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docx
- 文档编号:11629924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18KB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docx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
南浔区旧馆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践(现)社会公平的大事,也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报告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基本特征,构建了流动人口学龄儿童“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探寻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家校联动促统一、师生互动求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模式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从我镇的地理位置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来观察。
我镇地处太湖南岸,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
近年来地板业、线条业、化工业的迅速兴起,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与此同时,创造了大量流动人口就业的机会,因此,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据统计,我镇已有流动人口4000多,随其父母迁移的学龄儿童近100人。
要解决这么庞大的外来学生队伍的入学问题,对弹丸之地的旧馆镇来说可谓压力不小。
(二)从基础教育的均衡性和平等性的内涵来认识。
董惠铭在《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一文中阐明:
教育的公平性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公平发展和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权利的保障。
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他们是当地财富的创造者,是纳税人,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子女理应成为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的成员,理应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平等性,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性。
(三)从流动人口子女缺乏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如果没有切实解决,其家庭本身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今天的教育问题,在明天肯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另一
面社会和政府对这些家庭救济性的投入会更大。
(四)从我镇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现状来分析。
1、掌握知识的差异。
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域,其子女在原籍受教学的教材不同,要求不同,使其掌握知识水平与本地学生差异很大。
(见表1、2)
*课题组负责人:
钱景芳,课题组成员:
唐国平、金林元、胡雪刚、王新民、陈志红、赵建春、慎敏敏。
执笔:
唐国平金林元
表1流动学生适龄儿童原籍统计表2002.9
原籍地省份
合计
江苏
安徽
四川
江西
云南
贵州
陕西
湖南
8
12
15
13
4
6
25
1
1
77
表2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前期对比表
科目
单科
双科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及格率
优良率
流动
生
本地
生
流动
生
本地
生
流动
生
本地
生
流动
生
本地
生
流动
生
流动
生
流动
生
流动
生
语文
0
32
5
16
5
4
10
0
50%
98.1%
25%
88.5%
数学
2
34
7
13
3
4
8
1
说明:
测试对象为2002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学生20名和所在班级52名本地生。
测试时间为流动生刚转入时,评价标准相同。
2、行为习惯、文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等都不同于本土学生。
3、流动人口子女身理心理大部分没有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弱势群体,由于其父母的流动性,导致其子女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4、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其子女的学籍管理比较困难。
5、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近几年,虽然我校接纳了部分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入学,但学籍管理上不规范,教育质量上不保证。
为了使流动人口子女及时地纳入到本土学生群体中接受正规教育的轨道,研究他们的教育问题,家庭现状,对症下药,防止流动人口子女适龄儿童辍学或流失。
因此,此项课题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对农村流动人口(一般指在本地暂居一、二年)学龄儿童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整体研究。
以调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背景、学习现状,分析其基本特征为研究内容。
形成一系列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以提高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2、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档案;
3、构建我校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学籍管理模式;
4、探寻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本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具体的操作
我们首先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情况,通过与家长、学生的谈话、观察、家访、问卷、填表统计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摄取了大量的信息,为进一步设定研究策略打下基础。
(一)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及其本人基本情况调查。
1、流动人口家庭主要人员职业及经济状况调查表(见表3)
表3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环境及教育状况综合调查
家长最高学历及人数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6
33
36
2
家长希望子女的学习成绩
优秀
好
一般
无所谓
10
17
20
30
家庭辅导情况及户数
经常
偶然
不管
方式和方法
谈心式
说教式
压服式
8
32
37
15
25
37
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经常了解
与班主任沟通
很重视
不管不问
25
10
10
32
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电视机
课外读物
工具书
参加假日活动
有
无
多
少
有
无
参加
否
7
70
15
62
17
60
15
62
2、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受教育状况的调查(见表4)
表4流动人口家庭主要成员职业及经济状况调查表
家庭主要人员职业及性质
家庭月收入(元)
打工
经商
稳定
流动
1000以上
500-900
500以下
61
16
49
28
29
41
7
79.2%
20.08%
63.6%
36.4%
37.6%
53.4%
9
从表3中调查数据显示:
家长最高学历是小学的占46.8%,是初中的占42.9%,是高中学历的仅占7.8%,家长希望自己子女成绩优秀的只占13%,无所谓的占39%,家庭辅导偶然的占41.6%,不管不问的占了48.1%,辅导方式采用压服式的占了48.1%,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项中课外读物少的占80.5%,无工具书的占77.9%,无电视机的户数占91%,大多数家庭是无钱购买。
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基本特征。
我们综合各种调查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了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在本地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综观其家庭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条件差。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家长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资金也非常缺乏,造成孩子学习硬件环境较差。
学生固有的学习条件严重滞后,必然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这给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2)家教方法缺乏。
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个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一家庭“文化沙漠”现象波及到孩子身上。
这类家庭大体可分为二种情况:
一是思想上重视子女学习但无方法。
他们从自身由于缺乏知识而造成社会地位低下上吸取深刻的教训,寄希望于孩子,渴求子女发奋苦读以出人头地,改变命运。
但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往往无法指导孩子学习,无指导方法或方法方式简单粗暴或一暴十寒。
表现为:
知识传授采用注入式、压服式,缺少说教,谈话时态度蛮横,缺少正面鼓励,孩子犯错时动辄加以体罚,教育缺乏持之以恒。
二是既不重视又无方法。
这类家长,老师最为头痛。
这些家长大多自身文化素质处于最低层,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不参加,上门家访无人,教师很难与其取得联系、沟通。
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3)成长关注贫乏。
家庭环境差,流动人口多为打工,劳动时间长,家庭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加之流动人口群居现象普遍,造成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少,相处环境差,因而缺乏沟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活动、身心等了解严重缺乏。
(4)精神生活枯燥。
家庭的低收入必然造成物质生活的贫乏,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前提,也就很难创造愉悦的精神生活。
没有课外读物,没有智力玩具,没有琴棋书画,没有电脑网络、电视、卡拉OK等,在如此低劣的人文环境之下生活的儿童其精神生活世界如同一片荒漠。
再则,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品行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力。
衣冠不整、聚众赌博、打架骂人、满口粗话脏话、极个别小偷小摸等,这些不文明的言行对原本缺少正面教育精神食粮的流动学生来说其精神损害就更大。
4、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状况的调查(见表5)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综合分析表
表5-1
品德行为
礼貌
纪律
友爱
关心集体
吃苦精神
耐挫力
有
无
好
差
能
不能
能
一般
好
差
强
弱
人数
61
16
45
32
43
34
52
25
71
6
65
12
占%
79.2
20.8
58.4
41.6
55.8
44.2
67.5
32.5
92.5
7.8
84.4
15.6
表5-2
学习行为
学习态度
上课注意力
课堂作业
学习习惯
认真
一般
不好
集中
一般
分散
认真
一般
马虎
好
一般
差
人数
20
35
22
35
29
13
15
27
35
21
25
31
占%
26
45.5
28.5
45.5
37.6
16.9
19.5
35
45.5
27.3
32.5
40.2
表5-2
生活习惯
卫生
服装
办事
自理能力
交往能力
讲
不
讲
整
洁
不整洁
认
真
一
般
不认真
强
一
般
不能处理
强
一
般
弱
人数
22
55
15
62
40
25
12
72
5
58
10
4
占%
28.5
71.5
19.5
80.5
51.9
32.5
15.6
93.5
6.5
75.3
9.1
11.6
综上调查,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基础较差。
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穷乡僻壤,在当地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加之教材有差异,流动性较大,受教育时间不够,缺乏教育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造成知识基础的薄弱。
(2)学习习惯不良。
大多数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由家庭的频繁流动所造成的。
作业无法及时完成,经常拖欠,且书写潦草,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学习方法不当。
自学能力差,不会按学习计划科学合理的支配自已的时间,更不能作好课堂笔记和课后读书笔记。
碰到学习上的疑惑,不懂得请教老师和学生。
(4)年龄和所读年级不相配。
据调查,流入本校的1—3年级学生中,如果按本地6周岁入学推算,有45%的学生年龄都不符合相应的年级段,年龄偏大。
(5)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流动人口子女在其家庭的熏陶下,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和父母相处时间少,他们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本地生所无法企及的。
(6)有较好的交往合作和适应能力。
他们每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为了生存,本能地主动接近人,无意中提高了交往合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本地学生所不如的。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途径。
1、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德育工作。
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我们以“教人做人——作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德育主线,以“人本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德育本质,走“三化”的路子,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1)人本化:
人本化即“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德育的人本化是德育的首要条件。
这一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流动学生与本地生存在明显个体上的差异性。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更应体现“人本化”的精神。
从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出发,消除歧视,把流动学生视为独立的人、发展中的人、有潜能的人,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每一个流动学生身心健全发展。
(2)生活化:
小学德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流动生德育教育更应兼顾原先、现有的生活背景,从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五爱”教育,切忌假、大、空。
(3)科学化:
德育科学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德育的个体化。
德育必须分析每一个人的遗传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才能在其原有的起点上塑造人的心灵。
流动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域,且每一地域又有其不同的遗传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因此所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分析研究。
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并与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相挂钩,在思想上得到高度重视,使得该项工作起点高,落实到位,效果显著。
2、科学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档案。
(1)实行学校的“动态管理”。
建立村委、公安、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互联网。
即哪个行政村的个私企业招收外地民工,向公安部门审办暂住证时,必须如实审报是否带入学龄儿童,再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把信息反馈给学校,逐级把关,确保流动人口子女100%入学。
其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转学实行“一宽一严”制度。
流动人口具有随意性流动的特点,因此,其子女也跟着随意流动。
为此,学校建立了“流动人口在校学生变动情况登记卡”,并实行“一宽一严”的管理制度。
所谓“宽”指流动人口子女不管在什么时候转入本校,学校根据其就读年级随时插入某班跟读。
所谓“严”指严格把好转出关,转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办理接受证,否则不予转出,以防止流动人口子女辍学流失。
对中途转入的学生,如超过了年报期不能上报的,学校在学生考核时作本地学生计算学额,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次年年报时再上报学额。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根据这一精神,政府主管部门直面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不视其为一种额外负担,而视其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对流动人口子女充满人文关怀。
我校借鉴外地经验,采取了“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2)“收费灵活”。
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每学期收取300元借读费,不得擅自收取其它费用。
同时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借读减免或延期交费的灵活办法,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
(3)建立学生、家长个人档案。
为了便于对流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从学生转入起就对其及家长分门别类地建立了个体档案,对每个家长、学生的成长过程分阶段作记录,用于跟踪调查,改进教育措施。
(详见附件一)
3、探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方法途径。
“家校联动”是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互相促进的有效途径。
召开家长会是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手段。
一个学期,举办三次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会,时间是期初、期中和期末。
期初是举办家长会的最佳时机,这段时间,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为其子女入学问题会主动到学校来,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学校向他们提出一些相关要求和介绍学校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而期中和期末,则主要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其子女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做好老师与家庭的沟通协调工作。
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联系卡”(见附件二),是学校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子女校外活动情况的又一重要举措。
每两周发放和回收“联系卡”一次,教师根据“联系卡”中反馈上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联系卡”的发放和回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则更有效。
“师生互动”是实现文化知识和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凸现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这是实现这一重要途径的前提条件。
对流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倾注关爱,才能保证流动学生全面迅速的发展。
在实际教育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思想上高度重视,让流动生获取平等。
平等相待,在言谈中要求自己和学生不能直呼带有歧视性的“外地人”,要说“新转来的同学”。
以诚相待,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闭塞排外的大门,帮助树立信心(见附件三)。
宽容相待,流动人口子女大部分来自文化底蕴落后的贫穷的山区,基本没上过幼儿园;教材又有差异,因此他们的学科成绩较差。
教师要注意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落后,在接受文化知识方面允许他们有一定的差异,让他们真正品味被尊重的快慰,确信自己一样能成功。
(2)生活上给予关怀,让流动生感受温暖。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条件都较差,在生活上要加倍关爱他们,给予更多的照顾,包括吃、穿、住、行。
经常和家长联系,积极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爱心结对”小组,让几位本地生共同来帮助一位流动学生,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帮助,让流动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在集体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
如301班的袁仕井,他是2002年度第一学期从贵州转入我校的。
由于父母初来乍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经济收入,家庭状况非常差。
袁仕井连一个象样的书包都没有,必要的文具用品也买不起,更不要说什么课外读物了。
至于学习成绩自然是十分糟糕。
班主任见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决定让五位学生承担起帮助袁仕井的任务。
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为袁仕井送去了新书包和文具用品,有的还捐送了衣服,为他解决了不少困难。
(3)学习上给予帮助,使流动生提高成绩。
给予学生信任。
信任流动学生,要相信他们的潜能,对他们怀有积极期望,不能对他们压得太紧,管得太死,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活动,让他们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注重点滴进步。
教学中特别珍惜流动人口子女的点滴进步。
上课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会给他们带去鼓舞和信心,回答问题时,对他们要有意降低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就当场给予鼓励和表扬,批改作业时,写上几句热情的批语:
“老师为你加油!
”、“让我们一起努力!
”、“你的字进步真快!
”等,让他们从中得到鼓励。
发现闪光点。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点燃就可以照亮其前进的道路,唤起上进心,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像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望“奖”兴叹,我们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标准,使他们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
另外流动生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本地生所不能企及的。
教师就充分捕捉到流动生这一优点,利用班会、晨会或结合思品教学,请流动生作介绍,谈体会,教育感染本地学生,学习他们那种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从另一角度来讲,流动生也获得了成功体验,得到了师生的尊重,内心倍感自豪。
个别加强辅导。
提高流动生学习成绩应以提高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并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
流动人口子女知识贫乏,把他们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使他们能会听课,听懂课,会做练习题,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
就拿上面例子中的袁仕井同学来说吧,学习基础超乎想象的那么差,第一次练习下来,考卷几乎是空白。
为了迅速转化这位同学,教师多次找他们谈话,上门家访,并为他制订了学习计划。
“爱心结对”小组的五位同学也立即展开了行动,课余时间轮流为他补习功课。
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袁仕井终于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语数均得了良好。
感受成功体验。
让学生在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同时,能更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设法为他们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潇洒走一回”,如是课时设计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作业中设计部分简单习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时时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成功欲。
其次,是创设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生活的环境,举行“友谊之树长青”、“手拉手我们走到一起来”等班队活动(见附件四、五)。
使本地学生了解异乡的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让异地学生感受新生活的温暖,消除自卑感,使其能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4、营造良好的流动学生教育环境。
(1)创造民主、平等的学校环境。
以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为大前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权利的各类教育活动,坚决反对侮辱人格、民族歧视、不公正对待等做法。
真正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欢迎接受他们,并且在实际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们。
消除了流动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卑、消沉心理,在和谐温馨的学校大家庭里快乐成长。
(2)改善家庭成长环境。
一方面充分发挥流动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势,组织流动生进行集中辅导,重点是自我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再提高。
“自理、育人”双管齐下,使他们能克服新困难,适应新环境。
另一方面要改良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来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个人素养的提高等,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五、研究的成果
1、提高认识,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当地政府、学校及全体教师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流动人口及子女的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籍管理、减免费用及爱心助学等,确保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
在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本镇,其子女学籍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今天,我校仍想方设法,尽一切力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教育问题据。
统计资料表明,上学年度本施教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为100%,新学年(学期)旧生巩固率为100%,这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2、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对义务教育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方面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当地家长对子女求学的热情给他们于很大的震动。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学校重视和积极的宣传,根本地转化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较忽略的认识,从而深刻地认识到适龄儿童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这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消除不正常的心理,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首先,消除了本地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学习成绩所处的优越地位而产生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心理。
其次逐步地消除流动人口子女某些方面处于弱势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第三,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彼此在了解,学习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人际关系日趋融洽,互相尊重、平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研究 报告 参考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