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总结知识点初二主.docx
- 文档编号:11623288
- 上传时间:2023-03-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61KB
初中历史总结知识点初二主.docx
《初中历史总结知识点初二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总结知识点初二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总结知识点初二主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940——19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942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
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影响:
鸦片战争后,我们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856——1860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俄国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影响:
太平天国(1851——1864)农民阶级运动领导人为洪秀全
第3课收复新疆
1865阿古柏入侵新疆。
1876左宗棠开始进入新疆。
1878除伊犁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等
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清政府被迫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
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2.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曾成立竟是同文馆,第一所新式学堂
养育运动评价:
1.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
1895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
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又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后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1898.6~9百日维新
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颁布以下便法令:
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戏仿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训练新式军队等
此次变法被成为“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第8课辛亥革命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后有建立统一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成立在日本
中国同盟会又成立机关刊物《民报》以三民主义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10.10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胜利后,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9课新文化运动
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建立《新青年》
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性质:
1.新文化运动是我过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
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
意义:
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内容:
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1课北伐战争
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8.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9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于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0开始长征。
1935.1召开遵义会议,内容:
1.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1935.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10,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前几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人民转危为安。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
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937.12南京大屠杀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1937.9平型关大捷。
意义:
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台儿庄战役。
意义: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8百团大战。
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5.7中共七大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
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内战烽火
1946.6——1949.3内战
蒋介石给毛泽东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
1.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1945.8到达重庆目的:
1.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2.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重庆谈判结果:
达成和平见国的“双十协定”。
1946.6蒋介石队中原解放区进行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3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1947,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
第18课战略大转移
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9~11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意义:
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1848.11~1949.1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意义: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949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意义: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工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4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
1949.4.23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放弃高管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2.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征:
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发展。
2.比较落后3.集中在轻工业部门3.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初轮船,火车传入中国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假设有线电报
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也传入我国。
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
1897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辛亥革命后,1.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2.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3.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1905——1909,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意义:
这时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侯得榜制造纯碱
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编《海国图志》一书,接受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戊戌变法时期启蒙思想家,著《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步观点,激励人们自强。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
戊戌变法时创京师大学堂。
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095年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鲁迅,文学巨匠,《狂人日记》,《孔乙己》
美术大事徐悲鸿《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郭沫若创作了《屈原》历史剧
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创作小说: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八下一部分: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委员会、主席决定国旗、国歌、首都、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意义:
为开国大典做好了准备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毛泽东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
意义:
国内意义: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3.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
1950.6朝鲜内战爆发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原因:
1.美国出兵侵略朝鲜2.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意义:
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注意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在国内,它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三课土地改革
1950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
1.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
五年计划的基本计划试:
1.几种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2.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
成就: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代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初第一辆汽车3.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4.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5.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意义:
1.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拱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2.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意义:
这是我过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五课三大改造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手工业
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1956)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1954——1956)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壮举。
意义:
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6——1966)
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
内容: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总路线(失误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失误二)
第七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66——1976)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注意,党和国家面临这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作出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
1971.9.13林彪等人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周恩来、邓小平出来整顿,四人帮仍不罢休。
1970.10毕国峰、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了十年动乱。
八下历史: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不久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87年调整“三不”政策
1990年台湾:
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2年大陆: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汪辜会谈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第14课钢铁长城
新中国成立前夕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导弹驱逐舰
1974第一艘核潜艇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后又制造各种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2.互不侵犯3.故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惠5.和平共处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3年万隆会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7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同周恩来举行会谈
1972.2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10.25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义: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中国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2001.10.21
2001年主题:
“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可以承办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立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试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一)
1964.10.1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64.6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6.10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9年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003年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
1986.34位老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邓小平也在3月做了批示这些即“863计划”。
《863计划纲要》:
选择1.生物技术2.航天技术3.信息技术4.激光技术5.能源技术6.新材料7.自动化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
1996年又将8.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呵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从乒乓球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
射击运动(许海峰),获得中国第一枚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
1990年中国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2008年中国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衣食住行上的变化原因: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使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 总结 知识点 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