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建筑文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1552153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73.92KB
旅游建筑文化教案.docx
《旅游建筑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建筑文化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建筑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起源的基本知识
2.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建筑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
重点:
儒家、佛家、道教、民间风俗等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难点:
文化意识在建筑上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借助建筑实体案例、影像资料、通过分析得出知识、得到文化思维启发
作业及辅导:
收集建筑民俗资料
课后小结:
中国古代建筑的土木意义
第四章旅游建筑文化
导入: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
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同学举例),这些都是我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代表。
我国的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是有的早已中断,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
只有中国的古代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教学目标:
五大项目及其关联任务设定,使学生对中国古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以及其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基本“文化语言”、“技术语汇”和“艺术特征”可以有初步的整体认识。
1.掌握中国古建筑基本结构。
2.掌握建筑艺术特征及其历代风格特点。
3.熟悉中国古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4.理解中国中国古建筑形制结构演变、衍化发展的轨迹。
5.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重点内容:
儒家、佛家、道教、民间风俗等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难点内容:
文化意识在建筑上的表现形式。
一、中国传统思想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如:
承德避暑山庄,受道教“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无论任何建筑都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协调,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川形势地理特征,气候条件,森林植被等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2.敬天祀祖:
祭天、祭社稷、祭祖被认为是最重大的祭祀活动,称为国之大典,合称“三大祭”。
(三大祭的坛庙建筑如:
天坛、社稷坛、太庙)
3.皇权至上:
(以中为尊)在国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
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两侧。
(如:
故宫明显的中轴线)
4.以家长为中心: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发展阶段
⑴第一阶段:
新石器时期至原始社会晚期(萌芽)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我们了解到原始祖先在解决住得问题上大约是通过从空中到地面和从地下到地面的两条发展途径,最后创造了有基础、有墙壁、有屋顶三大部分结构的地面建筑。
⑵第二阶段:
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发展和基本形成)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阶级得以集中社会财富据为己有,以营建自己的城垣yuan、宫殿、坛庙等。
奴隶主还得集中大批建筑工匠,专门从事建筑工作,使建筑技术与艺术得以迅速地提高。
奴隶社会的后期还出现了被尊为土木工程之祖的著名匠师鲁班。
这一时期,合金青铜的冶炼技术造出了坚韧锋利的刀、斧、锯、凿等工具,为木结构构件的制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西周已出现了板瓦和筒瓦。
奴隶社会时期在建筑上突出的类型是:
城市和宫殿。
春秋时期成书的《考工记》上最早记录了王都规划的模式,它一直不断影响两千多年来的古代城市规划格局。
这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重要文献。
这一时期建筑,改进创造了三种基本住宅形制:
“庐”式、窑洞式、帐棚式。
⑶第三阶段:
封建社会时期
战国时期:
制砖技术、多层木构架技术、彩画技术、城市规模更大
秦汉:
木构件技术日趋完善;石造建筑物。
秦:
出现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城防、公路、水利工程
汉:
大量使用斗拱,木构楼阁取代高台建筑,宫城建筑宏伟
魏晋南北朝(发展):
砖瓦;金属材料装饰;木结构技术提高;石结构技术巨大进步;大量兴建佛教建筑。
寺、塔、石窟、雕塑与壁画;宫城北移并建东西市。
代表: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它标志着砖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
石工的技术,在南北朝时期,无论在大规模的石窟开凿上或在精雕细琢的手法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如: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隋唐(成熟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
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建筑的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砖的运用逐步增多;琉璃烧制更进一步;雕塑、壁画精美。
建筑特点:
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风格庄重朴实。
代表: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还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主佛卢舍那大佛就是在武则天的时候完工的。
宋代(大转变时期):
宋朝在建筑方面:
首先,城市布局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其次,宋朝的建筑规模一般比唐朝小,无论组群与单体建筑都没有唐朝那种宏伟刚健的风格,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各种形式复杂的殿阁楼台。
建筑特点:
屋顶的坡度增高,出檐不如前代深远,斗拱用真昂;重要建筑的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华丽。
代表: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
元代(发展时期):
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全国各地
建筑特点:
减柱方法是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架结构有了新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的。
代表:
山西芮城永乐宫;湖北武当山金殿;山西洪洞广胜寺。
明清(高峰时期):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获得了不少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明代的宫苑、陵寝的规模都很宏大,而清代的离
宫园林,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又都超过明代。
这个时期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
建筑特点:
“减柱法”在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
明清时期的楼阁建筑,都将内柱直接升向上层,而去掉了辽金楼阁建筑常见的上下层间的斗拱。
这种结构方式在楼阁结构的整体性上具有更大的优点,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时期四合院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和以前朝代有不同特点,即废弃唐宋以来以低矮的廊院围绕主体建筑的手法改为由正房和厢房、墙、门等组成封闭的空间,并通过不同空间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
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就是这种院落组合的典型。
明代末年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
除了汉族建筑以外,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在不断发展。
公元1645年重建和扩建的布达拉宫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艺术特征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具体表现三方面:
1.中国传统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敬天祀祖、皇权至上、以家长为中心)2.重在以平面构图3.以木结构为主。
(二)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基本特征:
1.风格统一,形式多样。
2.坐北朝南,以南为尊。
3.木结构为主,利用地势和台基烘托,借助建筑群体的有机结合来取得宏伟壮丽的艺术效果。
4.5.6.
在封建社会一切建筑都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布局以外,其他基本构件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看: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1.台基:
是高出地面的台子,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根据建筑物的级别而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最高级台基(如:
太和殿)
(2)高级台基(如:
乾清宫)(3)一般台基。
A.普通台基:
早期:
土、碎砖、灰土的三合土——砖、石条。
用途:
小式建筑、大式建筑、宫殿建筑的次要建筑B.须弥座(金刚座)用途:
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建筑、殿堂。
古代的建筑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建筑的?
2.屋身
构成:
木头圆柱、梁、斗拱(木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组合和外部形态。
我国的古代建筑结构,自穴居和巢居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建筑以来,逐渐创造了木构梁柱式的结构体系。
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梁柱式结构以其各方面的优越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主流,井由此而形成了它的独特艺术风格。
3.大屋顶
我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下列我们按等级排列,分别学习一下他们的特点及用途。
五、历代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时代风格:
(一)秦汉风格:
(秦国统一时期)
特色:
1、主体为高大的团块状的台榭式建筑。
2、单体多为十字轴线对称的纪念型风格。
3、屋顶很大,曲线不显著。
4、雕刻色彩装饰很多,题材诡橘,造型夸张,色调浓重。
5、重要建筑追求象征涵义,布局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二)隋唐风格:
(隋唐时期)
特色:
1、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
2、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空间尺度很大。
3、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
(三)明清风格:
(康乾盛世时期)
特色:
1、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
2、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
3、建筑艺术成熟,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又富于人情趣味。
第二节异彩纷呈的中国古典建筑
一、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起源与发展:
⑴宫建筑的私文化⑵殿建筑公文化⑶宫殿建筑的公私文化
(一)宫殿布局:
1.前朝后寝2.三朝五门3.左祖右社(左庙右社)4.严格的中轴对称5.阴阳五行说6.前宫后院
主要的陈设:
华表(故宫前);石狮(左雄右雌);日冕(向指南针的那个);嘉量(太和殿前,像香炉的那个石的);鼎式香炉;铜龟,铜鹤等。
(二)中国现存的古代宫殿
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北京故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
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宫。
前朝三大殿:
太和殿(金銮殿)、中和殿、保和殿
内廷:
养心殿
三座花园(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御花园)
中外宫殿比较
中国:
1.通过组群来体现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3.纵轴线纵长深远——显示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4.重要建筑用台基来承托。
欧洲:
单体建筑高大而宽敞;内部装饰色彩缤纷,豪华雅致。
二、坛庙建筑
(一)祖庙与社稷坛
1.北京太庙
2北京社稷坛
(二)天、地等坛
三、陵墓建筑
教学目标:
1.中国丧葬建筑2.中国陵墓
建筑两大项目及关联任务设定,介绍了我国先民将死文化置于生文化同等地位,谓之“红白
喜事”。
在生死文化的往复交流衍化,先民赋思想遗存与灵魂永垂以精神方式,寓逝去的
躯壳以“重生”。
总是以“不言”的教诲和“无声”的启迪,牵联历史与现实、热烈与冷静、
阴世与阳间的“沟通”,于是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创造了洋洋大观的陵墓建筑形式和规制,直
把“死灵魂”发展成为“活精神”。
陵墓建筑知识的接受,使我们与古人的对话正演绎着“死
去活来”的人类原核状态。
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感悟,才能让同学站在“此在物”前走过历史
的长河与先民“垂谈”,从而使陵墓建筑艺术显出文化本真。
1.掌握历代陵墓的形制、布局、结构
2.熟悉著名陵墓建筑的有关情况
3.熟悉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4.理解中国道家风水学说对丧葬文化的影响
5.了解中国古代墓葬文化发展特征
重点内容:
“死”文化其实是“生”文化的极端表现模式。
难点内容:
怎样理解“死人”建筑与“生活”建筑的文化同构。
1、中国古代墓葬的概述
概念:
筑土为坟,穴地为墓
古墓葬分类:
帝王陵墓、名人墓地、历史和艺术价值墓葬
2、中国古代墓葬结构
(1)地下部分
①墓室结构:
土穴墓、棺椁、“黄肠题凑”、砖石筑墓室
②随葬品
(2)地面部分
①封土
方上(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陵墓)
以山为陵(唐乾陵)
宝城宝顶(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
②陵园建筑
祭祀建筑区(祭殿)
神道(石像生)
护陵监(衙署、市衙、住宅等组成)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陵墓
秦始皇陵——中国、世界最大的陵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明十三陵——长陵以其宏伟的地面建筑闻名于世;定陵已发掘地下宫殿
四、城堡防卫建筑(城墙、护城河)
1、城防建筑的起源
城墙:
城楼、角楼、垛口
代表:
南京城墙、西安城墙
平遥城墙、丽江古城
2、古长城建筑
楚国最早修长城
秦始皇将秦、赵、燕长城连接起来
著名关隘:
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
时期
特点
黄帝
最简单的囿和园
商周
初期造园。
利用自然山泽、水泉、树木、鸟兽造园
春秋战国
已有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
秦汉
出现宫殿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上林苑)
魏晋南北朝
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崇尚自然
唐宋
园林达到成熟阶段——诗画融入园林(写意山水园林)
明清
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
特点:
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金碧辉煌,建筑体形高大,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私家园林:
特点:
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且居住和游览合一。
园林色彩淡雅素净,表现主人悠游林下,寄情于山水之中的心态。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北方类型
特点:
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不足。
江南类型
特点:
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自然条件好,但略感局促。
岭南类型
特点:
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自然条件比北方和江南都好。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叠山
目的:
登高望远,扩大空间。
类型:
土山、土石假山、石山
石材种类:
黄石、太湖石
太湖石五大特点:
绉、透、漏、瘦、丑
代表:
江南三大奇石:
玉玲珑(上海豫园)、冠云峰(苏州留园)、绉云峰(杭州竹素园)
2、理水之法:
掩、隔、破
3、植物
选择植物标准:
姿美、色美、味香
季节与植物:
春天:
玉兰、牡丹
夏天:
荷花、紫薇
秋天:
桂花、菊花、枫叶
冬天:
天竺、腊梅
4、动物
观赏娱乐;隐喻长寿;借以扩大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建筑:
▪厅堂(主体建筑)
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廊
“引”且“观”的建筑
分单廊、复廊、直廊、曲廊
▪亭
起“点景”与“引景”作用
▪桥
作用:
添景、隔景,视觉上扩大了空间
▪舫
将船的造型建筑化
▪榭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
▪轩
形似车厢的建筑物
▪园墙
隔景、漏窗、龙墙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段
1、抑景 2、添景3、夹景4、对景5、框景6、漏景7、借景8、障景9、透景
现存名园
▪皇家园林
▪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
▪私家园林
1、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宋代):
未入园林先成景,复廊
狮子林(元朝):
假山
拙政园(明朝):
水池面积较大,水廊
留园(清代):
曲廊、冠云峰
2、广东四大名园(均建于清代)
清晖园(顺德)
可园(东莞)
余阴山房(番禺)
十二石斋(佛山)
3、其它名园
扬州个园(清):
叠石立意,竹,四季假山。
无锡寄畅园(明):
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此建。
上海豫园(明):
明代潘允端为“豫(愉)悦老亲”而建;黄石假山、砖雕、圆雕、龙墙,“玉玲珑”(江南三大名石之冠)。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建筑 文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