缓解。
但在溢奶期间,可将床面变成15-30度的斜坡,选择右侧卧可有效减少溢奶。
注意:
不是枕高枕头,而是全身,最起码是上半身在斜坡面,才不会对脊柱产生不良影响。
【洗澡】
是否应给小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天天洗澡?
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与家长的经验、室内温度等因素有关。
但有一点需提醒家长,婴儿皮肤娇嫩,洗澡时不要频繁用浴液。
不要听信这样的说法:
每天洗澡用浴液,澡后再涂婴儿油。
婴儿皮肤本身的油脂对其皮肤最好。
用温水洗澡,1-2周使用一次浴液!
每天给宝宝洗澡并不麻烦,但是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洗,包括小pp和脖子下面,尤其是小PP,尤其是女孩。
每次拉粑粑之后,用湿纸巾从上往下擦,女宝宝千万注意不要把粑粑粘到前面的地方,之后用清水洗PP,洗完后用纱布沾干
晾一会,不用任何护臀霜,保持PP干爽就不会红PP的。
注意不要用纱布搓皮肤,一定沾着擦,小孩子的皮肤薄,总使劲擦也会红PP给宝宝洗澡时会避开肚脐的地方,洗澡后用脱脂棉签消毒肚脐周边,晾干再把肚子那儿的扣子扣上,注意千万不要把结痂的地方碰掉。
【脐带护理】
婴儿生后断脐,残端很快干燥呈蘑菇样,遮住脐带根部,致一些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局部感染,出现黄色/血性分泌物。
每日清理新生儿脐带残端,不是仅局限表面,应清理到脐带根部。
由于脐带残端已失去神经控制,因此清理时不会出现疼痛。
一般两周左右脐带会脱落。
脱落后,再坚持清理几日。
护理方法:
洗澡后要将脐带周围的水吸干,可用75%的酒精消毒脐带部位;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如果脐带脱落后伤口不愈合有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治疗。
【黄疸】
很多母乳喂养婴儿,新生儿黄疸可持续3-4个月。
只要生后一周内婴儿,黄疸水平不超过290mmol/l(17mg/dl),就没有必要接受照光治疗。
一周内婴儿的黄疸水平是否需照光的指征与生后天数有关。
不要因为存在不严重的黄疸,就轻易暂停母乳喂养、轻易接受不该接受的配方粉、轻易服药退黄。
新生儿黄疸指数不高于14就没有任何风险,特别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可持续2-3个月,可继续母乳喂养,没有必要暂停母乳或进行特别治疗,也不影响预防接种。
这种情况称为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缺少一种酶有关,但不会对婴儿有不良影响。
只有黄疸指数超过17,才需考虑光疗。
推广照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很重要。
医院内可进行光疗但需住院。
对不严重者,医院将光疗毯租给家长,就可进行家庭光疗。
这既可减少住院费用,又可照光治疗,还可在家继续母乳喂养。
过早或刻意加配方粉看似可保证喂养量,增加排泄量,"治疗"黄疸,可今后可能出现的过敏问题有没有考虑到?
!
不要认为新生儿出现黄疸就一定应该停止母乳喂养,换成配方粉;更不能认为配方粉在婴儿早期可预防黄疸、利于体重增长。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因胎儿期处于高红细胞水平)、肝脏功能不成熟、肠道排泄慢等原因所致。
照光、增加喂养都会有效。
光疗是非常安全的方式。
多吃奶,多排便,就可促使胆红素快速排出体外。
正常食物中,包括母乳在内,含极少的葡萄糖。
葡萄糖是单糖,不是自然食物中的主要糖分,口服后在肠道内不经消化即可吸收,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避免血糖升高。
除非低血糖,没理由口服葡萄糖。
葡萄糖是药物,不能随意给婴儿口服更不是甜味剂。
葡萄糖属碳水化合物,不可能去除新生儿黄疸。
葡萄糖作为药物,口服时必须按适应症使用--低血糖
【钙片】
儿童钙缺乏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少数患儿可出现生长痛、关节痛、心悸、失眠等非特异症状。
严重钙缺乏导致骨矿化障碍,出现佝偻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期可因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和钙缺乏而导致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
【纯母乳要补充vd】
维生素D在促进骨骼发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正常婴儿每天需400国际单位。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所以推荐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
配方粉喂养,要根据情况酌情补充,一般每天进食600-700毫升配方粉时可不用补充。
不是完全按照年龄进行补充。
怀疑佝偻病,可检测血液维生素D水平后合理的干预补充。
【痘痘与疹子】
新生儿脸上出现的痘痘,既与捂热有关,也与生后戒断来自母亲的激素有关,称为新生儿痤疮。
建议保持婴儿面部干爽,特别是母乳喂养后用柔软面巾纸蘸干婴儿面部。
再有,适当使用润肤露,也有帮助。
但是,必须避免捂热。
婴儿穿盖应该比成人少些才是。
护理得当了,再有就是几周的等待新生儿身上红色、高出皮肤的红疹应是新生儿红斑。
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不伴痒感,与干燥空气、浴液
等刺激有关。
婴儿生前泡在羊水中,生后暴露于空气中,皮肤受干燥刺激。
胎儿身上覆盖一层胎脂,能很好保护皮肤,生后不需立即用浴液将其去除。
新生儿红斑多于3-7天自行消失,不需药物治疗。
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出现红疹。
出疹的原主要因与局部过热、不透气有关。
母乳喂养时婴儿脸部与母亲乳房紧密接触,喂养后就容易出现热疹。
喂养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婴儿脸部,可减少红疹出现湿疹又称为特异性皮炎,其表面粗糙,基底发红,伴有脱屑和渗出。
主要由过敏所致。
小婴儿湿疹多由于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所致。
使用外用药物只能暂时缓解湿疹的皮肤表现,不是治疗湿疹的关键。
去除过敏原才是关键。
但是,诸位朋友必须注意,不是婴儿身上的任何红疹都是湿疹。
治疗严重尿布疹的最好方法是烤灯,保持局部持续干燥。
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冲洗臀部,尽量不用纸巾或软布去擦,然后持续烤灯。
烤灯时要注意:
1、家长
用手去试婴儿臀部的皮肤,不要使局部温度过热;2、局部不要涂含油的液体,以免油吸热造成局部烫伤;3、烤灯停止期间可涂治疗尿布疹的药膏。
包括新生儿在内的1岁以内婴儿由于颈部相对短,颈部皮肤特别容易出红疹、溃烂、脱皮,局部有异位,甚至感染。
局部使用痱子粉、润肤露、抗生素药膏都有一定效果,但都不理想。
保护颈部干燥是非常快速有效之法。
比如:
鼓励孩子清醒时扒着、用吹风机弱档热风吹颈部皮肤、在颈部夹上干燥柔软的纱布等。
【体温】
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度都是正常。
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又是可达38度。
建议给新生儿包裹不要过厚。
【肠绞痛】
生后3周至满4-6个月内的婴儿最常见婴儿肠绞痛。
主要是胃肠发育不成熟,配方粉喂养儿更多见。
表现肠胀气、易哭闹、睡眠不安、易打嗝/吐奶、排便费劲但大便不干、喜抱/趴着但不喜平卧、排气多但生长正常。
与惊吓、缺钙等无关。
有效治疗方法:
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多趴着;西甲硅油口服。
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特别是定时哭闹,应首先考虑婴儿肠绞痛。
此间,进食正常,往往因哭闹引起家长错误认识为频繁饥饿致使喂养频繁,出现生长正常,常超重。
这种现象为生长问题,西甲硅油、益生菌有明显缓解作用,“等待”是必须的。
如果因对婴儿肠绞痛认识不足,已经出现喂养过频引起的生长过快,可通过让婴儿俯卧、顺时针按摩腹部、口服西甲硅油等方法,减缓婴儿剧烈哭闹的机会,以减少喂养次数。
再有,鼓励孩子多趴着,即可减少腹痛机会和减轻腹痛程度,也可增加婴儿运动量,还可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
在大人看护下,即使不足3个月的婴儿也可趴着睡觉。
白天需要频繁喂养,可能与肠绞痛有关。
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趴着,这样既利于婴儿排气,也利于缓解腹痛。
频繁喂养就有可能造成大便偏稀和泡沫多。
这应与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无关。
对4-6个月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在内,出现睡眠不安,阵发哭闹,频繁"饥饿"等现象,应考虑婴儿肠绞痛。
原因与胃肠发育不成熟有关,其中对牛奶不耐受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多趴着可缓解腹痛,西甲硅油和益生菌也可部分缓解腹痛。
对于配方粉喂养的婴儿换成部分水解配方会有较好的效果。
【排便】
只要生长正常,排便次数和性状无需关注。
若生长缓慢,即使排便正常,也须寻找原因,及时调整。
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
新生儿胃肠发育尚不成熟,易出现边吃边拉的现象,且大便偏稀,其中有不消化的颗粒,俗称"奶瓣"。
是否有问题,应考虑:
1、大便中是否带血;2、婴儿体重增长受阻或掉体重。
若无以上问题,不必担心,也没有必要依赖药物。
若有上述问题,医生会帮助排除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有些婴儿,即使母乳喂养儿,排便间隔可达数天,但大便不干。
这种情况不是便秘,而是“攒肚”。
只要排便间隔时间长,不影响进食,生长正常,无其它不适,家长不要紧张。
不是每个婴儿都会每日排便一次,但随着辅食添加,特别是添加青菜(富含纤维素食品)后,排便逐渐规律,多为一天1次。
"攒肚"初期,家长比较紧张。
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甚至可用浸满油的棉签刺激肛门。
确定大便不干后,就只需等待婴儿按照自行规律排便了,可数天一次排便。
对大便干结,才需服益生菌+纤维素。
由于婴儿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喂奶期间经常出现大便内有白色小粒状物质,俗称奶瓣,这是对奶消化不够完全的表现,但不应引起家长焦急。
只要新生儿进食正常,体重增长能在每天20-30克甚至更多,睡眠正常,没有异常其它表现,就没有必要为了大便性状去额外做事情。
婴儿肠道会逐渐成熟起来。
小婴儿,特别是母乳喂养婴儿,每天几次稀水便就是腹泻吗?
就是肠炎吗?
首先应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定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数目。
只有白细胞/HP>15-20个才可能是细菌感染,才可考虑服抗生素。
否则,不要轻易服抗生素,对婴儿更是如此。
只要婴儿生长正常,不要忧虑排便次数和性状。
如何理解婴儿消化不好?
几个月婴儿,特别是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稀,排便次数多,这是因为母乳中有低聚糖(可溶性纤维素)所致。
低聚糖为不可消化的纤维素,促进肠道建立以双岐杆菌为主的肠道菌群,利于母乳喂养儿免疫系统成熟。
只要婴儿生长正常,不要纠结婴儿大便的次数和性状。
首先确定一下便秘的定义:
大便干结、排便费劲的现象。
不能将排便间隔时间长,大便性状正常的情况称为便秘。
再有,多喝水只能多排尿,不能解决便秘问题。
还有,给小婴儿喝梨水是不可接受的方法。
如果真是便秘,应该咨询医生,排除肠道结构问题,再进行饮食调整,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液。
婴儿大便每天十几次,应区分排便量较多(大于一大汤匙)和排便量少(排气带出来)各几次?
生后2-3周始至4-6月常出现的胃肠发育问题--肠绞痛。
由于胃肠发育不成熟,出现胃肠胀气和腹痛引发的一系列表现,涉及喂养、哭闹、睡眠、排便等方面,但生长正常。
如此,就不需紧张而耐心等待。
[保暖]
由于婴幼儿头部散热多,又由于孩子心脏力量弱,达到手脚端的血流较少,因此护理婴幼儿需要注意:
1、头部保温。
这是为何刚出生的新生儿都给带上帽子的原因;2、允许婴儿手脚偏凉。
只要颈部温热,就可说明室温及穿盖的合适。
如果为了保持婴儿正常体温,戴帽子要比穿袜子重要。
【新生儿使用各种沐浴露等】
出生的新生儿就可以使用护肤霜和浴液。
但是使用前必须明确使用这些的原因。
对于干燥皮肤,特别是脱屑的皮肤,应该使用润肤露。
最好在洗澡后,皮肤还稍湿润时使用更好。
对于滑润的皮肤,倒是没有必要必须使用。
浴液可以协助去除皮肤上脱屑、粘附物等。
对于婴儿不需常用,一周一次即可。
【锻炼】
新生儿就能趴着。
只要不是刚吃完奶,就可趴着。
不建议3个月内婴儿趴着睡觉。
3个月后随其意愿,趴着睡觉时没必要纠正。
趴着机会多了,婴儿就会试图抬头,对腰背部肌肉是很好的训练,对今后的翻身、坐、站、走都是很好的基础。
[婴儿也需要运动]
家长问为什么满4个月婴儿还不会自行翻身?
也有问为什么8个月婴儿还没有自主爬的动作?
反过来问家长,满一个月会趴着时自主抬头吗?
两个月会趴着抬头时胸脯离开床面吗?
回答是当时怕累着,怕压迫心脏,没让孩子多趴。
运动发育循序渐进,婴儿早期趴的机会少,以后的运动发育都会顺延
[防婴儿坠床]
坠床后,待孩子安静下来,观察是否有运动障碍,同时观察孩子对外界的反应是否如初。
如果出现异常烦躁、嗜睡、行为异常等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神志清楚、行为正常,24小时候后仍然没有任何异样表现,就不用担心了。
家长注意,3-4个月刚会翻身的婴儿最容易坠床。
[抚触]
对婴儿大脑四肢发育极好郁美净儿童霜,一定要最便宜那种塑料袋的,还能做扶触乳橄榄油+水
【把尿】
给婴儿勤把尿,会造成排尿过勤,对婴儿并不是好习惯,对膀胱功能的成熟也不力,省下几块纸尿裤不应以婴儿健康做代价。
今天看了一位3个半月婴儿,由于每天勤把便,每天控制排便4次(配方粉喂养),目的是预防臀部皮肤受大便刺激损伤,预防上火、便秘等,结果肛门出现明显两道裂口-肛裂。
【不要给宝宝掏耳朵】
耳垢也称“耳屎”,学名“耵聍”,是天然用来保护耳道的东西,最终也会自己排出来的,妈妈们无需用棉签帮宝宝掏出,更不要把其他东西塞进宝宝耳道,这样可能很容易刺伤耳膜。
如需清洁宝宝耳朵,只要用棉签沾点油或过氧化物,或者用纱布沾点温水,清洁宝宝的外耳部分就行。
母乳营养剂(早产)】
母乳营养补充剂的适应范围为出生体重三1500克和/或三孕32周的早产儿,当耐受100(ml/kg.天)抽吸出的母乳后,与母乳混合喂哺早产儿。
母乳营养补充剂中营养不均衡,不能单独喂养早产儿。
只推荐在新生儿监护室内使用。
家长的任务是定时抽吸母乳,妥善保存,并定时送到医院。
【便血】
遇到大便内带有可疑血丝、血点等异常情况,首先应排除孩子是否有肛裂。
有肛裂的孩子,排便时多有疼痛感,常有明显哭闹。
还应取出大便标本送医院化验。
如果化验可见红细胞,若同时还有大量白细胞说明肠道感染;若以红细胞为主,说明肠道有损伤,应与食物及口服任何营养补充剂有关。
对于排便带血应注意大便和血液的关系。
如果大便为柏油色,应考虑胃部出血,婴幼儿极少见;如果血液均匀混于大便内,可考虑肠道出血,可能
与食物过敏等有关;如果血液与大便分离,特别是排便后出血应该考虑是肛裂。
对于肛裂的诊断很容易。
将肛门轻轻扒开,即可见到放射状的小裂口。
【发热】
在儿科急诊一天,主要看的都是因发热就诊的孩子。
平均发热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最短只有2小时,而且绝大多数仅出现发热,尚无其它不适表现。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可刚开始发热,没有其它表现,到医院就诊,也未必能及时诊断引起发热的原因。
血常规检查也要发热后24小时才可能有意义。
孩子出现发热,家长需做两件事情:
1、退热护理:
多饮水液体;温湿敷热水澡;体温>度服退热药(剂量要够);鼓励并协助排便。
2、观察发热变化和相关的其它
表现。
比如咳嗽、腹泻等。
看病前,家长整理一下孩子发热过程和其它表现,以及用药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这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斜颈】
斜颈是因颈部两侧肌肉强度不一致,造成的头歪斜或转向一侧现象。
对新生儿来说,斜颈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因胎儿蜷曲于一狭小空间内,随生长,颈部会渐扭曲起来,以协调身体,适应子宫内的空间。
出生后,其头部就会偏向颈部较短一侧,易并发偏头。
图示头和躯体中线形成角度是斜颈的标志。
腿弯】
0型或X型腿指的是髋、膝和踝关节发育,特别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所致(如图),与大、小腿骨本身形状无关。
严重佝偻病会并发0型或X型腿,但更多可能与在尚不能自行站立前就过早被动蹦跳、被动站立、被动行走有关。
捆绑新生儿双腿不能预防0型或X型腿,预防佝偻病和避免过早蹦跳等有较好效果。
[冲奶粉]
婴儿奶粉需严格按照包装上冲法冲制。
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宝宝饮用过高浓度的奶粉,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久之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同时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外,对肾脏也有影响。
【检查】
所有新生儿生后都应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
若筛查
未通过,应复查。
若通过了筛查,也不意味一生不会出现听力问题。
一生中任何损伤大脑、听神经的因素都可损伤听力。
其中新生重度黄疸就有可能损伤听力,应进行复查。
听力损伤并不都是耳聋,不能因为孩子对声音有反应,就认为听力没问题。
感冒是病毒感染。
加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正常,以淋巴细胞为高,更可证实为病毒感染。
无需服”麦迪霉素”等抗生素。
抗生素不能“杀灭”病毒。
感冒病毒在体内存留5-7天,为自限性疾病。
再有,咳嗽是症状,肺炎是疾病。
患肺炎时会咳嗽;咳嗽不可能发展成肺炎。
抗生素更不会预防肺炎。
[玩具]
一些功能上看着很多,其实玩起来没有太多开发的玩具可以不买,而类似积木或者七巧板这类的孩子可以不断从中得到变化的玩具,可以适当购买。
每次给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拿太多的玩具出来给孩子玩,一次只拿一个玩具,不玩了收起来再换一个,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相对玩具而言,最好的玩具就是书。
各种绘本还有针对早期孩子的婴儿画报非常适合2岁以前的孩子。
幼儿画报个人认为不如婴儿画报好,而且到了一定年龄后,比如3岁以后,就可以适当给孩子看图少字多的书,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读书的过程也是
很好的亲子过程,这比任何早教课都来的实惠。
有时间一家三口一起户外踏青,在家陪孩子做亲子游戏要比每周一次的早教管用的多[孩子到底穿多少]
大部分老人只要天气稍微转冷就喜欢给孩子加衣服。
我的经验是在北方采暖期前一个月,你穿啥孩子穿啥,甚至孩子比你少一件,如果宝宝还小,体温控制不好,跟宝妈穿的一样就行,不要以老人体感温度做标准。
因为人老了火力自然差,可孩子是纯阳体质,和老人完全不一样。
如果宝妈在家穿两件衣服已经感觉凉了,不建议加衣服,而是把室温调上来,开电暖气或者开空调,不要省这个电钱,因为给孩子穿太多非常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崔玉涛 新生儿 护理 知识 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