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
- 文档编号:11542227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0.75KB
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
《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2单元
2019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
5、七律长征
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
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
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泥丸(wán)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
“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
“渡”是左右结构,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
3、读诗歌
,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
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释词。
远征:
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
“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说说诗句的意思。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
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4、出示: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释词。
五岭:
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细浪:
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
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
气势雄伟。
泥丸:
泥团子,小泥球。
6、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
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
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
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
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
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
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
(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
哪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作业练习。
抄写《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
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释词。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
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3、说说诗句的意思。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
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
“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
“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
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
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
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
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是巧渡金
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出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释词。
岷山:
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
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8、说说诗句的意思。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写法。
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走乌蒙山渡金沙江夺泸定桥喜爬雪山
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
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
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
,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
4、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五、作业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七律·长征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只等闲”活泼乐观
暖金沙江勇往直前
寒泸定桥
喜过岷山
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时,我始终抓
住朗读为主线,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读中,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词所呈现的画面:
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并学会迁移,在平时的作文中加以运用。
因此,教师要加强阅读与习作表达的联系,让阅读直接指向写作,这样语言的积累与内化,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一定会让习作妙笔生花!
2019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义,会用“斩钉截铁”“坚强不屈”造句。
2、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知道哪段详写哪段略写及其与中心的关系。
3、学习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知道叙述有详有略能够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体会这一行动的动机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听、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三、自学生字、词
1、按生字表记准字音,记清字形。
2、通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词义。
不理解的查字典解决。
3、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
(投影打出)
(1)接受任务。
(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3)把敌人引上绝路。
(4)顶峰歼敌。
(5)英勇跳崖。
四、检查字词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
如“悬”(xuán)、晋(jīn)。
2、字形:
说说哪个易错。
如:
“悬”上半部是“县”,里面两横。
注意区分:
“寇”与“冠”、“晋”与“普”、“尸”与“户”。
3、词义:
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查查字典。
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斩钉截铁:
斩,砍;截,割断;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
晋察冀:
晋,山西简称。
察,察哈尔地区。
冀,河北简称。
4、指名读课文,按提纲说分段。
五、读熟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五壮士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却再次诱敌上了顶峰,其实就是绝峰,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朗读课文,辨析文段
按分好的段指名朗读全文,读后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教师板书: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入绝峰、攀上顶峰,英勇跳崖。
)
(一)读讲第一段
1、自己读第一段,思考:
五壮士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
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个任务的?
(板书:
拖住敌人、痛歼敌人。
)
2、读后讨论。
讨论后再问:
课文是怎么描写战斗场面的?
(先概括地写五壮士有计划地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是对整体的描写。
然后对每个个体进行具体描写。
)
问:
课文是通过什么对人物进行描写的?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声音,抓特点进行描写)请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五位壮士到此就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要再入绝峰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思考,并划出来。
1、读后回答,然后指名朗读。
2、再问:
再入绝峰意味着什么?
班长马宝玉是怎样做这个决定的?
其他四位战士是怎样做的?
划出重点词语: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这两个短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说明什么?
(说明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消灭敌人,毅然作出了英勇献身的决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三、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第一、二、三段,体会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斩钉截铁,坚强不屈。
(注意引导)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节内容,引入本课任务
指名朗读课文前三段,复习,引入本课时。
教师说:
五壮士接受任务后,引敌进入狼牙山,他们英勇杀敌,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
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消灭敌人,为了战斗胜利,他们毅然作出了诱敌上绝峰,英勇献身的决定。
那么后来情况怎样了呢?
接着看第四段。
二、学习第四、五段
1、思考:
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
2、划出他们跳崖时的动作。
从他们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毫不犹豫,个人生死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叹服。
)
3、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五壮士是中国人民的代表,歌颂了五壮士在保卫祖国的伟大斗争中,英勇战斗,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和英雄主义精神。
)
三、总结全文
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课文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同敌人血战到底、英勇跳崖的故事。
歌颂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祖国解放,民族解放壮烈献身的崇高精神。
)
四、课题引申
1、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体会中心。
2、进一步理解课题,问:
课文所表现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之“壮”,从课文中哪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五段中哪段是详哪段是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书设计:
6、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不怕牺牲)
诱敌上山(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英勇跳崖(勇敢顽强)
2019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7、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会读写本课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
7、开国大典
3、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zhèng)宾客(bīn)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瞻仰(zhān)聂(nie)荣臻(zhēn)
(2)
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
举。
五更天:
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
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
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
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
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对重点部分进行分层理解。
第一段(1—4自然段):
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段(5—10自然段):
具体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新中国诞生了。
本段按内容分为三层:
①(5一7节):
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
②(8—9节):
升国旗的过程。
③(10节):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第三段(1l—13自然段):
写阅兵式的盛况。
本段按阅兵顺序分为三层:
①阅兵式开始的情况。
②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
③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
第四段(14自然段):
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15自然段):
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3、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赞颂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反映了人民无限热爱毛主席和欢庆新中国诞生,当家做了主
人的兴奋心情。
四、作业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呢?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
“四面八方、汇集……”;
来的早:
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
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
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
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
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师生探究: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生: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
军队的素
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生: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是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
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群众看到自己的武
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生: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开国大典流露的欢乐、激动之情。
呼喊和
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达到了高潮。
5、描写阅兵的场面真可谓壮观!
这段场面描写又有什么特色呢?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举例点评。
有点有面,做到点面描写相互结合。
描写细致,有顺序。
6、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
投向主席台。
(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7、播放“开国大典”中“阅兵”的影像资料。
8、练习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1、指名读书,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并找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然后交流。
2、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写批注。
3、交流感悟。
生: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生: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生: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4、教师相机点拨: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
“两支
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呢?
(1)学生讨论。
(2)交流感悟。
不好。
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其中的感情。
五、作业练习。
1、抄写词语。
2、简要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注意有条理。
板书设计:
7、开国大典
会前:
广场布置群众入场
典礼:
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
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检阅部队群众欢呼
群众游行:
天上……地上……
光明充满北京城
教学反思:
1、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从而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后来再现阅兵式盛况,会缩短学生感知与文字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场面的壮观,激发自豪之情。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理解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划,写批注;品析句子时,通过比较、朗读,体会并掌握作者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精读、个体读、集体朗读等形式多样化的读,不仅加深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够体会出文中的情,可谓一箭双雕!
8、灯光
教学目标:
1、认识“皖”、“歼”等9
个生字,理解“璀璨、千钧一发”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理解“灯光”的含义,并从课文中找到“灯光”相关的语句,并深入理解。
3、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郝副营长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教学难点:
关注场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关于灯光的一段视频。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灯光的一段视频。
2、教师小结,导入。
这千万盏灯是和平的象征,让人们感到很安宁,很温馨。
但这灯光的背后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灯光》
3、板书课题:
8、灯光
4、介绍作者。
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曾担任《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中的一个编剧。
5、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围歼(jiān)豫皖苏(wǎn)电钮(niǔ)
千钧一发(jūn)璀璨(cuǐcàn)黑魆魆(xū)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豫皖苏:
豫,河南省。
皖,安徽省。
苏,江苏省。
千钧一发:
钧: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
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围歼战: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憧憬
:
向往。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
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
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教学 设计 单元