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11601740
- 上传时间:2023-03-20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04.76KB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
学习本组课文,在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的同时,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通过交流生活体验、讲述真情故事、写作生活片段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本组课文,在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的同时,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可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法与学法:
1.由于本单元文章故事性强,篇幅较长,在初读课文时,着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2.教学时要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是怎样把感情写具体、写生动的。
3.在教学时,强化文本与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真正触动学生心扉并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目的。
五、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51人,男生27人,女生24人。
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
也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特别在阅读方面。
本单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21.《老人与海鸥》………………………………………………………………2课时
22.《跑进家来的松鼠》…………………………………………………………1课时
23《最后一头战象》……………………………………………………………2课时
24.《金色的脚印》………………………………………………………………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七…………………………………………………………………2课时
回顾·拓展七………………………………………………………………………1课时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教学内容
21.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尽可能地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学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初步让学生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感。
教法学法
交流、探讨、联系自我。
教学准备
1.自学生字,熟读课文。
(学生)
2.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型课时
新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个性修改
自
学
指
导
说说你想象中的海鸥。
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对海鸥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预习卡,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1.你们喜欢海鸥吗?
你们见过海鸥吗?
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
1.出示朗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学生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启
智
探
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再给课文划分段落。
2.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层后全班交流。
3.快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学习第一部分(第1~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交流,并进行一系列的赏析。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感性的悟:
从三个“褪了色”中我们体会到老人的生活简朴。
理性的悟:
一个生活简朴的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可见老人对海鸥那种无私的爱。
这里用不多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感性的悟: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
理性的悟: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那么和谐!
“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海鸥有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感性的悟:
多么朴实的名字!
反馈矫正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小名吧?
有的还不止一个。
在家里,爸爸妈妈喜欢叫你的小名,有着暖暖的感觉。
透过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什么样的情感?
理性的悟:
透过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
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吗?
拓展运用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写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写了哪两件事?
2.整理有关“海鸥老人”的资料。
作业布置
1.书写并掌握生字和词语;2.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课后反思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过程与方法: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
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
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
教法学法
交流、探讨、联系自我.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型课时
新授课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个性修改
自
学
指
导
学生在回忆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画出令人感动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认真体会。
想象说话
复习导入《老人与海鸥》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分为哪两个分?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课件出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
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喂海鸥的默契美。
3.体会人鸥的对话美,让学生两人一组模仿老人和海鸥的对话,感受和谐之美。
4.进行关爱动物的思想渗透。
(二)体会海鸥对老人的爱。
1.教师创设情景,指导朗读这些感人的场面,引导学生感受海鸥像老人的儿女一样的情感,提出讨论问题:
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2.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低沉的音乐想象假如自己就是一只守灵的海鸥会说些什么?
启
智
探
究
(一)自主探究第(1~13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2.学生通过图片和资料的介绍,根据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想象老人坚持喂海鸥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两人一组,模仿老人与海鸥在音乐声中细语轻谈的场面。
(二)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在读中体会情感,找到海鸥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鸣叫,肃立的场景描写,进行批注和交流,品味海鸥爱老人的情感。
2.交流体会海鸥对老人的爱。
3.学生在低沉的音乐中动情地抒发海鸥对老人的情感
1.引导学生交流:
你们说,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真的“意想不到”吗?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教师深入学生,聆听交流过程。
学生试着总结:
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下,一切“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在意料之中。
反馈矫正
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的。
第一方面:
作者通过描写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讲述了老人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再现了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第二方面:
作者通过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描绘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
1.作者是如何表达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的?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
第一,老人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第二,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么娴熟,海鸥与老人之间又是那么默契,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第三,老人给海鸥取了名字,“亲昵”地叫着它们的名字,边喂食边聊天;第四,“太阳偏西”,海鸥即将飞离,老人眼里满是“企盼”;第五,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
拓展运用
学生浏览课文,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喜欢哪一部分,并说出理由。
2.教师适时点拨,了解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并用心体会。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用平凡中饱含深情的手法写写生活中的某一片段
板书设计
喂食海鸥
老人与海鸥相伴老与海鸥相伴呼唤海鸥无私的爱
亲切说话
老人与海鸥
翻飞盘旋
海鸥为老人吊唁肃立呜叫震撼的情
白色漩涡
课后反思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教学内容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法学法
自主阅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松鼠的资料、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学生)
2.准备关于松鼠的课件及资料。
(教师)
课型课时
新授课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个性修改
自
学
指
导
学生交流对松鼠的了解。
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松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懂文中新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说说松鼠在“我”家主要做了几件事?
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学习,给课文分段。
激趣入题,导入课文
(出示课件,展示松鼠图片)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但是它们生活在森林里,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看看它的生活是怎样的。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引导自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主要做了几件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4.按照上面几件事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层次。
启
智
探
究
1.细细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圈圈、点点、写写。
完成后,四人小组共同交流感受、体会。
2.交流自己画的语句,并交流体会。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预设:
从松鼠的习性、动作描写、松鼠与作者的亲密关系、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等方面进行交流。
)
默读全文,说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画出有关的语句进行品读。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
“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松鼠的活泼与淘气。
)
(2)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松鼠的淘气与活泼吗?
(指导朗读。
)
(3)作者一家任由它满屋乱跑说明什么?
(对它的喜爱。
)
(4)再次指导朗读。
2.出示: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
”
(1)理解“蹭”。
(摩擦。
)
(2)为什么不直接用“摩擦”而用“蹭”?
想一想一个“蹭”字写出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出示: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
”
(1)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
(2)指导朗读。
4.出示: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
‘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
(1)“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这句话什么意思?
(原来松鼠偷吃了“我们”家的方糖。
)
(2)课文不写“松鼠偷吃了我们家的方糖”,而写成了“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说明了什么?
(3)指导朗读。
5.出示:
“爸爸哈哈大笑,说: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
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
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
(1)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什么?
(2)课件补充松鼠储备冬粮的资料。
(3)指导朗读。
6.出示:
“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
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
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
(1)理解“空落落”。
(失落)
(2)从“空落落”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反馈矫正
1.学生交流。
2.跟随教师的总结,学习本课的写法。
(通过爸爸的话和“我”的议论,从侧面反映“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还抓住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写出松鼠活泼可爱、动作灵活等特点。
)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教师:
整篇课文无处不体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那作者是通过什么告诉我们的呢?
(总结写法并板书。
)
提示: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有趣的事来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全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的。
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拓展运用
学生交流
总结写法。
根据本课写法进行小练笔,并在写后进行交流
1.提出讨论问题:
全文没有找到“喜爱”这个词,但大家刚才却谈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为什么会这样呢?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2、结合学生交流的内容总结写法。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假如松鼠跑到你家里来,你会怎么做?
请写下来。
作业布置
1.跟随教师的总结,学习本课的写法。
2.根据本课写法进行小练笔,并在写后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贮存冬粮
跑进家来的松鼠晾晒蘑菇可爱的松鼠,人人喜爱
给自己垫窝
课后反思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教学内容
2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体会战象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
教学重点
1.结合语言环境,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2、.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训练学生运用心理描写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的深厚感情。
教法学法
在悟中学,抓动作、神态等细致的描写来表现动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预习课文,了解大象。
课型课时
新授课二课时
学
指
导
1、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2、学生观看课件出示的图片。
3、师生交流作者及写作背景。
4.学生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5.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喜欢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6.学生交流:
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7.阅读全文,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8.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激情导入:
1.设疑激趣:
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呢?
2.激情导入。
介绍嘎羧是这场战象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
(板书课题)
3.简单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2.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
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4.以上四个感人片段理清文章脉络:
启
智
探
究
1、默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说一说文章中的战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嘎羧行为、神态的句子,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
1.默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让学生细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的战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嘎羧行为、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高尚情怀。
反馈矫正
指导学生做练习
补充成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
________
()遭不幸:
_______
体力不():
________
()不成声:
_______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排山倒海(dǎodào)
中弹(zhònɡzhōnɡ)
浴血搏杀(xiěxuè)
扑喇喇(lǎlā)
拓展运用
学生畅谈自己对战象的了解。
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自己对战象的了解。
作业布置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英雄垂暮(1~4)
最后一头战象重披战甲(5~11)
凭吊战场(12~16)
庄严归去(17~23)
课后反思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授课人:
授课日期: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第七单元
主备人
教学内容
23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
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从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人象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法学法
交流、讨论法,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描写动物内心的方法就是品味细节,抓动作,神态细致刻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型课时
新授课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个性修改
自
学
指
导
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交流嘎羧留下的印象。
1.引导学生交流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整理,明确本节课目标。
启
智
探
究
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1、从“
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想看到象鞍的急切心情。
)
2、从“呼呼吹、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3、从“泣不成声、系纱巾、绑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们对战象已经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能忘记战象在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人们对战象的将要死去表达了极度的悲伤。
顺势再巩固侧面描写
找出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证明你的观点。
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
从这些可以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
“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
因为这头战象经历了战斗的洗礼,为人们立下了战功,所以人们尊敬它,照顾它,不让它搬运东西,格外地善待它。
从这里感受到战象也已经对村寨和村寨的人们产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没有忘记村寨的人们对它的救助,对它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研读语句,细感悟
1.找出描写嘎羧行为、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英雄情怀。
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
(2)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这是什么动作,嘎羧可能在想什么?
(3)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
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可联系前面的“威风凛凛”,逐渐“衰老”和现在进行对比理解,教师的诱导,使学生切身体会到。
)
(4)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ā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这时,它身体膨(péng)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a.嘎羧来到哪儿?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
”)
b.嘎羧来到这里干什么?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
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
c.对礁石“亲了又亲”,嘎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