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心的策略.docx
- 文档编号:11628587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51KB
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心的策略.docx
《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心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心的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心的策略
培养少年儿童自尊心的策略
一.一. 检查你自己的评价
你是否因为你的孩子显得一般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失望呢?
你是否时常由于他不可爱或有些笨掘而否定他?
一个孩子的自我概念,很大一部分成分是来自家长怎样看他。
当他确信双亲爱他且尊重他时,他就易于接受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
许多孩子都知道父母爱他们,当不相信父母会尊重他。
一个孩子能够知道你愿为他献出生命,而同时也会觉察出,你对他同外界是否报有怀疑态度。
他一跟客人讲话,你便紧张起来,或是当着其他孩子的面公开他的错误,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
二.二. 教孩子采取不做自我否定政策
感到自己不行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对任何愿意倾听的人谈论他自己的不足之处。
而这种诉说既给提供了认识自己的依据,又使自己觉得这些不是像事实一样牢固。
因此,我们应该教孩子采取不自我否定的政策。
三.三. 帮助你的孩子得到补偿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
当孩子泄气时鼓励他们,当孩子遇到威胁时同他们站在一起,并给予他们克服障碍的工具。
这些工具之一就是补偿。
一个人就是要利用其能力来与其弱点相抗衡。
我们所要干的事帮助孩子发现那些能力。
一个孩子可能会在音乐方面有所建树。
他还可能会造飞机模型或养兔子或打篮球。
他应该充满信心地说:
“我虽算不上学校里最宠爱的学生,但我是乐队里最好的小号手。
”
父母对孩子的能力进行估价,然后再为他们选择一项最有成功希望的技能。
如果必要的话,奖赏﹑逼迫﹑引诱都行,只有他能学会。
如果你发现你的选择错了,那就应该重新选择。
但你千万不要因为你的惰性妨碍你向子女传受一项技能。
四.四. 协助孩子进行竟争
家长应该知道,你的孩子是在一个竟争激烈的社会中生活。
你还否鼓励你那智力平平的孩子在学校里超过其他的同学呢?
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在竟争中可能取胜。
如果他的牙齿排列不整齐。
你就一定要设法帮他搞齐了。
如果他在学校里跌了跟头,你就要设法使他得到老师的帮助。
在他为生活﹑学习而奋斗时,家长是他的同盟军。
在协助孩子竟争的同时,要教育他:
热爱人类,正直诚实。
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不让孩子唯我独尊。
花点时间让孩子接受母亲的男朋友,但决不该因为生怕触动孩子心中的往事,而放弃寻求幸福的机会。
孩子即便有抵触情绪,也有让孩子慢慢适应,慢慢接受,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忍耐力。
不在孩子心中培植负疚感。
离婚妈妈或爸爸对孩子有负疚感是可以理解的,但离婚不能说是一种罪过。
带着“赎罪”心理对儿女有求必应的父母,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善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就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还债”负担。
过分照顾孩子,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感觉。
不向孩子灌输仇恨。
无论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也不要拿孩子来当战胜对方的筹码。
有些离婚女性不乐意孩子与父亲相会,让孩子疏远父亲,这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
另外,自小缺乏父亲阳刚之气熏陶的男孩子容易孤僻﹑胆却﹑吝啬,往往形成某种性格扭曲;而女孩子缺乏异性亲切交谈的经验,长大后往往冷漠﹑拘谨﹑忧郁﹑沉默寡言,缺少幽默感和跟异性相处的能力太差。
家长陪读三忌
一忌监工式有的家长很铁不成钢,他们用严厉的目光盯住孩子,孩子稍有走神,就大声呵斥,使孩子心绪不得安宁。
正确得方法应当超脱点,家长们说是“陪读”,一边不防碍干自己的使,使孩子精神放松,愉快的学习。
如遇孩子走神贪玩,则劝说孩子做完作业再玩;或者干脆陪孩子玩几分钟,调节一下大脑的神经,然后继续督促他们学习。
二忌咨询式有的家长辅导孩子不是点拨式,而是问什么答什么,把问题的答案和盘托出,直接告诉孩子。
这样做,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思想。
三忌保姆式有的家长为让孩抓紧时间学习,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递草稿纸。
累似做法,既不利于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又容易滋长孩子的娇气。
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家长枪着替孩子承担责任看似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弥补过失的权利和机会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造成一些过失。
比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发生这类过失时,许多父母会责怪孩子:
“你怎么搞的?
能这样做吗?
快回家做作业去!
”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都不用负了。
回家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
父母则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赔偿又是道歉。
如此这般,孩子怎责任心可言?
细思一番,这不正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吗?
1920年,有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踢碎了邻家的玻璃窗,邻居索赔12.5美元。
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人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儿子为难的说:
“我没钱赔人家。
”父亲说:
“这12.5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自己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一般来说,孩子又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又可能铭心刻骨。
当然,在这种时候,父母应该保持冷静,尽量不要大骂﹑训斥﹑责备,更不必夸大事实地恐吓孩子,而应实事求是地讲清道理,明确指出纠正过失地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候称为关键时刻,因为能否正确处理过失具有关键作用。
如果处理不当,孩子或对责任毫不在意,或使孩子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
假如处理得当,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感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人。
因此,不论孩子有何过失,当他有一定能力时,就理应适当让孩子承担责任,这才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考最后一名,太好了!
对待孩子的考试,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
前不久,看到报上登有一位家长谈如何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文章。
说他儿子学习太差,过去每当儿子考糟了,他们夫妻就互相埋怨,还训斥儿子是笨蛋。
结果儿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有一天终于落到全班最后一名。
那位家长想:
心烦也没有用,不如换一种心态试试。
他接过儿子的考卷微笑着说:
“考了全班最后一名,太好了!
”听惯了训斥的儿子吃惊地看着爸爸:
“你是不是有病了?
”他说:
“爸爸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超过他了,他还有负担吗?
所以,你只要往前跑,肯定就有进步。
”儿子大受启发。
是啊!
龟兔赛跑乌龟还能跑第一呢!
于是心情也放松起来,第二次考试甩掉了最后一名的帽子,继而跃居中游。
爸爸则每次都高兴地说:
“太好了!
你肯定还会进步。
”当儿子考到第六名时,爸爸说:
“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还差五米远。
”后来他的儿子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名!
看完文章,我打心里佩服那位父亲。
是啊,对待考试,我们做家长的首些应该保持的就是这份良好的心态。
家长对孩子的培养
一位教师谈——
一.一. 培养不等于参加各类学习班
现今,出于各种目的,学校﹑社会上存在这大量的学习班,如书法﹑美术﹑电脑﹑英语﹑奥数,电子琴等等,可以肯定决大多数的孩子没有能力考虑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参加?
是不是真有兴趣?
参加这样的学习班目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认真分析一下,孩子总是或为兴趣,或为争表现,或为攀比,或为星期天无处﹑无人可玩而参加各种学习班。
有一个四年级孩子甚至讲:
“我妈妈说参加奥数对我将来考大学有好处。
”
家长的认识更值得分析:
假如是为了孩子学习某种技能,是否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应为了将来的工作去“训练”他?
假如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是否星期天仍该把孩子关在课堂上,剥夺他休息玩耍,同时也是天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机会,就提高他的“素质”?
假如是为了孩子的爱好﹑兴趣,有没有听说那一为成人爱好音乐,便为了参加等级考试而埋头苦练。
可以说许多家长对培养孩子的认识模糊不清,甚至是盲目的。
不为考等级﹑竞赛﹑获名利,只为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兴趣广泛﹑品位高雅﹑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健康的普通人。
只有基于这种培养观念,才能使孩子先为一个正直的人,再谈其是否成“龙”。
二.二. 培养孩子的习惯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
“习惯是一种自然的,不假思索的,不知不觉的行为。
”为了说明方便,他将习惯分为“生理上的习惯”和“心理上的习惯”两种。
一些家长往往只重视生理习惯的培养,孩子们普遍缺乏例如关心父母﹑体谅他人﹑克服困难这样的心理习惯。
而心理上的习惯对一个人的称长来说,比生理的习惯更为重要。
三.三. 培养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首先是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思想。
有人指出,孩子的不思进取,就是一种隐蔽的堕落,这对每个教育者来说都是很有启发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不断在自身基础上做纵向比较。
每一件事都力争做到好﹑更好﹑最好﹑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
其次是培养孩子在集体中与人为善﹑友好相处,要其良好地适应社会就不成问题。
对孩子来说,获取成就不应只是考试得高分。
关心集体,参加运动会取得荣誉,善于交往,朋友众多,在墙报上展出了一张画,字写得很好等,都是孩子的“成就”。
最后就是家长应该给孩子自立的机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思想。
一次,我准备在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中开展一项小型活动,结果所以参加的孩子都告诉我:
“我回去问问我妈妈,看看我妈妈同不同意我参加。
”甚至没有听到“等我同妈妈商量一下”的回答。
孩子没有机会,也没有意识到应该“独立自主”地处理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活动。
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极大失误。
心地善良可以教出来
孩子善行多于恶性,爱心重于恨心,只要教导得法,他就会成为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做父母的不要纵容他,要随时启发他的智慧﹑良知﹑德性和善心。
我记得,有一次和的大儿子去看电影。
那时候他上学习三年级,对是非观念很模糊。
我们在排队买票时,看到一位老先生把空香烟盒丢在地上,他立刻问我:
“我们老师说,不要把垃圾乱丢在地上,他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做?
”我立刻告诉儿子:
“他是不对的。
也许他年纪大了,我们可以帮他忙。
”我马上过去把空香烟盒捡起来,顺手丢到垃圾桶内去了。
以后,我发现儿子在公共场所,常会把别人丢下的纸屑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我深信这是教育的结果。
还有一次,我九岁的小女儿拿了10元钱去买牛奶糖,结果多拿了一包回来。
我问她怎么会有两包,女儿说:
“阿姨给我的。
”我明知10元钱只能买一包,所以要她把多出的那包还给阿姨。
回来是女儿告诉我:
“阿姨说我很诚实﹑很乖。
”我机灵一动,告诉她华盛顿小时侯砍丢后花园樱桃树的诚实故事。
以后女儿做任何事,都会自己先说:
“我不能骗爸爸,因为你告诉过我华盛顿总统诚实的故事。
胆识要从小培养
胆识是指人的胆量与见识。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的胆识不是天生的,胆量的形成﹑见识的增长都与后天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
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胆识呢?
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1) 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方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往往持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态度,一种是过分溺爱,让孩子置身于风平浪静的保护性的环境里,以致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另一种是缺乏爱心,孩子长期生活在缺乏爱的环境中,心理上会产生不安全感,在行为上或表现为自卑﹑胆却,或表现为“胆大妄为”。
要培养孩子的胆识,父母正确的爱是必须的﹑必要的,这种爱可以使孩子从中体会到生活乐与温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纠正不适当的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对蹒跚学步的孩子,父母总是不停的说:
“宝宝当心跌跤。
”当孩子独自攀登时,父母会大惊小怪的叫喊:
“别这样,小心摔了。
”诸如此类的指导语,从表面上看似乎出于对孩子的关心。
但事实上,孩子听了父母的这类指导语后,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行为,并产生惧怕心理。
倘若家长将这类消极的指导语改变为有积极性﹑挑战性的指导语,如:
“我想你能成功”﹑“没关系的,试试看吧,”或给予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也许对孩子胆量与能力的培养给有益处。
(2)
(2) 创设条件加以培养
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来培养孩子的胆识。
如:
星期日带孩子去公园,父母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做向导,请孩子根据公园所示路标到达要去的地方;看电影时,如果孩子要小便,父母不必保驾护航,可以告诉孩子座位的排号数,让她独自去解决问题。
随着年龄的,还可以不断扩大孩子的独立处世范围,只要不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父母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当然对孩子来说,有许多尝试未必能成功。
然而,即使是失败也是为孩子积累生活经验。
因为见多才能识广。
不要对孩子吹毛求疵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过度的吹毛求疵,侮辱性的评价和嘲笑孩子,我们的研究明确地显示这样做地结果对亲子间的沟通及对孩子的自尊,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在我们对家庭所做的研究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家长以各种方式表达这类行为。
比如,语气轻蔑地反驳、反问孩子。
“我不记得那件事。
”孩子可能这样说:
“你不记得?
”父母轻蔑的回应。
在电子游戏演练的录象带里,一些父母对孩子犯的错误反应过度,批评的语言如连珠炮,使孩子难堪。
甚至有家长推开孩子的手,接管游戏,表示他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三年后,我们再次追踪这批家长,发现遭受父母吹毛求疵、无礼和轻蔑行为的孩子,在学校课业有问题,与朋友相处有困难。
老师说这些孩子有较多的问题,而家长则说孩子较爱患各种疾病。
这类负面的、损伤人格的抚育方式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每分每秒,好心的家长持续地矫正孩子的举止,嘲笑他们的错误,并且当孩子在执行最简单的任务时,毫无必要的介入其中,这样只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
有的家长毫不在意地形容孩子,这些标签对孩子的自我概就像胶水一样紧粘不放,如小伟是好动的,丽丽是文静的,玲玲是赖虫……另外,经常可以听到父母向其他人拿自己的孩子开玩笑;或者父母嘲笑孩子的不安,说一些类似“不要像个小婴孩”的评语。
很明显,那些与孩子的感情有沟通的家长,看来不大会有这类的行为。
然而,我们的研究显示,即使那些素养很好的家长,有时在无意中也会对孩子造成人格的损伤。
这也是为何我呼吁所有的家长对隐伏的批评,吹毛求疵讽刺及损伤人格的习惯要特别警惕。
千万留意不要拿孩子开心。
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尝试新事物。
虽然有的孩子倔强、固执,但没有一个是铁做的。
孩子希望从父母处得到认同,并且很容易相信父母给他们的评语。
假如父母以戏谑、吹毛求疵及侵扰的态度降低或侮辱孩子的人格,他们就的不到孩子的信任。
没有信任做基础,就不会有亲密,倾听也失去了意义,也就不可能有共同解决问题了。
陪孩子不看电视
孩子迷恋电视,是让家长头疼的事。
可家长能不能——
现在,电视机几乎家家都有,孩子迷上电视,是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
很多地方,电视早已变成“全球通”,世界各国的节目都能收看到。
对孩子来说,他们兴趣广泛,无论兴趣性、娱乐性的节目,还是知识性节目,都能引他们入胜。
到底让孩子看些什么节目,该看多久,这两大问题中,时间的问题更突出。
如果父母不加劝阻或干涉,孩子可以从一开始一直到“看不动”为止。
家长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好办法是陪孩子不看电视。
父母要有一个基本的观念:
乐于牺牲自己。
所谓“牺牲自己”,是使父母纵使很喜欢看电视,但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忍疼割“爱”关掉电视,做点别的事。
做父母的,陪孩子看电视很容易,陪孩子不看电视久困难些,因为自己有时间看,又有爱看的节目,却因孩子不能看,就的陪他“牺牲”,当然有点困难。
但习惯是可以漫漫培养的。
再说,身为家长,为下一代做出点牺牲,应是值得的。
我的邻居翟太太原是一个标准的电视迷。
她常抱怨,那两个读小学的子女,常被电视搞的废寝忘食,可是,她却忽视了自己也乐此不疲。
我劝她以身作则,结果她把“电视瘾”改了。
虽然小孩子无法做的很彻底,但也改变了许多。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没有买电视。
后来,孩子吵闹着到邻居家看,我们才想到买一台。
电视买回来了,总该发挥它的效用。
我和孩子连续看了几个晚上。
孩子的爸爸提醒我,这样看也不是办法,孩子该有些别的活动。
我觉得有道理,一个晚上看三个小时,没了孩子活动、玩耍时间。
但有做到不看,的确不容易。
我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重新安排了一些活动,后来坚持下来就有了锻炼身体、看书、一家人聊天,而我们从中收益,远远胜过看电视。
现在,孩子以上中学,我们也只在周末看看电视,而且碰上好节目也不看。
读书有助于身心健康
读书与健康两者看似无关,然而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读书与健康确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一.一. 读书可以清心明志。
读书教人明理,因此“怒伤肝,恐伤肺”等情况就容易因人的内在文化冲击,得到理智和意识的控制。
二.二. 读书可以引导患沉溺于书中,暂时忘却身体的疾患,是意境开阔,心怡神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心理障碍患者利用读书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十分有效。
其目的:
一是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羞愧和自则心理,扩充患者的兴趣和生活内容。
二是强化其社会或习俗可接受的行为,抑制其不适应的行为模式。
三是帮助患者把压抑的心理矛盾释放出来,转移病情惰性灶,达到心身松弛的目的。
真正的失败是不去拼搏
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家长有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的信心,而不是“以成败论英雄”
美国著名的《黑人文摘》杂志的创刊人,曾经一无所有、倍受歧视,可从他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他的母亲就教他努力拼搏的道理。
他有过这样的回忆:
在我一生中最难熬的那一星期,我说:
“母亲,看来我真的有失败了。
”
“孩子,你拼搏了吗?
”
“是的。
”
“真正努力了吗?
”
“是的。
”
“那么,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你努力拼搏了,你就绝不会失败。
真正的失败是不去拼搏。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自身条件,不同的机遇,因此,不能简单的依据结果来判断。
同样在一次考试中,考了80分的人,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令人惊叹的进步,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是退步的标志。
做任何事情,不要把眼光只盯在结果上,而真正的个人价值,是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体现的。
要多一点“只问耕耘”的认真和坚韧,少一点对“收获”的过分在乎,这才是一个内心充实不断上进的人。
该怎样惩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青少年的父母感到最难办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孩子行为太差而需要某种形式的惩罚时到底该怎么办。
“剥夺一切享受”对青少年来说几乎就等于极邢。
剥夺青少年的自由最能引起他们的反应。
不过也还有其他的办法。
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说说该怎么惩罚。
你会惊异的发现,当许多青少年有机会决定怎样处罚才恰当时,往往就能理解为什么要实施处罚(甚至还会表示赞同)。
父亲:
罗杰,昨晚你和朋友在外面几乎一直呆到半夜。
孩子:
对,那怎么啦?
父亲:
今天是你们几何期末考试。
我想关于在考试前该怎样学习咱俩曾达成过协议。
孩子:
没事。
我想我能通过,那没什么难的。
父亲:
对。
我这是为了你好。
我想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你,却没起作用。
你没听我的话。
为了使你今后不再那么干,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惩罚你。
怎样处罚才公平呢?
孩子:
你为什么要来问我呢?
父亲:
因为你一直想让别人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你,我也一直在尽力那样对待你。
遗憾的是,你并没有很好的配合我,所以我想,如果你成熟到能够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受惩罚,咱们就有所进步了。
孩子:
好吧,由于我作晚会家晚了,我想今晚该剥夺我的娱乐活动。
父亲:
好,罗杰,在我听来这很公道,至少我知道不必听你抱怨说处罚太严厉。
处罚青少年的方式与处罚小孩子很见效的方式有所不同。
比方说,如果你对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说,由于他又耽误了吃饭的时间,就罚他只吃冷的三明治,他对你这番话只会一笑了之,跟着就会跑到最近的餐馆吃上一顿。
青少年希望自己能独立自主,在某种程度上这并没有错;这种愿望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要让青少年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但有不能自由到“自己害自己”的地步,必要的惩罚是应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少年儿童 自尊心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