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林局二OO三年度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1618110
- 上传时间:2023-03-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89KB
市农林局二OO三年度工作总结.docx
《市农林局二OO三年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林局二OO三年度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农林局二OO三年度工作总结
市农林局二OO三年度工作总结
2003年市农林局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力争“两个率先”,实践“三个代表”,按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要求,依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适应性调整、战略性调整为结合点,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以改善生态环境、规范生产操作为落脚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以建设三级示范体系、推广水稻机插、发展设施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科学化进程;以培育农业企业、壮大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内强素质建队伍、外抓执法树形象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法制化进程。
克服了自然灾害的侵袭,顶住了“非典”的考验,做到一手抓抗非典不放松,一手抓农业经济发展不动摇,使我市农业生产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油菜生产小幅减产,收购市场行情看涨使农民减产反增收。
全市油菜种植面积43.89万亩,比去年扩面0.3万亩,平均亩产105公斤,比去年减16.7公斤,总产达4.61万吨。
今年油菜籽收购价高开高走,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市油菜每亩平均可增收20.72元,全市可增收351.7万元。
今年全国国标三级米以上优质稻面积进一步扩大,以苏5356、86优8为主体的优质稻总面积达35.7万亩,比去年扩34.3万亩,秋粮收购竞争激烈,价格上涨,每50公斤收购价现已比去年同期高出近20元,农民喜上眉梢。
茶果生产有喜有忧,收入水平稳中有增。
忧的是今年春茶开采比去年推迟10天以上,再加“非典”影响使外地采茶工走散,导致早春茶减产,据调查统计分析,全市生产春茶405吨,比去年减14.7%。
喜的是茶叶销售形势较好,各大茶场早春茶基本保持零库存,每市斤价格普遍比去年提高20—30元,白茶成为今年茶叶生产中一大亮点,我市部分引种白茶已陆续开采,量少价扬,物以稀为贵,每市斤1200—1800元的价格接近样品茶价位,堪称天价,今年全市新发展白茶800亩,全市已达1300亩,已产白茶450公斤,产值108万元。
今年全市生产茶叶1050吨,比去年增7.6%,实现产值5800万元,比去年增5.7%。
果品生产增产增收,今年全市新发展优质水果3872亩,生产各类果品10010吨,比去年增17.1%,实现产值3000万元,比去年增24%。
蚕桑生产优质增产,逐步走出低谷。
表现为张产、品质双增:
全市全年平均张产达35.4公斤,比去年平均张产增2.7公斤;春蚕茧解舒率平均达60%以上,比去年增10个百分点,干壳量平均9.2克左右,比去年增0.2克,天然彩色茧、平面茧在我市试养成功,为我市蚕桑业的稳定和发展探索出一条光明的外向化道路。
全年发种7.3万张,实现产值3473万元。
蔬菜生产丰富多彩,设施栽培稳产优质。
设施农业的发展为蔬菜瓜果生产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革命,反季节生产确保均衡上市,设施栽培做到了既保产量又保品质,地方土特产溧阳白芹在低温保鲜加工后俏销省内外各大城市,全市蔬菜生产总面积12万亩,其中大棚蔬菜1.3万亩,总产15万吨,上市各类蔬菜6万吨,产值9000余万元,菜农比去年普遍增收10%左右。
水产生产特色明显,特种养殖继续担纲主力。
今年全市河蟹、青虾的养殖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0.5万亩,其中名特优新品种养殖面积达到11.5万亩,新增1.5万亩,产量8500吨,产值4.2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提高5个百分点,河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青虾单养面积达1.4万亩,分别比去年扩面0.8万亩、0.3万亩。
畜禽养殖此起彼伏,低迷之中曙光初现。
种草养畜长盛不衰,种草养鹅再创新高,今年种植牧草12000亩,养鹅128万羽,獭兔生产终于走出多年困境,皮张价格上涨,国际行情看好。
今年全市生猪饲养量14.9万头,出栏8.1万头,家禽饲养量476万只,出栏346万只,羊饲养量25.1万只,出栏14.4万只,兔饲养量5.6万只,出栏1万只。
纵观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不断遵循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因地制宜、产业整体开发、产业优先、比较优势、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我市农业、农村形势正向健康持续方向发展,农业增长方式正发生根本转变,农业正向不断适应市场经济转变,农民正由过去单一的生产者向现在全面的生产经营者转变,我市农业正逐步实现以下六大转变:
(一)农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
新品种引进推广规范有序。
市茶果良种场今年建立了300亩名特优新果树良种示范基地,从中国果树所、南农大园艺学院等院所及名果产区引进国外8个树种72个品种的名特优新果树良种,走先引种、试栽培、经筛选、再繁育、后推广的技术路线,为我市西北部和全市山区综合开发探路子、树样板。
市作栽站引进推广水稻良种86优8面积1000亩,为水稻生产实现优质高产种下了试验田。
市蚕技站联合省苏豪丝绸集团公司、省蚕种公司在我市成功饲养新蚕品种苏豪×钟晔1530张,为争取成为国家级新蚕品种示范基地打下了基础。
市水产站和韩国客商合作,在埭头黄家塘渔场建成斑鳜养殖基地320亩,产品全部出口韩国。
市水产良种场今年再度成功繁育翘嘴红鮊,30万尾大规格鱼种即将成为农民增收的养殖新宠。
新农机、新农艺科学嫁接。
今年全市已新增28台插秧机(其中2台高速插秧机),全市机插秧总面积达1.1万亩,水稻直播机30台,水稻机直播面积2.05万亩,水稻种植机械化确保全市不留“空白镇”,经济条件好的镇不留“空白村”,水稻生产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做到全过程机械化在我市已由千年梦想变为今日现实。
群众自购收割机热情仍然高涨,今年又新增高性能收割机36台,预计今年全市机收水稻面积将达38万亩,比去年增12.4万亩,占应收面积的60.3%,比去年提高近21个百分点。
继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高产值、高效益。
今年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47480亩,其中钢架、竹架大棚面积达10516亩,据初步测算,全市设施农业产值达1.7亿元。
新科技进入千家万户,新观念深入人心。
科技培训常抓不懈,农民素质教育义不容辞,局抓示范园区、科站抓示范基地、科技人员抓示范户的三级联动技术示范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农业部门在工作方法上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
今年全局共落实示范园区12个、示范基地42个、示范户131户,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局作栽站主持的双低油菜品种推广项目荣获200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推广面积达40万亩,增加产值4863万元。
(二)农业由过去封闭式投入向开放式投入转变。
民间、工商、外商资本投入现已全面进入农业产业领域,覆盖生产、经营、加工各环节,外部资本的介入已激活了传统农业产业,使我市农业正发生着质的飞跃。
农业企业遍地开花。
农业企业以企业形式从事农业生产,在经营机制上具备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已成长为我市农业领军角色和市场竞争主体。
我局积极创造便利条件,主动提供配套服务,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吸引“三资”投入农业,推进农业企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丰富的丘陵岗地资源,合理的土地租金和周到的全程服务引来了台湾千贺寝具有限公司等企业来溧投资经济林开发,香港正荣国际有限公司在上沛镇投资104万美元新栽银杏1280亩,韩国客商来埭头投资200万元从事斑鳜等出口水产品养殖,陶文锋投资186万元成立新世纪园艺有限公司,租赁承包新昌镇大山下村和陶家村山林地3150亩,建立以经济林果为主体的生态观光休闲基地。
今年我市新增创办各类农业企业10余家,吸引“三资”投入农业达7000万元,同比增长80%以上,开发面积达21000亩。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开发。
龙头企业整合各种生产要素,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形成名牌产品带动,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支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体系发展,增强我市农业产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常州市白路集团投资800万元,建设集水产品批发销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上黄水产品产销中心,该中心占地18000平方,市场将采用封闭式管理,建成后交易面积将达9500平方,可容纳交易摊位70个,预计可完成交易量2500吨,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将为我市及周边地区河蟹销售提供快捷通道和便利服务,为我市水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年需12万立方原料木材的福华人造板有限公司人造板生产线的正式投产,带动了全市今年新造速生杨近18000亩,其中仅三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保即投资600余万元营造速生杨11378亩,一家企业拉动和引发了全市70余家企业和个人近1200万元的投资,一条新兴的人造板产业链正腾空跃起。
(三)农业由追求量向追求质、品牌、效益转变。
农业发展正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发展趋势,逐步调整农业增长方式,由原来追求量的产品目标正向追求品质、品牌、效益的收入目标转移,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在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抓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是实施无公害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和“先急后缓”的原则,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优势产品,加快制定和完善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溧阳白芹省级地方标准由省质监局颁布实施,板栗等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常州市地方标准已通过专家审定,56个产品质量企业标准、26个农产品操作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在市质监局备案。
抓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今年全市申报认定农畜水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36个,面积17.4万亩,畜禽32万只,我市成为全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试点县,并被列为全国创建第二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为我市农产品认证创造了必要的前置条件。
全市今年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新增10只,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新增1只,进入有机食品转换期新增2只。
抓农产品质量检测。
我市联合市技监局成立的农产品质检中心已正式挂牌运行,为我市城区内重要的农贸市场、超市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我市群众食用放心农产品把牢质量安全关。
抓农产品品牌建设。
农业企业视品牌为形象,为无形资产,各企业创品牌、争名牌的意识日趋强烈,都把品牌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争胜的一大法宝,参加各类评比创优成为自觉行动,十分踊跃。
今年我市天悦特种稻米研究所生产的沧峪牌大米等七只产品经常州市名优农产品认定委员会综合评定,被评为第五届名优农产品。
在第三届“天目湖杯”名特茶、茶叶包装评比中,我市有16只茶样、6只茶样分获特等、一等奖,每届由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我市茶场都不惜财力参加评比,今年又有4只茶样参评第五届“中茶杯”。
在先后开幕的2003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常州(上海)农业推介会暨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我市共有26家企业参加,既展示了我市农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成功塑造了企业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又推销了企业产品,各大展台前人头攒动,争相抢购。
(四)农业由小农经济向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转变。
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利于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投资效益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集中使用,加速土地等生产资料流转,才能真正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的转移。
规模基地发展势头良好。
我市溧城镇赵村千亩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基地面积已达1580亩,早春采用设施栽培茄果类蔬菜,亩产值已达4000元。
天目湖南钱村亳上设施农业基地大棚面积已达800亩,参与农户达260户,占原亳上村农户总数的70.8%,品种已由原来单一的草莓发展到现在的西瓜、甜瓜、蔬菜等,今年大棚草莓平均亩收益达7260元,天目湖设施农业已成为展示我市现代农业的一个“窗口”,天目湖亳上草莓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张“名片”。
专业大户悄然兴起。
养鹅、养鸡、养猪专业大户正成为畜牧生产的主力军。
兴竹蛋鸡养殖场投资60余万元,建起高标准机械化养鸡场,计划饲养蛋鸡3万羽。
燕山鸡场场长罗阿金年出栏黄羽肉鸡近20万羽,饲养种鸡3000套,目前已在天目湖茶亭村征地30亩建立现代化养鸡场。
群众自发引种苏太猪原种,先后建起龙潭苏太猪扩繁场、社渚塔山养殖场,全市今年引进苏太猪已达205头。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各类畜禽养殖大户已达268户。
种田大户已成为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主体。
全市今年共有21户100亩以上种田大户自购了插秧机,占100亩以上种田大户的57%。
由农户江海清等4人合股成立的新兴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限公司在新昌镇成立,该公司为农户提供从育秧到收割一条龙的专业农机服务,该公司运作模式尚属省内首家,公司与728户农户签订服务合同,服务面积2500亩,每亩收费170元,每亩可为农户节省农本40元,节工3.5个工日,为外出务工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农业由过去千篇一律向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转变。
农业结构由单元结构向二元、三元结构转变,强化区域特色,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品种特色,区域板块基本形成。
南部山区的经济林果,西北山区的食草畜禽,东部平原地区的优质粮油、特种水产,城郊地区的园艺业已基本形成产业优势。
长荡湖周边的河蟹养殖区、中部地区的鱼鳖混养区、西部地区的青虾主养区各领风骚、各有千秋。
天目湖度假区至南山竹海度假区的旅游线路串起龙潭林场森林公园、平桥石坝沿途各观光景点,高速公路盘活瓦屋山森林公园、大溪水库周边生态观光点,形成两条情趣盎然的农业观光带。
(六)农民收入来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农业收入已迅速从主体地位走向从属地位,所占份额日渐缩小,本地务工、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业收入已占据主导地位。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4.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562元,比去年同期增10%,上半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达5.32万人,同比增6.2%。
当前我市农林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和暂难逾越的壁垒门槛,为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趋利避害,统筹兼顾。
常的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总体思路。
近期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届三中全会,又将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五个统筹”,并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等四方面,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供了政策保障。
今年相继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指导意见,进一步显示新一届中央国家领导班子已将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切实抓紧抓好。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内涵和标志,必须把握新阶段的六个重大变化:
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城镇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发生变化,城乡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城乡二元结构亟待打破,农村需要城市的带动、辐射和反哺;我国农业生产与世界农业生产的关联度发生变化,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纳入了全球经济发展体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挑战;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的主体发生变化,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非农产业已成为增收主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动力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拓宽了农民就业空间和渠道;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发生重大变化,提高品质和增加效益、农民增收已成为工作重心。
当前我们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双重调整,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五大不相适应:
即农产品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农产品质量不高与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不相适应,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围绕溧阳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力争“两个率先”,实践“三个代表”,四年再造一个新溧阳的宏伟蓝图,我市明确了到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00美元的奋斗目标,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
为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既要立足三农抓三农,又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OO三年十二月六日
市农林局二OO四年度工作计划
2004年我市农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城乡统筹为突破口,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促进我市农村三个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实施优势农产品主导战略,优化生产力布局
着眼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充分彰显本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立足于产业整体开发,站在产业化经营的高度和层面上,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提升优势农产品产业经济的集聚能力,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中更好地发挥其拉动作用。
构筑发挥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结构。
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我市应坚持差别竞争、错位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引导发展南部山区、西北部山区、东部平原地区三大区域特色板块经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突出山区、地方传统品种、品牌三大特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集聚品种资源、技术力量、项目资金,引导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培育区域、基地、企业、品牌四大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内部结构。
按照《溧阳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逐年实施,稳步推进。
要处理好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有进有退、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策略。
要改造提升优质粮油、常规水产、一般性蔬菜等基础产业,做大做强经济林果、食草畜禽、特种水产等优势主导产业,要做优做精时令果品、茶叶、蚕桑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特种花卉等新兴产业,增强我市农业整体竞争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采取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综合性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尤其是种植优质粮的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构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社会结构。
着力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减少农民,增加市民,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容量,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格局,以既有小城镇为基础,加强对小城镇的综合改造。
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把中心镇建设与专业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形成城乡产业分工协作的格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构筑协调合理优化的农村产业结构。
着力提高农村二、三产业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依靠科技,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以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搞好劳务有序转移输出,提高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吸纳劳动力能力。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要加快优化农产品生产环境。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支撑,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一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防止农作物灌溉水源、动物饮用水源及大气环境污染。
依托长江中下游防护体系、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建设,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提高环境质量,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强化林地保护和森林植被恢复。
二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
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残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推广配方施肥和先进的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施用有机、复混专用肥,防止农业自身污染。
三是全面加强动物疫病防治。
要按照“分类管理、法定报告、早期预警、快速反应、风险评估、区域管理”的要求,完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尽快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紧急反应机制,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机制。
进一步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畜禽产品食用安全。
二要加快建设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坚持“规范管理、扶优扶强、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等原则,立足于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以质监部门为主体的质量监督体系,以农林部门为主体的行业管理体系。
横向突出专业优势,纵向衔接相互配套,加快构建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督管理、行业管理分工明确,监督检测、受托检测和自我检测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新体系。
要围绕名特优新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重点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采标、贯标以及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积极指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制订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
三要加快建设农产品检测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合理分工、构建网络”的要求,建立健全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检测空间,提高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建立涉及龙头企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四个不同层面,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的网络体系。
逐步将检测关口前移,实行基地检测与市场检测相结合,实行产业化开发、企业化运作,推进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
四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建设。
围绕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农产品,进一步规划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域,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资源整合、资本运作”等办法,以我市被列为全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一优势,加快建立优质稻米、瓜果蔬菜、双低油菜、经济林果、食草畜禽、特种水果等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积极创造条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定申报工作,为我市农产品拓宽市场生存空间奠定基础。
三、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新阶段科教兴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牢牢盯住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构建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完善和强化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的运行机制,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育需求。
利用科技项目载体,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人才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
农业发展已使人才资源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不具有的可无限开发性。
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扩大人才资本积累,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要通过改进人才管理,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乘法效应,充分体现人才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着眼于解决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积极争取立申报项,组织科技人才进行攻关,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跟踪最新农业科技,开展前瞻性研究,进行必要的科技储备。
要开放性地配置科技资源,构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建立科技人才的“柔性”引进利用机制,积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把引进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
利用机械设施载体,提升传统农业。
农业机械是一种现代科技的物化产品,其成果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实践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在转化应用进程中需要与机械制造、农艺等其他科技成果合理组合配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增强农业的物质基础,推行省工节本新农艺,使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林 OO 年度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