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精选.docx
- 文档编号:11627875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7.20KB
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精选.docx
《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精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精选
高二学生作文材料(十三)
一、在材料和观点之间搭建"分析"的桥梁(论据分析)
许多同学写作文有一个习惯,给我一个观点我立刻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例子,并没有接下来分析说理,缺少对材料的利用和分析,没有就例说理。
这样就显得思想浅薄,使文章的论证缺乏说服力。
那么,如何运用事例来论述观点,把论证推向深入?
笔者概括一下,一共有七种方法。
它们是:
逆向假设法、同类归纳法、正反对比法、由果溯因法、意义分析法、披文示意法、叙议交融法。
这次片断写作重点训练后面三种。
1.披文示意法。
即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在解释
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
(1)实例借鉴:
示例1: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
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
"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解释)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
"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
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
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
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
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
示例2: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子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2)方法点拨:
同学们写作文喜欢引用名言名句。
但往往只是简单地引一下就完了,有时这样的效果不好,可作适当分析。
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2.意义分析法:
也叫例后分析评价法。
就是叙述事实论据后用精炼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其作用在于由小见大,高度评价,深入本质,揭示危害等。
意义分析法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从?
?
中,发现?
?
,感受到?
?
"。
(1)实例借鉴:
示例3:
观点:
要正视历史
德国总理勃兰特,20世纪80年代访问波兰时,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人的墓碑前。
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和忏悔,也跪出了勃兰特高尚的人格魅力。
示例4:
观点:
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
是顽强的意志。
我敢肯定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2)方法点拨:
要紧扣论点,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分析评价,语言要精炼,要言不繁,点到为止。
3.叙议交融法:
叙述交融法即叙中有议,议在叙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1)实例借鉴:
示例5:
人才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有人去发现他们。
追溯历史,要是萧何不与韩信几天几夜地谈话,他哪里知道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才呢?
要是左光斗不在大雪之夜微服出访巧遇苦读
的史可法,他怎会发现史可法是可造之才呢?
要是没有伯乐深入马群调查研究,人们又怎么能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马呢?
(2)方法点拨:
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
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
总之,只靠堆砌材料来诠释话题,揭示论点,决非上策,绝不能成就深刻之作。
同学如在作文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把道理议深议透,就能使文章更具有真情实感,更显深刻,更富理性之美。
二、关注热点,学写时政评论
时评,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事件发表看法,阐述观点。
这种作文往往有很强的时效性、思想性,它能真实地反映现实,引导考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一)时评的基本结构:
引--议--联--结。
要仔细体会这种结构的本质特点。
示例:
请就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老师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看到脚手架上悬挂着一副标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老师问学生:
"这八个字有什么含义?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学生作文结构提纲与评点:
"述",看到建筑工地上悬挂的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述材料),深思之余,油然而生赞叹之情。
(亮观点)
"议",这不是一句单调的口号,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启发人们心智的强大力量。
(分析材料),它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把人们当前的工作与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挂起钩来,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远的意义。
(稍作拓宽,为下文联系实际张本)
"联",其实,何止建筑要质量,学校的教学,育人育本,更要讲究质量。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四化建设的未来力量。
然而由于他们阅历较浅,辨别是非能力差,所以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加强思想的教育,育人育本,质量第一。
(联系老师、学生、学校实际来谈)?
?
无数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注意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地推衍),一向都把抓好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第一位。
"结",培育人才乃是国家之根本,而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的人才,更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只有育人育本,讲求质量,社会主义大厦才能永远高高屹立。
(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
范文示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么一则令人信心百倍的宣传标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引述材料)
这的确是一句睿智的口号!
(亮出观点)
毫无疑问,建筑,理所当然的是我们生存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建筑居室,也理所当然的是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大硬件之一;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更是关乎百姓幸福生活的百年大计!
因此,建筑工地上,绝不能允许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豆腐渣"工程横行!
而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展开一:
分析此料--建筑)
由此,我们联想到,作为立国根本的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应"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条标语有两层含义。
其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己任,以"育人育本"的"思想教育"为重点,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做到"质量第一",努力培养出"思想先进,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适合当前现代化建设需要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且"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人才。
而教育部门的领导者,更应首先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决不应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地只管分数靠前而不问素质质量如何。
其二,作为学生,也应该以这条标语
为座右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从而做到"质量第一"。
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为高,不以"育人育本"的思想质量和教学质量为重,而只求分数上去了,其他则不管!
那么,纵有再多的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是枉然!
这样不仅会使祖国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泡影,而且和谐社会建设也必将成为一句空话!
中国人民又将永陷贫穷落后的万丈深渊之中!
赶欧超美也永远只能是"白日梦"!
(展开二:
由建筑联想到教育-先教师后学生)
由此我们进一步联想到,无论干什么事业都需要强调"质量第一"。
今天已是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使地球成为小村落的时代。
小而言之,一个企业,只有讲究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大而言之,我国各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只有奉行"质量第一"的原则,才能真正占领市场,击败称雄于全球的强烈竞争对手从而赢得真正的胜利。
三鹿集团因质量疏忽而宣告破产的沉痛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国家的生命!
哪个国家拥有高质量的人才,拥有高效率的管理,拥有高水平的领导,那么,哪个国家就一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展开三:
事业-先企业后国家)
总之,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神,建筑队无法生存,教育无法发展,国家无法昌盛。
(总结全文)
(二)先破后立
除了"联",驳论与归谬也是时评中运用比较多的技巧。
这种时评作文,往往在材料中有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时采用的结构就稍有变化:
先破后立。
所谓"先破",即批驳对方错误码,可以驳观点、驳论扰、驳论证。
尤其以驳对方论据的虚假、论证的可笑用得最多。
所谓"后立",指批驳对方错误之后,再水到渠成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
示例: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
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
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范文示例:
鲁迅不能远去,更不能删去
中学生随便杜撰的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害得鲁迅先生不轻。
有些人就借这句话,想删去鲁迅先生的作品,减少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分量(述材料),我看是一种轻率不理智的表现。
(亮观点)
大家可以推敲一下中学生的这句顺口溜,怕文言文,我们就要把文言文给删掉?
怕写作文,我们就不写作文啦?
显然不能。
学生所怕的,反而是最有用,最应该加强的。
传统国学不要啦?
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难道因为学生一句不太负责任的顺口溜就轻而易举的删去?
写作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难道因为学生惧怕,我们就不训练写作,就不再运用写作?
就取消平日的作文训练?
显然十分可笑荒唐!
学生毕竟年幼无知,其意见也不定就正确,完全跟着学生感觉走,这是很明显是愚蠢不明智的。
(驳对方论据与论证,推出一个荒唐的结果。
从而可见,鲁迅经典是不可删的。
)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
看看学生读的课外书籍,你就会明白个大概。
学生喜欢智慧背囊式的精悍的小美文,学生喜欢有浅显道理的所谓哲理故事,学生喜欢让人心动的情感故事,喜欢《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选载的新潮时尚文章。
如果你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喜欢的这些快餐式的美其名曰的美文,实际价值不是很大,最多给人一时的心动,不会长久的影响你。
这些文章看似美,实际经不起咀嚼,也不会被历史沉淀下来。
可是,由于高考、中考大量选用这类文章作为试题,大大影响了学生,给学生严重的误导。
现在的高考、中考试卷中,很难找到一篇有经典价值的文章了,大多是流行的时尚美文。
这些文章,阅读难度不大,语言华丽精彩,学生乐意读。
高考中考,严重误导了学生的阅读口味,所以,学生在阅读学习鲁迅先生那些有一定历史感现实感的文章时,就要费一点事,就觉得有难度。
学生阅读,不想费事,不想费脑子,想的是轻松。
很显然,这是有害的。
快餐式文化作品,冲击了鲁迅,冲击了那些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文章。
(要论删鲁迅之原因,从反面找原因--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这样有思维。
)
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被历史证明有着很高价值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属于今天和未来,所以根本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有人说,鲁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可是,有谁不是时代的产物?
谁能超越时代?
脱离时代?
(正面肯定鲁迅作品的价值)
因为鲁迅关心社会,关心广大的民众,所以文章带有时代的色彩,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鲁迅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的,揭露现实的。
可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不关心现实,不喜欢看现实主义的作品。
学生所喜欢的那些新潮的美文,往往不痛不痒,无病呻吟,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
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
而对鲁迅作品的畏惧和后怕,完全是学生以讹传讹的误导,是对鲁迅作品的误读。
这句不负责任的顺口溜,伤害了鲁迅,也坑害了广大青少年。
让学生远离鲁迅,不仅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无知。
不是鲁迅作品失去了价值,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失去了市场,而是我们有些人的误导和错误教育,影响了鲁迅的存在。
我们已经十分无知,我们不能再错。
让鲁迅留下来,不容商量!
(重申观点)
(三)先摆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本质,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00字的作文
《半月谈〃内部版》2007年第2期刊登评论说,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市场经济年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日益萎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三大节"已经被物质化、简单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是踪迹杳然。
追寻问题之源,我们不难发现,能够力挽狂澜的主体--政府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萎缩,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在它背后是整个传统文化阵地的萎缩:
一些传统艺术品种渐趋没落、后继无人,传统文化活动的队伍建设、场所提供、经费保障都缺乏必要的重视和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失去了必要的载体。
而当传统节日来临,需要我们表现其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这种能力。
要求:
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标题:
给传统文化一个家
第一段:
由别的话题过渡到社会现象,并摆明态度。
1.这是一个好的时代。
我们现在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每一个都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信心。
这也是一个坏的时代。
在享受物质财富飞速增长带来的欢愉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的民族文化。
难道非要等到丧失了我们精神的家园才能再重视吗?
第二段:
概括性地联系材料,过渡到举例摆现象证明普遍性。
1.传统节日丧失了内涵,被简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是对传统的歪曲甚至背叛。
这算什么,好歹还有个形式,我们发现很多连形式都没有了。
2.传统节日丧失了内涵,被简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是对传统的歪曲甚至背叛。
我发现,国人是不惮于抛弃各种文化遗产的。
3.传统节日丧失了内涵,被简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并非耸人听闻。
第三段:
摆现象证明普遍性(若议论较多可以分段)(同类例子不要再举)
1.君不见,诸多的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性的学术性的会议,从会议指南,到会议发言,甚至是会议提问,你听不到一句汉语。
难道汉语表达起来不如英语流畅使用,我不相信!
要不汉语早就消失了。
难道所有参赛者没有一个人会汉语,可是我们分明看到很多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君不见,我们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却因为过度的商业开发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取消资格。
我们难道需要在外国人警告之下才能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吗?
2.四川某地一酒店制作出了重达六百斤的大月饼,还要申报吉利斯世界纪录,可是,这就代表我们有文化了吗。
相反,这是文化贫瘠的表现。
还有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制作大
汤圆来过元宵节,制作多大的粽子来过端午节。
难道我们就是这样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吗?
节日被异化只是传统文化被侵蚀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
过渡到危害分析或者原因
1.我们沉浸在自己的热闹中,殊不知,我们丰厚博大的传统文化正在角落里哭泣。
2.对传统文化长期忽视,我们会遭到应有的惩罚的!
3.直面现实,冷静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个中原因。
第五段:
分析危害或者原因(也需要举例)
1.你看吧,神州大地,哪里还有斗拱飞檐,红墙绿瓦,将建筑与山水进行完美结合的传统建筑,我们只看到挖掘机铲臂挥舞,尘土飞扬之中这些都拆掉了,建起了四海统一的玻璃装潢,瓷砖贴墙的高楼大厦。
你看吧,英语教育已经从娃娃抓起,到了大学,英语轻松过级,却写不出一篇通顺的论文。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
文化消失了,民族就会灭亡。
当我们抛弃传统节日,过着外国的节日,吃着外国的快餐,放弃中华美食,喝着外国的可乐,遗忘了我们的茶道的时候,我们还能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吗?
长期只知道片面发展经济,我们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先祖,我们向后辈传授什么文化。
2.就列举的现象谈危害
我们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我们对外国友人表示了足够的尊重,长此以往,我们将越来越不能够使用好我们的民族语言,现代汉语尚且如此,若干年之后文言文还有几人去研究,那样我们浩如烟海的用文言文写的民族文化如何传承给后人?
老祖宗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世界文化遗产,可是我们如果不能保护好,这些都无法再生的资源将会毁在我们这一人手中--我们还有多少传统可供损坏?
4.谈原因(就自己所列举现象分析)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让一部分国人依旧不能抬起自信的头颅,面对外国,还是觉得低人一等,甚至于到觉得以讲外语为荣,以讲母语为耻。
所以,母语被冷落,实际上是崇洋媚外的不自信心理在作祟。
让民族文化一步步走入困境的另一原因就是片面的极端的追求商业利益。
建国以来,在建设新中国的路上,我们确实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忍受了物质匮乏的苦痛,但是文化如果割舍历史就是不完整的。
民族文化不能在当代得到很好的传扬,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族文化中的有些内容与时代不相容。
当我们想踏青郊游的时候,却发现河流已被污染,恶臭阵阵,仅剩下的不可多得的绿地,都被高墙圈起,收起了门票。
当我们要对月怀远的时候,只能在阳台上,很难有在槐树之下,院落之中品茶的条件了。
传统节日对于青年人缺乏吸引力,纪念主体似乎太沉重,节日本来应该是轻松的,却要沉浸在沉重之中,难免不太适应工作生活压力都需要缓解的现代年轻人。
第六段过渡到解决问题
1.土地沙化,我们可以植上绿树,文化沙化,我们如何挽救?
2.解决问题,保护传统迫在眉睫。
3.我们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的国家曾经走过弯路,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的重任。
4.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我们需要马上行动,给传统文化一个家。
第七段谈解决问题
1.我们应该自信起来,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起来。
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
一。
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
几千年以前我们就有朗朗上口韵味无穷的《诗经》,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们有各式各样的艺术,皮影,剪纸,泥人......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
追求商业本来无可厚非,就想百家讲坛,在提高电视台收视率,捧红了大学
学者的同时,其实也很好的宣传了经典民族文化。
所以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我们因应该同时把保护民族文化发展纳入考虑的范围。
2.传统节日也应该与时俱进。
没有了足够的场地与空间,没有地方划龙舟,可以举办纪念屈原的flash制作大赛,在网络上过节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商家也要善于从传统节日当中挖掘商机。
政府不能只是规定完传统节日之后就万事大吉了。
要加大宣传力度,制作电影歌曲,让群众都能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八段:
结尾扣题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
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
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
?
我还希望着。
三、实战演练:
1.用披文示意法论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观点(写一段话)。
2.用意义分析法论证"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观点(写一段话)。
3.用叙议交融法论证"欲成大事者先从小事做起"观点(写一段话)。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
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少了。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列出时政评论式提纲(可学《给传统文化一个家》)。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
可修改编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作文 材料 十三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