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重点冲刺试题多套.docx
- 文档编号:11628510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5.11KB
甘肃省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重点冲刺试题多套.docx
《甘肃省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重点冲刺试题多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重点冲刺试题多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重点冲刺试题多套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
(1)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说
C.儿童中心说
D.实质教育派
2.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 )。
A.学前教育
B.小学教育
C.初中教育
D.高中教育
3.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
A.詹姆斯
B.布鲁纳
C.斯金纳
D.桑代克
4.师生关系本质上讲的是一种( )关系。
A.人一人
B.人一物
C.物一人
D.物—物
5.( )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A.智育
B.美育
C.德育
D.体育
6.“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指的是哪一种教学原则?
(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8.班主任通过对反映学生情况的各种书面材料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学生的方法叫做( )。
A.观察法
B.学习继承法
C.调查法
D.材料分析法
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10.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1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13.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15.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6.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1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8.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19世纪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0.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的萌芽约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当时被称为________。
2.________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3.教师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教师的根本职能就是________。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一是表现在对待教材上,另一个是表现在对待学生上。
第三是指教师的________,即教师对教育工作中突然出现的非常情况,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5.________是指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6.教学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
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7._______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观察事物的变化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8.________是指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横向结构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学习程序以及教师引导、调控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教学程序。
9.所谓________,是指不仅要看统一考试(笔试)容易检测的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程度,而且要看统一考试不易检查出来的技能、能力的水平以及学生思想、情感上受到的教育。
10.________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在课后独立完成的学习活动。
11.________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12.________原则是指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人格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以形成思想品德的方法是________。
14.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重视集体教育的力量,并提出了________原则。
15.________原则是由少先队组织的特点和少年儿童的认识特点决定的。
16.________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儿童的最亲密的社会生活群体。
17.我国的现行小学,学制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等教育阶段,属基础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性质。
18.________是研究者有目的地整理教育工作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2.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分为哪几方面?
3.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4.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
5.简述少先队指导员的条件。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认为学校教育“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说”。
2.B【解析】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
3.D【解析】桑代克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4.A【解析】师生关系本质上讲的是一种“人—人”关系。
5.D【解析】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6.C【解析】原句是“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意思是读书的方法在于循序渐进(就是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的意思)。
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7.B【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8.D【解析】材料分析法是班主任通过对反映学生情况的各种书面材料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的方法。
9.A【解析】德育目标是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10.C【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阐述了班级管理的优势,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1.B【解析】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12.B【解析】每个人在社会中同时扮演许多角色,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的特点。
13.C【解析】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14.C【解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15.C【解析】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16.B【解析】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
17.B【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8.A【解析】德育的认知模式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19.B【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B【解析】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
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发展。
二、填空题
1.庠2.基础教育3.育人
4.教育机智5.教材6.导向激励
7.实验法8.教学模式9.全面的教学质量
10.课外作业11.政治教育12.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
13.实际锻炼法14.平行教育15.实践性
16.家庭17.五年制六年制18.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答:
教育与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是:
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地向教育提出新的需求,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教育要为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主动适应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
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坚定地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科技进步。
而经济的繁荣、科技的振兴,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
经济是中心,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2.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分为哪几方面?
答:
(1)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及其修养;
(2)文化素质及其修养;(3)教育能力及其修养;(4)小学教师的教育艺术——教育机智。
3.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答:
(1)现代化教学手段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它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
(2)它可以大量节约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密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3)它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地说,采用电化教具进行教学时,学生总是学得很有兴趣的。
(4)它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公式、原理变得具体化或半具体化,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具体化或半具体化的图表、模型来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关系、公式和原理。
4.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
答:
组织班会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选好主题。
①主题要有针对性。
②主题要小,以小见大。
③主题要有新意、时代感强。
(2)做好准备。
为了做好班会的准备工作,班主任要具体抓好以下两点:
①做好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
②做好班会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3)开好班会。
在举行班会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在班长主持班会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要随时注意活动进行的情况并给以指导。
5.简述少先队辅导员的条件。
答:
辅导员的条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条:
(1{)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
(2)热爱少年儿童、热爱少先队工作。
(3)以身作则,作少年儿童的表率。
(4)刻苦钻研,提高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
四、论述题
试述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
小学的管理过程是以工作目标为中心,由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基本环节组成的。
(1)计划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是小学管理的起始环节。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的步骤:
首先对学校过去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明确成绩和问题,作为确定管理目标的依据。
其次,确定学校的整体管理目标,并根据整体目标对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各工作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规定出重要措施。
(2)实施
实施是使计划变为行动的实践环节,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它包括如下内容:
组织。
为了实现学校工作计划,对学校人力、物力、财力要作统筹安排和支配;人员要作适当的分工和调遣,财物要作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指导。
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冷静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及时指导。
指导的方式应该是点拨式、启发式和示范式,切不可包办代替或强加于人。
协调。
实施计划的阶段,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协调。
协调的目的是把各种关系处理好,清除各种牵制和内耗,使其互相配合,彼此促进。
激励。
激励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方式,以精神激励为主,以不断促进群众的积极性。
(3)检查
检查既是对下属人员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又是对学校领导计划效果的检验和考查。
学校工作检查的要求:
学校领导必须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
把领导的检查与群众的自查结合起来。
把检查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检查时要注意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检查后要提出改进措施。
(4)总结
总结是一个周期管理活动的终结环节。
通过总结学校工作计划执行情况,作出总的评定与估价,并指导今后的工作。
学校工作总结一般分为期末全面总结、期中阶段性总结以及专题总结。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制
D.分组教学制
2.( )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A.生产力水平
B.生产关系
C.国家的社会制度
D.自然环境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由( )来规定的。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省教育行政机关
D.地方行政机关
5.《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6.“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A.导向
B.激励
C.评价
D.指导
7.相对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 )作用。
A.一般
B.支撑
C.辅助
D.主导
8.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有关理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9.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1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12.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3.德育中运用榜样法要选好榜样,榜样不包括( )。
A.伟人的典范
B.教育者的示范
C.努力刻苦的同学
D.班级干部
14.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 )提出。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5.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1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A.班风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1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8.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 )教学原则相一致。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B.学而知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温故而知新
19.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A.发展个体功能
B.改造社会功能
C.政治伦理功能
D.发展经济功能
20.先将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将总体分为等于抽样数目的等量组,然后再从每组中按随机抽样的办法各抽一个单位,组合成样本的抽样方法是( )。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随机抽样
C.整群随机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
1.教师的根本职责是________。
2.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________。
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是关键。
4.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________和公正评价权。
5.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________。
6.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________课和综合课。
7.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
自我教育能力由________、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8.《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________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9.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________而达成的。
10.课外活动小组是以________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的组织。
11.________是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
12.师生交往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影响的一种________过程。
13.教师的________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4.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就是________。
15.小学课外活动的主体是________。
16.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___年义务教育制度。
17.校园________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应使它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中,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以至学校传统,成为学校稳定的精神风貌。
18.研究报告的质量,首先取决于________。
即取决于研究课题是否有价值,研究计划是否完善、周密,以及搜集的事实材料是否完整、可靠、简明。
其次取决于________,即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
共30分)
1.简述教育活动的特征。
2.简述课程计划的内容。
3.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5.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2.A【解析】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3.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4.A【解析】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5.B【解析】社会本位论是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意思是:
当政者,如果想要感化民众,使民众遵守社会秩序,形成淳厚的良风美俗,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这是一种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观点。
6.B【解析】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
因此,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7.D【解析】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学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一方面是主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导向的作用,即主导作用。
8.D【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9.A【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
10.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11.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12.A【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广泛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这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是他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13.D【解析】班级干部不一定能够达到榜样的标准。
14.B【解析】认知模式由皮亚杰提出,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15.D【解析】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16.D【解析】班级文化是集体问题,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不包含在内。
17.C【解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8.C【解析】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相一致,均强调引导性和启发性。
19.C【解析】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功能。
20.B【解析】机械随机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将总体分为等于抽样数目的等量组,然后再从每组中按随机抽样的办法各抽一个单位,组合成样本。
二、填空题
1.教书育人2.朱熹3.知行
4.学习权5.孔子6.单一
7.自我评价8.宪法9.课程
10.自愿11.教育实践12.教育
13.专业素养14.教科书15.学生
16.九17.精神文化18.研究的质量研究者自身的水平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活动的特征。
答: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2)教育活动的实践性;(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4)教育活动的三要素;(5)教育活动的多功能性。
2.简述课程计划的内容。
答:
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规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序言。
包括制定课程计划的依据,制定和实施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培养目标。
小学阶段的目标和初中阶段的目标。
(3)课程设置。
包括小学和初中各设置哪些学科和哪些活动;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全学年上课、期末复习考试、学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假期的周数;学科设置的顺序;各学年每周各门学科、各项活动和给地方自主安排的课时数。
(4)考试考查。
包括考核的性质、科目、范围、次数、方式以及命题权限。
(5)实施要求。
3.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布置课外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正确的目的;
(2)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分量和难易都要适当;(3)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应有所区别;(4)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应该是经过精选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5)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对完成作业的要求应交待得清清楚楚,并对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答: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很多的,最基本的方法有:
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问卷法、调查访问法等。
(1)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辅助工具去直接了解学生的言论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是指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3)书面材料分析法,是通过研究记载学生情况的书面材料,了解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的历史和现状的又一种方法。
(4)问卷法,是采用书面形式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
班主任可根据预定的要求,把调查的内容列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收回整理研究。
问卷大致可分开放型问卷和封闭型问卷两种。
(5)访问调查法,是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
访问调查的内容,一般可分为:
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或对某一问题作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小学教师 资格 小学 教育学 重点 冲刺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