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 文档编号:11555912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6.07KB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模块综合检测
(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去的邮驿
陈芳烈
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邮驿是古代官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它有三大特点:
一是官办、官用、官管;二是以通信为主体,融通信、交通、馆舍于一体;三是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相结合的接力传递方式。
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
唐代的官办邮驿遍设于交通线上。
一般是30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
公元630年前后,共有驿夫18000多名,专事传送公文和军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陇西行》中所写到的邮驿颇为传神: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关山飞雪,一片迷茫,不见烽烟,烽火联系中断了,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
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十里一亭,五里一邮”,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
驿道上传送着各种公文、书信。
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件,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速进行传递。
1987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
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
在那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中,书信占有一定比例,内容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
当年邮驿之盛、丝绸之路之繁华,在这些被尘封的信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迢迢驿路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以及因战乱而给国家和黎民造成的灾难。
在敦煌遗书中,有一封《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提供了吐蕃全面攻占河西前的诸多信息,引证和补充了历史。
古代的驿道,大都是为官府服务的,民间的书信往来十分艰难。
唐代杜甫有“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的诗句,表明了民间通信不畅的现实情况。
在描述邮驿的文字里,有“古驿通桥水一湾,数家烟火山榛菅”以及“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类对古代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所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
唐玄宗命人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修建黄花驿,后据考证,竟是为了迎接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进京而设置的。
贵州巡抚佟凤彩曾上书皇帝,列数当年驿夫的苦难,说“夫抬一站,势必足破肩穿;马走一站,也必蹄瘸脊烂”。
古代的驿路早已离我们而去,交织着繁盛与悲凉的邮驿历史仍停留在史学家们的历史故事和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供后人回味那“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情景。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邮驿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邮驿在我国最迟产生于商朝,其功能以通信为主,融通信、交通、馆舍为一体。
B.邮驿是官办、官用、官管的通信、交通机构,被称为“国脉”,在当时的社会十分重要。
C.邮驿见证了很多朝代的兴废存亡,也直接体现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灾难。
D.邮驿给百姓带来苦难和沉重负担,清朝佟凤彩曾上书皇帝,谈论到驿夫生活的苦难。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项,文中说的是《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提供了战争前的信息,邮驿无法直接体现战乱带来的灾难。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邮驿传递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相结合的方式,如唐代诗歌“十里一走马”就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
B.唐代的邮驿一般是30里一站,主要功用是通信、提供食宿等,而其中驿夫的工作主要是传送公文和军情等。
C.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也是邮驿比较繁盛的地方,如唐代,这里的邮驿很多,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
D.处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的为迎接神话人物进京而修建的黄花驿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不关心百姓疾苦的现实。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错误,文章引用诗歌主要是为了说明传递军书的紧急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角上插上羽毛的信件是重要信件,就像今日的加急快件,时间不能耽误,需要驿骑们快马加鞭,迅速送到目的地。
B.敦煌的悬泉置是古代著名的驿站,1987年被发现。
那里存有大量简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C.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敦煌遗书中的书信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些书信可以作为研究敦煌历史的史料。
D.描写邮驿的文字中有对古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这些描写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最重要的部分”错误,原文说的是“大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
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
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
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
自言尝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
“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
”抟往栖焉。
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
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
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名闻者。
显德三年,命华州送至阙下。
留止禁中月余,从容问其术,抟对曰:
“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
”世宗不之责,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
既知其无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
五年,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
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
“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
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
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
与之语,甚可听。
”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
“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教人乎?
”对曰:
“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古今,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
正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
”琪等称善,以其语白上。
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端拱初,忽谓弟子贾德昇曰:
“汝可于张超谷凿石为室,吾将憩焉。
”二年秋七月,石室成,抟手书数百言为表,其略曰:
“臣抟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
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六·隐逸上》,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B.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C.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D.上益重之/下诏赐号希夷先生/仍赐紫衣一袭/留抟阙下/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上屡与之属和诗赋/数月放还山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句中的代词、名词等关键词,然后根据上下文大意断句即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辟谷:
指不食五谷,是道家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等。
B.黄白术:
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C.陛辞:
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宋代官员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辞行。
D.朝觐:
在本文中指臣子朝见君主,另外,也可指宗教徒朝拜圣地、圣像等。
解析:
选B。
黄白术是炼丹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以黄喻金,以白喻银,总称“黄白”。
制取“黄白”的方法技术,即称“黄白术”。
B项中的解释是“黄老之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抟年轻时积极向学,精通经史百家之言,而且颇有诗名,后来考进士落第,于是不再求取功名利禄,而是寄情山水。
B.陈抟自称入道得到了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的引导,他在武当山九室岩修道二十多年,经常一睡就一百多天不醒。
C.陈抟因修道而名气很大,周世宗留他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后才放他回去,后来还让朱宪顺路给他带去许多帛和茶叶。
D.陈抟是个明大理之人,他劝周世宗“以致治为念”,对宋琪等说,天下太平时期君臣应该同心同德,振兴教化,而不应致力于修道。
解析:
选B。
根据原文可知,陈抟一睡就一百多天不醒是在少华山石室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
(5分)
译文:
(2)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
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
(5分)
译文:
答案:
(1)(陈抟)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妇人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越来越聪明有悟性。
(2)(陈抟)到了那个日期就去世了,过了七天身体还有余温。
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整整一个月未散去。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
(陈抟)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妇人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越来越聪明有悟性。
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一点都不会忘记,很有诗名。
后唐长兴年间,进士考试中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而以山水为乐。
他自己说曾经遇见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他们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对陈抟说:
“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
”陈抟就前往那里居住。
于是他在那儿服气辟谷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
(后来)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住在少华山石室中。
每次入睡,多是一百多天不醒。
周世宗喜好道家金银炼丹术,有人把陈抟的姓名上奏朝廷。
显德三年,周世宗命令华州把陈抟送到朝廷。
(周世宗)留陈抟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慢慢地询问他的道术,陈抟回答说:
“陛下是四海的君主,应当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思考的事,怎么能留意炼丹这样的事情呢?
”周世宗没有责怪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推辞不接受。
知道陈抟没有其他法术后,周世宗就放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下诏让华州长官逢年过节慰问陈抟。
显德五年,成州刺史朱宪向皇帝辞别赴任时,周世宗让他带五十匹帛、三十斤茶叶赐给陈抟。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陈抟来朝廷觐见,太宗对他很优待。
太平兴国九年,陈抟再次来朝廷觐见,皇帝对他的礼遇更加隆重,对宰相宋琪等人说:
“陈抟独善其身,不追求权势利禄,正是所说的方外之士啊。
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推算他的年龄将近一百岁了。
陈抟自称经历五代的离乱,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觐见。
与他交谈,很有收获。
”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容地询问陈抟说:
“先生得到的清静无为的修养之道,可以传授给别人吗?
”陈抟回答说:
“当今皇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仪表,博古通今,深通治乱之道,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
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振兴教化、治理天下的时候,勤奋修炼,没有比这个任务更重要的了。
”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
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下诏给陈抟赐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他一套紫衣,留他住在皇宫,命令官吏扩建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
皇上多次与陈抟赋诗唱和,几个月后放他回山。
端拱初年,陈抟忽然对弟子贾德昇说:
“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造间洞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
”端拱二年秋天七月,石室造成了,陈抟亲自写了数百字的奏表,其大概是说:
“臣陈抟命数到了终结的时候,圣朝难以依恋,随后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陈抟)到了那个日期就去世了,过了七天身体还有余温。
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整整一个月未散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 村①
梅尧臣
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②论。
【注】 ①深秋时节,诗人从遭遇水灾的淮河边经过,见沙洲上的小村子,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②版籍:
交纳租税的户籍。
8.诗歌颔联的“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答案:
“寒”是冷的意思。
用一“寒”字,既写出鸡已冷得瑟缩可怜,又点明季节已是深秋。
为下面写老头自己没有裹体的衣服,用自己的身体为孙子取暖做铺垫。
9.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诗中通过诗人从一个小村落看到的情景,真实地描绘了人民的悲惨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
前三联叙诗人之所见,真切、自然、不加渲染,在客观的描述中,渗透着诗人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最后两句为诗人的悲叹和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含蓄而委婉,使全诗的主题得到升华。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写氓接女主人公前进行了占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氓占卜的过程和结果。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解析:
易错字“锱铢”“筮”“咎”“燕”。
答案:
(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无疾而终
周大新
瞎爷并不是全瞎,瞎爷的右眼还凛凛睁着,放出箭一样的光。
瞎爷的左眼瞎在他九岁那年。
一场高烧之后,瞎爷忽然向他爹娘报告:
我的左眼看不见了!
两位老人一惊,忙过来用手在他左眼前晃,那只左眼果然像坏了的钟摆一样一动不动。
未料爹娘哭得正伤心时,他慢腾腾开了腔,说:
“爹、娘,哭啥?
应该笑才对!
这场病不是才弄坏了我一只眼?
总比两只眼都弄坏了要好吧?
”两位老人听到这番话后先是惊住,后来想想也在理,遂止住了眼泪。
瞎爷于是继续向高处长。
瞎爷的家境不好,爹娘无力供他读书,但又想让他识些字,便求了相邻的一家富户,让他每日去那家的塾馆里旁听私塾先生讲课。
可只听了一年,那家便不让他再去,理由是他记性太好,和那富户的孩子相比,很显出那家孩子的笨来。
爹娘于是就叹息自家的穷。
他说:
“娘,你甭伤心,你们已经生法送我去读了一年书,我如今也已经识了些字,我总比那些一天书没念、一个字不识的孩子强吧?
”
爹娘听了,觉得也是,便不再自怨自艾,心情恢复如初。
瞎爷长到娶亲的年纪,因为瞎了一只眼,媒婆们就很少上门,这很让他的爹娘着急。
一日,邻居七娘来,说从鲁山那儿逃荒到北庄的一家人,想嫁女儿,而且提的条件很低,只要男方家里有吃的就行,只是那姑娘嘴唇有些毛病,先天豁。
瞎爷听见后,劝爹娘,说:
“能娶到这样一个媳妇就不错了,和世上那么多光棍汉比比,咱还不是好到了天上?
”爹娘一听儿子这话,觉得也真有道理,高高兴兴地做起了公公婆婆来。
瞎爷和豁唇媳妇的感情很好,婚后六年就生了五个孩子。
几个女儿虽然生下来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可到底也慢慢地长大了,而且一个个也都长得水灵灵漂漂亮亮的。
豁唇奶常常望着她那一群身子丰满健壮的女儿,在心里诧异:
这些孩子们身上的养分都是从啥子地方吸来的?
是从那些野菜、红薯和照得见人影的稀粥里吗?
有女百家求,媒婆们开始上门了,瞎爷噙着旱烟袋,很是自豪地坐那儿听媒婆们介绍着一个个求娶的人家,最后为大女儿娥娥选定了一个做木工活的小伙。
瞎爷跟大女儿说:
“不论到啥年代,木匠总有活路做,你跟这小伙子过一家,包你这辈子再也饿不了肚子!
”
瞎爷料事还真没错,那木匠小伙手艺好、又勤快,四乡里不断有人请他去做活儿,活儿做完,人家总要送上一袋半袋苞谷抵工钱。
这样一年下来,家里总要积攒不少粮食,做了媳妇的娥娥从此便再也不用过那种吃糠咽菜的日子了。
不过,有一点瞎爷没有料到,就是木匠小伙的脾气特暴躁,动不动就打骂老婆,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动手动脚,直把娥娥打得鼻青脸肿跑回娘家来。
瞎爷对娥娥说:
“依我看呐,你的命还算好哩!
木匠小伙比起那些识文断字知道心疼老婆的女婿,是差了一些,不过,天底下比他还差的女婿可多得是,就说南庄水枝她女婿吧,那人天天去赌场里赌,有时把棉袄都赌输了……”一席话说得娥娥低下了头。
第二天,娥娥就收拾了一下,又回了婆家。
日子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堆又一堆,瞎爷也显出老了。
豁唇奶小丈夫几岁,这时便替瞎爷张罗“老屋”——棺材。
可是宅子上没有大树,家里也无多余的钱去买好的木材,豁唇奶只好买来一堆槐木。
槐木这东西不大适宜做棺材,不经沤,可是便宜。
豁唇奶把木头买来,让大女婿来做。
大女婿砰砰啪啪地又砍又锯,忙了几天,总算把棺材做起来了。
可这棺材实在说不上排场漂亮,邻居的老人们看后都摇头,豁唇奶也愧疚得很。
不料瞎爷看后却很满意,他拍着豁唇奶的肩头说:
“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们的上等柏木棺是差些,可比起那些穷得根本买不起棺材,尸体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好得很吗?
我日后睡到里边总也可以少了日晒水浸吧?
好,好!
”
豁唇奶的心里被这番话说得轻松多了。
瞎爷是在七十二岁的那年冬天去世的。
瞎爷的死属于正常的老死,死前没有发现什么病。
瞎爷临死前,听到老伴在床头哀哭,还用极微弱的声音劝道:
“哭啥?
我已经活了七十二了,比起那些活八十、九十的人,我不算高寿,可比起那些活四十、五十就死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吗?
……”
瞎爷死时面容安详,两个眼角还有笑容留着……
(选自《山东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题目“无疾而终”很有意蕴,很好地表现了做人要知足常乐,要学会随遇而安的主题。
B.文章开篇写“瞎爷”不是全瞎有总括全文的作用,特别是“右眼还凛凛睁着”表现了瞎爷敏锐的观察力,“放出箭一样的光”体现了瞎爷的智慧和精明。
C.瞎爷、豁唇奶的几个女儿都健壮、漂亮,二人也为之骄傲,但大女儿在性格上有点柔弱,没有主心骨,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挨了丈夫的打也没有脾气。
D.小说用娥娥的丈夫木匠来衬托瞎爷,瞎爷与豁唇奶婚后感情很好,这都得益于瞎爷的好脾气,作者以此告诫人们要像瞎爷一样爱自己的家人。
E.文章对豁唇奶着墨不多,但形象刻画生动,在艰难的环境下养活五个孩子、在瞎爷高龄时给他准备棺木等,形象地诠释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
解析:
选AE。
B项,“有总括全文的作用”说法牵强。
C项,“但大女儿在性格上……没有脾气”错误,一方面娥娥的婚事听父母的安排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她听从老爹的话回婆家去是想把日子过好。
D项,“用娥娥的丈夫木匠来衬托瞎爷”错误,小说中木匠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娥娥的生活状态,引出瞎爷对娥娥遭遇的看法。
(2)小说在塑造瞎爷的形象时写了哪些事?
瞎爷是怎样看待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答:
解析:
回答本题,应先概括小说写了哪几件事,然后分析瞎爷对这些事的看法。
比如听到瞎爷说自己的一只眼看不见东西后,瞎爷的父母很伤心,但瞎爷却觉得应该庆幸眼睛没有全瞎;邻居让瞎爷去旁听老师讲课,一年后便不让他再去,父母叹息自家贫穷不能送瞎爷去上学,但瞎爷却认为上了一年学总比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强;等等。
答案:
①因为一场高烧,瞎爷的左眼瞎了,父母很伤心,瞎爷却庆幸自己只瞎了一只眼。
②瞎爷的父母求富裕的邻居让瞎爷去旁听私塾先生讲课,只听了一年邻居就不让瞎爷去听了,瞎爷的父母叹息自家的贫穷,瞎爷认为自己已经识了些字,总比不识字好。
③瞎爷家境不好,又瞎了一只眼,很难娶亲,有人给瞎爷说了一个豁唇女,瞎爷父母拿不定主意,瞎爷认为能娶上媳妇总比光棍汉强。
④娥娥被丈夫打骂跑回娘家,瞎爷用水枝女婿作对比,劝娥娥回婆家。
⑤因为贫穷,豁唇奶用不适宜做棺材的槐木给瞎爷做棺材,瞎爷觉得比买不起棺材的人好得多。
⑥瞎爷临终时老伴哀哭,但瞎爷觉得自己活得够长了,已经很好了。
(3)文章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答:
解析:
回答段落的具体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段落的具体内容,②体现的人物性格或思想,③与题目、上文的关系等。
从内容上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瞎爷去世时的面部表情,瞎爷的这个状态表明其去世时感觉心满意足,是没有任何痛苦去世的;从结构上看,瞎爷的这种状态正照应了题目“无疾而终”,也总结了瞎爷一辈子随遇而安的思想。
答案:
①交代了瞎爷去世时的状态:
面容安详、眼角有笑容。
②照应题目“无疾而终”,使文章结构严谨。
③对上文瞎爷的行为作总结:
像瞎爷这样随遇而安的人才能够感知生活的幸福。
(4)在每件事情上瞎爷说的话都相似,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解析:
回答本题应注意思考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情感等。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瞎爷说的相似的话主要表现了瞎爷的思想理念,反映了瞎爷知足常乐的性格特征;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分析,瞎爷的这些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作者的情感的角度分析,这些相似的话体现了作者对瞎爷生活态度的认可。
答案: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瞎爷是一个能够劝慰别人、知足常乐的人,小说不断地强化这些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强化瞎爷的思想和生活理念。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瞎爷总能够劝慰别人要学会随遇而安、凡事都往好处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不同场景下瞎爷相似的话来反映瞎爷的性格特征,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④表现作者对瞎爷思想的赞同,希望人们都能够像瞎爷一样看待自己的生活。
瞎爷劝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习题 模块 综合 检测 Word 答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