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重点.docx
- 文档编号:11612387
- 上传时间:2023-03-2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30MB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重点.docx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重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重点
大类
亚类
实例
一、克拉通盆地
1、克拉通内简单盆地
2、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
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
二、裂陷盆地
1、裂谷或裂谷系(地堑系)
2、大陆间裂谷(原洋裂谷)
3、拗拉谷(拗拉槽)
4、被动大陆边缘
5、新生大洋盆地
东非大裂谷、莱茵地堑、汾渭地堑
红海亚丁湾
尼日尔三角洲
大西洋两岸
大西洋
6、边缘海--弧后盆地
7、弧间盆地
8、弧内盆地
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三、压陷盆地
1、海沟
2、坡上盆地
3、弧前盆地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巽他弧前盆地、大谷地盆地
4、残留洋盆地
5、周缘前陆盆地
6、弧后前陆盆地
7、再生前陆盆地
8、山间盆地
9、碰撞裂谷
孟加拉湾海底扇、黑海
波斯湾盆地、喜玛拉雅南麓
阿尔伯达盆地、台湾海峡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潘农盆地
青藏高原近南北向张裂系、银川地堑系
四、走滑盆地
1、走滑伸展盆地
2、走滑挤压盆地
3、走滑旋转盆地
里奇盆地、落杉机盆地、伊通盆地、莺歌海盆地
阿尔金断裂带盆地
滇黔贵地区部分盆地
五、叠加、复合
与改造盆地
1、叠加盆地
2、复合盆地
3、改造(残留)盆地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
伊通盆地
题型:
一.选择题(10x2=20)
二.判断题(10x2=20)
三.简答题(四选三,20)
四.论述题(40)
内容:
选择判断题
1.含油气盆地:
是指具备成烃要素、有过成烃过程并已发现有工业油气流或者有油气形成过程的盆地。
一个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巨厚的沉积物和丰富的有机物质,这样才能保证含油气盆地有足够的生油母质。
(2)要有一个有机质耐以繁殖、聚集和沉积下来使其避免氧化而向油气转化的古地理环境。
实践证明这就是具有一定水体深度的陆内湖泊和陆棚浅海地带。
(3)要有一个稳定持续下降的大地构造条件。
这样才能使堆积下来的有机质迅速埋藏,并逐渐向利于转化为油气的物理化学条件(如:
压力、温度等)方面发展。
(4)含油气盆地必须经历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油气运移和为油气运移创造必要的构造条件,而且为油气聚集提供圈闭场所。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类型
(1)地球内部的成分分层
根据两个一级成分不连续面,将地球分为三大部分:
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A)是指地球最外的一圈,即在地面以下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地幔(B、C、D)地幔可分为三层:
上地幔(B)、过渡带(C)和下地幔(D)。
地核(E、F、G)包括外核、过渡层、内核三部分。
(2)地球内部的力学分层
岩石圈
地球的刚性外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厚度20-150Km,大陆地区110-150Km,大洋盆地70—80Km,洋脊裂谷20—50Km。
软流圈(50-250km范围内)
岩石圈以下的弱流变区,下界一般认为不超过400Km,顶部约有100Km的地震低速带。
具强度小,粘度低,塑性较高的特点,有局部熔融,易于蠕动变形。
岩石圈板块因软流圈的存在才能运动。
中间层
地幔的其余部分,厚度大于2000Km,强度大不、易变形。
地核
与成分分界相当,对其力学性质知之甚少。
3.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及其特点
(1)大陆地壳
1、分布在大陆、大陆架和某些岛屿上
2、具有双层结构
3、厚度大(30-50km)
4、时代老、分布时代长
5、地壳成分相当于安山岩类
6、地质构造复杂
(2)大洋地壳
1、分布在大洋盆地、洋中脊和边缘海地区
2、具有单层结构
3、厚度小(5-12km)
4、时代新、分布时代短
5、洋壳成分相当于玄武岩类
6、地质构造简单
4.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
(1)大陆漂移说
提出人物
早期法国学者施纳德提出轮廓;后来美国地质学家泰勒等曾经论证过大陆漂移。
一般公认德国气象学家和极地探险家魏格纳是大陆漂移的创始人。
(1912)
要点
a.假设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泛大陆(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b.由于大陆原来是一大块,所以以前根本不存在大西洋、印度洋,而只有围绕泛大陆的广阔海洋—泛大洋(古太平洋),以后大陆分离,形成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收缩形成现今的太平洋。
c.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就象大冰山一样沉浮在较重的硅镁质岩浆里,大陆就在硅镁层上漂移,当大陆漂移时,前方的洋底被大陆所掩盖,后方的硅镁层洋底不断增生出来。
d.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
向西漂移的力(天体引潮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证据
a.地形(大陆的拼合)
b.古生物的证据
c.地层及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
d.古气候证据
e.古冰川证据
f.磁极
g.同位素年龄
(2)海底扩张学说
提出人物
赫斯--“开普·约翰逊”号军舰指挥官1960年提出,迪茨1961
要点
a.大洋中脊(或中隆)是地幔对流物质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的地带,洋壳在中脊连续产生而把大陆向两侧推开。
b.在地球体积基本不变的假设条件下,必须有一部分洋壳在地表的另一地区等速消亡,洋壳就在贝尼奥夫带重新插入地幔。
c.根据有关证据,海底扩张的速度约为2cm/a,这就意味着占地球表面积2/3的大洋壳是在地球历史5%的时间内(2亿年)内形成的,即大洋是年轻而短命的。
另一方面,大陆尽管永远存在,但却只是被动地被拉开、合拢或彼此滑移,各大陆仿佛坐在传送带上,在对流层上慢慢移动。
d.海底扩张的最主要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
证据
a.磁异常条带
b.海岭、火山岛链
c.深海钻探(沉积物、洋壳年龄、热流量)
d.转换断层
地质学界把转换断层、海底磁异常及深海钻探并列为海底扩张的三大证据。
(3)板块构造理论
提出人物
基本原理是1967~1968年由法国的勒皮雄、英国的麦肯齐确立。
1968年6月法国地质学者勒皮雄根据海沟、扩张脊的分布和转换断层的特征,把整个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1973年,威尔逊把所有这些成果总结成了一个术语--威尔逊旋回。
要点
a.固体地球的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
b.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为数不多的刚性板块组成,彼此镶嵌排列,并以每年若干厘米的速度相对移动,其边界有三种类型,地壳变形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变形性质与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关。
c.板块沿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符合欧拉几何学原理,可以用一选定轴的简单旋转运动来描述,在全球范围内,新板块的增生和旧板块的消亡总体上应该是相互补偿的。
d.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可能的一种机制是地幔对流。
证据(没找到)
5.劳亚、冈瓦纳古陆,特提斯洋
劳亚古陆在北,冈瓦纳古陆在南
特提斯洋(古地中海):
古特提斯:
晚古生代(D)到早中生代(T),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洋盆。
20世纪中期以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带的地质调查,发现了冈瓦纳大陆和古亚洲大陆之间存在的二叠纪和更早时期的洋盆沉积记录。
新特提斯:
古特提斯消减后,在冈瓦纳大陆北侧与欧亚大陆南缘之间发育的洋盆。
新特提斯洋盆的开裂主要从侏罗纪开始,并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达到鼎盛时期。
在中国境内,该主洋盆残迹见于雅鲁藏布缝合带。
新生代时期新特提斯消亡,形成了一条全球规模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6.板块构造大事件(注意人物、国籍、年份)
1912年,魏格纳(德国)提出大陆漂移说;
1962年,赫斯(美国)和迪茨(美国)独立地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1963年,瓦因(英国)和马修斯(英国)首次用海底扩张说解释了海底磁异常条带;
1965年,威尔逊提出了转换断层的概念,这个天才般的解释一下子就让海底扩张说在地质学界占据了主流地位。
1967年,海底扩张说已经得到了大量资料的支持和全世界地质学家的广泛承认,因而被普遍认为是地质学研究史上的关键转折性一年。
1968年,勒皮雄(法国)的“板块构造论”便自然而然地应声而出。
1973年,威尔逊把所有这些成果总结成了一个术语--威尔逊旋回。
7.板块与板块边界、大陆边缘
(1)1968年6月法国地质学者勒皮雄根据海沟、扩张脊的分布和转换断层的特征,把整个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边界包括3类:
离散边界、聚敛边界、转换边界。
(3)两种类型的大陆边缘
A.主动大陆边缘
I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
火山岛弧与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II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
大陆岩浆弧与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
B.被动大陆边缘
也称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散型边缘,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
8.威尔逊旋回与盆地演化关系
定义
威尔逊根据古陆的分合演化,把目前见到的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的扩张阶段及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的大洋收缩消亡过程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大洋产生到消亡的洋陆演化模式,称为“威尔逊旋回”。
发展阶段及其性质
阶段
举例
活动
沉积
火成岩
变质程度
胚胎期
东非
大裂谷
上升
很少
拉斑玄武岩洪流
碱性玄武岩中心
轻
幼年期
红海、
亚丁湾
上升
扩展
狭小的陆棚,蒸发岩
拉斑玄武岩海底
玄武岩岛屿
轻
成年期
大西洋
扩展
广大的陆棚,冒地槽式的沉积
拉斑玄武岩海底
碱性玄武岩岛屿
轻
衰退期
太平洋
挤压
岛屿,优地槽式沉积
安山岩类火山岩
深成岩
有些
终了期
地中海
挤压
上升
各样沉积,可能有蒸发岩
安山岩类火山岩
深成岩
可观
遗痕
(地缝合线)
喜马拉雅
挤压
上升
红层及碎屑岩
深成岩
重大
与盆地演化的关系
9.克拉通盆地(注意要学会分析简单盆地,看图说话)
基本概念
克拉通:
大陆地壳上的古老而稳定的部分,在最近至少5亿年内的大陆和超大陆的会聚和分裂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克拉通盆地,在经典大地构造意义上是指近似刚体的大陆板块或稳定的地块内部发育的沉积盆地。
广义的克拉通盆地包括形成在克拉通内部和克拉通周边环境的盆地。
本课程所描述的克拉通盆地:
克拉通内盆地,包括位于结晶基底之上的简单克拉通盆地和位于早期形成的夭折裂谷或其它类型盆地之上的复杂的克拉通内盆地(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类型划分
构造位置:
克拉通内部盆地、克拉通周边环境盆地。
演化期次:
克拉通内简单盆地、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动力背景:
裂谷拉张型、拼拉缝合型、造山褶皱型、稳定结晶性。
克拉通内盆地一般特征
a.盆地宽缓、均匀下凹、剖面对称,长宽比一般1:
1—2:
1;
b.地壳较薄、镜象关系;
c.地温梯度高、热流值高;
d.构造简单、发育正断层;
e.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一致;
f.底部的凹陷部位富含有机质,油气离心式运移,沿盆地的内部构造带和盆地边缘常具有地层—构造复合类型的圈闭。
克拉通内简单盆地特征
1.总体特征:
该类盆地浅而宽阔,形似盘碟,构造简单,沉降速度慢,沉积厚度小(3000-4000m)。
2.具体特征:
(1)盆地宽阔,大致均匀下凹。
翼部一般平缓地过渡到周四台地而没有明显的构造边缘;整个盆地的横剖面基本上对称;
(2)盆地范围内地壳厚度较薄。
盆地基底形态与莫霍面的起伏常成镜像关系,即盆地基底下凹地方正是莫霍面上隆之处、反之亦然;
(3)地温梯度高;
(4)造山变形作用不强烈,盆地内构造简单,褶皱平缓,断层断距不大,这可能由盆地收缩变形或不断增长的沉积负荷引起的均衡调节作用;
(5)正断裂发育,盆地下部层位常有盆地基底下沉早期阶段的地堑构造;隐伏的地堑走向通常显示出三叉分裂型式;
(6)在盆地底部被分割成隆起和凹陷的情况下,凹陷部位常有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层,油气运移方向是离心式的。
沿盆地内部构造带和盆地边缘,常具地层--构造复合类型的圈闭。
10.断陷盆地与拗陷盆地的区别(热体制)
断陷盆地—受断层控制并发生快速沉降、沉积的盆地。
(热隆张)
拗陷盆地—由于地幔拱升后热沉降而形成的盆地,平面呈圆形或碟状,发育在稳定地块上,沉积比较稳定、沉积速度慢。
(热沉降)
断坳盆地构造、圈闭类型
断裂构造(断块油气藏、断鼻油气藏、断背斜油气藏)
背斜构造(普通背斜油气藏、逆牵引背斜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断背斜)
潜山构造(古潜山油气藏)
底辟构造(盐、泥或流体底辟油气藏)
火成岩构造(火成岩油气藏)
不整合构造(不整合油气藏)
反转构造圈闭……
(断陷盆地除了普遍发育上述构造圈闭外,还发育大量非构造圈闭:
隐蔽圈闭等)
11.裂陷盆地
裂陷作用
指引张力作用于整个岩石圈并且导致地壳和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的开裂和断陷的地质作用过程,或造成岩石圈“伸展构造”的既“裂”又“陷”的构造过程。
裂谷
原定义:
发育于平行的正断层之间的一种狭长沉降带
修改后:
是由于整个岩石圈遭受伸展破裂而引起的狭长凹陷
区别:
1.未提平行断裂2.整个岩石圈3.伸展破裂(正断)(强调地壳深层尺度的破裂)
裂陷盆地
有些区域的岩石圈在引张作用下并不是发生单个“裂谷”构成“狭长的”沉降带,而是由大量的“裂陷”构成大范围的沉降区,这种构造单元统称为“裂陷盆地”。
主动被动裂陷区别
主动裂陷作用:
岩石圈底下的软流圈热物质主动上涌,并引起整个岩石圈的水平引张。
裂陷过程是对软流圈和地幔深部热物质主动上涌的反应。
(东非大裂谷成因)
被动裂陷作用:
力源是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产生的区域水平引张力,地壳或岩石圈的裂陷伸展也可能导致岩石圈底下的软流圈热物质的被动上涌。
(美国西部RioGrande裂谷可能成因)
主动裂陷:
“热隆起”→“火山活动”→“裂陷盆地形成”→“热沉降”等构造事件序列。
被动裂陷:
“裂陷盆地形成”→“热隆起”→“火山活动”→“均衡沉降、热沉降”等构造事件序列。
在裂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过程中,裂陷作用既有“主动”成分,亦有“被动”成分,并且在不同阶段可能表现为以不同的动力学机制占优势。
(可通过裂谷作用与火山作用时间对比分析鉴定)
裂陷作用强度与盆地发展序列
a.张应力不足以造成脆性破裂,岩石圈均衡下沉,无断裂或少断裂。
(拗陷)
b.热源供应中断,岩石圈冷却收缩引起热沉降。
(断拗盆地)
c.热源充足,裂谷继续伸展…….(三叉裂谷、坳拉谷、被动大陆边缘和新生大洋)
世界上主要裂谷盆地
东非大裂谷(地堑系)、莱茵地堑系、贝加尔地堑系、汾渭地堑系、早期渤海湾盆地
12.坳拉谷
定义
指从克拉通大陆边缘开口,向克拉通内部逐渐变窄、两边受断裂围限的楔形凹槽
大地构造背景
出现在大陆边缘的凹入部位,与陆缘近于垂直相交;近陆缘处活动性大,越向大陆内部下陷幅度越小,直至最后消失。
古今构造位置
古:
位于造山带一侧,伸入到陆块内的褶皱变形的大型沉积体和山系。
现:
濒临大洋伸入到大陆内狭长的深凹槽。
演化模式
末期坳拉谷关闭反转形成拗拉槽,由拉张作用转变成挤压作用,物源反向
沉积特征
起始为碱性玄武岩充填,随后为粗碎屑砂砾岩及泥质岩覆盖,有时发育碳酸盐岩夹膏盐沉积,其特征与大陆边缘相的沉积十分相似。
在出口处发育大型三角洲和一系列的滚动背斜构造,并随着三角洲向海推进,滚动背斜成排成带分布。
物源方向
与油气关系(以尼日尔三角洲为例)
沉积特征:
有机质丰富,砂体发育。
构造特征:
泥底辟、滚动背斜、岩性圈闭发育。
成藏条件:
良好的油气聚集场所。
13.被动大陆边缘
概念
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型大陆边缘、不活动大陆边缘、尾部大陆边缘),指在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是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
演化特征
a.被动大陆边缘的生成源于上地幔物质上涌,减薄了的地壳通过铲状正断作用形成复杂的地堑系;
b.来自上地幔的熔岩沿裂隙上升,形成洋壳。
破裂不整合标志着陆壳断开的时间。
c.随着洋盆扩大,外侧陆壳逐渐远离洋中脊并冷却沉陷,造就了其上巨厚的被动陆缘沉积岩系。
向主动大陆边缘的演化
a.初始期—断陷小;
b.青年期—断陷规模较大,沉积广、珊瑚礁、藻礁;
c.壮年期—断陷消失,厚度巨大的沉积体,具补偿性前积,底辟、逆牵引构造普遍发育;
d.老年期—褶皱造山——形成与挤压作用有关的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
烃源岩:
陆架和陆坡上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和碳酸盐岩;
沉积:
厚度大、空间展布广、产状较稳定;
构造:
内部发育同生断层、底辟构造和滚动背斜等。
分布
非洲边缘(北部除外)、澳大利亚西部和印度半岛的南部边缘、北美东侧的大西洋沿岸(现代正在发育,形成于美洲与非洲分开后的晚三叠世)。
主被动大陆边缘的比较
主动大陆边缘:
是指汇聚型大陆边缘或聚敛型大陆边缘,环太平洋沿岸的大陆边缘属于这类构造环境。
基本特征:
火山岛弧(山弧)、海沟、倾斜地震带。
被动大陆边缘
主动大陆边缘
离散型(张)
汇聚型(挤)
地震活动不明显
地震活动明显
构造变动弱
构造变动强烈
14.岛弧盆地(看图填空)
15.逆冲推覆构造
逆冲断层的几何特征与地层相关变形
世界主要造山带(碰撞带):
加里东—阿帕拉契亚造山带、科迪勒拉造山带、阿尔卑斯造山带、喜马拉雅造山带
逆冲推覆构造是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有以下几点:
a.扩大含油气面积
b.逆冲作用影响油气生成、运移、聚集
c.逆冲作用影响圈闭类型
16.复理石与磨拉石
复理石:
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
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斜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磨拉石:
又称磨拉石建造:
板块碰撞(陆—陆碰撞或陆洋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巨厚的砂、砾岩占优势的陆相沉积。
岩石成熟度差(分选、磨圆岩差,矿物成分复杂),相变急剧,是一种快速堆积。
17.走滑盆地
A.平行扭动
B.转换挤压(压扭)
导致剪切现象与局部或区域上升断层、逆冲断层、推覆体及局部不整合挤压构造伴生的会聚-斜向应力。
C.转换拉张(张扭)
导致张扭断层发育和各种沉积盆地形成的离散-斜向应力。
花状构造
也称棕榈树状构造,是走滑断层的浅层表现形式,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
压扭应力场下产生,大多数的断层具有逆断距,地层总体表现为背形特征。
负花状构造:
张扭应力场下产生,大多数的断层具有正断距,地层总体表现为向形特征。
类型
a.走滑伸展盆地(拉分盆地、楔形逃逸盆地、伸展弯曲盆地)
b.走滑挤压盆地(又称走滑型前陆盆地)
c.走滑旋转盆地
拉分盆地
是发育最为广泛的走滑盆地类型之一,呈菱形或矩形,主要形成在两条近平行的走滑断层之间,断层呈雁列状阶步叠接,断层之间发育伸展盆地,在右行右阶或左行左阶条件下形成。
(例:
死海、死谷、莺歌海、宁芜等盆地。
)
死谷成因
走滑盆地特征
1.盆地范围小,平面呈菱形或狭长形;
2.剖面为陡倾的断层围限;
3.盆地内以正断层为主,也有逆断层和花状构造;
4.以张扭性应力为主;
5.地壳薄,具镜像倒影关系;
6.热流值高,有火山活动;
7.沉积物与物源区错位,发育冲积扇和三角洲;
8.沉积沉降速率快,沉降中心转移;
9.油气较丰富。
简答题
1.克拉通盆地
克拉通内简单盆地
形态特征:
盆地浅而宽缓、形似盘碟,平面上近圆形,大致均匀下凹。
翼部一般平缓地过渡到周四台地而没有明显的构造边缘;整个盆地的横剖面基本上对称。
基底、镜像关系:
盆地范围内地壳厚度较薄。
基底形态与莫霍面的起伏常成镜像关系,即盆地基底下凹的地方正是莫霍面上隆之处、反之亦然
热流值:
地温梯度高、热流值高
构造(断裂特征):
构造简单,造山变形作用不强烈。
盆地内构造简单,褶皱平缓,断层断距不大,这可能由盆地收缩变形或不断增长的沉积负荷引起的均衡调节作用。
发育正断层。
盆地下部层位常有盆地基底下沉早期阶段的地堑构造;隐伏的地堑走向通常显示出三叉分裂型式;
沉积特征(相带分布):
沉降速度慢、沉积厚度小,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一致,理想的湖泊沉积体系、岩相呈环带状分布
油气特征:
在盆地底部被分割成隆起和凹陷的情况下,凹陷部位常有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层,油气运移方向是离心式的。
沿盆地内部构造带和盆地边缘,常具地层——构造复合类型的圈闭。
总体来说大型油气田较少见,
克拉通内简单盆地实例分析:
a.平面上近圆形,沉积厚度小(3000-4000m),盆地宽度大
b.盆地构造简单,仅见北西—南东向的背斜带。
沉积物:
河流相、海相砂页岩,海相碳酸盐岩和蒸发岩。
c.理想的湖泊沉积体系、岩相呈环带状分布
d.正断裂发育,盆地下部层位常有盆地基底下沉早期阶段的地堑构造;隐伏的地堑走向通常显示出三叉分裂型式;
2.裂陷盆地主要演化路线
a.初始裂谷→伸展型拗陷盆地
大陆裂谷或裂陷盆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再进一步裂陷扩张,早先裂陷作用减薄的岩石圈在热衰减过程中会引起地表拗陷而形成碟状的沉积盆地,称为拗陷盆地。
(这种位于克拉通内部、在先前的裂谷或裂陷盆地基础上形成的大陆内部拗陷盆地,也可以称为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
b.初始裂谷→大陆内窄裂陷盆地(裂谷、裂谷系、地堑系)
与克拉通内断拗盆地相似,但在断陷发生后断裂继续活动,并不断往两侧扩展,边界断裂一直控制着整个盆地的发育。
c.初始裂谷→大陆间裂谷→新生大洋盆地
原先的大陆内裂谷的轴部形成了新生的大洋地壳,并成为两个或多个板块的离散边界。
原洋盆地的裂陷作用主要发生在新生的洋壳部位,演变成为以洋壳为底的新生大洋盆地。
d.初始裂谷→三叉裂谷→坳拉谷(新生大洋)→坳拉槽(可联系至坳拉谷发育至拗拉槽)
•三叉裂谷系中的两支裂谷扩张演化为新生洋盆,而另一支裂谷的扩张受到限制或停止,成为衰退裂谷(坳拉谷)。
衰退裂谷与新生洋盆、被动大陆边缘相连,但是当洋盆发生俯冲作用继而使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成为碰撞造山带的一部分时,先前的衰退裂谷成为自造山带伸向大陆克拉通内部的坳拉槽。
e.初始裂谷→大陆间裂谷→新生大洋→被动大陆边缘
大陆裂谷演化为陆间裂谷→新生大洋后,裂陷扩展主要发生在洋中脊,早先被裂陷的大陆地壳部分不再发生显著的裂陷作用,成为与新生洋盆过渡的被动大陆边缘。
(注:
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盆地,是个板块内部稳定的构造区,是一个浅海到半深海的巨厚的沉积堆积体。
)
3.弧沟体系
类型
由空间展布可分为洋内弧沟系(岛弧—海沟)与大陆边缘弧沟系(山弧—海沟)
(1)洋内弧沟系
地壳特征:
一般为洋壳、有些具陆壳性质。
(厚薄不一)
成因及类型:
A.在岛弧间海底扩张把岛弧一分为二(移动型—冲绳、马里亚纳)
B.在原火山弧的大陆边缘由于海底扩张分裂而形成洋内弧沟系(分离型—日本)
C.海洋岩石圈中发生火山活动形成(不动型—阿留申)
(2)大陆边缘弧沟系
按地理类型分为:
A.大陆边缘弧沟系中的火山链呈岛屿,弧后地区为浅海所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油 盆地 构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