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鲁教版.docx
- 文档编号:11593312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34.80KB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鲁教版.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鲁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鲁教版
第18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常与工业转移、国土开发、区域背景等资料相联系,考查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一、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1.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①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
②人口密集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大部分、美国东北部。
(2)我国人口分布
①分布不平衡
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区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少;汉族集中地区多,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少。
②人口分布界线
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力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__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人口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
①19世纪以前:
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4)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
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易混辨析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深度思考】 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吗?
提示 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一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区
原因
区域性
人口密集区
亚洲东部与南部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
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人口稀疏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极洲大陆区
地带性
纬度分布
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海陆分布
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垂直分布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下图完成
(1)~
(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B.20°N~30°N
C.30°N~40°ND.40°N~50°N
(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为23.2%,是最大值。
第
(2)题,40°S~50°S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
答案
(1)B
(2)C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 因
自然环境
地形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200米以下的平原
人类的生产生活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气候
气温:
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降水:
较丰富地区
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水资源
干旱地区人口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
土壤
土壤肥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人口的聚集
矿产开发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社会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影响最为显著:
农业社会居民点比较分散;工业社会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
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宗教、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历史因素
考法 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
1.(2012·上海地理,19~20)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据此回答
(1)~
(2)题。
(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解析 第
(1)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相对纬度低,气温较高,适宜人类的生活,且开发的历史较长,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第
(2)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结合图例可以分析判断,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是由于资源的开发,经济的发展造成的。
答案
(1)C
(2)B
2.[2012·四川文综,36(4),6分]下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
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题干要求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需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
解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影响上述因素的信息,如该岛地处纬度较低的热带;该岛位置决定其为热带季风气候,降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结合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分析该岛的地形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分析比较南部与北部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优越性。
答案 原因:
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农业发展。
3.[2012·江苏地理,28(4),5分]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然后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加拿大东南部的地理特征,作出符合实情的具体分析。
答案 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考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
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生态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图所示:
(2018·湖南怀化模拟)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但是没有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约902万人,比2013年锐减5200万人。
从区域分布看,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据此完成
(1)~
(2)题。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城市化水平提高D.城乡差距缩小
(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B.中西部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C.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D.中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不足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可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城乡差距缩小,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
第
(2)题,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人口外流数量较多,导致出现较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答案
(1)D
(2)C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
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
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考法一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
1.(2016·课标Ⅲ,4~5)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
(1)~
(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
(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
第
(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
故选C项。
答案
(1)A
(2)C
2.(2013·课标Ⅰ,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
(1)~
(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
解析 第
(1)题,两组图分别展示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20世纪90年代的总人口增长率小于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减缓,A项错误;两个时段总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可见总人口增加,B项错误;对比两组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自然增长率大于20世纪80年代,C项错误;人口迁移量取决于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0世纪80年代两者之和大于1%,20世纪90年代两者之和约为0,可见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
第
(2)题,该城市人口超千万,为超级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说明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国内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且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迁出,说明该城市环境恶化,国内产生其他的新兴城市和工业基地,且该城市自然增长率在1%~2%之间。
这些符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特征,A项正确。
答案
(1)D
(2)A
3.[2017·天津文综,12
(1),4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迁入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结合材料中“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回答两条社会经济原因即可。
答案 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考法二 人口迁移状况分布
4.(2014·海南地理,14~15)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完成
(1)~
(2)题。
(1)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
(2)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
综上所述,A项正确。
第
(2)题,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川渝地区经济最落后,因此选D项。
答案
(1)A
(2)D
考点三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主要体现在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城市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
(2013·课标Ⅱ,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
(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
(1)题,图中显示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略高于四川,但贵州人口总量远小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反而小于四川,故选项A错误;同理,上海迁入人口比重要高于广东省,但广东迁入人口数量要多于上海,故选项B错误;浙江和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接近,但图示浙江人口净迁入比重远高于江苏,从而导致浙江人口增长率要高于江苏,故选项C正确;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和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因此,安徽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天津,故选项D错误。
第
(2)题,读图可知,皖、赣、黔三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且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三省的老龄化进程,选项A错误;皖、赣、黔三省的迁出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导致迁出区农村人口比重降低,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项C错误;沪、津、京三市为人口净迁入地区,由于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延缓三市的老龄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三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
(1)C
(2)B
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三个角度
①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②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③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四个方面
①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②性别比:
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③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④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考法 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积极影响
[2016·江苏地理,28
(2)、(3),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月均温℃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降水量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月份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
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量mm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 第
(1)题,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结合气温、降水资料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另外,攀枝花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齐备;地处西南,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第
(2)题,注意题干要求“积极意义”,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人口迁移坐标图的判读
人口迁移坐标图是根据人口迁移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主要的考查形式是点状图、线状图(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点、线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
[典图示例]
获取信息
本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在某时段的迁移人口比重图,读图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①该图的纵坐标表示迁出人口比重,②该图的横坐标表示迁入人口比重,③迁出人口比重最高的为安徽省,④迁入人口比重最高的为上海市。
解读信息
1.迁出人口比重的判读
过图中某省级行政区的点向左作平行线,平行线与纵轴交点对应的数值即为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出人口比重,如安徽省的迁出人口比重约为9%。
2.迁入人口比重的判读
过图中某省级行政区的点向下作垂线,垂线与横轴交点对应的数值即为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入人口比重,如上海市的迁入人口比重约为24%。
3.确定人口机械增长状况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比重-迁出人口比重,根据各省级行政区的迁入和迁出人口比重,即可判断出人口机械增长状况,如安徽省的人口机械增长最低,上海市的人口机械增长最高。
[类图通法]
人口迁移坐标图的读图流程
第一步:
读图名,识图例,定方法
读图前必须首先认清图例,有助于分析图像主体内容。
第二步:
读坐标,看趋势,抓细节
明确坐标地理含义,无论是静态图,还是动态图.都必须使图中主体事物(柱状组合、折线变化、点状分布等)与坐标数据对应准确.然后分析坐标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
重概括,慎表达,整合信息
概括图中地理事物的有机联系,进行形式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图中蕴含的信息和题外信息有机组合,结合设问,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学以致用]
考法一 人口迁移坐标点状图的判读
1.(2018·四川泸州一诊)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回答
(1)~(3)题。
(1)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
(3)对西藏图示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 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 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 第
(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多,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由此判断工资水平、空间距离、教育资源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而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
第
(2)题,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城市白领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流家乡的情况。
由图分析可知,广东经济较发达,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优势条件丧失而大量外迁,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
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一方面是由于青藏铁路等的修建,加强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该地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
(1)B
(2)C (3)A
考法二 人口坐标折线图的判读
2.(2018·洛南市三校联考)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2)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
解析 第
(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人口迁入率始终高于人口迁出率,即该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始终为正值,所以,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第
(2)题,影响人口迁移方向与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一般规律是由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故上海符合题意,安徽、湖南、河南以人口迁出为主。
答案
(1)D
(2)A
限时规范专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浙江文综,3~4)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1~2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
故D项正确。
第2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
答案 1.D 2.C
(2015·北京文综,11)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六 单元 人口 地理环境 18 空间 变化 学案鲁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